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0802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docx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

1、判断题  教育政策与教育类法律的制定主体是不同的,前者由政府制定,后者则由立法机关制定。

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2、单选题  教育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_____。

 

A:

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

B:

教育法律现象的存在

C:

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

D:

教育法律意识的存在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是以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的

3、单选题  初中教育的政治功能体现在_____。

 

A:

培养初中生的政治意识及稳定和发展社会政治关系

B:

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促进社会的进步

C:

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

D:

培养初中生成为政治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A。

4、单选题  能力的结构大体上分为三种理论模型,其中不包括_____。

 

A:

因素说

B:

结构说

C:

理论说

D:

信息加工理论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能力的结构大体上分为三种理论模型,包括:

因素说、结构说、信息加工理论。

5、单选题 2010年2月28日,国务院公布《……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这里的“纲要”是指_____。

 

A:

《中小学德育纲要》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D。

6、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不属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是_____。

 

A:

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

有优秀的教师

C:

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D:

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教育法》第26条规定:

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7、单选题 1903年,_____出版了著作《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

 

A:

华生

B:

斯金纳

C:

桑代克

D:

杜威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C。

8、多选题  形成动机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

 

A:

需要

B:

兴趣

C:

理想

D:

信念

E:

诱因

参考答案:

AE 

本题解释:

【答案】AE。

9、判断题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自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错误。

解析: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并不意味着是学生独自进行的学习活动。

10、单选题  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_____。

 

A:

痕迹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同化说

D:

动机说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痕迹衰退说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干扰说的代表人物是詹金斯和达伦巴希;动机说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11、单选题  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_____ 

A:

正态分布

B:

偏态分布

C:

正偏态分布

D:

负偏态分布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智力分布近似正态分布,有些人的智力发展水平较高,有些人的发展水平较低,大多数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

12、多选题  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有_____。

 

A:

活动过多

B:

注意力不集中

C:

冲动行为

D:

攻击行为

E:

喜欢幻想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

解析:

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有:

好冲动,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

13、单选题  我国教育行政组织的主要形式是_____。

 

A:

直线职能型

B:

职能型

C:

直线型

D:

委员会组织型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我国中小学校的组织形式是直线职能式。

直线职能型的特点是设置了两套系统,一套是按命令统一原则设置的指挥系统(又称直线指挥部门),另一套是按专业化原则组织的职能系统。

直线部门和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决定权,对其所属下级的工作实行指挥和命令,并负全部责任。

14、单选题  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依据是_____。

 

A:

课程目标

B:

教学大纲

C:

教学计划

D:

教科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

它是学校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15、简答题  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是指广义的教育,即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思想品德教育属于广义教育的一部分。

因此,不能认为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

16、单选题  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_____。

 

A:

康德

B:

裴斯泰洛齐

C:

洛克

D:

夸美纽斯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裴斯泰洛齐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17、单选题  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状态是一种_____。

 

A:

抑郁症

B:

恐惧症

C:

焦虑症

D:

强迫症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顫、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状态是一种社交恐惧症。

18、单选题  在教育法律体系中,处于“母法”的地位的是_____。

 

A:

《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B。

19、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小学四年级学生小杰在课间休息时与同学打闹,小杰被撞在水泥栏杆上,造成粉碎性骨折。

材料2:

某中学举行大型集会后,学生经过狭窄楼道时突然哄挤,发生踩踏事故,造成多名学生伤残。

针对上述材料,请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如何加强校园安全提出相关建议。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建立校园安全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2)加强校园安全设施的检査与改造;

(3)不在危及学生人身安全、健康的场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4)制定应对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的预案;

(5)学生在校内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20、单选题  “一把钥匙开启一把锁”体现了教学中的_____原则。

 

A:

启发性

B:

直观性

C:

导向性

D:

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D。

21、单选题  下列特征不属于意志品质的是_____。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持性

D:

复杂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人意志的诸因素的总和。

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等,不包括复杂性,故本题选择D项。

22、单选题  云南玉溪市北城镇某中学数学教师潘光礼,因不满学生何卫被打后骂其为“潘狗”,遂提出4个惩罚条件让其选择,第一是让每个学生依次打1000棍子;第二是老师亲自动手打100棍子;第三是吃下1000只活苍蝇;第四是吃树上的绿虫。

何卫选了第一项。

潘老师的做法违背了_____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A:

爱国守法和关爱学生

B:

关爱学生和终身学习

C:

终身学习和爱国守法

D:

爱岗敬业和爱国守法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8年版)规定: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爱国守法是指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法律规定教师不能体罚学生,题目中潘老师的做法显然违反了这一规定。

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题目中潘老师也没有做到关爱学生。

23、单选题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_____。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的学习动机理论中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4、单选题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促进智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_____。

 

A:

发展认知结构说

B:

习得知识

C:

培养认知过程品质说

D:

认识发生论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A

25、多选题  某班主任将差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并且留出2米距离与前面隔开,对这种做法理解正确的是_____。

 

A:

体现了对差生的管理

B:

这一行为体现了对差生的歧视

C:

缺乏教育公平

D:

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利益

参考答案:

BC 

本题解释:

【答案】BC

26、单选题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运算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这种启发策略是_____。

 

A:

逆向工作

B:

简化计划

C:

手段一目的分析

D:

算法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手段一目的”分析是指不断明确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并不断通过一定的运算操作来缩减这种差距,从而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

故选C。

27、简答题  简述班主任的作用。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

(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28、单选题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才干、偏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培养成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者强盗,这是_____。

 

A: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

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

教育决定论的观点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题干中的言论正是其环境决定论观点的具体体现。

29、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活动中必须与教育活动相分离的是_____。

 

A:

政治

B:

经济

C:

文化

D:

宗教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必须与教育活动相分离的是宗教。

D项为正确答案。

30、判断题  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正确。

解析:

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次性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

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31、单选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并且这水不是死水,是常流常新的活水。

这说明教师应该做到_____。

 

A:

爱国守法

B:

爱岗敬业

C:

关爱学生

D:

终身学习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D。

32、单选题  在教育法律关系中,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的_____。

 

A:

主体

B:

被监护人

C:

公民

D:

未成年人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1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学生属于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主体.

