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设施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8528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37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设施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园艺设施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艺设施学.docx

《园艺设施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设施学.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园艺设施学.docx

园艺设施学

课程简介

《园艺设施学》是涉及园艺学、环境调控、建筑、机械与计算机学等跨多门学科领域的一门复合型学科。

主要讲授园艺所用的设施、设备、建造和环境调控等方面的内容,是设施园艺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和园艺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第一章:

设施现状与发展趋势(4学时)

第二章:

设施设计与建造(8学时)

第三章:

设施建筑及化学材料(4学时)

第四章:

设施采暖与配置(4学时)

第五章:

设施通风换气与降温(6学时)

第六章:

设施灌溉与施肥设备(4学时)

第七章:

设施照明与配电设备(4学时)

第八章:

设施自动化控制(6学时)

第一章国内外设施现状及发展趋势

【设施园艺】指在不适宜园艺作物(菜、花、果等)生长发育的寒冷或炎热季节,利用保温、防寒或降温、防雨设施、设备,人为地创造适宜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不受或少受自然季节的影响,从而延长生长季节,获得最佳产出的园艺生产方式。

【园艺设施】指为园艺作物的生产提供相应的技术、建筑、材料、机械、控制以及相应的设备等。

一、设施发展的意义

1、原始采集、狩猎,受自然条件限制。

设施农业,亦称环控农业,投入更多能量与技术,高产;即最新能源的投入形态,调节地上和地下部环境,本质是将农业从自然生态中脱离出来,产生更高的生产力。

2、经济效益高。

3、解决冬夏淡季菜缺,实现周年供应。

4、美化环境,观光旅游。

5、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二、园艺设施发展史

1、原始阶段:

2000年前,中国使用透明度高的桐油纸作覆盖物,建造温室。

古代罗马是在地中挖成长壕或坑,上面覆盖透光性好的云母板,并使用铜烟管进行加温。

2、发展阶段:

二战后,以荷兰、日本为首的国家发展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且附属设备增多。

3、飞跃阶段:

70年代后,大型钢架温室,自动控制室内环境,面积增加,加温、灌溉、换气等设备运用;植物工厂,人类控制作物生产。

今后将向节能、高效、自动管理方向发展。

◎设施类型:

风障、阳畦、冷床、温床、地膜覆盖、浮面覆盖、小拱棚、中棚、塑料大棚、玻璃温室、PC板温室、植物工厂

三、国内现状与展望

1、设施面积:

居世界第一位,达2000多万公顷(2003年统计),但人均仅有发达国家80年代水平。

2、设施园艺特点:

高投入高产出;抗灾害能力强;科技含量高;需要市场推动

3、技术及装配水平

(1)虽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但设施简易;

(2)人才缺乏,科技、装配、上市等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市场体制不健全,经济效益低;

(3)设备不配套,调控能力差,主要靠人力;

(4)缺乏专用栽培品种,栽培技术不配套、不规范、产量低;

(5)从国外引进存在盲目性,引进渠道单一。

4、展望

(1)朝着设施大型化、品种多样化、产品特色化、布局区域化方向发展;

(2)因地制宜优化设施结构,建立计算机环境自动控制系统;

(3)培育设施专用品种;

(4)研制新型覆盖材料;

(5)开发设施作物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技术、生产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使其成为环保型农业;

(6)经营管理技术现代化。

四、国外现状与趋势

五大区域(日本池田氏):

欧洲、美洲、中近东、亚洲和非洲。

全世界温室面积超过60万公顷,其中:

大型现代化的玻璃温室面积约5万多公顷,大部分建在西欧国家。

荷兰、美国、以色列和日本等是世界上温室应用最广泛的国家,提出了“温室产业”的概念。

荷兰:

花卉60%,蔬菜40%;现有大型连栋玻璃温室面积1.2万公顷,约占世界玻璃温室的1/4,居世界第一。

是世界上温室生产最发达的国家。

日本:

蔬菜72%,花卉15%,果树13%。

以色列:

花卉40%,蔬菜和香料60%;在温带切花方面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美国:

盆花、观叶植物生产方面领先世界。

 

