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1822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docx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

安全生产施工操作规程

1、架空光缆线路的施工环节控制点

一、架空光缆线路的质量控制点

序号

项目

质量控制点

1

立杆

1、电杆的位置及洞深;2、电杆的垂直度;3、角杆的位置;4、杆根装置的规格、质量;5、杆洞的回土夯实;6、杆号;

2

拉线与

撑杆

1、拉线程式、规格、质量;2、拉线方位与缠扎或夹固规格;3、地锚质量(含埋深与制作);4、地锚出土及位移;5、拉线坑回土;6、拉线、撑杆距、高比;7、撑杆规格、质量;8、撑杆与电杆接合部位规格、质量;9、电杆是否进根;10撑杆洞回土等;

3

架空吊线

1吊线规格;2架设位置;3装设规格;4吊线终结及接续质量;5吊线附属的辅助装置质量;6吊线垂度等;

4

架空光缆

1光缆的规格、程式;2挂钩卡挂间隔;3光缆布放质量;4光缆接续质量;5光缆接头安装质量及保护;6光缆引上规格、质量(包括地下部分);7预留光缆盘放质量及弯曲半径;8光缆垂度;9与其他设施的间隔及防护措施。

二、架空光缆线路的施工工序、技术要求及步骤

(一)立杆

1、电杆杆洞:

洞深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土质电杆的洞深偏差,应小于±5cm,石质的电杆的洞深偏差,应小于±3cm。

杆洞回土应分层夯实。

土便道立杆,杆跟培土应高于地面5~10cm,郊区立杆,杆跟培土应高于地面10~15cm。

2、电杆的垂直度:

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c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

3、电杆的面向:

水泥电杆有线担预留孔的,杆面应在有孔的任一面;无线担预留孔而有电缆吊线预留孔的,应将电缆吊线孔置于线路中心线的垂直线上,无预留孔的水泥电杆应将电杆模缝置于线路路的两侧。

4、角杆的位置:

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水泥电杆的内移值为10~15cm。

因地形限制或装撑木的角杆可不内移。

吊线收紧后,角杆应向外倾斜半个杆梢左右。

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20cm。

5、杆跟装置的规格:

一般线路应按设计规定装置,无明确规定时应装在线路的一侧,但相邻杆均设杆跟装置时,应交错装设;杆跟装置位置偏差应不大于±50cm。

(二)拉线

1、拉线的规格、程式:

应按设计规定办理;

2、拉线装设的方位:

侧面拉线应装在线路行进方向的两侧与线路垂直,顺线路的拉线应设在线路的中心线上;角杆拉线应在内角平分线上,位于线条合力的反侧(指角深在15米以内);角深大于15米时,应装设两条拉线,每条拉线应分别装在对应的线条张力的反侧,两条拉线出土点应相互内移60cm。

3、每隔8根电杆做一次双方拉,每隔32根杆做一次四方接,拉线采用7/2.2程式。

4、直线段每30根杆做一次泄力拉线(顺拉2条),一般选在四方拉杆上。

5、坡角变化超过1/5杆距的仰角杆要求往上坡方向设一条接线,如果仰角两边超过1/5杆距离,则设2条顺拉线,拉线采用7/2.2程式。

6、角深大于15米的角杆,吊线要求终结,电杆要求做终端接线,采用7/2.6程式。

7、长杆档电杆做三方接线,有条件的要求三方拉互为120度角。

8、终结杆做终端接线采用7/2.6程式。

9、接线上把采用U型卡子,下把采用Φ3.0铁线缠扎。

10、拉线的距、高比:

拉线的距、高比宜为1,落地拉线不应小于0.75。

11、拉线上把、中把、下把的扎固:

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的工艺要求。

(三)吊线

1、吊线程式的选择:

在轻负荷区(广西属于轻负荷区),100米(含100米)以下用7/2.2钢绞线;100—150米(不含100米)以下用7/2.6钢绞线。

2、吊线夹板的安装位置:

