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9243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docx

提案基础知识问答

台州市政协提案管理系统

(委员用户)

 

台州市政协提案管理系统提案工作流程

修改

提案

答复

委员二次评价

承办单位参考

交办

转为社情民意信息

不满意

二次办理

提案归档

满意

委员评价

承办单位办理

正式交办

确定承办单位

预交办

承办单位反馈

拟定承办单位

立案

转为来信

不立案

审查立案

台州市政协提案管理系统界面基本区块图示

 

一、登录提案管理系统

打开台州政协网(网址:

),在首页中部的【提案管理系统】登录区块,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进入提案管理系统。

(如下图)

二、选择登录身份

准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并点击登录后,将成功登录到提案管理系统的身份权限界面,选择并点击【台州政协提案系统—政协委员】进入操作界面。

(如下图)

三、修改密码

若初次使用,系统将会提示你修改密码,请按照提示点击确认执行修改密码及完善个人信息操作。

(如下图)

修改密码:

请在登录密码框内输入要修改的密码,密码必须由英文、数字和字符组成,不少于6位,例如:

zx@121212等。

(如下图)

四、完善个人信息

点击当前页面的【我的信息】选项,进入个人信息界面,准确填写个人信息,点击【提交】按钮完成。

(如下图)

五、提交提案

1、点击系统界面顶部导航区的【我的提案】功能模块按钮,进入【我的提案】功能模块。

(如下图)

 

2、再次点击功左侧导航区的【添加提案】按钮,进入提案提交界面。

(如下图)

 

3、进入提案提交界面后,请填选提案参数,若不慎漏填或漏选相关参数,系统将会作出提示。

(如下图:

 

提案参数栏目设置说明:

[领衔人]:

领衔人默认为委员的账户信息,信息有误的请先在界面顶部右侧的【账户资料】中修改,再行添加提案操作。

[附议人]:

点击本栏最右侧的【添加附议人】按钮,将弹出“查询附议人”窗口,输入附议人姓名,点击查询即可显示附议人信息,点击对应姓名即可添加,系统会自动将附议人信息显示到本栏中。

在本栏中点击对应姓名即可删除。

[建议承办单位]:

本项为非必选项,操作方式与[附议人]相同。

点击本栏最右侧的【添加单位】按钮,将弹出“查询单位”窗口,可通过选择“所属系统”或自行输入单位名称关键词(如:

环保等),点击查询即可显示单位信息,点击对应单位即可添加,系统会自动将单位信息显示到本栏中。

在本栏中点击对应单位名称即可删除

4、提案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下一步】按钮或【提案内容】选项开始提案内容的输入,输入案由和提案内容后点击【提交提案】按钮即可完成。

(如下图)

 

六、查阅/修改提案

点击左侧导航的【我的提案】按钮,进入个人提案列表界面,查看提案审查情况及办理流程。

点击【编辑管理】按钮进入查看审阅记录,在提案审查立案前可修改提案内容(操作方式与添加提案相同)。

(如下图)

 

七、评价提案

提案办理结束后,委员对自己领衔提案的办理答复作出评价。

操作方式:

1、点击左侧导航【我的提案】选项,进入我的提案列表界面,已办理完成的提案后将显示【评价答复】按钮。

(如下图)

 

2、点击【评价答复】按钮,进入[答复/评价]界面,可以查看单位答复、委员评价内容,选择右上角的菜单可分单位查看答复。

首次评价请点击【编辑评价】选项,填写协商方式(可多选)、办理态度、办理结果等评价项目,对办理结果[基本满意]或[不满意]的请填写办理意见栏,按下图项目操作[确认提交]。

(如下图)

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文化机构缺乏造血机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文化基础设施总量不足,质量不高。

