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3107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docx

触摸屏技术详细解析电阻电容屏分析全集台湾资料

分析電容式感應工作原理及設計

什麼是電容式感應呢?

電容式感應是一種以觸摸操作為基礎的感應形式。

電容式感應技術還可以用於設計觸控式螢幕、觸控板和接近感應裝置。

這項技術並不感應按鈕的具體狀態,而是用於檢測導電物體是否存在,許多情況下,使用者的手指就是這個導電物體。

什麼是電容式感應呢?

電容式感應是一種以觸摸操作為基礎的感應形式。

作為傳統機械式按鈕和滑動觸頭的一種替代技術,電容式感應技術還可以用於設計觸控式螢幕、觸控板和接近感應裝置。

這項技術並不感應按鈕的具體狀態,而是用於檢測導電物體是否存在,許多情況下,使用者的手指就是這個導電物體。

電容式感應的工作原理

那麼,電容式感應的工作原埋是什麼呢?

下面的示意圖顯示了1個電容式感應按鈕的橫截面。

如圖所示,在外覆層材料之下,存在導電的銅塊區域和導電的感測器。

在2個導電元件相互之間靠得很近時,就會產生一個電容值,本圖中標為Cp,這個電容值是由於感測器墊板與接地板之間的耦合現象而形成的。

Cp屬於寄生電容,典型數量級任10pF至300pF。

感測器與接地板靠近時也會形成一個邊緣電場,這個電場能夠穿透外覆層。

基本上,人體組織也屬於導電體。

將一根手指放存邊緣電場附近時,就會增加這個電容系統的導電表面面積。

但是,這個在圖中標為CF的附加手指電容值的數量級在0.1pF至10pF。

雖然一根於指的存在會導致電容發生變化,但與寄生電容相比,該變化的幅度是相當小的。

而感測器的測得電容值稱為CX。

在沒有手指存在的情況下,CX基本上等於CP。

而在於指存在時,CX則為CP和CF的和。

圖1手指電容值

電容式感應的設計方案

在我們瞭解了電容式感應的工作原理後,如何開始設計某一特定產品的電容式感應介面呢?

我們重點要考慮到設計方案的需要。

這個產品將用在什麼地方?

使用環境嚴苛嗎?

這項設計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電池的使用時間還是產品的耐久性?

不同的因素對設計方案的影響也各不相同。

根據正在設計的產品類型,功耗可能是關鍵因素,也可能不是關鍵因素。

例如,在由電池供電的手持設備上,功耗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而一種對整體平均功耗即電池使用時間進行控制的方式是設立3個不同的工作區域。

一個工作區域是快速回應區,這個區域內的每個感測器每200微秒掃描一次。

系統會在按鈕和滑動觸摸處於連續操作狀態下進入這一區域。

在操作很少或無操作時,系統可以進入一個慢速響應區,將掃描頻率減少到大約每100毫秒1次。

最後,如果在很長時間內沒有操作,則系統可以進入深度休眠模式,從而節省電力。

通過實現節能、慢速回應模式,在便攜手持設備每100秒掃描3個按鈕的情況下,系統的耗電量可以低於50μA的平均電流。

在當今的電子產品領域,雜訊也成為另-項重要的考慮因素。

各類感應雜訊,諸如來自電力線路的雜訊,以及來自移動手機或日光燈的輻射雜訊,無時無刻不存在,所以必須加以考慮。

為了進行有效防範,我們的目標是增加信噪比,並消除虛假觸摸回應。

在設計信噪比、耐久性、靜電放電抵抗力以及精確度時,所選擇的外覆層材料以及外覆層厚度具有很大的影響。

而且,在考慮材料的類型和厚度時,必須根據產品的需要,在許多方面採取折衷方式。

隨著外覆層材料厚度的增加,信號和雜訊兩方面均會減少。

但是,外覆層材料越厚,則對於靜電放電的抵抗力就越強。

人體的靜電電壓可以高達15KV,而電容式感應系統的外覆層有助於避免積體電路在遭受此類靜電放電時發生永久性損壞。

另一種解決方法是,使用一層聚醯亞胺(Kapton)帶,這種材料在需要超強靜電放電保護的應用中能夠發揮良好的作用。

當然,外覆層越厚,也就越不容易破裂或者遭到破壞。

電容式觸控式螢幕

電容式觸控式螢幕技術是利用人體的電流感應進行工作的。

電容式觸控式螢幕是一塊四層複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內表面和夾層各塗有一層ITO,最外層是一薄層矽土玻璃保護層,夾層ITO塗層作為工作面,四個角上引出四個電極,內層ITO為遮罩層以保證良好的工作環境。

