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0911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docx

精编最新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9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九) 课外古诗词阅读

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问题。

(5分)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词的下片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1分)

 

 

2.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2分)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感情?

(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

(5分)

山行留客

张 旭

山光物态①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

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

就打算回去。

1.“山行留客”中的“留客”的意思是   。

(1分) 

2.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

(2分)

 

 

3.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分)

 

 

三、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5分)

潭上作

[唐]张乔

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释]①翠微:

青山。

1.“每到渔家不欲归”中“归”的意思是    。

 (1分)

2.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2分)

 

 

3.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5分)

秋兴八首(其一)①

杜 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1.这首诗是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夔州秋景的?

(1分)

 

2.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分)

 

 

五、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5分)

送万巨①

卢 纶

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

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

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望尽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

[注释]①万巨:

人名。

1.首联中“难堪”的意思是    。

(1分) 

2.送别友人,作者的心情是不平静的。

诗歌中    、    的天气状况衬托了这种心情。

(2分) 

3.诗人的离别之情具体有哪些?

(2分)

 

 

六、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5分)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独宿博山王氏庵”中的“宿”的意思是   。

(1分) 

2.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

(2分)

 

 

3.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概括作答。

(2分)

 

 

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5分)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本诗从题材上属于      ,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      。

(1分) 

2.“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2分)

 

 

3.赏析本诗后两句的妙处。

(2分)

 

 

八、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5分)

浣溪沙①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释]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

②六幺:

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

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1分)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

(2分)

 

 

3.本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九、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5分)

登 城

刘 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1.“雨映寒空半有无”中的“映”和“半有无”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

(1分)

 

 

2.三四句运用    手法,展现了一幅雨映寒空、山深树幽的江南画卷,流露出作者    的心情。

(2分)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5分)

阊门①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②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③。

[注释]①阊(chāng)门:

苏州的西城门。

②召募:

被招募从军。

③新烟:

一种风俗,指清明前的寒食节禁止烧火,到了清明节重新起火。

1.“耕夫召募逐楼船”中的“耕夫”是指什么?

(1分)

 

 

2.这首古诗用词言简而意丰,你能找出这样意味深长的词语来说说吗?

(2分)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十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5分)

秋浦①途中

[唐]杜 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释]①秋浦:

唐代为池州,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②杜陵:

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赏析一二句中“萧萧”“淅淅”的表达效果。

(1分)

 

 

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2分)

 

 

3.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分)

 

 

十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5分)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②树青帘③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

②亚:

通“压”。

③青帘:

指酒旗。

1.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1分)

 

 

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十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5分)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①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断桥:

湖水漫过桥面。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蘸”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5分)

送日本国僧敬龙①归

韦 庄

扶桑②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③共到?

一船明月一帆风。

[注释]①敬龙:

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

②扶桑:

传说中的日出之处。

③与师谁:

“师”指敬龙法师,“与师谁”即“谁与师”。

1.诗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

(2分)

 

 

2.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

 

 

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

思吴江歌

张 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1.请结合全诗赏析“秋风起兮木叶飞”一句。

(2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回答。

(3分)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5分)

晴①

杜 甫

久雨巫峡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

②文:

花纹,图案。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有何作用?

(2分)

 

 

 

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分)

 

 

十七、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5分)

如梦令·汉①上晚步

[宋]赵长卿

  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

一著画难成,雪霁②乱山无数。

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

[注释]①汉:

汉水。

②霁(jì):

雪后转晴。

1.“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写出了环境       的特点。

(2分) 

2.“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3分)

 

 

 

十八、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问题。

(5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

(2分)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十九、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5分)

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

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首词描绘的是      (填写节日名称)的场景。

(1分) 

2.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

你认为有道理吗?