市本级博物馆尚处工程土建阶段,内部藏品为零,图书馆未建有电子阅览室,尚未定级;各县市区中,路桥图书馆尚处工程土建阶段,黄岩、天台两地图书馆为部颁三级,路桥、仙居文化馆为部颁三级;全市70%左右的乡镇(街道)未建有符合标准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有91个乡镇未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占全市乡镇街道总数的68.4%,尚有548个行政村(社区)未建有文化活动室(基层文化俱乐部),且大部分基层文化阵地管理缺位,不能发挥文化服务功能,甚至存在边建设边流失的现象。

二是空间布局不合理,缺乏整体规划。

中心城区先后建立的台州市体育中心、椒江剧院、路桥文体中心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存在利用率不高、场所闲置等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资源整合。

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边远山区、海岛等文化基础设施薄弱,不少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俱乐部偏离群众日常生活区,难以发挥效用。

三是公共文化机构活力不足,缺乏创新。

不少公共文化机构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自身造血机能和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剧院、电影公司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社会化、市场化管理运行能力不足,效率低下。

部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相对滞后,服务创新能力不强,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形式、方法与群众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有些文化产品背离了三贴近的原则,适应群众需求的内容偏少。

三、公共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随着台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和多样化的特征,对群众文化需求信息的收集面不深不广,导致政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群众的文化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

一是文化服务资源有限,类型单一,针对性不强。

目前我市的文化供给主要以送文化下乡为主,从基层的反馈情况来看,存在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方法和城乡居民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如部分基层文化俱乐部图书流动性不强,下乡电影院线热映大片少等,与群众期待的文化需求存在不少差距。

同时,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分配不均,社会不同群体无法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农民群众以及城镇低收入居民、农民工等广大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享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存在较大反差。

二是精品力作匮乏,多层次的文化供给不足。

例如,缺乏有代表性、富有地域特色的本土原创作品,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城市文化品位有待提高,高水平、上档次的文化精品引进不足。

三是传统文化挖掘保护不够。

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如台州乱弹、山兵高腔、道情、莲花落等承载着群众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已日趋没落,亟待保护和抢救。

四、文化人才总量不足,队伍结构不优,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匮乏。

一是基层专业文化人才队伍不稳定。

我市个别县市平均每个综合文化站仅配备1.5名文化员,离国家文化示范区要求的配备3名(含)以上文化员的差距较大,全市还未配备由财政补贴的行政村(社区)文化管理员。

现有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业务技能不强,在从事艺术辅导、文化活动组织等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时无法胜任等现象。

同时,许多乡镇文化员长期“混岗”使用,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尽责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民间文艺团队基础薄弱。

据浙江省社会文化统计系统数据显示,我市共有群众自发性文艺团队3072支。

但由于政府缺乏对这些文艺团队的财力扶持,组织管理和人才培育,使得民间文艺团队普遍存在组织结构松散化、展演内容单一化、活动空间狭窄化、自治能力弱化等瓶颈制约,民间文艺团队数量有余而活力不足。

而在基层文化队伍“六个一”工程建设中,不少乡镇综合文化站聘用的文艺教师、懂文艺的离退休人员、民间文艺骨干大多只是挂个名,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真正能发挥指导作用的少之又少。

三是文化拔尖人才匮乏。

缺乏领军型的专业文化人才、复合型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在合理配置文化建设的人、财、物方面,关键要转变思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具体建议如下:

一、整合文化资源,完善政策制度,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一是建立刚性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不断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要求,明晰统计口径,确定文化建设投入的内涵和范围,落实财政预算。

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优先安排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重点保障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作和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需经费,出台“奖、补、购”等多项办法,加强对民间文艺团队的财政扶持和组织管理,分批次、多形式组织开展基层文化人才培养。

设立文化艺术生产专项资金,加强对精品创作的奖励和扶持。

二是整合资源,形成社会共建机制。

引导企业、非营利性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以文化赞助、文化捐赠等方式参与文化投入,实现投入社会化,弥补政府财力不足的缺陷。

继续完善“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

为保持社会化投入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如从税收、财政、信贷等多方面,为企业文化赞助、捐赠制定多种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成立文化基金会、设立文化赞助奖项或通过建立文化中介机构为文化项目和赞助企业搭建桥梁等。

