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07711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 多选题200题汇总.docx

动物实验类A证第三部分多选题200题汇总

第三部分多项选择题

(由一个题干和A、B、C、D四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要求考生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协会(ICLAS)的主要工作目标______。

(ABCD)

A.提倡全球范围内实验动物与生物研究资源的进步

B.促进全球范围内实验动物科学知识与资源的合作共享

C.通过建立标准及资源支持,促进高质量实验动物的监控与生产

D.促进人们在科学研究实验中遵循伦理原则合理使用动物

2.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围包括______。

(ABCD)

A.实验动物饲育学B.实验动物医学

C.比较医学D.动物实验技术

3.实验动物医学研究内容包括______。

(ABCD)

A.实验动物的各种疾病的病因、症状、病理特征、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诊断及防治措施等

B.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的等级分类标准、检测方法、控制措施

C.微生物对动物实验的干扰

D.风险性动物实验与人畜共患病的防治措施

4.比较医学是以实验动物为替身研究人类,通过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及模型系统,来研究______的变化规律,从而战胜人类疾病。

(ABCD)

A.人类相应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预防、治疗

B.宿主抗力机制

C.疾病的临床变化

D.药物、致癌物质、残留毒物的作用

5.实验用动物包括_________。

(ABCD)

A.实验动物B.野生动物C.经济动物D.观赏动物

6.新的实验动物种系或新的模型动物为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提供了______。

(ABCD)

A.可靠的手段B.有用的技术平台C.先进的工具D.新型的材料

7.______实验动物保种单位保存品系在2000种以上,已基本被国际实验动物界所公认。

(AD)

A.Jackson实验室B.英国BK公司

C.美国查士利华公司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8.21世纪实验动物生产更趋向于的发展道路。

(ABCD)

A.专业化B.商品化C.规模化D.集约化

9.21世纪动物实验将形成的服务网络。

(BD)

A.专建专用B.开放性C.政府统一控制D.区域性

10.功能基因组学将会解决储存在基因组中的遗传语言,______。

(ABCD)

A.揭示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

B.大规模、系统的研究基因功能及其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C.揭示单基因和多基因协同表达和功能相互作用的奥秘

D.认识、分离、鉴定、克隆所有基因

11.当前国外实验动物的“3R”运动指的是动物实验的______。

(ABD)

A.减少B.替代C.废止D.优化

12.反对或不允许用动物作实验是愚昧的,这是因为______。

(ABCD)

A.在对人的各种生理现象和病理机制及疾病的防治研究中,实验动物是人的替代者

B.实验动物是“活的精密仪器”

C.实验动物是医药工业上生产疫苗、诊断用血清、某些诊断用抗原、免疫血清等的重要材料

D.实验动物是检验生物医药质量的天平,制药和化工产品如不用实验动物进行安全评价,应用于人类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恶果

13.下列哪些行为符合“3R”______(ACD)

A.重视动物的生活与实验环境B.分批购买实验动物用于同一动物实验

C.采用麻醉镇静、镇痛、安乐死等手段D.给予手术动物良好的术后护理

14.实验动物质量的不标准,会导致______(ABD)

A.科研论文的科学性及可行性降低,科研成果得不到公认

B.动物实验的敏感性、重复性差,致使动物浪费严重

C.实验动物的大批死亡

D.生物制剂、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试验得不到承认,影响出口

15.下列说法属于实验动物特定含义的是______。

(ACD)

A.经人工培育,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

B.人工饲养的动物

C.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人工控制

D.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他科学研究

16.下列哪些是动物福利应包括的内容______。

(ABCD)

A.让动物有适当的居所B.减少动物的伤病

C.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D.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的心情

17.动物福利除了生理福利,还应有哪些要素组成______。

(ABCD)

A.环境福利B.卫生福利C.行为福利D.心理福利

18.国家《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规定______。

(ABD)

A.国家实验动物生产繁育单位的实验动物种子必须由国家种子中心统一引进

B.实验动物的生产和使用实行统一的许可证管理制度

C.实验动物的质量由科技部直接进行监督管理

D.实验动物的质量由国家和省两级监督管理

19.我国实验动物质量保证体系由______组成。

(BCD)

