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11469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40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docx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导读

10.请写出下图故事的名称,并简述该故事情节。

(3分)

                                        10.故事名称:

真假孙悟空

故事情节:

不久,唐僧因悟空又打死强盜,再次把他逐走。

六耳猕猴趁机変做孙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

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天庭众神、地藏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六耳猕猴被悟空打死。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草房子》中秦大奶奶对土地的热爱,执着而动人。

  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最终出师未捷,陨落在五丈原。

  C.《简•爱》讴歌了女性对独立平等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D.《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一连八十多天出海,每次都划着空船回家,他变得悲观、沮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解答本题,要求考生熟悉作品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一连八十四天出海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没有变得悲观、沮丧,在第八十五天他决定独自出海捕鱼,终于钓到一条大马林鱼,通过与大鱼的殊死搏斗,他终于战胜了大鱼。

《老人与海》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对人的力量与意志的赞美,对人的命运的关注,显示了人类战胜自然的巨大威力与坚强意志。

7.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书中的小茨冈是一个鄙视自私贪婪、同情不幸、憧憬美好生活的正直少年,为替外祖母报仇他把酒馆女主人锁在地窖里。

 B.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以“母爱”“童真”与“自然”为主题,表达了对母亲的情感、对孩子的喜爱、对自然的赞叹及对人生的感悟。

C.《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小说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位生物学家,他和仆人康塞尔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海洋生物,给读者许多海洋生物知识。

D.《三国演义》通过讲述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煮酒论英雄、刮骨疗伤等故事,塑造了关羽这位忠肝义胆、骁勇善战、一身正气的英雄形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

内容涉及人物、主题、事件、情感等。

解答本题,考生应逐项审读选项,了解考查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名著知识积累加以分析判断。

A项具有“鄙视自私贪婪、同情不幸、憧憬美好生活”性格的正直少年应是阿廖沙;C项生物学家应是阿龙纳斯,币非尼摩船长;D项煮酒论英雄涉及的人物是曹操和刘备。

4.名著阅读。

(3分)

“哥儿,你牢牢记住!

”她极其郑重地说。

“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说得对我说:

‘阿妈,恭喜恭喜!

’记得么?

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件。

不许说别的话!

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上面选段出自鲁迅的散文集《     》,文中的“她”是指   。

因            一事,她被儿时的鲁迅称赞“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甚至“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4.《朝花夕拾》长妈妈她帮作者买来了《山海经》(3分)

29.名著导读(3分,每空1分)

    易中天在《我们为何要读经典》文中这样评价我国古典名著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

如《三国演义》中关羽身上我们看到忠义的化身;《  ①  》中鲁达一直被人们视为匡扶正义的人;《西游记》中  ②  身上我们看到了忠厚老实、任劳任怨的性格;《红楼梦》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雨雪严相逼”我们能读出林黛玉内信的  ③  。

29.(3分,每空1分)①《水浒传》    ②沙僧  ③凄苦

9.名著导读。

(4分) 

【甲】过了一会儿,只觉得有个活东西在我左腿上蠕动,他越过我胸脯,慢慢的走上前来,几乎来到我的下额前了。

我尽可能用眼睛朝下望,却原来是个身长不到六英寸、手里拿着弓箭、背着一个箭袋的活人。

同时,我觉得至少还有四十来个一摸一样的人(我猜想)跟在他的后面。

我非常吃惊,大吼了起来,吓得他们回头就跑。

 

【乙】有一天清早,我正在我的茅舍里睡得很香,忽然星期五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嚷:

“主人,主人,他们来了,他们来了!

