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8969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0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

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广西双起起重机制造有限公司

日期:

2011年06月01日

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采用超声检验方法检测起重机械(包括桥式和门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臂架起重机等)钢焊缝内缺陷的技术及验收准则。

本标准规定的超声检测技术,适用于检测母材厚度8mm-100mm结构钢全焊透熔化焊接接头;如果检测工艺规程得到合同各方的认可,也适用于母6mm-8mm无衬垫结构钢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

本标准所指的焊缝等级:

1级是指重要受拉结构件的焊接接头;2级是指一般受拉结构件的焊接接头;3级是指受压结构件的焊接接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要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货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944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9445-2005,ISO9712:

1999,IDT)

GB/T12604.1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GB/T12604.1,ISO5577:

2000,IDT)

GB/T18694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探头及声场的表征(GB/T18964-2002,eqvISO10375:

1997)

GB/T18852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测量接触探头声速特性的参考试块和方法(GB/T18852-2002;ISO12715:

1999,IDT)

JB/T8428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用试块

JB/T9214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本公司采用检测标准为JB/T10559-2006、验收规范为《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人员资格

起重机械钢焊缝的超声检测及最终验收结果的评定应由有资格和能力的人员来完成。

相应等级的人员,应按GB/T9445或合同各方同意的体系进行资格鉴定与认证。

5检测系统

5.1仪器

数字超声探伤仪TS-2008E。

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MHz~10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

仪器应具有80dB以上的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的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

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5.2探头的选择

宜选用频率为2MHZ-5MHZ的探头,推荐选用频率2MHZ-2.5MHZ的探头。

特殊情况下,经合同方同意可选用频率低于2MHZ的探头,但必须保证系统灵敏度的要求。

斜探头的折射角β或K值,应根据母材的厚度、焊缝坡口型式以及预期检测的主要缺陷种类来选择。

表1推荐了不同母材厚度情况下的折射角β值或K值。

母材厚度(T)6mm≤T≤65mm,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双侧或双面单侧,采用一次波技术或二次波技术进行检测。

母材厚度(T)65mm≤T≤100mm,探头的焊缝的双面双侧,采用一次波技术进行检测。

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单侧,一次波检测技术仅使用于母材厚度(T)8mm≤T≤65mm的受压结构焊缝。

表1检测面及折射角

母材厚度(T)6mm≤T≤65mm

焊缝型式

检测面

母材厚度区域

折射角或K值

 

6mm≤T≤12mm

对接接头,T型接头、角接接头或双T型接头

A面或B面

底部、中部或顶部

70°;K2.5或K3

T型接头或角接接头

C面

70°;K2.5或K3(双晶直探头)

 

12mm≤T≤38mm

对接接头,T型接头、角接接头或双T型接头

A面或B面

底部、中部或顶部

70°或60°;K2.5或K2

T型接头或角接接头

C面

 

70°或60°;K2.5或K2

(双晶直探头或直探头)

5.3对比试块

对比试块的型号及其形状各尺寸见图A.1、图A.2。

除形状和尺寸外,对比试块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B/T8428。

注:

适用母材厚度:

6mm≤T≤8mm

图A.1LA-1试块

注:

适用母材厚度:

6mm≤T≤8mm

图A.2LA-2试块

5.4系统性能

在达到被检工件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

其有效灵敏度余量不应小于10dB。

仪器的水平线性、垂直线性,每隔三个月测试一次。

仪器和斜探头(斜楔和换能器)的组合分辨力必须在其初次使用前进行测试。

探头使用前应测试前沿距离、折射角、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

系统性能测试方法应按JB/T9214进行。

6检测面

6.1检测面的确定见图1。

图1检测面

6.2焊缝余高的形状影响检测结果时,应对其充分的修整。

6.3检测区域见图2,其宽度应是焊缝本身加上焊缝两侧的附件区域。

附加区域的宽度相当于母材厚度的30%,最小为10mm,最大为20mm。

图2检测区域和扫查区域

6.4探头扫查区域见图2,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他外部杂质。

检测面应平整光滑,便于探头的自由扫查。

P=2TK式中;P—跨距,mmT—母材厚度,mmK—探头K值

7DAC曲线灵敏度的制作和选择

7.1DAC曲线灵敏度的制作

DAC曲线应按所用探头和仪器在试块上实测的数据绘制而成,该曲线族由评定线、定量线A、定量线B和判废线组成,见图3。

评定线与定量线B之间(包括评定线)为Ⅰ区,定量线B与定量线A之间(包括定量B)为ⅡB区,定量线A与判废线之间(定量线A为)ⅡA区,判废线及其以上区域为Ⅲ区。

如果DAC曲线绘制在荧光屏上,制作方法见附录,A;该曲线的最低点在检测范围内不应低于荧光屏满刻度的20%,见图4:

如果做不到,刻采用分段绘制的方法,见图5

图3DAC曲线示意图

图4DAC曲线的示范

图6分段DAC曲线

 

