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98568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9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一章

第二章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第一节

第二节编制目的

为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工程质量通病,规范工程质量通病防预与治理编制本方案。

第三节

第四节编制依据

本工程结构设计施工图及其技术文件;

工程承包施工合同;

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标号

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4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12

8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

9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

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10

1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12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2-2002

1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11

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4-2014

15

《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16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2005

1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1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0

19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10-2002

20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

21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22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50315-2011

2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

24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JG/T211-2007

2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0

2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2006

27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2014

28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29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2011

30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01

3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32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99-2015

3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3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36

《钢筋焊接试验方法》

JGJ/T27-2001

3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3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2009

39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2010

4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4-2014

4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6-2007

4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7-2010

43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2010

44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33-2001

4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46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14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中国人寿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项目”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其它相关文件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质量手册》

《企业CT手册》

《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手册》

《华东公司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防护设施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

《建设工程质量施工标准化图集》

第三章

第四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

第二节项目情况

项目

内容

工程名称

中国人寿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项目

建设单位

国寿(苏州)养老养生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江苏苏州地质工程勘查院

监理单位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人寿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项目是由国寿(苏州)养老养生投资有限公司开发,总建筑面积109400.05㎡,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6450.1㎡,地下建筑面积22949.95㎡。

其中:

1-M#综合体地下1层,地上4层,建筑高度18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800米。

1-C#养老健康中心地下1层,地上5层,建筑高度18.6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900米。

1-A5#养老养生楼地下1层,地上5层,建筑高度17.4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100米。

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地下室设有平战结合6级人防,抗力等级为核六常六。

第三节

第四节工程设计概况

1.

2.结构概况

 

综合体

养老健康中心

养老养生楼

基础形式

柱下独立承台+桩基

+筏板

柱下独立承台+桩基

+筏板

柱下独立承台+桩基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异形柱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砼强度等级

地下室底板及顶板C35P6;地上结构C30

地下室底板及顶板C35P6(部分柱C40);1F结构柱C40梁板C35;2F结构柱C40梁板C30;3F以上结构C30;

1-A5#地下室底板及顶板C35P6,地上结构C30;其余单体基础、地上结构均为C30

抗震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剪力墙二级)

3.

4.建筑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项目名称

中国人寿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项目

2

建筑面积

109400.05㎡

3

 

综合体

健康中心

养老养生区A组团

养老养生区B组团

建筑面积

14653.5㎡

15407.85㎡

42262.4㎡

11632.59㎡

建筑高度

18.0m

18.6m

17.4m

10.995m~14.595m

4

耐火等级

二级

5

使用功能

酒店、餐饮、客房、养老楼、地下车库。

6

地下室底板厚

450mm

7

地下室底板防水

1.5厚PET自粘防水卷材+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1.5kg/㎡

8

屋面防水

3+3厚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第五章

第六章本工程质量通病涉及范围与防治措施

第一节

第二节施工材料

1.

2.钢筋表面有锈蚀

2.1.

2.2.现象

钢筋表面受潮氧化后生成的锈蚀,按其程度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表面有黄色锈斑的轻度锈蚀,经擦拭可除去这种锈蚀,不影响钢筋在工程中的使用。

第二种表面转为红色形成粒状或鳞片状的锈蚀,经敲打、铲剥会有粒状、片状铁锈掉落。

第三种表层转为暗褐色,铲除面层锈蚀后,钢筋呈暗黑色,表面有凹点的严重锈蚀。

这里指的是后二种情况,已不符合建筑钢筋的使用要求。

2.3.

2.4.原因分析

1)钢筋放置环境条件潮湿,受潮后锈蚀。

2)钢筋露天放置,受雨雪水侵蚀。

3)长期搁置,钢筋表面氧化锈蚀。

2.5.

2.6.预防措施

1)钢筋进场施工现场应按先进先用,后进后用的要求,尽量缩短库存时间。

2)存放钢筋的库房,应能防雨雪水,环境条件应干燥,底部应用砌块(或混凝土)墩或垫木架空,离地20cm以上。

3)影响使用的锈蚀钢筋,应先除锈后使用;经除锈后的钢筋,表面螺纹不清或留有凹点,须重新测试机械性能后,由技术部门做出处理意见。

3.