當手指觸摸在金屬層上時,由於人體電場,用戶和觸控式螢幕表面形成以一個耦合電容,對於高頻電流來說,電容是直接導體,於是手指從接觸點吸走一個很小的電流。

這個電流分從觸控式螢幕的四角上的電極中流出,並且流經這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角的距離成正比,控制器通過對這四個電流比例的精確計算,得出觸摸點的位置。

目錄

1工作原理

2元件分類

3結構組成

4技術標準

5優缺點

1.5.1優點

2.5.2缺點

1工作原理

電容屏要實現多點觸控,靠的就是增加互電容的電極,簡單地說,就是將螢幕分塊,在每一個區域裡設置一組互電容模組都是獨立工作,所以電容屏就可以獨立檢測到各區域的觸控情況,進行處理後,簡單地實現多點觸控。

[1]

  電容式觸控式螢幕工作原理[2]

電容技術觸控式螢幕CTP(CapacityTouchPanel)是利用人體的電流感應進行工作的。

電容屏是一塊四層複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內表面和夾層各塗一層ITO(納米銦錫金屬氧化物),最外層是只有0.0015mm厚的矽土玻璃保護層,夾層ITO塗層作工作面,四個角引出四個電極,內層ITO為屏層以保證工作環境。

[3]

當用戶觸摸電容屏時,由於人體電場,用戶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個耦合電容,因為工作面上接有高頻信號,於是手指吸收走一個很小的電流,這個電流分別從屏的四個角上的電極中流出,且理論上流經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頭到四角的距離成比例,控制器通過對四個電流比例的精密計算,得出位置。

可以達到99%的精確度,具備小於3ms的回應速度。

[4]

投射式電容面板的觸控技術投射電容式觸控式螢幕是在兩層ITO導電玻璃塗層上蝕刻出不同的ITO導電線路模組。

兩個模組上蝕刻的圖形相互垂直,可以把它們看作是X和Y方向連續變化的滑條。

由於X、Y架構在不同表面,其相交處形成一電容節點。

一個滑條可以當成驅動線,另外一個滑條當成是偵測線。

當電流經過驅動線中的一條導線時,如果外界有電容變化的信號,那麼就會引起另一層導線上電容節點的變化。

偵測電容值的變化可以通過與之相連的電子回路測量得到,再經由A/D控制器轉為數字訊號讓電腦做運算處理取得(X,Y)軸位置,進而達到定位的目地。

[4]

  3M展示60點電容式觸控式螢幕[5]

操作時,控制器先後供電流給驅動線,因而使各節點與導線間形成一特定電場。

然後逐列掃描感測線測量其電極間的電容變化量,從而達成多點定位。

當手指或觸動媒介接近時,控制器迅速測知觸控節點與導線間的電容值改變,進而確認觸控的位置。

這種一根軸通過一套AC信號來驅動,而穿過觸控式螢幕的回應則通過其它軸上的電極感測出來。

使用者們把這稱為‘橫穿式’感應,也可稱為投射式感應。

感測器上鍍有X,Y軸的ITO圖案,當手指觸摸觸控螢幕表面時,觸碰點下方的電容值根據觸控點的遠近而增加,感測器上連續性的掃描探測到電容值的變化,控制晶片計算出觸控點並回報給處理器。

[4]

2

元件分類

  電容屏原理

電容屏主要有自電容屏與互電容屏兩種,較常見的互電容屏為例,內部由驅動電極與接收電極組成,驅動電極發出低電壓高頻信號投射到接收電極形成穩定的電流,當人體接觸到電容屏時,由於人體接地,手指與電容屏就形成一個等效電容,而高頻信號可以通過這一等效電容流入地線,這樣,接收端所接收的電荷量減小,而當手指越靠近發射端時,電荷減小越明顯,最後根據接收端所接收的電流強度來確定所觸碰的點。

[6]

3結構組成

電容式觸控屏可以簡單地看成是由四層複合屏構成的屏體:

最外層是玻璃保護層,接著是導電層,第三層是不導電的玻璃屏,最內的第四層也是導電層。

最內導電層是遮罩層,起到遮罩內部電氣信號的作用,中間的導電層是整個觸控屏的關鍵部分,四個角或四條邊上有直接的引線,負責觸控點位置的檢測。

[3]