33、单选题  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_____。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辐合型

D:

发散型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和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故选C。

34、单选题  对待不同气质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对待_____的学生,教师应该要热情但不能操之过急,允许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问题,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和积极性。

 

A:

多血质

B:

抑郁性

C:

黏液质

D:

胆汁质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黏液质的学生一般反应性较低,有些死板,缺乏生气。

对于这种气质类型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充足的反应时间,锻炼他们的灵活性和积极性。

35、单选题  某生在学习上总是制定计划,根据计划安排学习进程,及时总结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支配她这样的认知因素是_____。

 

A:

元认知

B:

社会认知

C:

自我效能

D:

自然认知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A。

36、简答题  学校规定初三学生必须在6点钟到校参加早自修,作为任课教师,第二天与学生一起参与早自修的我在班级中也强调了一下,可是第二天仍有许多学生迟到,当时有关领导正好在场,看到这一情况,下令让迟到的学生在走廊罚站。

到了第三天,再也没有一个学生迟到。

还有一次,初三

(2)班的一位男同学老是不肯做一周一次的时政作业,每次问他为什么,总都有原因,上次他说忘了,这次又说要点评的报纸没买,下次他会说作业本没带。

这样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火了,不仅让他在办公室反思了一刻钟,写下保证书,还对他说,“下次再不交作业,甭来上课。

”他这才有所收敛。

问题:

请从有关师德要求分析“我”的做法,并提出合理解决此类问题的建议。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本案主要反映了“我”和学校有关领导以罚代教的教育方法,这明显违反了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中关于“对待学生”的相应规定(即规则层面),如不准以任何借口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因学生违反纪律而加罚与违反纪律无关的任务等,这位教师的做法在我们的身边也常有出现。

面对那些顽皮学生,教师们无计可施,只得用“罚站”“威胁”来对付他们,取得的效果看似有效,其实学生并非真正地接受,他们是敢怒而不敢言。

虽然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位教师的处理方法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背道而驰。

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要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我觉得教师应该采用“说理”教育来对待那些顽皮学生,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心平气和地找那些学生谈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多付出一点爱,多花时间在他们身上。

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们时,他们会改正缺点,努力做得更好。

37、单选题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哪一种教育方法?

_____ 

A:

榜样示范法

B:

说服教育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品德教育法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

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

情感陶冶包括: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它的基本特点是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无声处教育学生。

38、单选题  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指导学生_____。

 

A:

牢记题目内容

B:

很好地完成对问题表征的认识

C:

有效的监控解题过程

D:

熟练地使用计算技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问题表征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不见诸笔端的抽象思考,另一类是以一些可见的.方式,如利用图表、方程式、图画的形式来表述问题。

39、单选题  韩愈在《师说》中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体现了教师的角色是_____。

 

A:

传道者

B:

授业解惑者

C:

榜样

D:

教育教学研究者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A

40、简答题  简述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班级组织纪律管理;

(2)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

(3)班级文档管理;

(4)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

41、判断题  教育立法,广义上讲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根据法定的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教育法规的活动;狭义上讲是一切国家机关或地方政府制定和发布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的活动。

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错误。

解析:

教育立法,狭义上讲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根据法定的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教育法规的活动;广义上讲是一切国家机关或地方政府制定和发布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的活动。

42、单选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_____。

 

A:

教育目的

B:

培养目标

C:

课程目标

D:

课程标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43、单选题  教师课件字不宜太小,这是运用感知规律的_____。

 

A:

差异律

B:

活动律

C:

强度律

D:

组合律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对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分能感知得清晰。

一般人对雷鸣电闪是容易感知的,因为它的感知强度很高,而对于昆虫的活动,如对蚂蚁行走的声音就难以觉察。

教师课件字不宜太小是运用感知规律的强度律。

44、单选题  孔子,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下列的观点中不是他提出的一项是_____。

 

A:

温故而知新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三人行必有我师

D: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礼记.学记》,不是孔子提出的观点。

45、简答题  简述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2)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

(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

(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46、单选题  奥苏伯尔对学习进行了分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和_____。

 

A:

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

B:

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C:

连锁学习与辨别学习

D:

信号学习与概念学习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奥苏伯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

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47、简答题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了法国人保罗.朗格朗提出的{##}思想,这个思想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种指导理论。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终身教育。

解析: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了由法国人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思想。

随着《学会生存》的流行,这一思想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种指导理论。

48、判断题  学校领导可以凭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

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错误。

解析;新课改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逸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49、单选题  在解应用题时,老师总是一再强调要读懂题目,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_____。

 

A:

牢记题目内容

B:

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C:

熟练地应用计算技能

D:

完成对问题的心理表征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答案】D

50、多选题  下列有关情绪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

某些认知策略如“忽视”,可以预防或减轻抑郁

B:

抑制快乐表情行为可以增加快乐感受

C:

父母对孩子发出的情绪信号对孩子的情绪调节有较大作用

D:

情绪调节可以发展为一种能力,称作情绪智力

参考答案:

ACD 

本题解释:

【答案】ACD。

解析:

抑制快乐表情会降低快乐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