吊线夹板距电杆的顶端距离应不小于50cm(原则装于一担下15cm-20cm),在各电杆上的位置,宜与地面等距。

3、吊线夹板唇口的面向:

直线杆吊线夹板唇口朝向电杆;角杆吊线夹板唇口朝向拉线。

吊线夹板在钢担上安装时,直线杆唇口的一边向电杆,唇口朝天。

角杆吊线夹板唇口的一边向拉线,唇口朝天。

4、吊线的架设位置:

杆路上架设第一条吊线时,吊线宜设在杆路的背向马路(或有建筑物)侧,若有可能,应留出第二层吊线的位置,挂吊线应本着先上后下,先难后易的原则。

在同一杆路上架设两条吊线时,两吊线间距为40cm。

5、吊线终结:

吊线在终端杆及角深大于15米的角杆等应做终结。

其做法可采用钢绞线卡子、三眼双槽夹板、另缠法,具体施工方法按施工操作规程要求执行。

6、吊线的垂度:

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7、吊线每1公里用蛋型隔电子作电气断开,吊线终端必须接地。

8、外角角深大于5米时要求做外角辅助吊线加固。

9、当角深大于15米时吊线要做终结。

10、当坡度变化超过标准距离1/5时吊线要求做仰角和俯角加固。

11、100米以上跨越杆做假终结。

12、吊线的辅助装置:

特殊情况下应加装吊线的辅助装置,具体施工方法按施工操作规程要求执行。

(四)布缆

1、挂钩的卡挂间距:

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应为50cm,允许偏差应不大于±3cm;在电杆两侧的第一个挂钩间距吊线固定物边缘应为25cm,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cm。

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宜一致,挂钩托板应齐全。

2、光缆的布放质量:

应按设计要求的A、B端敷设,其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光缆敷设后应平直、无扭转弯、无过度弯曲、无机械损伤,走向应合理美观。

3、光缆与电杆等物接触时,用塑料软管保护。

4、光缆每隔5杆档作一处杆弯预留,预留在电杆两侧的挂钩间下垂25~30cm,并套塑料管保护。

5、光缆每隔20杆档作一处预留7米,预留光缆盘应卷绑扎后吊挂在电杆安装的光缆预留架上。

6、光缆在吊线接续处/十字吊线处/丁字吊线处的吊扎应符合施工规范图样的要求。

7、光缆的接头安装质量:

光缆接头在吊线上吊扎(或在电杆上安装)的规定应符合施工规范图样的要求,接头余缆应盘卷绑扎后吊挂在前后两根电杆安装的光缆预留架上。

8、严禁在跨越道路、铁路或河流的跨越档内作光缆接头。

9、引上或引下处,光缆用钢管保护,并且光缆在引上(引下)杆预留8米。

10、光缆与其它设施的间隔及防护措施:

光缆与其它设施的间隔距离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当光缆与电力线垂直或斜向交越时,应用塑料交越保护片或保护条加以保护;通过或靠近并有可能磨蹭各种障碍物时,应在光缆及吊线上加装竹桶保护。

(五)防护

1、架空光缆:

每档杆吊线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防止雷击。

在每处落地拉线处须做吊线与拉线良好连接。

2、引上光缆:

光缆引上应用Φ50钢管内套Φ28/32塑料子管保护。

光缆引出保护管后,第一个固定点应距管口15cm,以后每隔50cm设一个固定点。

3、成端光缆:

成端光缆的屏蔽层应在光配线架良好接地。

4、光配线箱:

进入光配线箱的光缆屏蔽层应接到地线端子上,良好接地。

5、光缆接头两侧金属构件不作电气连接。

6、光缆与电力线等隔距均要求符合有关规范。

交越时应用绝缘胶带保护,两侧保护长度应超长2米。

三、架空光缆线路的质量控制人员

在施工过程中,安全质检人员和现场随工人员应严格按照部颁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对质量合格的隐蔽工程签署《隐蔽工程检查证》,发现工程中质量问题,随时向施工队指出,由施工队及时处理。

