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2510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8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docx

6隧道施工方案评审

51省道遂龙线龙泉段公路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

 

隧道施工方案

K11+880-K12+215

K13+360-K15+900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51省道龙泉段公路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项目部

二0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隧道施工方案及方法

一、工程概述

本标段设有住溪隧道、山坑隧道两座,均为为单洞双向双车道隧道,住溪隧道:

K11+880~K12+215,长335m(其中明洞20米,暗洞315米);山坑隧道:

KI3+360~KI6+305,长2945m(其中明洞34米,暗洞2911米,本合同段长2540m),隧道施工工艺相同,现就按山坑隧道为例具体说明。

1.隧道区地形地貌

住溪隧道:

地貌属侵蚀剥蚀低山区(Ⅱ)。

隧道位于山腰,隧道长335m,轴线通过处最高海拔约580m,最大埋深约80m;隧址区地形高差变化较大,进洞口段地形坡度40°~45°,表部第四系残坡积覆盖厚约5~8m,植被较发育;出洞口段地形坡度40°,坡表第四系残坡积覆盖厚约0.5~2.0m,植被较发育。

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高坞组晶屑熔结凝灰岩(J3g)。

山坑隧道:

地貌属侵蚀剥蚀低山区(II)。

隧道长2540m,轴线通过处最高海拔约940m,洞身最大埋深约450m;隧址区地形高差变化较大,进洞口段地形坡度40°-45°,出洞口段地形坡度500。

表部第四系残坡积覆盖层较薄,植被较发育,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高坞组晶屑熔(J3g)和大爽组上段玻屑凝灰岩(J3d2)。

2.地质构造

住溪隧道:

隧道区断层构造发育,洞身从断层F11和F12之间穿过。

根据物探测试F11产状为95°∠68°,距离进洞口约50m,距离出洞口约40m;F12产状为265°∠86°距离进洞口约50m,距离出洞口约70m。

受构造影响,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发育多组节理,节理面以平直为主,微张~闭合状,部分可见铁锰质斑渲染。

山坑隧道:

隧道区断层构造发育。

根据物探测试结果,进洞口附近发育F13、F14断层,其产状分别为160°∠89°、71°∠82°,与路线时洞口前方相交:

洞身段分别与F15、F16、F17相交,其产状分别为:

187°∠71°、113°∠85°、184°∠64°;出洞口附近与F2小角度相交,与FI8近垂直相交。

受构造影响,洞身段和进出洞口段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发育多组节理,节理面以平直为主,微张~闭合状,部分可见铁锰质斑渲染。

3.水文地质条件

隧道穿越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隧道区地表运流条件好,地表水除部分渗入地下外,多数以地表泛流的形式从沟谷中排泄到区外水系中。

隧道区地下水水量较贫乏,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但断层带及局部节理裂隙带水量稍丰,主要受大气降水或地表径流补给,断层带隧道开挖后可能会出现滴水、淋水或涌水现象。

4.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及隧道围岩分级

隧道区地下水水量较贫乏,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但断层带及局部节理裂隙带水量稍丰,主要受大气降水或地表径流补给,断层带隧道开挖后可能会出现滴水、淋水或涌水现象。

4)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及隧道围岩分级

隧道区围岩为凝灰岩,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根据钻孔岩块试验资料结合相关经验提供建议值。

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及《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案,综合考虑围岩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如受构造影响程度、节理发育程度、饱和极限抗压强度(Re),岩石质量指标(RQD),物探成果资料及地下水作用进行评价,对隧道围岩进行分级,结果详见地勘相应报告。

隧道穿过区域为侵蚀、剥蚀中山及山间沟谷,地貌类型单一,海拔高程230~1042.5m,山峦重叠,相对高差大,地形起伏较大,山坡度一般40~50°,局部达60~70°以上,地表植被发育。

隧道区主要出露地层为上侏罗统西山头组火山碎屑岩和第四系中—上更新系统、全新统的残坡积、坡洪积覆盖层。

隧道围岩主要岩性为晶屑熔结凝灰岩,含角砾晶屑熔结凝灰岩以及角砾凝灰岩等;覆盖层主要岩性为含碎石亚粘土、含粘性土碎石等。

隧道设计主要技术标准为:

①道路等级:

二级公路;

②设计行车速度60km/h;

③建筑限界:

行车宽度2×3.5m,净高5m;

④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检修道宽1.0m,净高2.5m;

⑤路面横坡为2%双向坡,双侧各设检修道宽1.0米,高于路面0.3米。

⑥洞内紧急停车带:

3*3.5m;长40m。

5、隧道平纵断面

住溪隧道:

为曲线隧道,由直径和半径为410m的平曲线组成;隧道纵坡为单向坡,坡度为2.9%。

山坑隧道:

为曲线隧道,由直线和半径为1500m、800m、5OOm的平曲线组成:

隧道纵坡为人字坡,上坡度为2.0%,下坡度为-0.5%;

隧道结构按新奥法(NewAustrianTunellingMethod)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支护,以锚杆、湿喷(钢纤维)混凝土等为初期支护,并辅以钢支撑、注浆小导管等支护措施。

充分调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在监控量测信息指导下施作初期支护和二衬混凝土。

隧道预留变形量,其数值为:

Ⅱ级围岩0cm,Ⅲ级围岩5cm,Ⅳ级围岩6cm、Ⅴ级围岩10cm。

允许超挖:

超挖部分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

 

5、山坑隧道不同地段的衬砌类型

里程

衬砌

类型

长度

(m)

K13+360-K13+374

SAMP

14

K13+374-K13+404

SA5a

30

K13+404-K13+430

SA5b

26

K13+430-K13+480

SA4a

50

K13+480-K13+660

SA3

180

K13+660-K13+760

SA2

100

K13+760-K13+780

SA3

20

K13+780-K13+820

SA2

40

K13+820-K13+870

SA3

50

K13+870-K13+910

SA2

40

K13+910-K13+930

SA3

20

K13+930-K14+495

SA2

565

K14+495-K14+515

SA3

20

K14+515-K14+555

SA2

40

K14+555-K14+605

SA3

50

K14+605-K14+645

SA3

40

K14+645-K14+765

SA5b

120

K14+765-K14+880

SA4a

115

K14+880-K14+960

SA5b

80

K14+960-K15+010

SA4a

50

K15+010-K15+265

SA3

255

K15+265-K15+285

SA4b

20

K15+285-K15+325

SA3

40

K15+325-K15+375

SA4b

50

K15+375-K15+415

SA3

40

K15+415-K15+455

SA4a

40

K15+455-K15+545

SA5b

90

K15+545-K15+630

SA4a

85

K15+630-K15+730

SA5b

100

K15+730-K15+780

SA4a

50

K15+780-K15+900

SA3

120

二、施工进度计划及组织

山坑隧道施工是本标段的关键施工项目,直接控制整个项目的施工工期,必须做好均衡生产,保证施工工期要求。

1、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结合工程的地质情况,掘进施工采用指标为:

Ⅱ级围岩190m/月,Ⅲ级围岩130m/月,Ⅳ级围岩80m/月,Ⅴ级围岩50m/月。

序号

任务名称

工期(天)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1

洞口及支护

20

2010/12/20

2011/01/09

2

开挖掘进及初期支护

740

2011/01/10

2013/01/18

3

二次衬砌

668

2011/04/15

2013/02/10

4

其他

76

2012/12/15

2013/02/28

 

2、劳动组织

山坑隧道由隧道一队实施。

按照隧道中的施工工艺顺序进行施工组织作业。

根据隧道施工工序施工部署,安排四个专业性班组作业,每个班组单独循完成一道工序,形成一个循环,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劳动熟练程度,提高生产率。

隧道施工作业班组原则上实行全天侯作业,不间断施工。

各队计划施工班组如下:

班组

数量

每班

人数

合计

人数

具体工作

钻爆组

2

15

30

负责钻孔、装药、爆破、

出碴组

2

10

20

洞碴运输

混凝土组

2

20

40

喷砼、锚杆的安装施工、模板、二衬砼、防水层、构件安装

钢筋组

2

15

30

钢筋及隧道内所用金属构件的制作

其它

1

20

20

机动

三、山坑隧道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山坑隧道洞口处于斜坡地带,洞口施工场地有限。

