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3057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docx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资料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

实词;

1、故;所以;学过的知识;原因、缘故;特意;因此;故意

故虽有名马

温故而知新 

公问其故    

桓侯故使人问之  

彼竭我盈,故克之

广故数言于亡。

2、间:

隔开;夹杂;参与;一会儿;中间;暗中

遂与外人间隔。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又何间焉?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骈死于槽枥之间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绝:

极点;停止、消失;隔绝

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观:

观赏;景象、景观;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书:

信;写;名册,公文

一男附书至

乃丹书帛曰。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6、见:

看见;拜见;显露

昨日见军贴

曹刿请见。

 

才没不外见。

   

7、少:

稍微;一会儿;年轻的

宾客意少舒。

少时,一狼径去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8、从:

随从,跟随;顺从,听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9、分:

分配,分配;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分内,名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10、世:

父子相继为一世;朝代,时代;世上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今是何世。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业:

事业,功业;职业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12、达:

到,达到;做官,显贵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不求闻达于诸侯

13、当:

抵充,相抵;对着,面对;应当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木兰当户织。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4、伐:

砍伐;攻打,讨伐;讨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齐师伐我

伐无道,诛暴秦。

 

15、阴:

水的南面,南岸;阴暗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朝晖夕阴。

16、极:

极点,极端;尽,穷尽;到;极其,非常;

朝晖夕阴。

 

此乐何极。

南极潇湘。

初极狭,才通人。

 

17、国:

国家;国都;

夫大国,难测也。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18、备:

完备;具备,齐备;

前人之述备矣。

众妙毕备

19、将:

扶,持;率领,统率;将帅,将领;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上使外将兵。

项燕为楚将

20、称:

称赞,赞许;号称;称呼;符合;

先帝称之曰能。

  

袒右,称大楚。

 

不以千里称也。

 

不能称前时之能。

21、乘:

量词,辆;同坐一辆战车;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公与之乘

22、属:

一类;隶属,管辖;类似;

忠之属也。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神情与苏、黄不属

23、策:

鞭子;记载;驱使;

执策而临之。

策勋十二转。

 

策之不以其道

24、许:

上下,大约;赞同,答应;

高可二黍许。

   

杂然相许

25、舍:

丢下;房屋;

便舍船。

屋舍俨然。

 

26、志:

标记;意志;做标记

寻向所志

必先苦其心志。

处处志之

27、寻:

不久;寻找;

寻向所志

寻病终

28、道:

道路;仁政;正道;动词说;名词规则正确的方法;名词学问;名词,道义

会天大雨,道不通。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谘诹善道

得道者多助。

伐无道,诛暴秦。

 

即加冠,益幕圣贤之道

29、故:

巩固;固执;本来;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戍死者固十六七。

30、亡:

衰亡;逃跑;通无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今亡亦死。

河曲智叟亡以应

31、举:

发动;被举用;推荐;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死则举大名矣。

 

32、坐:

坐着;因为;通座

众宾团坐。

但坐观罗敷。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33、安:

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疑问代词怎么;动词养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得广厦千万间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4、比:

挨着对着;比作;相比

天涯若比邻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曹操比于袁绍

35、兵:

士兵军队;兵器武器

可汗大点兵

兵革非不尖利也

36、出:

动词,出现、露出;动词出去、出来;动词拿出;产生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不复出焉

皆出酒食

江山代有才人出

37、处:

名词地方;名词时候时间;chǔ动词处在

处江湖之远

几处早莺争暖树

乡书何处达

38、次:

名词,层次;动词,编次、编排;动词,驻扎、停留

不可计其层次矣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次北固山下

39、从:

动词,跟从,跟随;动词,依从;形容词,从前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民欲也

来从楚国游

40、负:

动词,背负;动词依靠,依附

负者歌于途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1、感:

动词感动;动词伤感;动词感慨

帝感其诚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臣不胜受恩感激

42、观:

名词景观;动词,观看,观赏;动词阅读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坐观垂钓者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43、拂:

辅佐;违背,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44、入:

进入;国内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入则无法家拂士

45、夫:

丈夫;发语词;成年男子的通称;叹词,啊

其夫呓语

夫环而攻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46、一:

都,一概;全部;数词;全,满;第一次

一碧万顷

长烟一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传一乡秀才观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6、临:

面对着;靠近;登临;将要

把酒临风

临溪而渔

东临碣石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7、秀:

秀丽;发荣滋长的意思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佳木秀而繁阴

48、见:

看见;拜见,谒见;通“现”,出现;引见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曹刿请见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胡不见我于王

49、语:

谈论,说;告诉

卒中往往语

贫者语于富者

50、然:

对,是;……的样子;这样

吴广以为然

有亭翼然

然而,北通巫峡

51、谓:

是;命名;称作,叫作;认为;称为

太守谓谁

太守自谓也

何以谓之文也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义兴人谓为三害

52、鄙:

目光短浅;浅陋;边境

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蜀之鄙有二僧

53、益:

更,更加;增加;增益

不治将益深曾益其所不能有所广益

54、令:

命令;官名;使,让;让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陈,宽守令皆不在

令辱之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55、具:

准备饭食或酒席;准备;具备;详尽;通“俱”,全,都

故人具鸡黍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56、就:

亲近,观赏;趋,赴;完成

还来就菊花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瞬息可就

57、并:

一起;一共;全、都;和,以及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杀两尉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58、国:

国家;国都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59、名:

命名,起名字;名字;有名的,著名的;出名,有名声;说出,解释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60、亡:

逃跑,逃亡;灭亡;通“无”,没有;丢失

今亡变死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羊补牢

61、为:

制作,制成;修筑,建造;使用;以为,认为;是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为坛而盟唐人尚未盛为之

孰为汝多知乎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62、备:

详尽;准备,防备;备办,做

前人之述备矣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饮

63、行:

行走;运行;行列,指军队;行动;品行,品德;行军;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必能使行阵和睦行拂乱其所为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行收兵

64、会:

适逢,正赶上;会合,聚合;聚会;必然,一定;领会,理解

会宾客大宴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长风破浪会有时每有会意

65、易:

容易;交换;改变天下事有难易乎

愿以十五城易璧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6、卒:

终于;士兵;死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

生卒不详

67、环:

包围;环绕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滁皆山也

68、景:

日光;景物

  ①四时之景不同

  ②至若春和景明

69、极:

尽;极点;穷尽

  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②感极而悲者矣!

  ③……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70、意:

情意;心绪;情趣;打算

与君离别意望西都,意踌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71、胜:

美好的,好的;胜利;禁

予观夫巴陵胜状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72、师:

老师;军队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73、请:

请求;请允许

公将战。

曹刿请见战则请从

74、信:

信任;诚信;信用

愿陛下亲之信之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75、复:

恢复;再;复兴

更若役,复若赋遂与外人间隔,不复出焉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76固:

固执、顽固;本来;巩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人固不能无失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7、顾:

回头看、看;探望、拜访;副词,反而、却

顾野有麦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78、归:

归去、返回;归附、归属;归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

微斯人,吾谁与归

79、和:

和煦;和乐;混和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80、节:

季节;操守、节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81、将:

凑齐音节,无实意;副词,将要;或者;带兵的人、将领;带兵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卿太重,将非鬼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82、绝:

断、断绝;极、非常;隔绝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佛印绝类弥勒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3、居:

居住;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用在表时间的词前面,表示经过的时间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十日

84、间:

中间;参与;夹杂;暗中;间隔、间断;一会儿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遂与外人间隔立有间

85、加:

增加;虚夸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86、举:

发动;推举;选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87、去:

离开;除掉;距离

则有去国怀乡去死肌,杀三虫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88、属:

隶属、归属;类;相类似;部下

司命之所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召令徒属曰

89、许:

答应;赞许、赞同;表约数;拟声词,“许许”读hǔhǔ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杂然相许

高可二黍许曳屋许许声

常见文言虚词

  之

   

(一)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们)、“它”(它们)。

有时也活用作第一人称。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音节助词。

用来高速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4、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公将鼓之

何陋之有?