四、架空光缆线路资料控制记录资料

现场随工人员必须按下表现场检查施工队安装工艺并填好安装工艺检查表

至中继段架空光缆安装工艺现场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技术要求

检查结果

备注

一般检查

1

光缆端别

××A端、××B端

2

光缆曲率半径

施工中≥20×光缆外径

管道光缆

1

布缆后端头处理

密封防潮,不得浸水

2

接头预留

3

人(手)孔内光缆保护

直通人(手)孔内用波纹管

4

硅芯塑料管口封堵

护缆膨胀塞密封

5

塑料子管封堵

缠绕PVC胶带密封

6

挂放标识牌

进出方向各一块

7

子管余留

放有光缆的子管余留10-20cm

局内光缆

1

标识牌

已挂

2

光缆布放位置

安全

3

布放工艺

整齐美观

4

绑扎点及间距

走线架、拐弯点前后,间距≤50cm

5

光缆预留位置及长度

进线中心或机房、设备每侧10-20m

6

进线孔堵塞

不渗水、漏水

7

光缆加强芯和铝护套接地

已接地

四、

光缆成端

1

终端接头安装位置

稳定安全、远离热源

2

成端光缆及软光纤布放

符合ODF说明书要求,并绑扎

3

软光纤连接器

插入光分配盘,盖上防尘帽

4

光缆金属构成接地

用铜芯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引出,连至保护地线

5

软光纤标识

在醒目位置标明方向和序号

6

按照ODF架安装说明安装

五、

光缆接续与接头盒安装

1

光纤接头保护方法

热可缩管法

2

余留光纤长度

每方向带松套管和不带松套管光纤各0.8米

3

余纤盘放

盘在收容盘上,盘绕方向一致

4

光纤盘绕曲率半径

符合厂家规定,接头部位光纤不受力

5

光缆加强芯固定

按接头盒安装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电气断开

6

接头盒的封装

按接头盒安装说明书和设计要求,有接头责任卡

7

接头盒安装位置

固定在人(手)孔壁或电缆托架上

8

接头盒进出缆方式

按各省的维护习惯和设计要求

架空光缆

1

挂钓卡挂间隔

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为50厘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厘米。

电杆两侧的第一只挂钩应各距电杆25厘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厘米。

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应一致,挂钩托板齐全。

具体见YDJ44-89《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

2

光缆布放质量

架空光缆敷设后应平直、无扭转、无机械损伤。

具体见YDJ44-89《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

3

光缆接续质量及接头安装质量和保护

具体见YDJ44-89《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

4

光缆引上规格、质量(包含地下部分)

具体见YDJ44-89《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

5

预留光缆长度、盘放质量及弯曲半径

中负荷区、重负荷区和超重负荷区布放吊挂式架空光缆应在每根杆上做预留,轻负荷区应每3-5杆作一处预留。

具体见YDJ44-89《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

6

与其他设施的间隔及防护措施

架空光缆与电力线交越时,应采用胶管或竹片将刚绞线作绝缘处理。

光缆与树木接触部位,应用胶管或蛇形管保护。

与其他设施距离按附表2.1和附表2.2验收。

具体见YDJ44-89《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

随工人员:

施工队:

检查日期:

2、直埋光缆线路的施工环节控制点

一、直埋光缆线路的质量控制点

序号

项目

质量控制点

1

路由复测

1、路由复测;2、过沟、过河、过坎、过路重点路段统计;

2

光缆沟开挖

1、光缆沟埋深及沟底处理;2光缆接头坑的位置及规格;

3

光缆敷设

1光缆敷设位置;2敷设质量;3预留长度及盘放质量;4光缆接续及接头安装质量;