植物工厂(Plantfactory):

设施园艺的最高水平,指在全封闭、智能化控制条件下,实现按设计工艺流程全天候生产或周年均衡生产作物的设施。

植物工厂内从播种到采收的全过程实行高度自动化、流水化作业。

其面积一般为900~1500m2。

目前主要生产生菜、菠菜、莴苣、番茄等。

叶菜秧苗移栽后2周即可收获,一年收获20茬以上,年产量是露地数十倍。

1957年世界上第一家植物工厂诞生在丹麦

思考题:

1.园艺设施发展的意义及特点。

2.国内外设施园艺有何不同?

3.我国园艺设施急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4.目前农业高新技术园的发展,你对此有何看法?

第二章园艺设施设计及建造

第一节:

建筑图识

在建筑工程中,无论是建造工厂、学校、住宅或其他建筑物(如园艺设施建筑物等),都要根据图样施工。

因为建筑物的形状、大小、构造等,都不是用语言或文字所能描述清楚的,它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图形、尺寸及必要的文字说明,按照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规定,准确而详尽地表达在图纸上,这就是建筑图样。

建筑图样是建筑施工的依据,是各项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主要技术资料。

一、投影

光线照射物体时,会在地面或墙面上产生物体的影子。

光线照射的角度或光源距物体间的距离不同,影子的位置、形状及大小也不同。

例如灯光照射桌面时,在地面上产生的影子比桌面大;如果灯的位置在桌面的正上方,它与桌面间的距离愈远,所产生的影子愈接近桌面的实际大小。

假如将灯移至无限远高度,即光线变为互相平行且与地面垂直,这时产生的影子大小就和桌面一样了。

工程制图中,把表示光线的线称为投影线(或称投射线),把落影平面称为投影面,把物体产生的影子称为投影。

投影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由一点发出的投影线所产生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由互相平行的投影线所产生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平行投影按照投影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可分为斜投影和正投影:

正投影法

由于正投影的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其投影能够反映物体表面的真实形状,而且与物体距离投影面的距离大小无关,因而工程图样大多是用物体的正投影来表达。

正投影法:

用物体的正投影来表达物体结构形状的方法。

所得到的投影图称为正投影图。

利用正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时,是将物体放置在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用观察者的视线代替投影线,因而假想视线是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

为了把物体内外表面形状都反映在投影图中,还假想投影线是可以透过物体的。

正投影图既不是观察者所看到的直观图,也不是物体单纯的一个影子,而是一个将物体内外形状都表达出来的图形。

物体外表面可见轮廓线画成实线,内部看不见的轮廓线画成虚线。

直线投影特性

1、平行于投影面的直线,其投影仍为直线,并且反映直线的实长。

2、垂直于投影面的直线,其投影积聚为一点。

3、倾斜于投影面的直线,其投影仍为直线,但比实长要短。

4、直线上一点的投影,必在该直线的投影上。

平面投影特性

1、平行于投影面的平面,其投影为一平面图形,且反映该平面的实形。

2、垂直于投影面的平面,其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

3、倾斜于投影面的平面,其投影为一平面图形,但不反映该平面的实形,而是原平面图形的类似形。

三面投影体系建立

用一个投影面只能画出物体的一个投影,只能反映出物体一个侧面的结构形状,因而一般不能表达出物体的整体结构形状。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其对应部分长和高分别相等,因而在V面上投影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但实际两物体右前角形状并不相同。

为了将物体整体形状和结构完整地表达出来,必须从几个方面观察并画出其投影图。

在工程制图中通常采用与物体的长、宽、高相对应的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

其中V面称为正立投影面,简称正立面;H面称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W面称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立面。

投影面与投影面之间的交线OX、OY、OZ称为投影轴,它们分别表示物体长、宽、高三个度量方向。

为了将物体整体形状和结构完整地表达出来,必须从几个方面观察并画出其投影图。

在工程制图中通常采用与物体的长、宽、高相对应的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

其中V面称为正立投影面,简称正立面;H面称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W面称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立面。