4.钢筋有混料

4.1.

4.2.现象

不同种类、级别、直径的钢筋,不同工厂生产的不同批号钢筋,以及有出厂合格证的钢筋与无合格证的钢筋等混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

4.3.

4.4.原因分析

1)在运输、堆放过程中,没有按不同工厂生产的不同批号、种类、级别、直径的钢筋加以分开,混车运输,混堆放置。

2)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进库的钢筋不分时间、批号、级别、直径混在一起。

3)未按规定对不同种类的钢筋进行涂色,挂上标牌,以示区别。

4.5.

4.6.预防措施

1)挑选合格的供应商进行综合评审,所有到施工现场的每一批钢筋应有生产商的产地证明,严格按不同工厂、不同批号、不同种类、级别、直径的钢筋进行涂色,挂上标牌,分垛运输堆放。

2)有出厂合格证经复测合格的钢筋,与合格证不到位,未经复测合格的钢筋,应分开堆放,作出标志。

3)建立合格钢材堆码区,要求分规格堆码,挂标识牌,注明钢材等级、规格、产地、数量等,钢筋必须检验合格方可进入合格钢材堆码区,垛与垛之间,应用角铁、钢管或木柱隔开,防止钢筋种类混杂。

5.

6.钢筋原料有曲折

6.1.

6.2.现象

直径10mm以上的直料钢筋,在断料成型前出现弯曲变形,影响成型使用。

6.3.

6.4.原因分析

1)运输时装车不注意,或运输车辆太短。

2)吊运时采用一个吊点的方法,底部钢筋受折弯曲。

3)堆放场地不平实,钢筋受车辆、重物压砸发生弯曲。

6.5.

6.6.预防措施

1)合理选择运输车辆,长度应与钢筋长度适应。

2)吊运时应先将钢筋捆绑成束,并采用二点吊,防止钢筋心弯折变形。

3)钢筋堆上应禁止车辆、重物在上面碾压。

7.

8.成型钢筋在弯曲处断裂或裂缝

8.1.

8.2.现象

成型好的钢筋,在弯曲处发生断裂或裂缝。

8.3.

8.4.原因分析

1)钢筋的冷弯性能不合格。

2)钢筋在弯曲成型时与规范要求不符,弯曲直径小于规范规定。

3)搬运时单根进行,弯脚受拉在弯曲处形成反复弯曲,尤其以长弯脚钢筋更为多见。

8.5.

8.6.预防措施

1)取样复查钢筋的冷弯性能或化学成分分析,检查碳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值,不合格的不能用在建筑工程上,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超过横肋高度,表面允许其它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钢材每捆(盘)上挂有标牌,并附有质量证明书

2)钢筋弯曲成型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II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III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钢筋直径的5倍。

3)成型钢筋在搬运时,应先将弯脚钢筋绑扎成捆后进行,避免单根弯脚受拉,在弯曲处发生断裂。

9.

10.钢筋截面扁圆,直径不准

10.1.

10.2.现象

钢筋截面呈椭圆型,直径偏差超标。

10.3.

10.4.原因分析

1)钢筋在轧制成型过程中,模具不符要求,设备简陋。

2)模具磨损后检查不严,且不及时更换。

10.5.

10.6.预防措施

1)选购钢筋时,应明确生产厂家,应以购买厂家大、中型钢厂的产品为好。

2)进场钢筋应认真检查其直径误差,不圆度应控制在标准允许范围内。

3)对经机械性能测试合格,直径误差、不圆度超过标准允许误差的钢筋,不应作为受力主筋使用,可作为一般构造钢筋或分布钢筋使用。

11.

12.钢筋有纵向裂缝

12.1.

12.2.现象

沿钢筋长度方向出现的裂缝,短的仅十几厘米,长的可达几米以上,或在螺纹钢筋的螺距中,出现断续的纵向裂缝。

12.3.