電容式觸控式螢幕的構造主要是在玻璃螢幕上鍍一層透明的薄膜體層,再在導體層外加上一塊保護玻璃,雙玻璃設計能徹底保護導體層及感應器,同時透光率更高,也能更好地支持多點觸控。

[7]

電容式觸控式螢幕在觸控式螢幕四邊均鍍上狹長的電極,在導電體內形成一個低電壓交流電場。

在觸控式螢幕幕時,由於人體電場,手指與導體層間會形

  

電容式觸控式螢幕[8]

成一個耦合電容,四邊電極發出的電流會流向觸點,而電流強弱與手指到電極的距離成正比,位於觸摸螢幕後的控制器便會計算電流的比例及強弱,準確算出觸摸點的位置。

電容觸控式螢幕的雙玻璃不但能保護導體及感應器,更有效地防止外在環境因素對觸控式螢幕造成影響,就算螢幕沾有污穢、塵埃或油漬,電容式觸控式螢幕依然能準確算出觸摸位置。

[9-10]

由於電容隨接觸面積、介質的介電的不同而變化,故其穩定性較差,往往會產生漂移現象。

該種觸控式螢幕適用于系統開發的調試階段。

[10-11]

4技術標準

  電容屏工作原理[6]

精確度:

99%的準確度。

[12]

材質:

完全防刮玻璃材質(莫氏硬度7H),不易受尖物刮傷及磨損,不受常見污染源的影響,如水、火、輻射、靜電、灰塵或油污等。

兼具護目鏡之護眼功能。

[12]

靈敏度:

小於兩盎司的施力即可感應,小於3ms的快速回應。

[12]

清晰度:

三種表面處理(Polish,Etch,Industrial)可供選擇。

SMT控制器的MTBF大於572,600小時(每MILHANDBOOK-217-F1)。

[12]

觸摸壽命:

任何一點可承受大於5,000萬次的觸摸,一次校正後游標不飄移。

[12]

電容觸控技術是利用手指近接電容觸控面板時所產生電容變化的觸控技術。

電容觸控有兩個重要電容參數,其一是手指和上層感測材質(例如ITO)之間的感應電容,其二是感測材質之間(例如ITO上下層)或感測材質與光學面板之間(例如ITO和LCD)的寄生電容。

導體與導體之間會產生寄生電容,而當手指導體接近不同電壓的感測導體時,也會產生感應電容變化。

電容感測效應便是如何在較大的寄生電容值(30picoFarad;pF)下,偵測到0。

1~2個pF單位微小的感應電容變化。

盛群半導體設計中心產品二處處長王明坤認為,電容觸控技術較為穩定、可靠度高,藉由人體該身就是一個電容體的特性,在接觸觸控面板時所產生的電容變化達到感測觸控效果。

Atmel市場總監ChristopherArd指出,感測器設計可以是單面ITO圖形,用於最低功能性介面,例如單觸摸點用於大型虛擬按鈕、滑塊等應用,不過更常見的實施方案是兩層設計(單獨的X和Y層),這便需要複雜度更高的性能和精准度。

[12]

優點

1.電容觸控式螢幕只需要觸摸,而不需要壓力來產生信號。

2.電容觸控式螢幕在生產後只需要一次或者完全不需要校正,而電阻技術需要常規的校正。

3.電容方案的壽命會長些,因為電容觸控式螢幕中的部件不需任何移動。

電阻觸控式螢幕中,上層的ITO薄膜需要足夠薄才能有彈性,以便向下彎曲接觸到下面的ITO薄膜。

4.電容技術在光損失和系統功耗上優於電阻技術。

5.選擇電容技術還是電阻技術主要取決於觸碰螢幕的物體。

如果是手指觸碰,電容觸控式螢幕是比較好的選擇。

如果需要觸筆,不管是塑膠還是金屬的,電阻觸控式螢幕可以勝任。

電容觸控式螢幕也可以使用觸筆,但是需要特製的觸筆來配合。

6.表面電容式可以用於大尺寸觸控式螢幕,並且相成該也較低,但時下無法支持手勢識別:

感應電容式主要用於中小尺寸觸控式螢幕,並且可以支援手勢識別。

7.電容式技術耐磨損、壽命長,用戶使用時維護成本低,因此生產廠家的整體運營費用可被進一步降低。

[4]