投影面与投影面之间的交线OX、OY、OZ称为投影轴,它们分别表示物体长、宽、高三个度量方向。

三面投影图的形成

将物体放置三面投影体系中,使其主要表面与某一投影面平行,再用正投影法分别向V、H、W三个投影面投影,就得到了物体的三面投影图。

其中V面投影称之为正面投影;H面投影称之为水平投影,W面投影称之为侧面投影。

为了将物体在空间投影体系中的投影画在一个平面上,国家标准规定:

保持V面不动,将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将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即和V面摊平在同一个平面上。

这样以来,OY轴分为两条,在H面上的标记为OYH,在W面上标记为OYW。

此外,在表示物体的投影图时,投影面的大小不影响物体的投影,因而不必画出投影面的边框。

三面投影图的投影规律

由于物体的三面投影图是将物体放在同一位置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投影而得到的。

因此,各个投影图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正面投影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水平投影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面投影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换句话说:

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同时反映物体的长度;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同时反映物体的高度;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同时反映物体的宽度,这一投影规律可概括为:

1.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长对正;2.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高平齐;3.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宽相等。

不仅物体的整体要符合上述三条规律,而且物体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的三个投影也要符合这三条规律。

三面投影图不仅反映了物体的长、宽、高的投影关系,而且反映了物体六个方向的方位关系,即:

正面投影反映了上、下、左、右的方位;水平投影反映了前、后、左、右的方位;侧面投影反映了上、下、前、后的方位。

同时由于三面投影图是按照“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绘制的,所以投影轴不影响物体的表达,因而不必画出。

由于画物体的投影图时,是用观察者的视线来代替投影线,因而物体的投影图也称视图。

物体的正面投影是从前向后看物体时所画的视图,称为主视图;物体的水平投影是从上向下看物体时所画的视图,称为俯视图;物体的侧面投影是从左向右看物体时所画的视图,称为左视图。

用几个投影图共同表达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是工程制图的基本表达方法,建筑图样也是按照这种方法绘制的。

如图中的屋顶平面图就是建筑物的水平投影图,南立面图是建筑物的正面投影图,西立面图是建筑物的侧面投影图。

在建筑工程中,对一般形体来说,用三个投影就足可确定其结构形状。

对于结构形状较为复杂的形体,例如一幢房屋的东、南、西、北立面的结构形状往往不相同,用三个投影还不能表达清楚,这时除V、H、W三个投影面外,可以再增加几个。

如图所示,增加了V1和W1两个投影面,展开之后,V、V1、W、W1的投影之间仍保持高平齐关系。

二、建筑图基本表示法

温室建筑图同房屋建筑图一样,是表示温室或房屋内部、外部结构形状及大小的图样,有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这些图样都是按正投影原理绘制的。

1、平面图

房屋建筑的平面图就是一栋房屋的水平剖视图,即假想用一水平面将房屋的窗台以上的部分剖掉,以下部分的水平投影图就叫平面图。

平面图表示房屋的平面布局,反映各房间的分隔及门窗位置等。

A、房屋平、立、剖面图

B、平面图的形成

C、剖面图的形成

2、立面图

房屋建筑的立面图就是一栋房屋的立面投影图。

从房屋的正面由前向后投影得到的是正立面图;从房屋的侧面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投影得到的是侧立面图;从房屋的背后由后向前投影得到的是背立面图。

如果按照房屋的朝向,可分为东立面图、西立面图、南立面图、北立面图。

立面图表示房屋的外貌,反映房屋的高度、门窗位置、屋面形式及墙面做法等内容。

3、剖面图

房屋建筑的剖面图是假想用一正平面(或侧平面)将房屋沿垂直方向剖开,切平面后的部分的投影图就叫剖面图。

剖面图主要反映房屋沿高度方向的情况,如屋面坡度、门窗高度及位置等,同时还可以表达房屋的结构形式。

★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是房屋建筑图中最基本的图样,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

平面图可以反映房屋在水平方向的大小和位置,却无法反映其高度;

立面图可以反映房屋的外部形状和长、宽、高大小,却无法反映内部构造;