”我一头爬了起来,不顾一切危险,连忙披上衣服,穿过我那小树林,跑了出来。

当我放眼向海上望去时,我不觉大吃一惊。

只见一海里半之外,有一只小船,正挂着一副所谓“羊肩帆”向岸上驶来。

当时正有一股顺风把它往岸上送。

 

(1)【甲】文节选自《____________》;【乙】文节选自《____________ 》。

(2分)

 【答案】

(1)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每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重要人物和作品名称的了解,,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分析主要人物的,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得出作品名称。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甲】文和【乙】文在描写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请简述其作用。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两文都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或动作描写的方法)。

(1分)【甲】文描写出了小人国的人的小,他们使“我”感到诧异和恐慌;【乙】文描写出了星期五和我对小船驶来感到意外和惊讶。

(对甲乙两文描写作用的分析各0.5分,共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题干要求分析两文描写手法的相同点:

两文都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或动作描写的方法),并简述其作用:

从内容忽然情感连个方面做答。

解答分三步:

第一步,调动阅读积累,梳理常用描写手法。

第二步,分析两文使用的相同的描写手法:

细节描写。

第三步,结合语境分析各自细节描写的作用:

【甲】文描写出了小人国的人的小,他们使“我”感到诧异和恐慌;【乙】文描写出了星期五和我对小船驶来感到意外和惊讶。

【考点定位】体会常用的描写手法,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名著阅读。

(每空1分,共3分)

在下面表格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作者或作品内容。

(每空1分)

作品名称

作者

作品内容

《水浒传》

①  

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

这个便是计策。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这个唤做“②        ”。

《西游记》

吴承恩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

都称“千岁大王”。

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③        。

17.①施耐庵     ②智取生辰纲    ③美猴王

10.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名人传》中提出的造就伟人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痛苦与磨难。

B.《西游记》中,孙悟空经过火焰山时,不仅没被烧死,还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C.小说《简•爱》以自叙形式写成,阐释了“人的价值是尊严与爱”的主题,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是小说的一大特色。

D.“呼保义”是宋江绰号之一,这个绰号既表现宋江的谦虚(“保义”是宋代最低武馆名),又表现其对朝廷和皇帝保持忠义的态度。

【答案】B

【解析】B.“孙悟空经过火焰山时,不仅没被烧死,还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表述错误,因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练是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锻烧七七四十九天的意外收获。

所以选B。

火眼金睛不是孙悟空的专利,最早的火眼金睛拥有者是王灵官。

据明清时期的神仙传记称,王灵官原名王恶,湘阴浮梁之庙神,因其吞噬童男童女,为西河的第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的弟子萨守坚,飞符火焚,将王恶烧成火眼金睛。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为给孙悟空也制造一双像王灵官一样能识别好歹的火眼金睛,故而创作了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锻烧七七四十九天的意外收获,孙悟空常说他老孙有火眼金睛,可以识得妖怪,但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真的能识得妖怪吗?

其实真的能,只是不能识别到底是什么妖怪而已。

悟空的火眼金睛识别妖怪的方法是看云,他能够看清笼罩在唐僧头上的祥云,和笼罩在妖怪身上的妖气。

这一点唐僧、八戒和沙僧是办不到的。

所以悟空往往一眼就能看出站在面前的是妖怪、神仙还是普通人。

只有一次走了眼,就是牛魔王变成猪八戒的样子骗走芭蕉扇那一回,后来悟空自己也承认了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得手后不曾防备,没有留意看云气,才着了牛魔王的道。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名人传》《西游记》《简•爱》《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8.名著阅读。

(4 分)

(1)《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①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②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 分)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水浒》中,“豹子头”林冲经历了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沂岭杀四虎后,最终被逼上梁山。

B.《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三次航海时被海盗放在小独木船上随波逐流,后来就到了飞岛国。

C.“在事情初起之际,抓住最佳时机,绝对是至高无上的智慧。

”这句话出自于培根随笔的《论拖延》。

D.《简•爱》中,谭波儿老师的善良温和伴随着女主人公简•爱在洛伍德学校度过了艰难岁月。

(1)①傅聪②真诚(错字该空不得分;共2分,每空1分)

(2)(2 分)A

文学作品阅读。

(一)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二)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19.《繁星•春水》的作者是________,她是在泰戈尔的________的影响下创作的。

(2分)

20.《繁星•春水》除了母爱、童真及自然哲理以外,还有哪些主题?

