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984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docx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方法的三个水平:

整体、器官和系统水平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物质转化&能量转换)、兴奋性(刺激强度、作用时间及变化率)、适应性(行为

&生理)和生殖

二、内环境:

1、体液量(60%体重)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2、内环境:

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3、稳态:

内环境的理化因素相对恒定或处在动态平衡中

三、生理功能的调节

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

反射(结构基础: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特点:

快速、短暂、精确种类:

非条件反射vs.条件反射)

2、体液调节概念:

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运输,对机体某些组织或器官的活动进行调节

特点:

缓慢、持久、广泛分类:

运距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

3、自身调节概念:

组织器官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是由其自身特性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的

过程

特点:

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四、反馈调节系统:

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返回作用于控制部分的过程

1、正反馈:

加速体内某一生理过程完成

2、负反馈:

维持体内环境稳态

第二章细胞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1、分子组成:

脂类(磷脂、胆固醇、糖脂分子)、蛋白质(镶嵌蛋白、外周蛋白)、糖类

2、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即流动的液态脂类双分子层为基价,其中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少量的多糖

分别与类脂和蛋白质结合成糖脂和糖蛋白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单纯扩散: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如氧、二氧化碳等

影响因素:

a.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b.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2、易化扩散:

非脂溶性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跨膜扩散

(1)经载体扩散:

通过载体蛋白的构型改变完成物质转运,如葡萄糖(G)、氨基酸(aa)等营养物质。

特点:

a.高特异性,即某种载体只选择性的与某种物质特异性结合

b.有饱和现象,载体数量有限,转运的物质增加到一定限度时,转运量不再增加

c.竞争性抑制,一种载体蛋白同时运转多个物质时,一种物质浓度增加,会削弱对另一种物

质的转运

(2)经通道扩散:

在通道蛋白(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的帮助下完成,如Na/K/CL/Ca等

离子

特点:

通道蛋白的开放和关闭控制着物质的转运a.特异性不高;b.无饱和现象;

3、主动转运:

非脂溶性物质分子等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谁主动谁耗能),消耗ATP。

(1)钠泵(Na-K依赖性ATP酶,当胞内Na↑或胞外K↑时→钠泵酶激活→分解ATP→ADP+E→3Na细胞内:

2K细

胞外逆向转运)的意义:

①造成膜内外Na和K的不均匀分布,建立浓度势能储备;

②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胞质渗透压、体积;造成膜内高K,为细胞代谢的必需条件

③是细胞产生电信号的基础

④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内外Na浓度势能差是其他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

(2)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于ATP分解释放的能量完成的物质转运,需要特殊的转运蛋白):

G、aa—小肠黏膜上

皮的主动吸收

4、出胞入胞:

大分子物质(细菌、病毒、异物、脂类物质等),耗能。

入胞(血细胞吞噬细菌);出胞(神经轴突末

分泌神经递质)

二、细胞的跨膜电变化

兴奋性:

可兴奋性组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阈强度:

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反应(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一)跨膜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静息电位:

可兴奋细胞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内负外0,哺乳动物的肌肉和神经细胞为

-70~-90m

极化状态:

细胞在安静状态下,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状态

超极化状态:

静息电位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

去极化:

静息电位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时

反极化:

膜内电位由负变正时

复极化:

细胞去极化或反极化后,又恢复到原理的极化状态→负后电位→正后电位

2、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

静K动Na,

产生前提:

a.细胞内外离子分布和浓度不同;b.细胞膜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离子有着不同的通透性

++++

本质:

静息状态下,膜对K通透性大,对Na通透性小,细胞内外K有势能储备,K

经细胞膜易化扩散,扩散

+++

到膜外的K形成阻碍K继续扩散的正电场力,形成接近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改变细胞外K浓度将影响Rp值(膜

内负压)

(二)跨膜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动作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发生兴奋后,细胞膜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迅速而短暂的电位倒转和复原.是细胞

兴奋的标志。

2、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

主要由Na内流形成接近Na的电-化学平衡电位,阈刺激→膜Na通道少量开放→Na少量

内流→膜发送局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动作电位→膜Na通道大量开放→Na顺浓度差由膜外快速流向膜内→膜内电