12.4.原因分析

一些轧钢厂用拆船钢板剪成条,经熔融轧制成螺纹钢,因拆船钢板材性不一,且熔融温度控制不当,致使结合面未成一体,留下缝隙。

12.5.

12.6.预防措施

1)在选购钢筋时,应选择国家大、中型钢厂生产的产品,这些企业原材料控制严格,设备可靠,工艺成熟,质量稳定,极少有这方面的质量缺陷。

2)对已购进的由轧钢厂生产的钢筋,经力学性能检验合格后,还应对钢筋的外观质量作检查,在成型使用时,发现有纵向裂缝的,应予以剔除。

3)如发现整批钢筋中,有较多的纵向裂缝时,该批钢筋不应受力主筋使用,只宜作为构造筋或分布筋使用。

13.

14.砌块无出厂合格证或证与物不符

14.1.

14.2.现象

砌块进人现场,无出厂合格证,砌块经检验与含格证质量指标不相符。

14.3.

14.4.原因分析

1)出厂合格证未与砌块随车签发,砌块到现场,含格证却没有。

2)砌块厂管理混乱,出厂合格证上砌块的标号、质量等等级超过实物。

3)个体小窑场,无砌块出厂合格证。

14.5.

14.6.预防措施

1)砌块厂应很好实施出厂合格证与砌块同车携带;

2)施工企业应有专人对进人施工现场的砌块收取出厂合格证,并检查砌块强度等级、质量等级是否相符;如有疑问应经质量测试后确定。

3)应从有一定规模、质量保证体系较齐全的企业选购砌块,不得擅用其他一些小厂商或不合格的来替代。

15.

16.砌块的外观质量缺陷

16.1.

16.2.现象

混凝土砌块的厚度超过允许偏差,翘曲变形,几何尺寸不符合标准,或缺棱掉角、裂纹、爆裂、凹凸弯曲变形,或有欠火砌块、酥砌块等质量问题,与标准要求不符。

16.3.

16.4.原因分析

1)在原料中,蚌壳、石块、石灰石等杂质未能清除。

2)土坯在成型切割时,尺寸控制失准。

3)混凝土砌块坯人窑时,含水率过高,堆码间隔不均。

4)焙烧制度未按工艺要求严格控制:

初始升温速度过快,烧结温度、时间控制不严,出窑时,温差太大。

5)装卸时或随意摔掷,或翻斗倾卸。

16.5.

16.6.预防措施

1)清理原材料中不合标准的材质,按标准规定的规格、技术要求,核实砌块的出厂合格证,包括强度等级、质量等级。

2)生产砌块需要严格按照制作工艺,对烧砌块的时间温度要控制好,对进人施工现场的砌块,应取样复试,检查复试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

3)搬运装卸时应文明装卸,不准摔掷,不准翻斗倾卸;应用专用夹具分别强度等级整齐堆垛,防止人为破损。

17.

18.防水材料

18.1.

18.2.卷材屋面防水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开裂

开裂即卷材防水层沿变形缝、挑檐处出现规律性或不规律性裂缝。

1.1产生原因

(1)屋面板板端或屋架变形,找平层开裂。

(2)基层因温度变化而收缩变形。

(3)吊车振动和建筑物不均匀沉陷。

(4)卷材质量低劣,老化脆裂。

(5)沥青胶韧性差,发脆,熬制温度过高,老化变脆,等等。

1.2防治措施

在接缝处铺一层卷材做缓冲层;做好砂浆找平层,必要时在找平层上设置分格缝;严格控制原材料和铺设质量,改善沥青胶配比,控制沥青胶的耐热度,提高柔韧性,防止过早老化。

处理方法:

在开裂处补贴卷材。

2.卷材鼓泡

指防水层表面出现大量大小不等的鼓泡、气泡,局部卷材与基层或下层卷材脱空。

2.1产生原因

(1)屋面基层潮湿,未干就刷冷底子油或铺卷材,

基层窝有水分或卷材受潮,在受到太阳照射后,水分蒸发,

体积膨胀,造成鼓泡。

(2)基层不平整,粘贴不实,空气没有排净。

(3)卷材铺贴扭歪、皱褶不平,或刮压不紧,雨水潮气侵入。

2.2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基层含水率在6%以内,避免雨、雾天施工;