请列举两个。

(2分)

答:

          

19.谢婉莹/冰心,《飞鸟集》

20.①人类之爱②手足之情③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解析】本题是对名著阅读的考查,七年级上册中的名著导读里就对冰心的《繁星•春水》进行了介绍,19题的答案其中都有涉及,第20题关于主题,书中讲了它的三大主题:

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对课外阅读量的一个重视,尤其是对课本的名著导读中提到的书籍,要切实的无阅读并体会理解。

8.阅读名著选段,请回答问题。

(5分)

【甲】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

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乙】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

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要喝。

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

【甲】段文字选自名著《①____》,作者是②_________,他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小生灵们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

【乙】段出自名著《③______》,作者是④_________,这里所写的是⑤_________(写出人名)在烈日下拉车的情景,细腻逼真,令人感同身受。

【答案】①《昆虫记》②法布尔  ③《骆驼祥子》④老舍(或舒庆春、舒舍予)⑤祥子

【解析】《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

这部著作的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

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祥子来自农村,立志买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

但是,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从军阀逃回来后,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接着,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

而祥子用虎妞的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而死后,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

在经过多次挫折后,并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彻底地堕落了。

他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无产者。

通过这个悲惨的艺术形象,人们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有较深的理解,并启发人们认识造成祥子悲剧的根源。

名著和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及谦词和敬辞的区分等。

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作品和作者,了解作家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

【考点定位】识记名著、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5.名著阅读。

(6 分)

(1)在《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一书中,作者认为宋江“明显是一个软弱不济之人”。

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

请从《水浒》中概括出两个支持你观点的事件。

(4分)

                                                      

(2)根据你的阅读积累,把下面句子补写完整。

(2分)

《童年》中的阿廖沙尽管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狭小天地里”,但他却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进行着抗争;酒馆女主人无端辱骂外婆,阿廖沙就趁女主人进地窖时把她锁在地窖里;                   ,                          。

5.(6分)

(1)(4分)观点一:

认同。

①宋江接父兄不得,返回梁山途中,在还道村为躲避追捕,藏身于古庙中,因害怕抖得几乎死去。

②宋江被发配江州,遇到张横等人抢劫,宋江吓得反复求饶,和两个公差抱作一团。

观点二:

不认同。

①时迁等人投奔梁山途中被祝家庄擒获,宋江说服晁盖后,主动要求带兵攻打祝家庄。

②晁盖在曾头市被害,宋江发誓替他报仇,后来带兵攻打曾头市,活捉史文恭。

(其它符合题意的事件也可)

(2)(2分)示例:

继父恶毒殴打母亲    阿廖沙就拿起刀子刺向继父(其他符合题意的内容也可)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级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都选自于这本散文集。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05-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答案】C

【解析】《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作了以下要求:

1.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2.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3.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4.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为此在初中阅读中应注重培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珍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个性化理解。

因此,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知识的考查就成为中考查的“常客”。

C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都选自于这本散文集”表述错误,因为《社戏》是小说,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所以选C。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6.名著之所以“著名”,不仅因文字,更因情怀。

《傅雷家书》是一部书信集,凝聚着傅雷先生对       、对儿子深厚的爱;《昆虫记》在真实记录和描写昆虫生活的同时,还渗透着法布尔对         的思考。

(2分)

【参考答案】6.祖国    人生

6.阅读《骆驼祥子》,感悟名著魅力。

(4分)

⑴好的封面,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城县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和兼而有之,请从下列三幅画中选择一幅合适的画作为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并结合小说内容阐述理由。

我选择          图(1分)理由:

(2分)                     。

⑵在祥子的心目中,可投奔、依靠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小福子,一个是能原谅他、帮助他,被他称为“圣人”的                 。

(1分)

6.

(1)选图A或图C都可。

选择1分,理由2分。

其中只描述画面不联系小说内容的,只得1分;既描述画面,又能与文中情节、主旨等联系起来的得2分。

如果选B本题不得分。

因为B的豆面明快,充满希望和生机,与小说的主旨和格调不符。

示例一:

我选A图,因为A图画面上有古城楼,暗示了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画面还有车夫和人力车,表明故事的人物和人物的身份。

示例二:

我选C图,因为画面上有一批高大的罗陀。

和一个低垂着头的人物,骆驼跟小说的相关情节有关,祥子因它而得名。

人物低着头,暗示了祥子不堪生活重压。

(2)曹先生(1分)

9.走近名著。

(5分)

①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威:

“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万岁!