三是加强文化立法呼吁,探索发展文化彩票,吸纳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建设。

二、注重绩效,激发活力,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机构的运行效率。

一是继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制定并实施具有地区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针对突出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并落实专人负责,专项推进。

到2015年,实现市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各县市区均建有图书馆、文化馆,并全部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100%的乡镇(街道)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100%的行政村(社区)建有文化活动室(中心),人均占有公共图书馆藏书1册以上。

二是改革财政资金投入和运行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剧院、文体中心、博物馆等大型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运行上,探索实施“国有民营”和“国助民办”等新路子,实行国家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政府和民间协力发展的新型合作模式。

在重要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重大项目建设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开展方面,采用政府招标、集中采购、委托生产、特许经营、以奖代补、项目外包等方式,积极鼓励企业参与竞争,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将“以养人为主”的预算模式改为“以服务为主”的预算模式,制定服务标准和业务规范,优化人事和薪酬制度。

实行城市图书馆总分馆制,加强图书馆乡村服务网点建设,加强图书交流服务,发挥网络数字文化资源的作用,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增强“送文化”的针对性,精心组织三农题材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加强对边远山区、农民群众以及城镇低收入居民、农民工等广大弱势群体的文化产品供给。

大力开展“种文化”,吸收业余文艺骨干、民间文艺能人等组建专家资源库,加强对民间文艺团队、农民自办文化的引导和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以广场文化为主要载体,整合学校、部队、企业、民间文艺团队等各类社会资源,广泛开展“文化走亲”活动,实现全市文化资源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共建共享,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三、主动了解群众需求,强化政府绩效考核,不断提高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一是广泛收集群众公共文化服务诉求。

设立如“农技110”“工商96315”“社区服务81890”那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专用电话、短信平台、QQ讨论区、官方微薄等平台,多渠道了解群众文化需求,及时分析、反馈和评价,形成良好的双向沟通互动;二是确保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

在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大型文化设施兴建、重大艺术节庆创办等重大公共文化政策、项目的制定上,广泛开展民意咨询,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让公众参与决策。

三是加强对文化建设的政绩考核。

市委、市政府要加大对各县市区“两个社会”考核指标体系中文化建设的考核权重,增加考核分值,对文化投入、设施建设、精品创作、文遗保护、人才培养等软硬件指标进行细化、量化,形成可操作性的制约和导向。

四、落实编制,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文化队伍素质。

一是抓紧制定文化人才奖励实施办法,建立人才引进制度。

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重点引进和培养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策划人才、专业艺术人才、文化科技人才和优秀民间传统文化项目继承人;加强鼓励和支持台州市图书馆、台州市群艺馆等文化单位,通过邀请、聘任、兼职、讲学和项目合作等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

市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70%,县级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80%。

二是按照基层文化队伍“六个一”工程的要求,落实基层文化机构编制,配齐、配强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保障工资福利待遇。

继续完善乡镇(街道)文化员由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与文化主管部门“双重管理”模式,使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达到3名以上,行政村和社区有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同时,严格文化干部准入制度,强化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和考核等各个环节,发挥基层文化队伍的基础骨干作用。

三是大力组建基层文艺团队,培养文艺骨干。

建立健全在职人员培训教育制度。

县(市、区)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

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96号提案

关于实行阶梯水价的建议

提案者:

陈宏义

主办单位:

市发改委

提案内容:

台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降水量约1600mm,属于降水丰富地区。

但由于近几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人口不断膨胀(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600人,系国内人口最稠密区域之一),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水资源供应面临紧缺危机!