A.动物生产管理中心B.国家和地方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

C.国家种子中心D.有关法令规章

20.我国已建立的实验动物种子中心有______。

(AB)

A.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北京中心

B.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

C.Beagle犬国家种子中心

D.实验兔国家种子中心

21.实验动物许可证包括______。

(BD)

A.实验动物管理许可证B.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C.实验动物销售许可证D.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22.需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的人员是______。

(ABCD)

A.从事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科技人员B.从事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专业管理人员

C.从事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技术工人D.实验动物笼器具、垫料生产人员

23.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考试的内容其中有______。

(ABD)

A.实验动物基本概念、动物福利、保护、政策法规B.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C.实验动物室的设计和建设D.动物实验基础和动物模型

24.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必须具备下列条件______。

(ABCD)

A.长期从事实验动物保种工作

B.有较强的实验动物研究技术力量和基础条件

C.有合格的实验动物繁育设施和检测仪器

D.有突出的实验动物保种技术和研究成果

25.从事动物实验人员应______。

(ABC)

A.熟练掌握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B.了解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管理法规和制度

C.取得科技主管部门统一颁发的上岗资格证书

D.熟练掌握动物繁育技术

26.下列动物属于啮齿类的为______。

(AB)

A.大鼠B.小鼠C.犬D.猫

27.实验动物按微生物学控制的原理,可分为______。

(ABD)

A.无菌动物B.清洁动物C.封闭群动物D.普通动物

28.成年雌性小鼠一年四季都有性的活动,性周期4—5天,发情周期分成______阶段。

(ABCD)

A.发情前期B.发情期C.发情后期D.静止期

29.下列属于近交品系小鼠主要有______。

(ABCD)

A.BALB/cB.DBAC.C57BL/6JD.C3H

30.小鼠属于______。

(AB)

A.哺乳纲B.啮齿目C.爬行纲D.食肉目

31.下列属于封闭群小鼠主要有______。

(ABCD)

A.ICRB.KMC.CFWD.NIH

32.小鼠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主要应用于______方面。

(ABCD)

A.安全和毒性试验B.生物效应和药物效价测定

C.药物的筛选D.微生物、寄生虫病学研究

33.通过______方法可以判断雌性大鼠已经交配过。

(AB)

A.阴道涂片B.阴道栓检查

C.活动状态D.饮食状况

34.雌性大鼠处于______可以接受雄行动物的交配。

(AB)

A.发情前期B.发情期C.静止期D.发情后期

35.常见小鼠的毛色有______。

(ABCD)

A.白色B.鼠灰色C.黑色D.棕色

36.下列属于封闭群大鼠主要有______。

(ABCD)

A.WistarB.SDC.Long-EvansD.Brown-Norway

37.大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有______。

(ABCD)

A.生理学研究B.营养学研究C.药物学研究D.肿瘤研究

38.大鼠的常见毛色有______。

(ABCD)

A.白色B.棕色C.黑色D.黄色

39.大鼠属于______动物。

(AB)

A.哺乳纲B.啮齿目C.爬行纲D.食肉目

40.豚鼠属于______动物。

(AB)

A.哺乳纲B.啮齿目C.爬行纲D.食肉目

41.豚鼠的外貌特性有______。

(ABCD)

A.头大B.无尾C.颈短D.耳圆

42.豚鼠常见的毛色有______等。

(ABCD)

A.白花B.黑花C.两色D.沙色

43.豚鼠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______。

(ABCD)

A.需从外界完全补给VCB.尽可能减少温度的波动

C.环境清洁、干燥,经常更换垫料D.饲料新鲜,少更换饲料。

44.豚鼠在______研究等方面有应用价值。

(ABCD)

A.免疫学研究B.血清学诊断C.营养学研究D.药理学研究

45.常用的豚鼠有______品种。

(ABCD)

A.英国种B.秘鲁种C.阿比西尼亚种D.安哥拉种

46.______为全年多发情动物。

(ABCD)

A.地鼠B.大鼠C.兔D.豚鼠

47.金黄地鼠在______等研究方面有应用价值。

(ABCD)

A.肿瘤研究B.糖尿病的研究C.传染病研究D.组织移植

48.家兔属于______动物。

(AD)

A.哺乳纲B.啮齿目C.爬行纲D.兔形目

49.家兔生活特性有______。

(ABCD)