位迅速升高,膜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膜电位对Na继续内流构成阻力→促使Na内流的浓度差与阻止Na内流的电位

差相等,Na停止内流

3、Na通道的失活和膜电位的复极:

1)上升支:

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膜电位由-90~-70上升至+20~+40mV,主要是Na内流;

2)下降支:

复极化过程,膜电位由+20~+40下降为-90~-70mV,主要是K外流

3)兴奋期间兴奋性的周期变化上升支时,A:

绝对不应期:

兴奋期=0,Na通道关闭,给予多的刺激也没

反应

下降支时,B;相对不应期:

正常>兴奋性>0,Na通道恢复

负后电位时,C:

超常期:

兴奋性>正常,Na通道恢复,阈下刺激就可以引起

兴奋

正后电位时,D:

低常期:

兴奋性<正常,Na通道准备(因为钠泵被激活,升

胞内负电位)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相反,从而使未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升高,膜外电

位降低,即局部发生去极化。

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该部位就产生了动作电位。

特点:

a.不衰减传导,即电位幅度不会因距离增大而减小

b.“全或无”现象,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大小不随刺激强度而改变的现象);

c.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的中段,产生的动作电位可沿膜的两侧传导。

第三章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与特征

(一)血液组成:

血浆(50-60%)、血细胞

1、血浆组成:

水(90%)、晶体物(氯化钠等小分子物质)、胶体物(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血浆蛋白的功能:

运输、营养、缓冲PH系统

维持血浆胶压-----白蛋白

提高免疫力---球蛋白;

参与凝血----纤维蛋白原。

2、血细胞: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二)理化特性:

1、比重血液:

1.05~1.06,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即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

血浆:

1.02~1.03,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2、黏度:

取决于液体中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力

血液:

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它在血浆中的分布状态。

红细胞发生叠连和聚集,血液黏度增大

血浆:

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2、血浆渗透压:

血浆中溶质吸引水分子的力量称为~

(1)晶体渗透压组成:

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如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其中NaCl是主要物质

作用:

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保持红细胞正常形态(晶体物质难以通过细胞膜)

(2)胶体渗透压组成:

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其中白蛋白是主要物质

作用:

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胶体物质不易通过毛细血管壁)

等渗溶液:

血浆胶体渗透压较小,可以把晶体渗透压视为血浆渗透压,临床上把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称为~

3、酸碱度:

7.35~7.45,缓冲系统如NaHCO3/H2CO3

(三)血液的生理功能:

运输、免疫和防御、维持内环境稳态

二、血细胞及其功能

(一)红细胞

1、功能:

携氧(血红蛋白)、缓冲血液中的酸碱物质(血红蛋白)

造血原料:

铁、蛋白质,记忆:

铁锅炒鸡蛋,VB12和叶酸为合成核苷酸的辅因子

2、特性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容易迅速下沉的特性。

白蛋白和卵磷脂↑叠连↓血沉↓

渗透脆性:

红细胞对低渗透溶液具有一定抵抗力。

渗透脆性↑抵抗力↓溶血↑

可塑变形性:

红细胞按实际需要改变自身形态的特性

通透性

3、正常值:

男性为5.0*10

12/L,女性为4.2*1012/L,血红蛋白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50%-70%

1、分类有粒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0.5%-5%

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0-1%

无粒白细胞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3%-8%

2、形态与功能

(1)中性粒细胞:

核分叶,胞质中有紫色颗粒,含有多种水解酶,吞噬外来微生物、机体自身坏死和衰老的红细

胞。

急性化脓性炎症时,显著增多

(2)嗜酸性粒细胞:

核分叶,抑制过敏反应;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3)嗜碱性粒细胞:

核呈S形或不规则。

胞质紫蓝色颗粒,内有肝素、组织胺、和慢反应物质

(4)单核细胞:

血细胞中最大的细胞,核呈肾形或蹄形。

染成淡蓝灰色。

吞噬细菌和衰老的细胞

(5)淋巴细胞:

大小不一,核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染成深蓝色。

可分为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B淋巴细

胞参与体液免疫

3、正常值:

4.0*10

9/L~10*109/L

(三)血小板:

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碎片形成,无核。

正常值:

100*10

9/L~300*109/L,7-14天生存期

当血管破损时,血小板立即黏附到破损的部位→血小板栓子堵塞破口;释放一些物质促进局部血管收缩;形

成血凝块

三、血液凝固和抗凝

血液凝固的本质:

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转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网,把血细胞网络在内形成血凝块

2+外,1、凝血因子: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各种物质的总称。

共12种,除因子Ⅲ以外,其余均存于血浆;除Ca

都属于蛋白质

2、凝固过程:

凝血因子顺序激活的一系列酶促反应,包含3个步骤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②凝血酶的形成③纤维

蛋白的形成

3、按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途径不同,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途径:

“内Ⅻ外Ⅲ”

(1)内源性凝血(血管内):

内Ⅻ。

由因子Ⅻ活化启动,因子8缺乏引起血友病。

(2)外源性凝血(组织细胞):

外Ⅲ。

由因子Ⅲ活化启动,反应步骤少,速度快。

4、血浆中抗凝物质主要是:

抗凝血酶和肝素;肝素是一种强抗凝剂,记忆:

能里能外。

四、血量与血型

1、正常成人血量占体重8%,一次性失血超过全身血量的20%-30%,将会危及生命

1、血型:

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称为~细胞膜上有什么原就是什么型,自己不能抗自己

2、红细胞有D抗原——Rh阳性;红细胞无D抗原——Rh阴性。

抗原(凝集原)—细胞膜上;抗体(凝集素)—血浆

3、交叉配血:

供血者的红细胞与与受血者的血清相混合。

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相混合。

记忆:

主侧别样红,

次侧别样清。

第四章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组成:

心脏和血管;主要功能是完成血液运输;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和防御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

证新陈代谢正常运行

一、心脏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

心脏每舒张收缩一次所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决定心率快慢:

每分钟心搏次数

1、安静时正常成人心率平均为75次/分→每个心动周期持续0.8s

时间(s)0.10.20.30.40.50.60.70.8

心房收缩舒张

心室舒张收缩舒张

房室瓣打开关闭打开

半月瓣关闭打开关闭

全新舒张期:

心室舒张的前0.4s,心房也处于舒张状态

去论是心房还是心室,期舒张期>收缩期若心率加快,则心动周期缩短,主要是舒张期缩短,即心肌的休息时间

缩短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心房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

(1)左心室压力最高——快速射血期末;

(2)左心室容积最小——等容舒张期末;

(3)左心室容积最大——心房收缩期末;

(4)主动脉压力最高——快速射血期末;

(5)主动脉压力最低——等容收缩期末;

(6)主动脉血流量最大——快速射血期;

(7)室内压升高最快——等容收缩期;室内压下降最快——等容舒张期

(8)心室充盈主要靠心室舒张所致的低压抽吸作用,房缩射血仅占25%的血量。

(三)心排出量及其影响因素→评价心功能的最基本指标

1、搏出量(每搏输出量):

每一侧心室每收缩一次所射出的血量,成人安静状态下60~80ml

心排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又称每分排出量,成人安静状态下5L/min

2、影响心排出量的因素:

即影响输出量的因素

(1)心肌的前负荷:

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压力)。

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心肌初长度↑心肌收缩力↑搏出量↑;

但前负荷过大,若超过限度,反而↓;这种心肌收缩力因初长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属于心肌的自身调节。

(2)心肌的后负荷:

心肌收缩时遇到的阻力,即动脉血压。

动脉血压升高(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导致

搏出量减少

(3)心肌收缩力:

心室肌细胞本身的功能状态。

(4)心率:

超过每分钟180次,由于心动周期缩短,心室血液充盈量减少,搏出量和心排出量减少;若心率过慢,

心排出量减少

3、心力储备:

心排出量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肌具有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期,其中前三属于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1、自动节律性:

细胞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

自律性来源于自律细胞

传导系统各部分自律性高低:

窦房结>房室交界>希氏束>浦肯野(自律性由高到低)