剖面图则仅能反映房屋内部高度方向的布置情况。

因此,只有通过它们之间的互相配合,才能完整地表达一幢房屋从内到外、从水平到垂直方向的全貌。

三、施工图

1、施工图分类

温室是按照施工图建造的,施工图按工种分类,由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等工种的图样组成。

温室建筑施工图与房屋建筑施工图一样,通常分三类:

(1)建筑施工图(简称“建施”)反映温室建筑的内外形状、大小、布局、建筑节点的构造和所用材料等情况。

包括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及构造详图等。

(2)结构施工图(简称“结施”)反映温室的承重构件(如墙体、梁、柱、屋架等)的布置、形状、大小、材料及其构造等情况。

包括基础平面图、基础剖面图、结构布置平面图及构件的结构详图等。

(3)设备施工图(简称“设施”)反映各种设备、管道和线路的布置、走向、安装要求等情况。

包括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电器照明等设备的平面布置图、系统图及各种详图等。

2、建筑施工图

(1)总平面图

在画有等高线或加上座标方格网的地形图上,画上原有建筑物和拟建建筑物的外轮廓的水平投影图,即为总平面图。

总平面图反映原有和拟建建筑物的平面形状、朝向、相互位置与周围地形、地物的关系。

如果再画上围墙、道路及绿化等的水平投影即可成为总规划平面图。

(2)建筑平面图

主要用来表达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占地大小、内部隔间、门窗洞口大小及安装位置、墙和柱的位置及厚度等。

一般工程预算、施工放线、砌墙、安装门窗、室内地面处理、室外散水及斜坡做法等都要用到平面图。

(3)建筑立面图

主要用来表达建筑物各个立面的形状和外墙面的装修等。

图所示为玻璃温室的南、北、西立面图。

由图可以看出,屋面形式为南北不等边的斜坡屋面,山墙为玻璃山墙,北墙为砖墙,门M-1和窗C-1安装在北墙上。

图中还用标高表示了温室的总高度为3.700米,室外地坪为-0.300米。

还用文字说明勒脚装修方法。

(4)建筑剖面图

主要用以表示建筑物的内部结构或构造形状、分层情况和各部位间的联系、材料及其高度等。

图中清楚地反映了从地面到屋面的内部构造和结构形式,如屋面结构形式、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和高度等。

(5)建筑详图

主要用以表达建筑物的细部构造、节点连接形式及构件、配件的形状大小、材料、做法等。

详图要用较大比例绘制,尺寸标注要准确齐全,文字说明要详细。

为方便于施工时查阅详图,在平、立、剖面图中,常常用索引标志符号注明已画出详图的位置、详图的编号以及详图所在的图纸编号,这种表示方法称为详图索引标志。

按“国标”规定,详图索引标志的标注方法如下:

①索引标志用一引出线指出已画详图的地方,在线的另一端画一圆圈,其直径一般为8~10毫米。

引出线应对准圆圈的中心,圆圈内过圆心画一水平线,分子数字表示该详图的编号,分母数字表示该详图所在图纸的编号。

第一个标志表示第5号详图在本张图纸内。

第二个标志表示第5号详图在第4张图纸上,第三个标志表示该详图采用标准详图。

当所索引的详图是局部剖面的详图时,在引出线的一端(即剖面所在处)加一短粗线,表示作剖面图时的投影方向。

短粗线应贯穿所切剖面的全部。

局部剖面的详图索引标志的表示方法如图。

②详图标志本标志表示详图的编号用双圆圈表示,外细内粗,内圈直径一般为14毫米,外圈直径一般为16毫米。

第一种标志表示详图就在被索引的图纸内。

第二种标志表示详图在另一张图纸上。

详图①表达了屋架下端与基础的连接情况;详图②表达了侧窗与檩的连接情况;详图③表达了屋面玻璃与屋架的连接情况及密封形式;详图④表达了天窗与脊檩的连接情况;详图⑤表达了屋架上端与基础的连接情况。

第二节:

设施类型与结构

一、园艺设施类型

根据结构、规模和技术水平,园艺设施可分为四个层次:

1.简易覆盖设施:

包括各种温床、冷床、小拱棚、遮阳覆盖等简易设施,主要用于育苗和矮秆作物的季节性生产。

2.普通保护设施:

通常是指塑料棚和日光温室。

多为永久性或半永久性设施,是我国现阶段主要园艺设施。

3.现代温室:

通常指能够进行环境条件自动控制的大型单栋或连栋温室。

4.植物工厂:

设施园艺的最高水平,指在全封闭、智能化控制条件下,实现按设计工艺流程全天候生产或周年均衡生产作物的设施。

从播种到采收全过程实行高度自动化、流水化。

二、园艺设施结构——大棚和温室

根据棚顶形状分:

拱圆形、屋脊形(我国塑料大棚基本形式是拱圆形)

根据建筑材料分:

土木结构温室、砖木结构温室、混合结构温室、钢结构温室(包括薄壁镀锌钢管)、轻质铝合金结构温室。

根据栋数分:

单栋、连栋

根据用途分:

农业生产温室、观赏展览温室、科研温室、专用温室(如检疫温室)

三、日光温室合理结构参数

生产实践表明:

温室总体要求为采光好、保温好、成本低、易操作、高效益。

合理参数归纳为:

五度、四比、三材

※五度

◆角度——屋面角、后屋面仰角、方位角

◆长度——东西山墙距离,适宜50~60m

◆高度——矢高、后墙高

◆跨度——后墙内侧到前屋面底脚距离,适宜6~7m

◆厚度——后墙厚、后屋面厚、草苫或棉被厚

※四比

◆前后坡比——前坡和后坡垂直投影宽度比,适宜4.5:

1左右

◆高跨比——高与跨度比,适宜1:

2.2

◆保温比——贮热面积与放热面积比

◆遮阳比——前排物对已建温室的遮阳率

※三材

◆建筑材料——视投资状况而定

◆透光材料——主要有PE、PVC、EVA等

◆保温材料——墙体保温、采光面保温等

第三节:

园艺设施设计与建造

发展方向:

小型设施——大型设施

单栋——连栋

竹木结构——钢、钢混结构

半永久式——永久式

内部设施:

简单——复杂

原始——先进

手动操作——机械化、自动化

惨痛教训:

原因:

不懂结构力学;不懂材料力学;施工不当。

要求:

懂园艺作物设施栽培特点、需要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机械学等知识。

一、园艺设施建筑特点(与工民建不同):

1、适合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2、严格调控环境

3、良好的生产条件

4、坚固的结构

5、透明覆盖材料

6、建造成本不宜太高

二、园艺设施结构设计

评价标准:

完整性;安全性;耐久性;合理性

设计基本依据:

荷载大小

荷载:

指作用于园艺设施上的所有外力,有自然荷载(风载、雪载、地震力等)和人为荷载(堆物、吊重、检修荷载等)。

取值过大,结构粗大,遮阴过多,浪费材料,增加成本;

取值过小,抗风雪能力小,发生损坏倒塌

1、荷载类型

按性质分:

活载、恒载

按作用力方向不同分:

垂直荷载、水平荷载

按作用力状态分:

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局部荷载

《温室结构设计荷载》国家标准编号为GB/T18622—2002。

此标准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1月16日发布,从2002年7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共有9个部分:

1.范围;2.引用标准;3.定义;4.设计要求;5.永久荷载;6.屋面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7.风荷载;8.雪荷载;9.地震力。

2、主要荷载分析

(1)恒载(固定重量G、自重)

温室结构重量:

在确定设计永久荷载时,应使用主要建筑物的实际重量;在缺少实际数据时,可以从常用建筑材料比重、单位面积质量(板材和膜)等和尺寸进行计算。

结构重量一般为垂直分布荷载。

固定设备重量:

设计永久荷载应计入所有受温室结构支撑的固定设备的重量,包括加热设备、通风降温设备、电器与照明设备、灌溉与除湿设备、遮阳与保温幕帘设备等。

其它:

这些设备的重量,一般可视为集中的垂直荷载,作用于设备的重心。

任何长期受结构支撑的荷载,如吊篮、种植器、高架喷灌设备和一切悬挂在温室结构上,连续超过30天的重物,均计入永久荷载。

(2)作物荷载(V)