请说说理由。

(4分)

 

 

 

二十、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②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③,天上接行杯④。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⑤。

[注释]①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

②迥:

渺远的样子。

③下榻:

指留宿处。

④行杯:

传杯饮酒。

⑤回:

回荡,摆动。

1.诗中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2分)

 

 

 

2.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诗中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作用。

(3分)

 

 

 

二十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问题。

(5分)

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①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惟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注释]①羊士谔:

唐朝人。

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    、    的特点。

(2分) 

2.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

 

二十二、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5分)

浣溪沙

王国维

草偃①云低渐合围,雕弓声急马如飞。

笑呼从骑载禽归。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②。

[注释]①偃:

吹到。

②下书帷:

这里指闭门读书。

1.“笑呼从骑载禽归”一句中“从”的意思是:

       。

(1分) 

2.词中描写了哪几幅有关狩猎的场景?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3.阅读这首词,揣摩作者的心理活动,写出自己的感悟。

(2分)

 

 

二十三、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5分)

积雨辋川庄①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②炊黍③饷东菑④。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⑤,海鸥何事更相疑⑥?

[注释]①辋(wǎnɡ)川庄:

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是王维隐居之地。

②藜(lí):

一种草本植物,嫩叶可食。

③黍(shǔ):

谷物名,古时为主食。

④饷东菑(zī):

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

⑤争席罢:

争席,典出《庄子·杂篇·寓言》。

这里指自己要隐退山林,与世无争。

⑥“海鸥”句:

典出《列子·黄帝篇》。

1.“山中习静观朝槿”中“观”在诗句中的意思是:

      。

(1分) 

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3.尾联运用典故,表达出作者想要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2分)

 

 

二十四、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5分)

如梦令

苏 轼

  为向东坡①传语,人在玉堂②深处。

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释]①东坡:

苏轼被贬黄州,垦辟故营地数十亩,命名为东坡,耕其中。

②玉堂:

翰林院。

此词作于苏轼在京城做翰林学士时。

1.“一犁春雨”的“犁”的意思是:

        。

(1分) 

2.词中的“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2分)

 

 

3.词中的两个“归去”,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2分)

 

 

二十五、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5分)

锦江思

李 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1.第一、第二句中通过描写         、          等意象,写出了锦江的秀丽与闲适。

(2分) 

2.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

请简要赏析。

(3分)

 

 

 

二十六、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5分)

竹轩诗兴

张 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①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释]①篆烟:

盘香的烟缕。

1.此诗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

 

 

 

二十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5分)

水口行舟①

朱 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注释]①庆元三年,学禁严峻,朱熹等九十人被列入“伪学党”,朱熹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感时而作。

1.“今朝试卷孤篷看”中的“卷”在诗中的意思是:

         。

(1分)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前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

(2分)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认识感悟?

(2分)

 

 

 

二十八、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5分)

早春山行

于武陵

江草暖初绿,雁行皆北飞。

异乡那久客,野鸟尚思归。

十载过如梦,素心①应已违。

行行家渐远,更苦得书稀。

[注释]①素心:

本心。

1.“更苦得书稀”中“书”的意思是     。

(1分) 

2.诗中紧扣题目“早春”二字描写的景物的特征是什么?

(2分)

 

 

3.从诗中你可以读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2分)

 

 

二十九、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5分)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诗家:

诗人。

②上林:

即上林苑,古代宫苑名。

1.“出门俱是看花人”中的“俱”的意思是         。

(1分)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新春景象。

(2分)

 

 

3.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2分)

 

 

 

三十、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5分)

梅花绝句①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②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注释]①写此诗时作者已78岁高龄,闲居在故乡山阴。

②坼:

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

1.“闻道梅花坼晓风”中的“闻道”一词在诗中的意思是         。

(1分) 

2.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前两句诗所写的内容。

(2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三十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5分)

忆钱塘江

[宋]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

读gòu。

②涵:

包含。

③水仙:

指水中女神。

这里喻指归帆。

1.这首诗描绘了        时分的景色。

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        ”一词。

(2分) 

2.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

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3分)

 

 

 

三十二、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5分)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哪里?

(2分)

 

 

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3分)

 

 

 

参考答案

一、

1.一边是小小顽童,手把长竿,偷打梨枣;一边是“老夫”,隐身藏影,“静处闲看”。

[解析]此题考查描绘诗词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词,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一群馋嘴的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一边扑打着梨枣,一边东张西望随时准备拔腿逃跑,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顽皮、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解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解题的一般思路: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就儿童而言,则表现其顽皮、天真、可爱;就词人而言,则表达了词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3.