A.是草食性动物

B.喜居安静、清洁、干燥、凉爽、空气新鲜的环境

C.耐冷不耐热,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D.有食癖

50.兔的颜色有______。

(ABCD)

A.白色B.灰色C.黑色D.咖啡色

51.______是草食性动物。

(CD)

A.大鼠B.地鼠C.豚鼠D.兔

52.兔是靠______来散热的。

(AB)

A.耳B.呼吸C.皮肤D.汗腺

53.动物实验中常用的兔的品种有______。

(ABCD)

A.大耳白兔B.新西兰兔C.青紫兰兔D.中国本兔

54.家兔在医学生物学的应用有______。

(ABCD)

A.免疫学、急性动物实验B.药品、生物制品的检定

C.胆固醇代谢、动脉粥样硬化研究D.皮肤、眼科等方面的研究

55.犬属于______动物。

(BC)

A.爬行纲B.食肉目C.哺乳纲D.偶蹄目

56.犬的生物学特性有______。

(ABCD)

A.反应灵敏,适应性强B.视力差

C.几乎没有汗腺D.喜吃肉类脂肪,习惯啃骨头

57.犬有______神经类型。

(ABCD)

A.多血质(活泼型)——均衡的灵活型

B.粘液质(安静型)——均衡的迟钝型

C.胆汁质(不可抑制型)——不均衡兴奋占优势的兴奋型

D.忧郁质(衰弱型)——兴奋和抑制均不发达的类型

58.犬是______。

(AD)

A.季节性发情动物B.夏季单发情动物

C.冬季单发情动物D.春秋季单发情动物

59.犬的发情期分为______。

(AB)

A.发情前期B.发情期C.发情后期D.静止期

60.犬的饲养管理应注意______。

(ABCD)

A.需要有运动场地,排除吠声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B.注意各种营养成分的配合

C.定期驱虫,免疫接种疫苗

D.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做好隔离检疫工作

61.Beagle犬有______特性。

(ABCD)

A.体形小,毛短B.温驯易捕,亲近人

C.对环境适应力强,抗病力强D.性成熟早,产仔多

62.Beagle犬在______等研究方面有应用价值。

(ABCD)

A.药理、毒理学实验B.实验外科学

C.基础医学研究D.行为学、肿瘤学研究

63.犬的发情季节一般在______。

(AD)

A.春季B.冬季C.夏季D.秋季

64.病毒的微生物学特征有______。

(ABD)

A.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为单股或双股

B.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没有完整的酶系统,不能独立的进行生长和繁殖

C.对一般的抗生素和作用于微生物代谢途径的药物敏感

D.没有核糖体和转运RNA,无合成蛋白质所必须的酶

65.病毒有哪些抵抗力______。

(ABC)

A.病毒对低温的抵抗力强B.所有病毒对电磁辐射都敏感

C.大多数病毒能保存于50%甘油中D.酸碱的抵抗力差异不大

66.实验动物病毒可分成______类型。

(ABCD)

A.人畜共患病原体B.烈性传染病病原体

C.动物的主要传染病病原体D.污染生物制剂的病原体

67.确诊病毒的存在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______。

(ABCD)

A.检查包涵体B.接种动物、鸡胚以及细胞

C.应用荧光抗体技术或免疫电镜技术D.血清学等方法

68.细菌分为______。

(BCD)

A.霉菌B.螺旋菌C.杆菌D.球菌

69.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对气体也有要求,其中主要是需要______。

(BC)

A.氢气B.氧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70.传染性疾病对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带来哪些危害______。

(ABCD)

A.携带人畜共患病原体,直接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B.影响动物的生产,烈性传染病可导致整个动物群的毁灭

C.使整个动物群带毒,带毒群体很难净化,会反复爆发疾病

D.干扰实验结果

71.实验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______。

(BCD)

A.传染锁链B.传染源C.传播途径D.传染病易感的动物

72.以下哪些属于传染源______。

(AC)

A.患病动物B.污染的垫料、饲料C.外表健康的带菌动D.空气

73.实验动物传染病的流行强度除大流行外,还有______等流行形式。

(ABCD)

A.散发性B.地方流行性C.流行性D.爆发

74.垂直传播方式有______。

(BCD)