4

光缆防护

1子管保护设施的规格、质量;2防护设施排流线安装质量;3光缆与其他地下设施的间距;4、光缆标石埋设5、护坎、护坡保护;5、引上管、引上光缆设置质量;7回土夯实质量;8光缆护层对地绝缘测试;

二、直埋光缆线路的施工工序、技术要求及步骤

1、埋设时光缆应套塑料管保护,斜坡上的埋设光缆沟应按设计规定的措施处理,光缆埋深应符合要求;

2、直埋光敷设光缆的A、B端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

3、同沟敷设两条光缆以上时,应平行排列,两条光缆间距应不小于5cm,不得交叉或重叠;

4、光缆必须平放于沟底,不得腾空和拱起,光缆布放后,应检查光缆外皮,如有破损立即修复;预留长度必须满足下表要求:

5、回填土:

先回填10cm厚的碎土或细土,严禁将石块、砖头、冻土等推入沟内,交应人工踏平;、回填土应高出地面不小于10cm;

6、埋式光缆与其它设施平行或交越时的间距应符合下表要求:

1、在光缆接头、拐弯点、排流起止点、同沟敷设光缆的起止点、光缆特殊预留点、与其他缆线交越点、穿越障碍物地点以及直线段市区每隔200m,郊区每隔250m处均应设置普通标石。

需要监测光缆内金属护层对地绝缘、电位的接头点应设置监测标石。

就广西的地形而言,一般要求每百米至少设置2个标石。

三、直埋光缆线路的质量控制人员

1、在施工过程中,现场随工代表必须对直埋段路的沟深、子管保护、排流线的敷设、护坎、护坡的防护、进行现场检查。

要求沟深必须经现场随工人员检查核实签字后方能下一个工序。

2、施工负责人要对各段落的直埋沟深度、钢(塑)管保护和特殊地段隐蔽工程验收做好详细记录,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的要求,用钢笔或(黑色)圆珠笔画出隐蔽图象和直埋沟截面图、具体内容(使用材料规格型号、长度、隐蔽部分平面图)要求画详细、图形清楚、工整美观,符合存档要求,报现场随工人员代表签字确认并提交工程项目部经理。

四、直埋光缆线路资料控制记录资料

至中继段直埋光缆安装工艺现场检查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

达到的要求

现场随工人员检查结果

备注

1

 

标石

位置、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护坡

数量及工艺符合设计要求

护坎

数量及工艺符合设计要求

漫水堤

数量及工艺符合设计要求

水底光缆加固

加固措施符合设计要求

光缆埋深

符合设计要求,偏差+50~-100mm

光缆隔离保护

与其他设施净距符合设计要求

2

保护管

安装地点、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水底光缆埋深

符合设计要求

3

径路回填

回填后高度与路面平齐

标石

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水底光缆标志牌

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随工人员:

施工队:

检查日期:

3、新建管道光缆线路的环节控制点

一、新建管道光缆线路的质量控制点

序号

项目

质量控制点

管道沟

1沟深应满足设计规定;2沟内处理:

沟底平整、顺直、沟坎及转角应平缓过渡。

敷设埋式塑料管

1塑料管规格,沟底排列方式;2塑料管在沟内应平整、顺直、不漂浮;3石质地段应在塑料管上下方各铺100mm碎土或沙土;4塑料管端口应保持严密封堵;5塑料管接续;6塑料管段长;7与其他地下设施的间距;8防雷防强电安装质量;9防护施工质量(护坎、护坡、堵塞等保护措施);10回土夯实质量。

安装工艺

1埋式塑料管道路由及标石的位置、规格、数量、埋深、面向;2塑料管道路由,标志牌的规格、数量、面向、埋深及加固保护措施;3.手孔位置、建筑质量及预埋铁件的安装质量;4.塑料管端口余留长度,密封堵塞质量;5.光缆储存箱安装质量。