据统计目前台州人均(淡)水资源量约1700立方米,其中台州三区约为1100立方米/人(黄岩1900,椒江、路桥平均约650)。

按联合国相关组织评价标准,台州市区(黄岩山区除外)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已经低于“人类生存警戒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关于“人均水资源”的计算只是从水资源的客观总量来估算,如果再考虑工业飞速发展、环境污染加剧和外来人口急增等情况,则实际状况还要糟糕很多。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台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

在资源供应可能出现危机的情形下,“节制”必将成为管理者的优先选项。

水资源关乎国计民生,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是时代主题,尤其是在水资源相对不甚丰富的台州,“节水”管制可说是势在必行。

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国家发改委关于价格改革的精神,将在水、电、气、暖等领域对居民实行阶梯价格制度,区分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

对基本需求部分,尽量保持价格稳定,考虑群众承受能力。

而对非基本需求部分,应更多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事实上从当前的物价水平和居民消费比例分析,台州的水价实属偏低。

尽管较低的水价符合企业和居民的眼前利益,但的确不利于台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价格杠杆引导企业和居民的节水行为,也是缺水的国家和地区之通行做法。

近年来台州在节水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力度非常有限,主要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

节水宣传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与经济密切挂钩的管控措施。

为此,我建议在台州市区特别是椒江、路桥两区尽快实行阶梯式水价!

所谓阶梯式水价,就是把用水量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用水阶段执行不同的价格标准,用得越多,水价越贵。

阶梯式水价已在部分大城市和缺水严重的中等城市广泛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建议台州市参照这一做法,实行阶梯式水价,建设节水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执行时,应充分考虑普通居民的经济负担,实行基本用水额度内不增加支出的原则;对于服务业以及工矿企业,则应视其外部效益的正、负性和公益性等状况确定适用标准。

 

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第1号提案

发展健康产业建设健康台州

提案者:

农工党台州市委会

主办单位:

市发改委

提案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健康产业已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大产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满足广大群众的健康需求,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所面临的十分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一、当前我市健康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健康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健康和养老、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融合也在不断加强,健康相关产业初具规模,发展态势良好。

但由于长期以来积累的体制性和认知性等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市健康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协调发展能力不强。

这几年,尽管我市健康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相对于杭州、湖州等地来说,仍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为:

缺乏科学规划。

我市对健康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还不清晰,对健康产业如何发展、如何推进都还未明确。

健康产业发展存在统筹不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据统计,我市2013年健康产业总产值达到498.93亿元,其中医药工业、医疗器械等行业规模居前,其他的健康服务业如健康管理、预防、养生等,总体上存在规模不大、规范化建设不足的状况。

又如医疗保健机构过分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远未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局面。

(二)政策措施支持乏力,产业发展制约较多。

政府对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还未将优先发展健康产业提升到战略性高度,在健康产业方面所出台的政策和措施已远不能满足当今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

由于受土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项目建设所碰到的难题较多;又因政策、措施支持不力,社会资本参与健康产业建设受到较大的限制。

全市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健康产业日常管理机制,健康服务网络建设、健康保险体系建设、第三方检测、医疗风险控制体系建设等方面仍较薄弱。

(三)健康产品种类较少,民众需求难以满足。

当前,我市的健康产业品种较为单一,离建立全民健康服务,满足全体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例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缓慢。

截止2015年10月底,全市养老机构361家,床位总数42429张,医养结合的养老院仅15家,占比4%,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39.66%。

老年病康复与护理需求难以满足。

在健康旅游产品方面,目前我市推出的大多是休闲度假旅游,而很少开展与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健康体验等相结合的健康旅游。

同时,健身体育数量不足,市民健身活动场所仍较有限。

“十二五”期间市建成全民健身广场103个,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有70所,人均体育场馆面积1.55平方米,落后于省内大多数城市。

(四)支撑体系相对薄弱,保障机制明显滞后。

我市健康产业发展在政策、资金、科技、人才和信息等方面明显不足。

一方面,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投融资渠道不畅。

全市缺乏高规格上档次的健康科技创新平台,且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等。

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才资源缺乏,信息技术落后。

至2015年9月,我市每千人床位数仅为4.02,千人医生数仅为2.63,千人护士数仅为2.36,三项指标在全省11个市中排名靠后,我市人才资源的缺乏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落后,带来信息化联网程度和信息数据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全市各医疗机构之间没有建立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平台,导致重复检查、资源浪费、工作效率低下。