防止卷材受潮,加强操作程序和控制,保证基层平整、涂油均匀、封边严格,各层卷材粘贴必须严实,把卷材内的空气赶净;潮湿层上铺设卷材,采取排气屋面做法。

处理方法:

将鼓泡处卷材割开,采取打补钉办法,重新加贴小块卷材护盖。

3.沥青发脆、龟裂等情况

3.1产生原因

(1)沥青胶的选用标号过低。

(2)沥青胶配制时,熬制温度过高,时间过长而使沥青碳化。

(3)沥青胶涂刷过厚。

(4)未做绿豆砂保护层或绿豆砂撒铺不匀。

3.2防治措施根据屋面坡度、极端最高温度合理选择沥青胶的标号,逐个检验软化点;严格控制沥青胶的熬制和使用温度,熬制时间不要过长;做好绿豆砂保护层,免受大气作用;减缓老化,做好定期维护修理。

处理方法:

清除脱落绿豆砂,表面加做保护层。

3.3防治措施

变形缝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施工,铁皮安装注意按水流方向搭接,做好泛水并钉装牢固,缝隙填塞严密;变形缝在屋檐部分应断开,卷材在断开处应有弯曲以适应变形伸缩缝需要。

处理方法:

变形缝铁皮高低不平,可将铁皮掀开,将基层修理平整,再铺好卷材,安好铁皮顶罩(或泛水),卷材脱开、拉裂按“开裂”处理。

4.尿墙

指女儿墙,山墙、檐口,天窗、烟囱根等处渗水漏雨。

4.1产生原因

(1)女儿墙、山墙、檐口,天窗、烟囱根等处细部处理不当,卷材与立

面未固定牢或未做铁皮泛水。

(2)女儿墙或山墙与屋面板未牢固拉接,温度变形将卷材拉裂;转角处未做成钝角;垂直面卷材与屋面卷材分层搭接;或未做加强层;或卷材卷起高度过小或过高,粘贴不牢,或未用木条压紧。

(3)出檐抹灰未做滴水线或鹰嘴,或卷材出檐太少。

(4)天沟未找坡,雨水口的短管未紧贴基层,水斗四周卷材粘贴不严实或卷材层数不够,缺乏维护,雨水积灰堵塞,天沟积水。

(5)转角墙面未做找平层,卷材直接贴在墙上,粘结不牢.或施工粗糙,基层不平,造成卷材翘边、翘角、漏雨。

4.2防治措施

女儿墙、山墙、檐口、天沟以及屋面伸出管道等细部处理,做到构造合理、严密;女儿墙、山墙与屋面板拉接牢固,防止开裂,转角处做成钝角。

垂直面与屋面之间的卷材应设加强层并分层接槎,卷材收口处,

用木压条钉牢固并做好泛水及垂直面、绿豆砂保护层;出檐抹灰做滴水线或鹰嘴;天沟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找坡;雨水口要比周围低20mm,短管要紧贴在基层上,雨水口及水斗周围卷材应贴实,层数

(包括加强层)应符合要求;转角墙面做好找乎层,使其平整;对防水层定期维护。

处理方法:

将开裂或脱开卷材割开,重铺卷材,其他可针对原因进行处理。

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开裂砂浆、混凝土防水层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裂缝,造成屋面渗漏。

1.1产生原因

(1)防水层较薄,受基层沉降、温差等变形变化的影响,而引起防水层开裂。

(2)温度分格缝未按规定设置或设置不当。

(3)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泥用量或水灰比过大;施工压抹或振捣不密实,养护不良,早期脱水。

1.2防治措施

在混凝土防水层下设置纸筋灰、麻刀灰或卷材隔离层,以减少收缩变形对防水层的影响;防水层进行分格,分格缝设在装配式结构的

端头、现浇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支座处、屋面转折处,间距控制不大于6m;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加强抹灰与捣实,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d,以减少收缩,提高抗拉强度。