   

(一)代词

   1、表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也可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一)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二)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钦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环而攻之而不胜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3、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以光先帝遗德以塞忠谏之路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用: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等。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受制于人”霜叶红于二月花

  动词“为”的基本用法用两种,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

下面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用作介词的“为”除了表示被动读阳平声外,其余都读去声。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2、表示被动,译作“被

3、表示动作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行为的替代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

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于是为长安郡约车百乘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1、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

2、语气助词。

 3、代词,相当于“之”

4、兼词,相当于“于何”“在哪里”

5、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忽啼求之,父异焉且焉置土石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如: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如: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三)助词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2、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

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编 

亲戚:

[今]旁系亲属。

[古]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孟子〉三章》)。

 妻子:

[今]爱人(女方)。

[古]妻子和子女。

[例]遂率妻子荷担者 (《愚公移山》) 

所以: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用来,靠它来。

  

 [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

 绝境: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无论:

[今]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更不必说。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稍稍:

[今]稍微。

[古]渐渐地、慢慢地。

[例]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唧唧:

[今]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

[古]织布机声。

   [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

 

 豪杰:

[今]才能出众的人。

[古]有声望、地位的人。

  

 [例]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何苦:

[今]不值得做,犯不着。

[古]哪怕,怕什么;怎怕。

 

  [例]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肉食:

[今]肉类食物。

[古]指享受优裕的大官。

[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卑鄙:

[今]品质恶劣。

[古]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

常用作谦词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垄断:

[今]把持独占。

[古]山川阻隔。

[例]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大风:

[今]大的风。

[古]麻疯病。

[例]可以已大风。

(《捕蛇者说》) 

烈士:

[今]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古]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牺牲:

[今]为正义而死。

[古]用作祭礼的牲畜。

[例]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判论战》) 

交通:

[今]来往和运输。

[古]交错相通。

[例]阡陌交通。

(《桃花源记》)

 秋天:

[今]秋季;[古]秋季的天空。

例如:

秋天漠漠向昏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生:

[今]古典戏剧中的一种角色。

[古]青年人。

 

  [例]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

 

虽然:

[今]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句。

[古]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或虽说如此。

   [例]王日:

“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

(《公输》)

 一毛:

[今]一角钱。

[古]一根小草。

 

[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开张:

[今]店铺开业。

[古]广泛。

例]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学者: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求学的人,读书人。

[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

 无赖:

[今]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

[古]活泼好玩。

 [例]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

 可怜:

[今]值得怜悯。

[古]值得同

[例]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于是:

[今]承接连词。

[古]在此。

[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

中间:

[今]当中。

[古]中,当中;间,夹杂着。

[例]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以为:

[今]认为。

[古]以,把;为,当做。

[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 

可以:

[今]能够。

[古]可,可以;以,凭,靠。

[例]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从而:

[今]连词。

[古]从,跟随而而且。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会计:

[今]会计,管理财务计算的人。

[古]会,聚会;计,商议。

  

 [例]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起义》)

 不必:

[今]用不着;不需要。

[古]不一定。

[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作文:

[今]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古]写文章。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感激:

[今]深深的感谢。

[古]感:

感动;激,奋激。

 [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

 

痛恨:

[今]十分憎恨。

[古]痛心遗憾

[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把:

[今]①握住。

②把持。

③介词,将。

④量词。

[古]动词。

握住,端着。

 

  [例]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卖炭翁》) 

再:

[今]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

②继续,还有。

[古]数词。

两次,第二次。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曹刿论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