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海捞瓷市场行情.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86474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海捞瓷市场行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海捞瓷市场行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海捞瓷市场行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海捞瓷市场行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海捞瓷市场行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海捞瓷市场行情.docx

《谈海捞瓷市场行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海捞瓷市场行情.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谈海捞瓷市场行情.docx

谈海捞瓷市场行情

谈海捞瓷市场行情

  在目前拍卖市场上,海捞瓷对国内收藏者来说仍是较为陌生的。

2005年中国嘉德在国内首次推出的海捞瓷专场,市场的强烈回应让人们对海捞瓷的巨大价值潜力震撼不已,而这种势头直到今天仍丝毫未减。

  

  国际上从未冷落海捞瓷

  

  

  “头号寻宝者”迈克?

哈彻――一个为了在拍卖市场上获取巨大经济利益,竟然下令砸碎60多万件中国海捞瓷,带给国人难以抹灭的伤痛与震惊。

此人何许人也?

他就是英国人迈克?

哈彻,一个以学子的激情出没于世界各地图书馆,毕生致力于寻找南海中国沉船的职业寻宝人。

多次的打捞让他成为“最富有的打捞者”,关于他的传奇报道数不胜数。

如1984年,迈克?

哈彻从南海的“哥德马尔森”号商船中打捞出23.9万件青花瓷器,后来瓷器委托给荷兰的佳士得,哈彻获得2000多万美元,国内专家携带3万美元前去竞拍。

手握1号牌的他们享有优先权,结果却连一次举牌的机会都没有,瓷器的拍卖价都在估价的10倍以上,整场拍卖会叫价一路走高,3万美元竟然换不回一件海捞瓷,20多万件中国海捞瓷全部花落他家。

更令人吃惊的是,许多瓷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又以拍卖价10至15倍的价格被拍卖出去;这次拍卖会巨大的经济利益让哈彻深受鼓舞,1999年,这位英国打捞者又在荷兰人詹姆斯?

哈斯伯格所写的《东印度航行指南》发现中国“泰星号”的沉船线索。

资料记载这是一艘搭载100多万件福建德化瓷器的商船,最终于5月12日哈彻在海底惊奇地发现了高4米、面积达400多平方米的瓷器堆。

全部打捞出水后,哈彻为了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竟砸碎60多万件,仅留下36.5万件,在随后为期9天的德国拍卖会上,哈彻获得3000万美元。

可以说,正是这位“头号寻宝人”把中国海捞瓷推到了市场的浪尖,成为拍卖市场的新宠儿。

  “传奇的暴发户”沃特法――一次印尼夏季度假旅行改变了一位47岁的德国人的一生,一夜间他成为超级暴发户,从海底打捞出的“黑石号”沉船,带给世界的不仅是巨大的经济利益,更有着丰硕的文物研究价值。

出水的海捞瓷多达67,000多件,且多属长沙窑、越窑、邢窑等名窑瓷器,其中3件唐朝青花瓷,发现成果更是填补了国内考古界的空白,成为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花瓷。

“黑石号”沉船如此大的价值在世界沉船打捞中都是罕见的,国际上新加坡、日本等国都表达了强烈的购买意愿,国内各博物馆也提出购买,但沃特法高达3亿人民币的天价,让国内诸多博物馆望而却步。

  正是哈彻、沃特法这些海外打捞者,一件件的中国海捞瓷被打捞出来,流落到世界各个拍卖行,最终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拍卖传奇:

1986年,克里斯蒂在阿姆斯特丹拍卖15万件中国海捞瓷,估价共售得300至400万英镑;1992年,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卖总数达2.8万件中国海捞瓷,总计价值达160至220万美元;2004年,佳士得在澳大利亚的一次拍卖会拍卖海捞瓷,成交率100%,小器型拍出22万美元的天价;2007年,苏富比在阿姆斯特丹拍卖约7.6万件中国海捞瓷,3天拍卖会拍出300万欧元的总成交额。

  

  两大因素促使国内海捞瓷市场逐渐回暖

  

  中国海捞瓷在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拍卖市场上崭露头角,直至今日,它的拍卖价可谓是扶摇直上,迭创新高。

但相对于海捞瓷国际市场的凌厉长势,国内市场则明显相对滞后,一度呈现“内冷外热”的尴尬局面。

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与历史上海捞瓷多流失海外、国内流通量较少有关,但也有相当大的原因是国人的不重视。

一些人认为海捞瓷的纹饰、造型都是为了迎合外国人的口味,不符合中国人审美喜好,在国内市场不大。

其实并非如此,海捞瓷更多地体现了中西合璧的艺术特色,部分海捞瓷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民风民貌的,上面绘有中国的市井生活图、狩猎图等,符合国人的审美喜好。

此外,有些人认为海捞瓷多属外销瓷,且以民用瓷居多,潜意识中觉得海捞瓷是低档瓷的代名词,其实与同时期的民窑瓷对比,“海捞瓷”并不低等。

如为欧洲市场生产的瓷器,主要供贵族阶层使用,制作精美,整体工艺水平较高。

可喜的是,海捞瓷在市场上的表现并没有像认识中的那样,特别是近几年来,海捞瓷在市场上表现日益耀眼,拍卖会、沉船打捞是推动海捞瓷行情看涨的两大因素。

  

  

  国内拍卖会:

年年成绩喜人,刮起波澜壮阔的收藏旋风

  