窦房结是心脏活动的正常起播点,控制心脏的节律→窦性节律

潜在起搏点(其他部位的自律性较低,表现不出来)的自律性表现出来→异位起搏点→控制心脏的节律为异位节

2、传导性:

窦房结发出的兴奋直接传播到右心房和左心房,引起两心房的兴奋和收缩。

兴奋同时经过房室交界传导心室,但其传导速度缓慢,使兴奋传导延搁一段时间(房室延搁,0.1s)→使得心室

在心房收缩完毕后才开始收缩,从而保证心室的血液充盈完全。

浦肯野纤维-最快(4m/s),房室交界--最慢(0.02m/s);房-室延搁是心内兴奋传导的重要特点,使心脏不发生房

室收缩重叠现象,保证了心室血液的充盈及泵血功能的完成。

3、兴奋性:

兴奋过程中兴奋性发生周期性变化。

兴奋期变化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有效不应期:

对任何刺激均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心肌兴奋性小时。

相当于心肌收缩活动的整个收缩期和舒张

早期;

意义:

保证心肌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从而保证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

(2)相对不应期:

膜电位复极化从-60至-80,给予阈上刺激,细胞方可产生动作电位,说明有兴奋性,但是低于

正常水平;

(3)超常期:

膜电位复极化从-80至-90,给予阈下刺激,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说明有兴奋性高于正常

4、收缩性:

(1)不发生强直收缩,是由于心肌的有效不应期>心肌的收缩期所致

(2)同步收缩

(3)对细胞外液Ca的依赖性较大。

Ca↑收缩力↑

三、动脉血压

(一)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1、动脉血压:

血流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側压力。

心室收缩,动脉压最高;心室舒张,动脉压最低。

一个心动周期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约为舒张压+1/3脉压

正常值:

收缩压为100-120,舒张压为60-80,脉压为30-40。

推动血液循环和保持各器官有足够的血流量的

必要条件

2、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

前提→足够的循环血量;心室射血产生的动力;外周阻力;大动脉管壁的弹性扩张和弹

性回缩(缓冲)

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搏出量,反映收缩压的高低,搏出量高,收缩压高

(2)心率,反映输出量。

心率加快,舒张期缩短,存于大动脉内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增高

(3)外周阻力,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舒张压更明显

(4)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

减少或容积增加时,血压下降

(5)大动脉管壁:

弹性储器作用,老年人脉压大是由于动脉管壁硬化,大动脉弹性储器作

用减弱,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明显降低;但老年人小动脉常同时硬化,以致外周阻力增大,

使舒张压也常常升高。

(二)静脉血压和血流

1、静脉血压:

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正常值为4-12

2、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差是推动静脉血流的动力

(1)心肌收缩力

(2)重力和题为

(3)呼吸运动

(4)骨骼肌的挤压

四、微循环

1、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2、三条通路:

(1)迂回通路:

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2)直截通路:

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常开放,保证血液迅速通过

(3)动-静脉短路:

微动脉→微静脉吻合支,血流快,不经过物质交换,温度增高有利于散热

五、组织液的生成

1、生成原理:

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生成的主要动力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2、影响因素:

(1)毛细血管血压

(2)血浆胶体渗透压

(3)毛细血管壁通透性

(4)淋巴回流受阻

六、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

1、心血管中枢:

延髓内(心抑制中枢、心加速中枢、缩血管中枢)

2、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壁)

第五章呼吸

呼吸的过程包括3个环节:

①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③内呼吸(组织换气)

一、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运动(原动力)→肺内压与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直接动力)

1、呼吸运动(吸气肌为:

;呼气肌为:

腹壁肌、肋间内肌)

(1)平静呼吸:

膈肌、肋间外肌收缩,胸廓容积↑,肺内压↓,引起吸气。

吸气是主动过程,呼气是被动过

(2)用力呼吸:

除膈肌、肋间外肌,还有胸锁乳突肌、胸大肌、斜角肌也参与。

吸气呼气时都是主动过程

(3)胸式呼吸:

肋间肌活动为主

腹式呼吸:

膈肌活动为主

2、胸内压和肺内压

(1)胸内压即胸膜腔内的压力,在平静呼吸时,无论吸气或呼气,胸内压均为负压。

意义:

使肺泡保持扩张状态,有利于肺通气和肺换气;促进静脉、淋巴液回流;

(2)肺内压即肺泡内的压力。

随着呼吸运动呈周期性变化。

吸气时,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呼气时,肺内压高

于大气压

(二)肺通气的阻力:

分为弹性阻力(70%)和非弹性阻力(30%)

1、弹性阻力:

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力

2、非弹性阻力:

气体流经呼吸道产生的摩擦阻力,受气道口径、气流速度和气流形式影响

(三)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1、肺容量

(1)潮气量:

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平静呼吸时,一般以500ml计算

(2)补吸气量:

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增加的吸气量

(3)肺活量:

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可以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4)时间肺活量:

最大深吸气后,以最快的速度尽力呼气,在第1、2、3秒内所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称为~,分别

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可以动态评价肺功能。

(5)用力呼气量:

不仅能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而且可反映呼吸所遇阻力的变化,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首选

指标。

2、肺通气量

(1)肺通气量:

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即潮气量*呼吸频率。

(2)每分钟肺泡通气量:

每分钟真正进或出肺泡的气体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肺泡通气量意义:

潮气量加倍,呼吸频率减慢,通气量增加,深慢呼吸;

潮气量减倍,呼吸频率加快,通气量减少,浅快呼吸。

(3)解剖无效腔:

不参与气体交换,容积约为150ml

二、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气体在体内的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动力:

气体在生物膜两侧的分压差。

换气时,O2和CO2的交换都是以单纯扩散的方式通过生物膜实现

的。

是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扩散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1、肺换气:

肺泡内的O2顺着浓度差,由肺泡扩散至毛细血管内的静脉血中;静脉血中的CO2也顺着浓度差,由

毛细血管进入到肺泡当中。

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的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2、组织换气:

02由毛细血管内的动脉血向组织细胞扩散,C02由组织细胞进入毛细血管内的动脉血中。

组织细胞

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3、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气体的扩散速度:

气体的扩散速度快,气体交换也快,反之则慢。

气体扩散速度与气

体的分压差成正比。

(2)呼吸膜的厚度与面积:

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与呼吸膜面积成正比

(3)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之比,VA/Q约为0.84,配比适当,肺

换气效率最高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O2的运输方式:

氧合血红蛋白(HbO2)

(1)物理溶解:

O2在血浆中的溶解量与O2分压成正比,一般情况下,100ml血液中O2的溶解量占血液运输

总量的1.5%。

(2)化学结合,主要方式:

O2可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

约占血液运输总量

的98.5%。

02与Hb是结合还是分离,取决于血液中的02的分压。

02的分压升高,02与Hb结合;02的分压降低,

02与Hb解离与;

2、CO2的运输方式:

(1)物理溶解:

占血液运输C02总量的6%

(2)化学结合:

以碳酸氢盐HCO3-为主,氨基甲酰血红蛋白形式为辅7%。

四、呼吸运动的调节

1、呼吸中枢:

延髓是基本呼吸中枢,CO2:

脂溶性物质,单纯扩散,主要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2、机械性反射调节:

由于肺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吸气后肺扩张→刺激肺牵张感受器→迷走神经→延髄

→抑制呼吸中枢的吸气神经元→吸气终止,转为呼气。

3、化学性反射调节:

外周化学感受器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刺激为动脉血中PC02,H+浓度增加及P02降低→呼吸

加深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一、胃和肠的运动(机械性消化)

(一)胃的运动形式

1、容受性舒张:

咀嚼时对口腔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平滑肌的舒张→容量适应事物的摄入

2、紧张性收缩:

为胃壁平滑肌处于一定程度的收缩状态→促使胃液渗入事物

3、蠕动

(二)胃排空:

糖>蛋白质>脂肪,混合食物完全排空需4~6小时,胃窦的运动功能-----胃排空的主要动力

(三)小肠的运动

1、紧张性收缩:

是小肠其他运动形式有效进行的基础

2、分节运动:

肠壁环形肌舒张为主的节律性运动

3、蠕动:

每个蠕动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