(1)对松竹的赞赏之情;

(2)对生活的满足之情;(3)与邻里相处融洽的愉悦之情;(4)对丰收的喜悦之情;(5)对儿童的喜爱之情;(6)闲适之情。

[解析]此题是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这首乡情词,描写的农村是一片升平气象,没有矛盾,没有痛苦,有酒有肉,丰衣足食,太理想化了。

“连云松竹

万事从今足”,是在赞赏松竹;“东家分社肉”,则表达了作者与邻里相处融洽,对生活的满足之情;“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中的“儿童偷把长竿”“静”“闲”词语中,可以判断出对儿童的喜爱和自得其乐的闲适之情。

二、

1.挽留客人

2.“弄”字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字,该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

本诗中的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将静态的景物动态化,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

3.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希望友人留下共赏美景的真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最后两句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

由此,便可从两个方面总结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

1.回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解释,是课内迁移到课外,解答时联想课内,再结合具体语句筛选甄别。

2.刻画出了一幅绿水青山中野鸟遨游的优美闲逸的场景,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3.后两句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简述,抒发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最后一句“每到渔家不欲归”直接表达自己对渔家生活的向往和留恋,表现了作者渴望隐居的愿望。

四、

1.玉露、枫林、巫山、巫峡、波浪、风云、丛菊、孤舟、寒衣、暮砧。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提取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明确意象的含义,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2.首联描写了阴沉萧瑟的秋景,烘托了诗人伤感抑郁的心情,奠定了全诗忧愁凄凉的感情基调。

3.表达了诗人暮年飘零的孤独愁苦之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对国家动荡时局的担忧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主旨的能力。

结合注释内容明确诗人此时处于暮年,处于旅居夔州的状态,而且此时国家政局背景为“安史之乱”后。

再结合“玉露凋伤”“气萧森”“孤舟”提炼出诗人暮年飘零他乡的孤独愁苦之情。

“孤舟一系故园心”流露诗人心系故园的思念之情。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虚实兼具,写出时局那种动荡不安,流露作者的担忧之情。

五、

1.不能忍受(或“难以忍受”,意思对即可)

[解析]“难堪”可解释为:

不能忍受;发窘;为难。

结合诗歌内容可知此处应解释为“不能忍受”。

2.无风 不雨(若将“不雨”写成“多云”或“阴天”也可。

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

考查了诗歌中借景抒情的手法。

送别友人,诗人的内心是伤感、无奈的,而诗人这种心情,借用了第二联中的“无风”“不雨”来表现。

3.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或“对友人的留恋”)之情;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时的愁苦之情;诗人对友人此去路途艰险的担忧之情;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之情(或“不知何时何地能再次相聚的怅惘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具体把握,完成时,根据分值,从诗歌中的“留君”“愁”进行思考。

六、

1.住

2.“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

从“自语”一词看,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再从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及作者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3.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一的大业,表现出词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

[解析]此题考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根据词中“平生

”“苍颜”“眼前”等词语思考作答。

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结局,辛酸之情跃然纸上。

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和自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

七、

1.边塞诗 岑参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题材分类。

古代诗歌按题材内容的不同,一般分为“咏史(怀古)”“送别”“思乡(怀人)”“咏物”“边塞”“山水(田园)”等类别。

边塞诗多抒写边关将士的骁勇善战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由前两句大意:

唐军誓死杀敌,结果五千将士丧身“胡尘”,判定本诗是一首边塞诗。

我们学过的此类唐诗的代表诗人有岑参等。

2.借代。

 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句。

前二句以精练概括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

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

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这是借代的修辞手法。

部队如此精良,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善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

3.“河边骨”是实写,“梦里人”是虚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

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前两句直接叙述激战场面,后两句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悲惨,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

“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家人的无限同情。

八、

1.“逐”字有追逐的意思,突出了游人之多、兴致之高,表现了众人游春的热闹情景。

“出”字有飞出、荡出的意思,突出了打秋千人的情态,使画面富有盎然生机。

[解析]此题考查炼字的能力。

解答时,先明确“逐”“出”这两个词的意思,然后代入句中,体会其写景效果和表达效果。

如,“堤上游人逐画船”,写所见之人:

堤上踏青赏春的人随着画船行走。

一个“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

第三句“绿杨楼外出秋千”,写出了美景中人的活动。

这句中的“出”字用得极妙。

“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的情态,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人们好像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幽美的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