7.2DAC曲线灵敏度的选择

DAC曲线灵敏度选择原则见表1.检测横向缺陷时,各线灵敏度应高于6dB。

被检工件与试块的表面耦合损失应相同,否则应按附录B进行测定;如果在一个跨距声程内,最大表面耦合损失不大于2dB,则可忽略。

表2DAC曲线灵敏度

8检测

8.1焊缝外部宏观检查,不得有可见的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等缺陷。

探头扫查区域内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他外部杂质,检测面平整光滑。

8.2超声检测应在焊缝及检测表面外观检查合格并满足8.1的要求后进行。

8.3检测时机,焊后24小时。

8.4检测前,检测人员应了解被检工件的材质、结构、曲率、厚度、焊接方式、焊缝种类、坡口型式、焊缝余高及背面衬垫、沟槽等情况。

8.5检测准备,根据工件材料厚度选择探头K值,试块的型号,耦合剂选择,制作DAC曲线。

8.6平板焊缝对接检测,

1、根据材料厚度选择扫描线调节

2、检测面的选择

3、扫查方式

8.7采用二次波技术时,探头扫查宽度应大于1.25P;采用一次波技术时,探头扫查宽度应大于0.75P

8.8扫查速度不应大于150mm/s,相邻两次探并没有移动间隔保证至少有探头宽度10%的重叠。

8.9检测纵向缺陷时,斜探应垂直于焊缝轴线,在检测面上作锯齿形扫查,见图7。

探头前后移动的范围应保证扫查到全部焊缝截面,在保持探头垂直焊缝作前后移动的同时,还应作10°-15°的左右转动。

图3锯齿形扫查

8.6检测横向缺陷时,应在焊缝两侧边缘进行扫查,使探头与焊缝轴线成10°-20°,见图4。

图4斜平行扫查

8.7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和形状,观察缺陷动态波形和区分缺陷信号或伪缺陷信号,可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等四种探头基本扫查方式,见图5。

图5四种基本扫查方法

9缺陷定量检测

9.1扫查灵敏度调到评定线灵敏度。

对于回波幅度大于Ⅰ的缺陷,均应对其进行定位和定量。

9.2缺陷定位

缺陷位置的确定,应以最在缺陷回波所在的位置为准。

缺陷位置的表示方法见图6

图6缺陷定位

图中:

X---被检工件焊缝始端至产生最大缺陷回波处的距离,单位为mm;

X1---被检工件焊缝始端至缺陷的距离,单位为mm;

Y---对接接头检测时,Y为缺陷至焊缝中心的垂直距离;T型接头、双T型接头或角接接头检测时;Y为缺陷至翼板的垂直距离,单位为mm;

H---缺陷至A面的距离,单位为mm;

L---探头入射点至缺陷水平距离,单位为mm;

S---探头入射点至缺陷的声程距离,单位为mm;

l---缺陷指示长度,单位为mm;

9.3缺陷定量

应根据最大缺陷回波,用DAC曲线确定缺陷所在区域和缺陷当量,并采用以下方法之一测定缺陷指示长度:

a)当缺陷回波只有一个高点,且位于Ⅱ区或Ⅱ区以上时,将最大回波幅度调至荧光屏满刻的80%后,用-6dB法测定缺陷指示长度;

b)当缺陷回波有多个高点,且位于Ⅱ区或Ⅱ区以上时,将最大回波幅度调至荧光屏满刻的80%后,用端点-6dB法测定缺陷指示长度;

c)当最大缺陷回波位于Ⅰ区,如认为有必要记录时,则通过左右移动探头,以回波幅度降至评定线的方法测定缺陷指示长度。

9.4缺陷评定

超过评定线的缺陷回波,应注意其是否具有裂纹等危害性缺陷特征,如有怀疑时应采取改变探头角度、增加检测面、观察动态波形、结合结构工艺特征作出判定,如仍不能准确判断时,可辅以其他检测方法作综合判定。

10验收准则

不同等级焊缝的超声检测,按表2选择和使用DAC曲线灵敏度,按表3进行验收评定。

表3验收准则

11仪器和探头系统的复核

每次检测前均应对扫描线、灵敏度进行复核,遇到下属情况应随时对其进行重新核查:

(1)校准后的探头、耦合剂和仪器调节旋钮发生改变时;

(2)检测人员怀疑扫描量程或灵敏度有变化时;

(3)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时;

(4)工作结束时。

11.1工作结束前仪器和探头系统的复核

每次检测结束前,应对扫描量程进行复核。

如果任意一点在扫描上的偏移超过扫描读数的10%,则扫描量程应予以修正,并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

11.2每次检测结束前,应对扫查灵敏度进行复核。

对距离一波幅曲线的校核应不少于3点。

如曲线上任何一点幅度下降2dB,则应对上一次以来所有的检测结果进行复核,如幅度上升2dB,则应对所有的记录信号进行重新评定。

12超声检测记录、报告和资料的存档

12.1超声检测记录与报告

现场记录主要内容:

工件规格、材料牌号、表面状况、接头型式、焊接方法、焊缝编号、表面补尝、焊缝长度、缺陷回波幅度或当量、缺陷指示长度、缺陷位置(X、Y、H)检测日期及人员等。

检测报告主要内容:

项目、报告编号,图号、工件编号、工件规格、材料牌号、仪器型号、仪器编号、试块、耦合剂、探头编号、角度、频率、晶片尺寸、灵敏度、标准编号、焊缝等级、检测日期及人员等。

12.2超声检测记录和报告等资料交档案室保存。

保存期不得少于7年。

7年后,若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保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