大致每m2按150N计算。

即床面积1m2,其作物荷载为150N,架上先拉水平线再吊时,在水平线的固定处产生张力T。

设计时要考虑固定处的水平力(H)。

(3)雪荷载

堆积在屋面上雪的重量,属垂直荷载,是最深积雪和积雪的单位体积重(比重)的乘积。

积雪比重是根据气温、风速积雪深等而变化;积雪的程度不但与降雪量有关,而且与屋面的形状和坡度有关系。

屋面坡度、拱度愈大,积雪愈浅,雪压愈小。

但是连跨的屋面天沟处容易造成雪堆,使局部雪压增大。

(4)风荷载

风吹到园艺设施上会产生一种压力,向风面为正压,背风面为负压。

风压大小决定于风速。

风速是经常变化的,可用两种方法表示:

①一定时间内平均风速(常用);②一定时间内瞬时风速。

风速还与距离地面的高度有关,离地面越高,风速愈大。

◆荷载组合

在结构上往往同时作用着几种不同性质的荷载,应考虑它们总的作用和对结构产生最不利的情况,这就是荷载的组合问题。

有以下几种情况,应取其最不利的情况进行设计:

1、恒载+雪载;

2、恒载+风载;

3、恒载+活载(建筑物施工或维修时的吊重荷载);

4、恒载+作物吊重。

◆荷载设计要求

①安全性

设计必须能安全承受可能的全部荷载组合,任何构件危险断面的设计应力不得超过结构材料的许可应力。

构件必须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纵、横向的挠曲、振动和变形。

②耐久性

温室金属结构零部件要采取必要的防腐及防锈措施,覆盖材料要有足够的使用寿命。

③稳定性

温室结构及其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在允许荷载作用下不得发生失稳现象。

④完整性

必须具有足够的总体完整性。

因外力作用局部损坏时,温室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应能保持稳定,不致于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⑤经济性

温室结构设计,允许忽略某些出现频率很低的灾害性荷载。

如非地震高发区的地震力,非台风高发区的台风荷载,大多数地区的龙卷风等,这样可使温室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

3、园艺设施结构设计的力学

结构形式(目前多用):

刚架结构;桁架结构;拱架结构

外力及其简化

所谓外力就是指那些作用在我们所要研究设计的构件上的力。

可分为:

集中力——就是力作用在结构上的面积远小于结构的表面积,可认为力是作用在结构的一点上。

分布力——就是力作用在构件较大的一个范围内(一块面积或一段长度),根据力作用在构件上的均匀性,又可分为均布力和不均布力。

变形和内力

构件受外荷载作用时要发生形状或尺寸的改变,这种改变称为变形。

在外力使构件发生变形的同时,构件内部分子之间就随着产生一种抵抗力,这种抵抗力就叫做内力。

所以说内力是用来抵抗外力对构件的变形,并且力图使构件变形部分恢复原来的尺寸和形状的力。

应力和应变

应力(N/m2):

作用在单位面积上内力大小。

应变:

单位长度内的变形,是无量纲的量。

支座的简化和支座反力

无论是温室还是塑料棚或其他保护地建筑结构,都必须安置在一定的支承物上,这样才能使整个结构稳固,这类支承物均称为支座。

支座类型:

滚动铰链支座、固定铰链支座、固定端支座

4、温室基础设计

在温室工程建设中,其基础设计与民用建筑基础设计相比,要求相对不高。

因此,在这方面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在实际工程中,基础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并不罕见,甚至因此而发生事故。

现代化的温室工程投资往往较大,一旦发生地基事故,将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1)地质条件

工程基础设计前首先要对现场的地质情况有所了解,这在民用建筑中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但在温室工程基础设计中往往被忽略,不少温室制造商只是根据当地的大致情况来估计,有的甚至对这方面根本没有考虑,只使用自己固有的模具生产同一种规格的基础。

实际上各地的基础地基承载力差别较大,即使同一地区,不同地方也有差别。

比如合肥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