(五)健康保健理念落后,传统观念有待改变。

市民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影响,重治疗、轻康复与忽视预防的观念依然是主流。

据我市黄岩区的一项调查表明,只有21.5%的人参加定期健康体检,人均医疗费用占健康消费的比例为97.3%,全民健康保健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健康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发展健康产业,建设健康台州,符合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设“健康中国”的总体要求。

加快健康产业发展,是实施“健康台州”战略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现代化健康台州具有重大现实的意义。

为此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战略思维,加强政策引导。

目前,我市正处于健康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在这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于“健康为本、产业融合、满足需求”的理念,增强对健康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要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人文历史、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等组合优势,把发展健康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强规划引领,狠抓平台建设,强化招商引资,优化服务环境。

政府层面首先要在政策制定、制度建设、规划编制等方面做好工作。

建议加快出台《关于台州市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及支持健康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完善健康产业准入、土地使用、税收价格、医保定点、职称评聘、科研立项、继续教育等相关政策,破解项目启动难题。

设立台州市健康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探索设立台州市健康产业发展基金,有重点地扶持健康产业发展。

完善财税价格政策,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健康服务类公共产品指导目录,细化政府采购品目,逐步扩大政府采购服务范围。

加强健康教育,特别是加强疾病预防和中医保健知识的普及,通过宣传和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理念。

(二)科学编制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要积极谋划,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做好《台州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对重点发展领域、重点建设集聚区做出前瞻性的统筹安排。

市健康产业相关成员单位应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和规划编制需要,提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思路与举措。

在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中,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立足我市优势,科学布局。

要积极推动基本健康服务与非基本健康服务,健康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我们认为,我市的健康产业要着重发展以下五大重点产业:

生态养生产业。

我市属于山海城市,山水条件得天独厚,是发展健康休闲养生产业的最佳选择。

同时,台州的宗教养生资源也极为丰富,天台国清寺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祖庭,桐柏宫是道教南宗祖庭,道教全真龙门派发祥于黄岩区的委羽山,道家的“十大洞天”台州市有3处,佛教禅修、道家练丹的养生方法在一定范围传播。

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形成具有台州特色的健康养生疗养模式大有可为。

健康养老产业。

医养脱节是制约养老事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正式出台后,“医养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

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促进医疗服务与养老的有机结合,是加快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健身体育产业。

我市健身服务、体育培训、运动休闲、竞赛表演等健身体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现有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景区2个,省级运动休闲优秀项目5个、精品线路1条,黄岩还是中国武术之乡。

要加快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使之成为推动台州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市主导产业之一,如我市浙江海正药业、浙江九洲药业、仙琚制药等,在药品、保健用品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发制造能力。

要加大产品研发与制造,大幅提高我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药品、保健产品市场的占有率。

同时融合发展医疗器械、健身产品、保健用品等产业,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健康产业龙头企业。

医疗服务产业。

台州市人口数位居浙江省第三,但与之对应的医疗资源总量缺口很大,高端医疗不足,台州的千人床位数、千人护士数、千人医生数等指标在全省倒数。

急需利用社会力量投资医疗产业,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功能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构建产业基地,推进项目建设。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台州市健康产业基地建设的工作方案》,谋划构建一批健康产业重点基地、推进建设一批重大工程项目。

争取纳入省级健康产业基地和省、市“十三五”规划。

开展精品示范区、生态旅游区等重点健康产业在建项目、招商项目、规划项目的摸底调查工作,完善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库,加大项目推介,加快投资落地。

布局健康产业,要以构建面向未来的高端化、国际化新型健康产业体系为目标。

建议建设以下五大项目基地:

一要投建一个大型健康产业综合项目。

谋划建设一个总投资在100亿元以上的国际健康城,使之成为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