二、新建管道光缆线路的施工工序、技术要点及步骤

新建管道必须按照按照划线定位、开凿路面、挖管道沟槽、管道基础、铺设管道、包封管道、引上管道、砖砌人(手)孔、人(手)孔防水、回填管道沟槽等有明显界定和先后顺序的施工段落进行施工。

1、管道路由的选择

(1)管道路由应结合管道规划综合考虑,以增加管网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应避免在未规划定型和建设不稳定的道路上修建管道。

(2)本工程管道原则上选择在人行道上,穿越公路快车道时需要考虑增加增加管道抗压强度。

(3)管道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红线。

不宜建筑在埋深较大的其它管线附近。

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管道外壁之间)应符合表规定。

2、管道建筑

(1)考虑光缆制造长度和光缆布放状态时的最大允许拉力相适应,及以及线路分支引出的需要,市区内的管道在直线段最大段长应尽量控制在180米内;弯管道的段长应小于此值,且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6米。

(2)一般管道坡度一般为3‰~4‰,不得小于2.5‰。

管道坡度可利用地势获得。

人/手孔内两侧管道的管孔标高应相对接近,错口程度控制在50cm以内。

(3)管道的埋深应符合标准规定,进入人孔处的管道底部距人孔底板面及管道顶部距人孔内上覆顶面的净距不得小于0.3m。

引上钢管应在人孔的上覆下20~40cm范围内。

(4)正常情况下,塑料管和钢管不需包封。

但当塑料管道埋深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采用#100混凝土包封,一般包封厚度为80mm;当穿过支线道路时,应用#150以上的混凝土包封,包封厚度一般为100mm。

而穿越主干道路、快车道或承载负荷大的道路时,则应增加抗压强度,考虑更换相适应的管材,如钢管等。

(5)人/手孔建筑

根据本工程管道建设的实际情况,管道的人/手孔原则上采用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电缆配线管道图集》中的砖砌手孔。

一般1管梅花管道配置SK2手孔;2~4管梅花管道配置SK3手孔。

特殊地点应考虑设置人孔,如进出局的局前井。

(6)人/手孔应建混凝土基础,当遇到土壤松软或地下水位较高时,还应增设渣石地基或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井盖应与道路路面标高一致。

人/手孔内不得有其他管线穿越。

三、管道光缆线路的质量控制人员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随工代表必须对各质量控制点进行现场检查。

施工负责人要对各段落的深度、保护和特殊地段隐蔽工程验收做好详细记录,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的要求,用钢笔或(黑色)圆珠笔画出隐蔽图象和管道沟截面图、具体内容(使用材料规格型号、长度、隐蔽部分平面图)要求画详细、图形清楚、工整美观,符合存档要求,报现场随工人员代表签字确认并提交工程项目部经理。

四、管道光缆线路资料控制记录资料

至中继段新建管道光缆安装工艺现场检查表

序号

项目

标准

现场检查结果

备注

1

管道沟及管道基础

沟深应满足设计规定

2

地基高程、坡度、沟底夯实应符合要求

3

基础混凝土标号、加筋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4

管道敷设

塑料管规格、排列方式符合设计;

5

塑料管敷设应平整、顺直,间隔应达到设计要求

6

不包封的塑料管,上、下方各铺100毫米沙土

7

塑料管的包封应符合设计规定

8

塑料管接头严密,端口应严密封堵

9

与其它地下设施的间距应符合规范规定

10

回土夯实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11

人(手)孔、通道掩埋部分

砌体质量及墙面质量

12

砼浇灌质量(含基础、上覆)