”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

②他们关心天文和数学,杞人忧天,惶恐不安,担心太阳和地球毁灭.他们运用高科技手段,征服了许多殖民地。

(1)以上内容出自            (填作者)的           。

(填作品)。

(2)以上情节分别涉及作品中的        和        。

(填国名)

(3)这部小说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在于奇特的想象和         。

   

9.  

(1)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评分说明:

(2分)每空1分,错别字不得分。

作者只写“斯威夫特”也得分。

(2) 小人国    飞岛国

评分说明:

(2分)毎空1分,错别字不得分。

注意:

答案顺序不可颠倒。

(3) 辛辣的讽刺(或“尖锐而深刻的讽刺”)只要答出“讽刺”这个关键词即可,评分说明:

(1分)

6.走近名著(共4分,每空分)

【甲】他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韧。

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普通的行业一一拉洋车。

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经历了三起三落,他失去民生活的信心,最后变成了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乙】大家都围住他,对他说“再见!

再见!

 ”有的摸摸他,有的拥抱他,大家不约而同地要向这低点勇敢而出色的少年告别,真是热闹极了。

(1)【甲】文中的“他”是小说《          》中的主人公,该著作的作者是    。

(2)【乙】段出自作品《爱的教育》,该作品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         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对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作者是      (国籍)的德•亚米契斯。

6.  走近名著(共4分,每空1分)

(1)【甲】骆驼祥子   老舍

(2)【乙】恩利科  意大利

3.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与命运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创作出了《欢乐颂》。

B.《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C.《简•爱》中的罗切斯特与简•爱互相倾诉衷肠的情形,是全书最感人的篇章之一。

罗切斯特拐弯抹角地试探简•爱的心思,而简˙爱则极力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最终导致简••爱没能接受罗切斯特的爱情。

D.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写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3.(2分)C

5.名著阅读(3分)

(1)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的名著是《___________》,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

做一个“___________、人民卓越的艺术家”。

(2)从《水浒传》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写出下联。

上联:

孙行者智调芭蕉扇

下联:

________________

5.⑴《傅雷家书》    德艺双馨

⑵示例一: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示例二: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示例三:

林教头怒杀陆虞侯

示例四:

武二郎斗杀西门庆

评分说明:

(3分)每空1分,对联1分。

对联中相对应的词语的词性要相同,才能得分,否则不得分,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不得分。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城南旧事》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个聪明、善良、敏感的小姑娘,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变故后,她带着深深的痛苦和悲哀告别童年。

 

B.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

 

C.《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薛宝钗的悉心指点,她学诗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要不耻下问,敢于质疑。

 

D.《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简•爱虽然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一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尊严。

   

【答案】5.D【解析】A:

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故不正确; B:

祥子最初是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一个下层劳动人民;最后却变成一个自甘堕落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的市井无赖。

故不正确;C:

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林黛玉的悉心指点,不是薛宝钗。

故不正确; D:

正确。

故选:

D。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

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4.名著阅读。

(4分)

(1)“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

“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他”是    ,这是作者       对“他”一生的评论和总结。

  

(2)“我正在这样做的时候,敌人就放了几千枝箭,有许多枝射中了我的手和脸。

这时我不但感到箭创疼痛,工作也大大受到干扰。

我最怕伤了眼睛,如果不是那时我忽然想到了应急的办法,难免弄得双目失明。

这是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一段话,请问格列佛的“应急办法”是什么?

请概括作答。

答:

                    

4.(4分)

(1)    贝多芬,罗曼•罗兰

(2) 他从秘袋中找到—副眼镜牢牢地戴在鼻子上。

4.文化积累—阅读下面文段内容,回答问题。

(4分)

对于一匹来自远方的陌生的慧马,他们也视之若自己的邻居,使它每到一处,都如回到自己的家里一样。

慧马保持着最高级的礼仪和文明,但并不拘泥于形式,它们并不溺爱自己的小马,却口传身授关心小马的理性教育。

我注意到,我的主人灰马对邻居的小马也跟对自己的小马一样。

它们之所以如此,是遵循着大自然要它们热爱全体族类的教导,只有理性才能使人们有所区别,因为人群中自有德高望重的超人。

②  段选自名著《          》,作者是          。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