为隧道能顺利展开施工,必须先进行洞口路基开挖及边坡防护的施工,并先施工洞顶截水沟,做好洞外的排水系统,确保洞外场地不积水。

以尽快提供一个确保隧道迅速展开施工所必须的生产场地。

2、明洞施工

隧道洞口地处中低山陡坡,为Ⅴ级围岩,山坑隧道洞口有两个断层,岩体较破碎,围岩稳定性差,且存在偏压,施工条件较差。

由于隧道明洞埋置较浅,采用明挖、先仰拱后拱墙一次性整体浇筑法施工。

主要施工步骤安排如下:

(1)从上向下分台阶开挖,边开挖边支护,下台阶必须在上台阶支护完毕后再行开挖;

(2)按设计要求对洞口Ⅴ级围岩段长管棚预支护,然后进洞施工;

(3)明洞与隧道的衔接采用先进隧道后作明洞的施工方法。

当明洞结构基础一侧在基岩上、另一侧在土层上时,为防止不均匀沉降,土层区段的明洞基础、路床均挖至基岩面、且基岩面挖成台阶形再砌筑浆砌片石基础后,再施作明洞结构。

(4)明洞施作采用先仰拱后模筑法拱墙整体浇筑,最后作防水层(选择晴朗干燥天气施工)及洞顶回填。

(5)在套拱、超前管棚保护下,按循环进尺0.5m~0.8m进行洞口段超短台阶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施工,做初期支护。

(6)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完成封闭结构。

(7)施工仰拱钢筋砼及其上的片石砼回填。

3、洞身施工

(1)新奥法施工程序

本标段的隧道工程按照新奥法进行设计,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新奥法的施工程序进行操作。

遵循新奥法施工原则:

“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确保开挖与支护的工程质量。

(2)施工方法

根据工程地质、水文条件,结合本项目部的施工机械条件,本施工标段的洞身开挖主要采用钻爆开挖法,少量的可根据地质情况采用人工机械开挖。

衬砌采用复合衬砌。

钻爆法施工总体上在拱部采用光面爆破、边墙采用预裂爆破,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岩体的完整性,同时减少超爆量,提高初期支护的承载力。

V级围岩地段采用超短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控制在5米以内,保证初期支护及时落底封闭,以确保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

在量测数据符合《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规定的范围内,初期支护落底后,及时施作仰拱二次衬砌、仰拱回填及调平层,然后紧跟施作二次衬砌。

Ⅳ级围岩地段采用短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控制在5米左右,初期支护紧跟至掌子面,注意上半断面及基础锁脚锚杆的施工质量。

二衬的施作滞后开挖面80米,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施作,二衬仰拱回填层应紧跟初期支护,以不误衬砌台车跟进。

在Ⅱ、Ⅲ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Ⅳ、V级围岩地段,采用风镐、气腿式风枪掘进,微振光面爆破技术控爆。

Ⅱ、Ⅲ级围岩地段,隧道掘进采用气腿式风枪钻眼、光面爆破。

出碴采用侧卸式装载机装渣,自卸汽车运输。

修整支护参数

 

新奥法(NATM)施工程序图

(3)爆破作业循环时间:

每天循环进尺:

V级围岩1.6m,Ⅳ级围岩2.6m,Ⅲ级围岩4.4m,Ⅱ级围岩6.3m。

隧道衬砌采用复合衬砌,采用衬砌台车施作二衬。

4、掘进开挖方法

(1)V级围岩开挖

因山坑隧道洞口段为V级围岩,残坡积层薄,穿越松散土体,岩体较破碎,易受扰动破坏,故先对围岩进行超前支护及围岩预加固处理,再采用超短台阶并环形开挖法施工,用人工、风镐开挖。

风镐开挖有困难时,用气腿式风枪钻眼,应用微震光面爆破技术或预裂爆破技术开挖,为减少翻碴工作,同时保证有足够的工作平台,台阶长度定为5米。

每阶的进尺以架立1~2榀钢拱架为度,每阶钢拱架施工完毕,紧跟喷射混凝土。

下部断面(中、下层台阶)是开挖作业的重要环节。

在开挖顺序上,采用左右错开2m向前推进的做法,开挖后,对应接长1~2榀钢拱架。

靠近边墙范围应采用风钻、风镐手工开挖、人工清壁扒碴,以免对围岩过大扰动,破坏围岩和初期支护系统的整体稳定。

掘进出碴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自卸车进行。

山坑隧道正洞开挖顺序下图:

 

山坑隧道正洞V级围岩开挖顺序

V级围岩掘进循环作业图

 

V级围岩地段的施工,当各部拉开距离后,即可安排同时并行作业,形成同步掘进局面,其循环作业安排见上图,循环进尺0.8m循环总计用时12h。

 

4

 

V级围岩开挖与初支步骤

 

(2)Ⅳ级围岩开挖

Ⅳ级围岩开挖采用正台阶法,利用微震光爆技术,正台阶施工步骤为:

上半断面开挖→上半断面初期支护→下半断面开挖→下半断面初期支护→仰拱区土体开挖→仰拱施作→仰拱混凝土回填。

正台阶炮眼布置图

上部断面开挖高度依照设计图纸要求暂定为5m(根据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以不超过起拱线来控制上半断面的台阶开挖),每次开挖长度控制在2.0~2.5m之间,炮眼布置下图,掘进循环见下表。

 

排烟

(0.5h)

 

Ⅳ级围岩掘进循环作业图

钻孔2.5m,循环进尺2.2m,循环用时合计18h;

月进尺40×2.2=88m,计划安排80m/月。

由于爆破震动频率在软弱围岩中较低,振动持续时间较长,为避免振动波叠加,雷管尽量采取跳段使用。

根据以往隧道施工经验,周边眼每孔装药0.3kg,装药集中度取0.1~0.2kg/m3(按Ⅳ级围岩设计,施工时及时根据围岩变化调整爆破参数),具体参数详见:

Ⅳ级围岩钻爆参数表。

装药结构:

药包之间用木棍间隔,孔口用黄泥加沙堵塞,堵塞尺寸不少于30cm,用木棍捣紧。

Ⅳ级围岩钻爆参数表

钻眼种类

周边眼

辅助眼

掏槽眼

钻眼深度

(m)

上台阶

2.5

2.5

2.5

下台阶

3.0

3.0

3.2

钻眼个数

(个)

上台阶

26

22

9

下台阶

39

90

炸药种类

2#硝铵炸药、乳胶防水炸药

装药集中度kg/m

0.1~0.2

孔间距

周边眼0.4~0.5辅助眼0.7m

用药量

(kg)

上台阶

85.2

下台阶

336

掏槽眼中空数(个)

4

开挖深度

上台阶

2.0

下台阶

4.0

在Ⅳ级围岩施工掘进循环中,上下断面开挖后,拱部和边墙及时喷射混凝土,做好初期支护和辅助施工措施。

同时在施工中作好监控测量工作,待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做完防水层,用全断面衬砌模注台车,进行二次衬砌作业。

(3)Ⅱ、Ⅲ级围岩全断面深眼爆破

为保证施工安全,简便施工工序,充分发挥大型机械作业,加快施工进度,对Ⅱ、Ⅲ级围岩段进行全断面深眼爆破作业施工。

拱顶采用光面爆破施工技术,边墙采用预裂爆破技术。

Ⅲ级围岩全断面开挖后及时喷射混凝土,并作好初期支护;Ⅱ级围岩开挖后及时喷射混凝土,在紧急停车道地段,按设计要求施作支护。

根据我单位以往隧道施工经验,Ⅱ、Ⅲ级围岩全断面开挖,合理选用爆破参数,详见:

Ⅱ、Ⅲ级围岩钻爆参数表,采用双临空孔型掏槽眼,见下图;全断面炮眼布置见下图。

全断面光爆炮眼布置图(单位:

厘米)

临空孔型掏槽眼布置图

 

 

对于Ⅱ级围岩,采用潜孔钻进行,大直径中空眼直径为80mm。

深孔爆破,掏槽眼深3.7m。

周边眼及底眼眼底向轮廓线外偏10cm;循环进尺3.2米,每循环单位体积岩石炸药耗量1.3kg/m3。

周边眼装药集度取0.25kg/m(按Ⅱ级围岩设计);根据隧道地质资料,对于Ⅱ级围岩,按循环进尺3.2m考虑。

施工时根据地质情况及爆破效果及时修正爆破参数。

装药结构:

掏槽眼及辅助眼反向连续装药,施工经验表明,反向装药能较大幅度提高炮眼利用率。

周边眼采取空气柱间隔装药。

Ⅲ~Ⅱ级围岩钻爆参数表

围岩类别

Ⅲ级围岩

Ⅱ级围岩

开挖深度

2.2m

3.2m

钻眼种类

周边眼

辅助眼

掏槽眼

周边眼

辅助眼

掏槽眼

钻眼深度

2.5m

2.5m

2.7m

3.5m

3.5m

3.7m

钻眼个数

64个

152个

9个

54个

167个

9个

炸药种类

2#硝铵炸药、防水乳胶炸药

装药集中度(kg/m)

0.29~0.6

0.3~0.66

孔间距

周边眼0.5m、辅助眼0.7m

周边眼0.6m、辅助眼0.7m

用药量

573.6kg

598kg

掏槽眼中空数(个)

4

4

隧道全断面开挖每一循环如下图所示。

铺底施工

 

钻孔3.5m,循环进尺3.2m,循环用时合计12h;

月进尺60×3.2=192m,计划安排190m/月。

隧道掘进循环过程一般为:

钻眼爆破→出渣运输→初期支护,钻爆施工是其中的一项关键工序,有关钻爆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钻爆施工工艺框图”。

 

修正钻爆参数

 

钻爆施工工艺流程图

工艺说明:

1)光面爆破的质量标准

①周边轮廓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岩石壁面平整,隧道壁面起伏在10~15cm以内。

②爆破后,岩面保留有半眼孔痕,坚硬整体性好的半眼率大于85%,中等强度岩石大于80%,软岩及节理发育的岩面大于55%。

③爆破后,在保留的半壁面上无粉碎和明显新生裂隙,对围岩破坏轻微。

④爆破后大的危石浮石较少。

2)炸药及装药结构的选择

①炸药:

光面爆破选用低爆速.低猛度.低密度炸药,隧道施工中一般选用2#岩石硝铵炸药,在富水地段选用防水乳胶炸药。

②装药结构:

装药结构采用小药卷,不偶合装药及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孔口用炮泥堵塞。

③起爆采用塑料导爆管加非电毫秒雷管起爆。

为克服炮眼底部夹制力。

在炮眼底部装半卷φ32MM药卷做起爆药包。

3)光爆参数的修正

钻爆设计在实施前应选择与隧道实际地质条件相似的露天试验场进行单孔及排孔试验,并根据试验数据对钻爆参数进行修正,在实施过程中还应根据隧道围岩的变化情况、光爆效果对钻爆参数进行修正。