  58%升至92%的惊人辉煌

  如果当年荷兰人没有袭击“万历号”,嘉德拍卖的这批瓷器将顺利抵达欧洲,继而消逝在悠悠历史岁月中。

或许我们应该感谢荷兰人,正是由于他们的关键一击,这批海捞瓷才有可能沉入深海,今天方能抖抖身上的泥沙,重返祖国,继而耀眼2005年国内的瓷器拍场。

瑞典人史坦从马来西亚海域的“万历号”上打捞出这些海捞瓷,后交给嘉德公司拍卖,是一批流失海外的珍贵瓷器。

2005年的12月,中国嘉德在国内首次推出海捞瓷专场拍卖会,展出200余件明万历时期的海捞瓷。

如此大批量的海捞瓷第一次出现在国内拍卖会上,其附带的市场价值、文物研究价值对各界来讲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在此之前,国内还从为海捞瓷举行过任何专场拍卖会,海捞瓷对许多人来讲是陌生而又神秘的,更谈不上购买与收藏了。

作为流失海外的文物,其“异国游子”的标签引起了各界对流失海外瓷器的兴趣,整场拍卖会下来,拍卖率高达92%。

而在此之前,2005年的瓷器拍卖率基本上止步不前,对比同年香港佳士得58%的瓷器成交率,92%的成交率让以往默默无闻的海捞瓷脱颖而出,可谓扬眉吐气。

这场拍卖会是国内海捞瓷市场的转折点,某种程度上宣告了海捞瓷在国内的收藏价值回归。

而继2005年后,嘉德与史坦合作,再次推出“南海瓷珍”拍卖会,海捞瓷年代涵盖11至19世纪,窑口更为丰富,其中不乏唐代的长沙窑,元明的龙泉窑等精品瓷器。

整场拍卖会好似海捞瓷外销史的一个缩影,结局亦令人满意。

  

  非法打捞:

形成销售链,愈演愈烈

  

  就在海捞瓷拍卖市场一片红火时,沿海对海捞瓷的非法打捞也在火热展开。

目前海捞瓷行情看涨,除去拍卖会因素,很多行家认为与福建等沿海省份海捞瓷的外流有直接关系,特别是2005与2006年福建“碗礁1号”与“大练岛”沉船被渔民发现后,巨大的经济利益引来屡禁不止的海底“盗宝热”,参与者既有普通的当地渔民,也有专业人士,盗宝者将偷捞出来的瓷器寄存在村民家中,或一打捞上来就很快被中间商收购走。

流向是各地的古玩市场,而北京等大城市古玩市场多,容易出手,是其主要交易点,部分海捞瓷甚至最终亮向拍卖会,卖至海内外。

在福州六一路的古玩市场,“疑似”海捞瓷的青花瓷碗、瓷盘价位从几十元至上万元不等。

据悉,偷捞出来的一个青花小碗可卖到1000元左右,经过中间商倒卖后,价格涨至2000元,到了古玩市场后,甚至可卖出4000元以上的天价。

  拍卖会、非法打捞等多方面因素致使“海捞瓷”在国内市场知名度与日俱增,众多收藏者开始介入海捞瓷的收藏,相对于其他瓷器,海捞瓷最大优势在于价格。

目前官窑瓷器价格居高不下,民窑精品瓷也价格不菲,普通收藏者难以企及。

海捞瓷相比这些瓷器价格低廉,即便与国外出水的同类海捞瓷对比,价格也便宜许多。

其中存在诱人的价格差,如2005嘉德拍出的海捞瓷,单价并不高,与国际同类海瓷的价格相差甚多。

此外,海捞瓷的中西合璧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其文化和历史价值浓厚,而海底风貌特征,更使其价格倍增。

当然,海捞瓷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如多数“海捞瓷”长期经受海水腐蚀,褪色较多,且残器居多,也影响了最终的拍卖价格。

但终归瑕不掩玉,凭借其独特优势,海捞瓷仍不失为大众收藏的首选,未来有望打破“外冷内热”的不均局面。

  

  

  风光无限下的收藏抉择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海捞瓷,收藏者在购买海捞瓷时,不可人云亦云,应有的放矢。

并非所有的海捞瓷市场潜力都很大,对于同一批瓷,出水量大的海捞瓷,虽单价不高,但由于相同瓷器数以百计,会影响到日后的升值潜力,这类瓷器应谨慎购入。

此外,完整性更是不可或缺的,海捞瓷大部分是残缺的,应特别关注完整的大型器物,这类器物极其稀缺,市场往往价格不菲。

此外,成套率也是关注要素,海捞瓷有按国外订单专门订制的成套器皿,如餐具、盘碗等,各器皿部件往往只配置一个,收藏者对成套瓷器往往愿意下血本,建议收藏者关注。

  除去以上明显的要素外,建议收藏者多根据造型、纹饰、工艺去挖掘海捞瓷的精品。

事实证明,具备三者的瓷器往往价值不菲,如海捞瓷中的广彩瓷、“纹章瓷”和德化瓷,近几年市场行情看涨。

以2005年为例,一对带有菲利普五世图案的“纹章瓷”在1月佳士得纽约拍卖会上拍出30.72万美元,创下“纹章瓷”拍卖的最高纪录;11月,一件17世纪的德化白瓷观音在佳士得伦敦拍卖会上以13.12万英镑的天价成交,创下德化白瓷观音拍卖的最高纪录。

  从国外对中国海捞瓷的拍卖历史来看,在国内兴起才几年的海捞瓷未来的升值空间很大。

最近几年国内海捞瓷的拍卖价与成交率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这远非是海捞瓷的真正价值,与国际市场相比,价格还相对较低,升值空间是无可限量的。

  责任编辑:

天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