A.交配、舔咬等B.经胎盘传播C.经卵传播D.经产道传播

75.实验动物不采用疫苗接种和药物防治疾病原因______。

(ABC)

A.干扰实验结果,而使实验无效B.成为潜在的传染源

C.经济上也不合算D.药物无效

76.主要的灭菌方法有______。

(ABD)

A.热灭菌法B.冷灭菌法C.消毒灵D.Co60辐照灭菌法

77.主要的消毒方法有______。

(ABCD)

A.化学药液浸泡法B.清洗C.熏蒸消毒法D.热消毒法

78.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主要临床症状有______。

(BCD)

A.皮肤型B.大脑型C.内脏型D.迟发型疾病

79.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给实验研究带来哪些影响______。

(ABCD)

A.人类感染该疾病可引起流感样症状和脑膜炎

B.对机体免疫系统有影响

C.对肿瘤学研究具有影响

D.对代谢研究有影响

80.鼠肝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______。

(ABC)

A.嗜神经型肝炎病毒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坏死

B.嗜肠型肝炎病毒常引起肠内壁损伤

C.嗜肝型肝炎病毒可引起肝坏死

D.嗜肺型肝炎病毒可引起肺坏死

81.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的特点______。

(ABCD)

A.自然宿主主要是小型啮齿类动物

B.大、小鼠多表现为隐性感染,并长期向外排毒

C.污染尘埃飞沫物形成气溶胶吸入感染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D.也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82.兔病毒性出血热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______。

(ABCD)

A.超急性型无任何前兆或稍有呆滞而突然死亡

B.急性型精神很差体温高达41℃以上,死前突然兴奋挣扎

C.慢性型多见于3月龄小兔,多数病兔可耐受而逐渐康复

D.病兔突然死亡,临死前兴奋、挣扎、抽搐、惨叫

83.犬瘟热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______。

(ABCD)

A.中和试验B.补体结合试验C.荧光抗体法D.ELISA试验

84.犬瘟热常采用免疫接种的部位______。

(BC)

A.脑内注射B.皮下注射C.肌肉注射D.静脉注射

85.犬细小病毒主要临床症状有______。

(ABCD)

A.3~4周龄仔犬多呈急性心肌炎症状,病死率达80%~100%

B.5~6周龄幼犬发病初期出现肠炎症状,剧烈腹泻,继而有心肌炎症状

C.青年犬多数先发生呕吐,继而腹泻

D.老龄犬很少呈显性感染

86.实验室诊断犬细小病毒感染的方法有______。

(AD)

A.电镜与免疫电境观察病毒B.临床症状

C.流行特点D.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等血清学方法

87.狂犬病临床表现有______。

(ACD)

A.极度兴奋、狂躁、意识丧失B.极度喜饮水

C.局部或全身麻痹D.典型的病理变化为非化脓性脑炎

88.预防控制狂犬病的措施有______。

(AB)

A.实验用犬进行疫苗接种

B.一旦发病,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和扑杀发病动物,彻底消毒环境

C.病犬立即进行治疗

D.杀死扔掉

89.犬病毒性肝炎可分为______。

(CD)

A.犬肺炎型B.犬神经型C.犬肝炎型D.犬呼吸道型

90.犬病毒性肝炎传播的途径有______。

(BC)

A.产道B.消化道感染

C.外寄生虫为媒介传染D.空气通过呼吸道感染

91.犬病毒性肝炎主要临床症状有______。

(ABCD)

A.精神不振,食欲稍差B.体温升高至40~41℃

C.右腹部有压痛,扁桃体发炎D.白细胞总数显著减少,血液凝固时间延长

92.检测血清中犬病毒性肝炎病毒的抗体的方法有_____。

(ABC)

A.补体结合反应B.ELISA

C.间接血凝反应D.荧光

93.犬病毒性肝炎给实验研究带来影响有______。

(AB)

A.犬发病和死亡,造成实验中断

B.改变机体的酶系统和免疫反应性,影响实验研究的正常进行

C.对实验人员造成危害

D.对所有温血动物染病

94.猴B病毒病流行病学的特点是______。

(ABD)

A.野生猴B病毒抗体阳性率远高于自繁猴

B.不同年龄、性别的猴均可感染B病毒

C.不同性别的猴可感染B病毒有差异

D.随年龄增长,B病毒抗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95.猴B病毒病主要临床症状有______。