4)炮眼布置原则

①掏槽眼

Ⅳ、Ⅴ级围岩爆破采用斜眼掏槽,Ⅱ、Ⅲ级围岩爆破采用直眼掏槽,为保证掏槽钻眼精度,掏槽位置选择在爆破断面中偏下的位置。

②周边眼

根据光面爆破选定的周边眼间距严格控制外插角,以减少超挖。

③内圈眼

内圈眼所在位置在周边眼抵抗线的边缘,内圈眼孔距稍大于周边眼的抵抗线W。

④扩大眼

扩大炮眼其炮眼间距视岩石坚硬程度、装运手段对岩石破碎程度的要求等因素而定。

一般取0.7~1.2米,岩石坚硬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⑤底板眼

底板眼视开挖轮廓线布置,并适当增加药量,起翻碴作用,使爆落的岩碴翻松,便于装载设备装碴。

⑥起爆顺序

掏槽炮→辅助炮→扩大炮→内圈炮→周边炮→底板炮

间隔时间采用100毫秒以上,周边眼宜一次起爆。

5)保证钻眼质量措施

①实行分区、定位、定质、定量、定人的岗位责任制。

开孔做到“准、直、平、齐”。

首先根据中线位置停放台车,使台车中线与隧道中线误差在5cm以内,使各钻机能对钻孔位置做到有效控制。

②对开挖掌子面进行中线、开挖轮廓线测量,测量人员跟班作业。

勤量勤测,找准中线水平,标定周边眼及内圈眼的孔位。

③根据要求的钻孔深度在钻杆上做好标记,使孔底落在同一平面上。

周边孔深度超过扩大眼孔深15~20cm。

④实施全孔位检验制度,对检验不合格孔位采取重钻。

6)保证爆破效果的措施

①所有炮眼钻孔结束,由专人进行清孔,用高压风将孔内积水、泥砂全部清除干净,并用废纸团进行堵塞,防止砂石再掉落入孔,并以此为清孔标志。

②起爆药包由爆破工制作,雷管埋入药包中部,并用线将药包与导爆管绑扎牢固。

③所有炮孔严格按爆破设计装药。

④拱部光炮眼采用毛竹片捆扎的间隔装药,传爆索起爆,要由专人制作及专人检查,防止传爆索传爆方向有误或联结失误。

⑤所有炮眼均用专用预制粘土炮泥进行堵孔,堵孔深度不小于20CM。

⑥每循环爆破对清孔、装药结构、炮孔堵塞、炮眼联线进行专项检查,并作记录,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爆破,爆破后对爆破效果进行检验,并作详细记录,作为分析、修改爆破参数的依据。

5、喷射混凝土施工

初喷采用C20普通混凝土。

(1)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见喷射砼施工工艺流程图)

(2)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严格掌握规定的速凝剂掺量,并添加均匀,严格控制水灰比,使喷层表面平整光滑,无干斑或有滑移流淌现象。

在未上混凝土拌和料之前,先开高压风和高压水,水和高压风成雾状。

喷射分成段,长度不得多于6m,分块大小:

2×2m,严格先墙后拱自上而下喷射,详见喷枪操作图。

喷嘴对岩面作顺时针方向,螺旋转动,“S”形往返移动前进(详见砼喷射程序图)。

速凝剂

喷射砼施工工艺流程图

混凝土喷射程序图

喷枪操作图

 

适当调整风压,不宜过大或过小,太大喷射速度大,回弹量增大,太小射力不够。

水压应稍高于风压。

风压调整参数表

输料管长度

(m)

20

40

80

120

160

200

风压

(10N/cm2)

10~15

20

30

40

50

60

喷射作业时,喷嘴的方向应和受喷面保持垂直,喷嘴与受喷面间距0.6~1.0米左右,喷射压力保持在2~5kg/cm2左右。

喷射作业应分层进行,一次喷射厚度不得太厚或太薄。

一般情况下喷射厚度:

有速凝剂

部位

边墙

拱部

喷射厚度

5cm≤x≤8cm

5cm≤X≤6cm

分层喷射的间隔时间:

分层喷射混凝土的时间根据所用的水泥品种、速凝剂及掺量、施工温度、水灰比等经过试验确定。

在初喷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复喷前将混凝土的表面清洗干净。

养护:

在开始终凝后开始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喷射混凝土需按以下要求施工:

水泥标号不得低于325号,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mm,水泥与砂石的重量比为1:

3~1:

4;砂率不宜小于45%,具体掺量由现场试验确定。

喷射钢筋网混凝土前,根据岩面上高低起伏情况,必要时候先铺喷一层混凝土,再铺设钢筋网。

(3)喷射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喷射前。

清除危石,由项目部质检人员,对开挖后的尺寸认真检查,欠挖超挖过多先行局部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合格后,下达混凝土喷射施工通知。

喷射混凝土厚度h0=h1-h

2)检查喷岩面的渗水情况,做好排水处理。

根据岩面潮湿程度,适当调整配合比。

试验控制。

 

3)在石缝中打铁钉,或在钢格栅上焊接钢筋头,或用快硬水泥按设钢筋头,并记录外露程度,控制喷层厚度。

如下图:

(4)安全保证措施:

1)作业中加强通风、照明、使作业面照明及通风良好。

2)作业人员必须配带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眼罩、雨衣裤、长统胶靴和乳胶手套等。

3)发生堵管时,尽快疏通。

处理堵管时喷嘴前方严禁站人。

4)经常检查管道和节头是否有松脱和击穿可能,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5)机具设备置于安全地段。

喷射机、压浆泵、必须装置压力表和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