处理方法:

将裂缝凿槽,清理干净,刷冷底子油,再嵌补防水油膏,上面再铺条状防水材料一层,盖缝。

2.渗漏山墙、女儿墙、檐口、天沟等处出现渗漏水现象

2.1产生原因

(1)山墙、女儿墙、檐口、天沟等节点处理不当,造成与屋面板变形不一致,在焊缝处被拉裂而造成漏雨。

(2)屋面分格缝未与板端缝对齐,在荷载作用下板端上翘,使防水层开裂。

(3)分格缝嵌油膏时,未将缝中杂物清理干净,冷底子油漏涂,使油膏粘结不实而漏。

(4)嵌缝材料的粘结性、柔韧性和抗老化性能差,失去嵌缝作用。

(5)屋面板缝浇灌不密实,整体抗渗性差。

(6)混凝土本身质量差,出现蜂窝、麻面渗水。

(7)烟囱或雨水管穿过防水层,未用砂浆填实和作防水处理。

(8)屋面未按设计要求找坡或找坡不正确,造成局部积水而引起渗漏。

2.2防治措施

认真做好山墙、女儿墙等与屋面板缝处的细部。

第三节

第四节基础施工阶段

1.

2.地基基础工程

2.1.1.

2.1.2.设计

1地基基础设计应明确沉降控制值(沉降和差异沉降),对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2条等规定的,必须进行变形验算,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表的相应允许值。

表2.1.1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

变形特征

平均值

最大值

沉降量(mm)

150

砌体承重结构

基础的局部倾斜

中、低压缩性土0.002

高压缩性土0.003

0.003

0.004

框架结构相邻柱基沉降差

(mm)

中、低压缩性土0.002t

高压缩性土0.003t

0.003t

0.004t

整体

倾斜

Hg≤24

0.004

0.005

24

0.003

0.004

60

0.002

0.0025

Hg>100

0.0015

0.002

沉降

速率

(mm/d)

验收标准

(变形曲线逐步收敛且)

高层0.06

多层及以下0.10

0.08

0.12

稳定标准

高层0.01;多层及以下0.04

注:

t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mm);Hg为从室外地面算起的建筑物高度(m)。

2同一结构单元不应采用多种类型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如天然地基、地基处理、磨擦桩、端承桩等),当必须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地基基础方案时,应采取设置沉降缝等措施控制差异沉降。

3层数超过相差超过10层或平面布置复杂的建筑物,应设置沉降缝;确有困难的,必须设置沉降后浇带。

后浇带应在主体结构封顶或沉降速率达到稳定标准、预估沉降差异可满足设计要求,并经设计认可后方可封堵。

4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时间,应进行沉降观测。

设计等级为甲级、地质条件复杂、设置沉降后浇带及软土地区的建筑物,沉降观测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测量精度不低于Ⅱ级。

工程竣工验收时,沉降没有达到稳定标准的,沉降观测应继续进行。

2.1.3.

2.1.4.施工

1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按规定程序审批。

2施工机械必须鉴定合格,计量设备应经计量标定且能保证正常工作,主要工种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

3施工中采用的钢材、水泥、砂子、外加剂、预制构件等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要进行外观等检查,需要进场检验的应按规定抽样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4采用地基处理的,若缺乏地区经验时,必须在开工前进行施工工艺试验。

5地基处理工程验收前,按规范和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地基强度、承

载力检验。

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在扩大检测和分析原因后,由设计单位核算出具处理方案进行加固处理。

3.

4.地下防水工程

4.1.

4.2.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水

1)浇筑混凝土前,应考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

2)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的低碳钢丝不应接触模板。

固定模板而穿过的螺栓应加焊止水环。

拆模后,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

3)采用预拌混凝土,其质量指标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施工时应加强现场监控力度,安排专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其和易性应满足要求。

4)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泵送混凝土每层厚度宜为500-700mm,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固,板面应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排除泌水,进行二次收浆压实。

5)防水混凝土水平构件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双层草袋浇水养护,竖向构件宜采用喷涂养护液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