(ABD)

A.口腔病变,表现为水泡性溃疡或局部淋巴结肿大

B.皮肤也易出现水泡和溃疡

C.大多数猴临床症状明显

D.病猴鼻内有少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常并发结膜炎和腹泻

96.猴B病毒病预防控制的措施有______。

(ABCD)

A.单笼饲养

B.定期检疫,淘汰阳性猴,逐步建立无B病毒感染猴群

C.以自繁猴进行实验为主

D.对野外捕获的野生猴,严格进行隔离检疫

97.沙门氏菌病流行病学的特点是______。

(ABCD)

A.各种年龄的实验动物均可感染,但幼年实验动物更易感

B.患病实验动物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C.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等均可排出病菌

D.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98.沙门氏菌病主要临床症状有______。

(ABCD)

A.急性型多呈爆发性流行,发病急,死亡快

B.亚急性型动物被毛蓬松,食欲不振、腹泻、呆滞,呈肠炎症状

C.慢性型症状较轻,消瘦或下痢样稀便

D.部分呈隐性感染

99.泰泽氏病的流行病学的特点是______。

(BCD)

A.与气候、饲料等因素及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无关

B.幼龄实验动物特别是初断乳的实验动物感染较严重,而且死亡率很高

C.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

D.由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播

100.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的特点是______。

(ABCD)

A.传染源是发病动物

B.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

C.发病动物的精液中有大量的病原菌存在

D.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机体

101.巴氏杆菌病主要临床症状有______。

(ABC)

A.严重的鼻腔炎、副鼻腔炎

B.动物肺炎

C.嗜肺巴氏杆菌可引起小鼠和大鼠肺炎、中耳炎、结膜炎、皮下溃疡

D.神经性疾病

102.支原体病原体特征有______。

(ABC)

A.能够独立生活的较小的微生物B.可以通过细胞滤器

C.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D.营养要求不高,生长速度快

103.支原体病原体流行病学的特点是______。

(ABCD)

A.各种年龄的大、小鼠均易感,幼龄鼠更易感

B.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是主要传染源

C.可经垂直传播途径传染,也可经接触、空气等途径传

D.各种应激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104.支原体感染动物给实验研究带来影响主要有______。

(BCD)

A.动物大量死亡,实验中断

B.影响生殖产科学方面的研究

C.干扰肿瘤学、生殖生物学、基因剔除小鼠等生命科学研究

D.关节炎支原体主要侵袭大鼠,引起多发性关节炎

105.肺炎克雷伯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的特点是______。

(BCD)

A.人不可感染

B.本病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春秋季节发病

C.克雷伯杆菌存在于土壤、水及农产品中

D.动物主要是经呼吸道感染,也有经肠道感

106.肺炎克雷氏杆菌病主要临床症状有______(ABCD)

A.慢性经过性B.呼吸道感染为常见

C.颈部淋巴结肿大、肺炎D.可引起肾和肝脓肿

107.志贺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的特点是______。

(ABC)

A.对人有致病性B.是经消化道感染

C.发病猕猴和病原菌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病源D.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108.预防控制结核病的措施有______。

(ABCD)

A.加强检疫、隔离,防止疾病传入

B.每年进行2~4次预防性消毒

C.定期用结核菌素进行全群检疫

D.饲喂犬、猫的肉制品应充分煮沸、消毒,牛乳必须巴氏消毒

109.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的致病病原菌包括______。

(BCD)

A.支气管波氏杆菌病B.百日咳波氏杆菌

C.副百日咳波氏杆菌D.支气管败血波氏杆病

110.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主要临床症状有______。

(ABCD)

A.豚鼠拒食,伴有进行性体重下降和呼吸团难,导致虚脱和死亡,肺炎

B.非人灵长类患病动物从鼻腔排出粘液性或粘液脓性鼻漏

C.患病家兔分别为鼻炎型和支气管肺炎型

D.鼻炎长期不愈,鼻腔流出粘液脓性分泌物

111.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预防控制措施有______。

(ABCD)

A.良好的饲养管理B.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C.豚鼠不可与其他动物饲养在同一个房间内D.可用灭活的菌苗

112.棒状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的特点是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