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1239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微课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微课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微课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微课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微课心得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微课心得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课心得体会.docx

《微课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心得体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课心得体会.docx

微课心得体会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三: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976字〕

刚接触,既好奇又疑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觉得里面的容不详尽,又到其他网络搜索,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

“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展,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想。

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良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参加活动。

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

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历,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应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应信息。

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

由于是课前的组“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忧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

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教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师的教学素养。

微课其实是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

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到达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当欣赏了很多微课,个人感觉很简单,迫不及待地着手准备了。

第一步是确定微课的知识点。

正是复习期间,就选个习题试试。

信心满满地开场录制微课了……

只有试过后才明白“看花容易绣花难〞。

整个录制过程我都快要崩溃了,“意外〞太多。

重录了N多遍,好不容易吧,在再也不想录了的念头控制下,保持了点理智,完成了录制过程,点击“保存〞,这下是大功成了吧?

可是不知道它被保存到哪去了,当时心里的急啊,不能用言语来形容。

搜索程序和文件,找不到。

这个录制微课的软件几乎是英文,咱不懂啊,再找开它,反正是稀里胡涂地,那个认为消失无踪的东西又出来的刹那间,心里真是比捡到金子还更快乐。

记录下令人“抓狂〞的微课录制过程,对初探微课的教师说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先把录制微课的相关理论知识吃透,再来实践哦!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应、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构造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根底上继承和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

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根底上增添了“说课〞和“辩论〞等环节。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容。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容较少

相对于较广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容,“微课〞的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使用方便

“微课〞选取的教学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应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构造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

〔5〕“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展,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想。

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良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6〕“微课〞的反应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应信息。

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

由于是课前的组“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忧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

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教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师的教学素养。

微课其实是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

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到达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微课培训心得体会

3月份,我参加了市教师培训学校组织的微课制作培训。

这次的培训通过看课件,我受益匪浅。

各位指导教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饱尝精神大餐。

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首先是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

微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业。

我选的是?

仓央嘉措情诗·见与不见?

的赏析,确定了主题后就要搜集材料了。

接着是撰写教案,虽然是微课,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析。

必要的是课题、学科、适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作品分析、根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在教学流程设计时参考教学用书,不能“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

下一步是制作一个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表达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也不能太花了。

因农村学生的见闻较少,语文课件中一个不可无视的方面是要让学生见多识广,有所见识才能有思想,有分析能力,写作时眼界也宽广。

古人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一个环节是录制整合材料,录制可以用“录象专家〞,转化格式处理文件可以用“格式工厂〞,最后就是上传文件了。

提交作品后,再回过头来欣赏同事们上传的作品,真是精彩倍出。

在制作自己的微课作品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要注意的:

1.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

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2.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3.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假设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4.在编写微课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5.微课在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6.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

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群众受众式用语。

7.假设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

8.视频画质清晰。

9.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

“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容。

10.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

11.视频格式为:

Flv、Mp4,视频尺寸为:

640*480或320*240。

音频格式有:

AAC〔aac、m4a、and、f4v〕、MP3andVorbis〔oggandoga〕。

总之,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微课培训心得体会三:

微课培训心得体会〔1083字〕

4月底,我有幸去华南师大学参加了微课培训,首先,我想感学校给了我这个学习和进步的时机。

其次,我就参加培训后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

首先由焦建利教授给我们分析了微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他说到:

这是一个“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

这让我明白:

今天,我们任何人,只要愿意,我们可以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

接着由胡铁生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开展趋势,当天下午我们还去了天容中学听了一节微课讲授课,课后,我市教师和做课教师针对“该如何上好微课〞进展了深入探讨,最后我们具体学习了如何制作微课。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有很大的收获:

一、我知道了,其实微课是指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

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二、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

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

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三、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

如:

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

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如:

平时听数学教师说,数学中的除法那一局部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教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教师的思路,这一局部就落下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准备好纸笔,这个时候教师就只需在纸上进展解题,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3、4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

四、之前总觉得微课在我们这个技术相对落后、孩子自学能力较弱的环境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但在天荣中学听完方莹教师的课后我有了一点点转变,当时我们心里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疑惑——孩子课堂上在教师的眼皮底下都不认真学习,在家有可能一遍一遍,翻过来翻过去的看视频学习吗?

在与王莹教师的交流中,一位教师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而方莹教师平时也是把视频做好后,让孩子利用微机课或者是自习课去观看,这样大局部人都在学习,防止孩子偷懒的情况。

所以,对于我们小学而言,小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主动性本来就弱,这种“家校翻〞根本就不适合,所以,我们只能利用微机课和自习课让孩子去观看微课。

其实微课的制作相对来说较容易,但是如何设计导学案,在教学容的哪一环节设计微课,用怎样的方式设计孩子们容易理解才是最难的,也是我学习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不断去尝试、争取能让微课伴着孩子们一起进步。

10月20日,我参加了文登区教研中心微课培训,培训下来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随着信息技术的开展,涌现了许多新世代的产物,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

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对它很模糊,没有明确的认识,我们会认为微课是一次简短的课堂活动,或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或是将40分钟的一节课分解成多个课堂碎片等等。

在经过培训之后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认识到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它主要表现在短小精悍,“短〞是指视频长度短;“小〞是指主题小;“精〞是指设计,制作,讲解精良;“悍〞是指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此次培训中我还学到了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环节,包括选题设计、撰写教案、准备教学素材与练习测试、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视频后期编辑以及教学反思。

制作微课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录屏软件、摄像工具、录播教室、智能笔、IPAD和专用软件等。

其中的一些方法对于我们是很适用的,而且所用工具我们也可以找到,我们现在缺乏的应该是技术。

学科会完毕后,我报着好奇的心态来研究这个“新工程〞。

刚开场时,下载了录屏软件,全是英文版的,我又到硅谷教程自学了一下如何进展使用这种软件,报着试一试的心态拍了一个简短的微课,看了一遍觉得不好,又拍了好几遍,也看了几遍,总觉得还不够完美。

总结了一下,要拍好微课,首先要对课件的操作流程非常熟悉,把要展示的容很连贯的复述至少五遍,不结巴为此。

再拍时,就不会心中没底了。

五分钟时间过得非常快,所以微课容不能太多,语言一定要精炼。

总结方法要到位,使人听过之后印象深刻,才能算是一个较好的微课。

再回头看我自己做的微课,在结尾处不知道如何剪辑,今天又下载了一个新版本的录屏软件,才发现了原来还有很多新的功能其中剪辑功能就有了,我试着在我不想要的片子里剪了几个还蛮成功的。

当然片尾处我稍修饰了一下也觉得比以前好看多了,认识了微课这个新工程,不仅让我又获得了自拍的乐趣,又使我在教学研究方向上更进了步。

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也会尝试做出更精巧的课件,拍出更理想的微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