13

管道入口处外侧填充、加筋

14

结合部位质量;以上各项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15

人(手)孔、通道可见部分

可见部分含四壁、基础上覆表面、铁件安装、管道窗口处理

16

人(手)孔口圈安装位置、高程、质量

17

人(手)孔编号;以上各项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18

管孔试通

管孔畅通

4、危险部位操作不安全因素

高空作业方面

1、没有严格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认真考核和体检便安排做高空作业。

2、高空作业人员身体条件发生变化,不适宜高空作业,仍安排高空作业。

3、需长期高空施工的区域未设安全网,高空作业人员不系安全带,或未设牢固的安全带挂钩挂绳。

4、超高空临时作业未设安全吊篮。

5、进出安全吊篮措施不可靠。

6、高空作业时间过长。

7、多人用梯作业,梯上作业未系安全带。

8、梯子上下两端未栓固,梯子缺阶,人字梯下端未拉紧限位绳,使用残梯。

9、梯上作业人员未下梯,做移梯操作(自移或他人帮移)。

10、梯下障碍物、边角余料等未清除。

11、高空作业人员袖口、裤脚未扣紧;穿硬底鞋鞋带过长。

12、高空行走无扶手,或扶手高度不合适。

电工操作方面

1、不按规定使用劳保用品,不穿绝缘鞋。

2、断电拉闸无人看管电闸。

继续操作。

3、带电操作。

4、不熟悉喷灯性能,不能熟练使用喷灯。

5、安装配电箱时,将手放在两箱结合处。

6、导线穿管时两人配合不协调,面部向着管口。

7、人力弯管时身体未避开管子。

8、随意接触不明原因的断线断头。

5、危险部位操作的技术措施

为了全面贯彻和执行《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把握安全生产规律,增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预见性,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生产薄弱环节,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技术措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我司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建立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员工队伍,加强和规范员工持证上岗工作,促进培训、评价、使用、薪酬和待遇一体化机制的建立,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涉及需要岗位资格证的岗位人员。

第三条本规定中的持证上岗,是指企业内员工必须根据国家、行业、各部门的岗位(或职业、专业、工种)标准、规范、要求及有关规定,经相应的职业资格认定、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资格评定、培训或考试考核,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或资格后,方可上岗。

第四条我司持证上岗工作坚持“统一要求、整体联动、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先在我司各部门中对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岗位推行,逐步全面铺开,最终实现全员持证上岗,同时使教育培训、持证上岗、薪酬待遇等密切挂钩。

第二章职责

第五条我司人力资源部是我司系统持证上岗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我司持证上岗规章制度、标准以及工作规划的制定和具体实施。

(二)负责管理并组织我司各部门与持证上岗工作相关的教育培训,以及持证上岗与教育培训、薪酬待遇等的挂钩工作。

(三)负责指导、监督、组织、协调我司各部门员工各类上岗所须证书及资格取得情况的管理,以及员工的资格审查和复审等。

第六条我司人才评价中心在持证上岗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指导、监督、组织、协调我司组织的(包括配合国家、行业组织的)员工上岗相应资格的申报汇总、资格审查、考核评价、资格授予及发证工作。

(二)负责我司各部门与上岗有关的资格认定、评定、鉴定、考核(统考、调考、竞赛等)年度计划的制定、发布与实施。

(三)建立我司与持证上岗考核有关的题库系统。

承担我司各部门有关持证上岗的信息统计、处理和分析工作。

第七条我司各部门在持证上岗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我司相关岗位(或职业、专业、工种)标准及相应考核评价标准的拟定。

(二)协助与相关岗位上岗有关的各类资格认定、评定、鉴定及考核的申报汇总、资格复审、培训实施、考核评价等工作。

第八条各分(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在持证上岗工作中的主要职责(相应层级的有关部门予以配合):

(一)负责贯彻落实我司及以上单位有关持证上岗的各项规定、标准及各项工作部署。

(二)负责所管理和所属及本企业范围内有关持证上岗相关制度、标准、工作规划的制定,以及取证需求分析和具体实施。

(三)负责管理并组织所管理和所属及本企业范围内与持证上岗工作相关的教育培训,以及持证上岗与教育培训、薪酬待遇等的挂钩工作。

(四)负责所管理和所属及本企业范围内员工各类上岗证书及资格取得情况的管理及相应资格复审。

第九条分(子)公司人才评价中心负责指导、监督、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