缺點

電容觸控式螢幕的透光率和清晰度優於四線電阻屏,當然還不能和表面聲波屏和五線電阻屏相比。

電容屏反光嚴重,而且,電容技術的四層複合觸控式螢幕對各波長光的透光率不均勻,存在色彩失真的問題,由於光線在各層間的反射,還造成圖像字元的模糊。

電流:

電容屏在原理上把人體當作一個電容器元件的一個電極使用,當有導體靠近與夾層ITO工作面之間耦合出足夠量容值的電容時,流走的電流就足夠引起電容屏的誤動作。

電容值雖然與極間距離成反比,卻與相對面積成正比,並且還與介質的的絕緣係數有關。

因此,當較大面積的手掌或手持的導體物靠近電容屏而不是觸摸時就能引起電容屏的誤動作,在潮濕的天氣,這種情況尤為嚴重,手扶住顯示器、手掌靠近顯示器7釐米以內或身體靠近顯示器15釐米以內就能引起電容屏的誤動作。

電容屏的另一個缺點用戴手套的手或手持不導電的物體觸摸時沒有反應,這是因為增加了更為絕緣的介質。

漂移:

電容屏更主要的缺點是漂移:

當環境溫度、濕度改變時,環境電場發生改變時,都會引起電容屏的漂移,造成不準確。

例如:

開機後顯示器溫度上升會造成漂移:

用戶觸控式螢幕幕的同時另一隻手或身體一側靠近顯示器會漂移;電容觸控式螢幕附近較大的物體搬移後會漂移,使用者觸摸時如果有人圍過來觀看也會引起漂移;電容屏的漂移原因屬於技術上的先天不足,環境電勢面(包括用戶的身體)雖然與電容觸控式螢幕離得較遠,卻比手指頭面積大的多,他們直接影響了觸摸位置的測定。

其他:

此外,理論上許多應該線性的關係實際上卻是非線性,如:

體重不同或者手指濕潤程度不同的人吸走的總電流量是不同的,而總電流量的變化和四個分電流量的變化是非線性的關係,電容觸控式螢幕採用的這種四個角的自訂極坐標系還沒有座標上的原點,漂移後控制器不能察覺和恢復,而且,4個A/D完成後,由四個分流量的值到觸摸點在直角坐標系上的X、Y座標值的計算過程複雜。

由於沒有原點,電容屏的漂移是累積的,在工作現場也經常需要校準。

電容觸控式螢幕最外面的矽土保護玻璃防刮擦性很好,但是怕指甲或硬物的敲擊,敲出一個小洞就會傷及夾層ITO,不管是傷及夾層ITO還是安裝運輸過程中傷及內表面ITO層,電容屏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4]

故障排除

1、如果使用者使用的是電容式觸控式螢幕,那麼建議使用者在第一次使用時,首先先按照相關說明書的要求正確安裝好電容觸控式螢幕所需要的驅動程式,然後用手指依次按一下螢幕上的“開始”/“程式”/“MicrotouchTouchware”來運行螢幕校準程式,校準完成以後,系統自動將校準後的資料存放在控制器的寄存器內,以後再重新開機系統後就無需再校準螢幕了。

2、如果在中途操作電容觸控式螢幕時,重新改變了觸控式螢幕的顯示器解析度或顯示模式,或者是自行調整了觸控式螢幕控制器的刷新頻率後,感覺到游標與觸摸點不能對應時,都必須重新對觸控式螢幕系統進行校準操作。

3、為了保證觸控式螢幕系統的正常工作,除了要保證系統軟體的正確安裝之外,還必須記得在一台主機上不要安裝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觸控式螢幕驅動程式,這樣會容易導致系統運行時發生衝突,從而使觸控式螢幕系統無法正常使用。

4、在使用電阻式觸控式螢幕時,如果發現游標不動或者只能在局部區域移動時,使用者可以查看一下觸控式螢幕的觸摸區域是否被其他觸摸物始終壓住,例如一旦觸控式螢幕被顯示器外殼或機櫃外殼壓住了,就相當於某一點一直被觸摸,那麼回饋給控制器的座標位置就不準確。

5、前面曾經提到,一旦系統在更換顯示解析度、調整螢幕大小和第一次安裝時都有會出現按一下不准或漂移,需啟動應用程式中自帶的定位程式重新定位,不過在定位時,最好要使用比較細的筆或指尖進行定位,這樣比較准。

6、表面聲波觸控式螢幕的工作環境要求較高,它必須要求工作在一個乾淨、沒有灰塵污染的環境中,而且還要定期清潔觸控式螢幕表面上的灰塵,不然的話,空氣中的灰塵覆蓋在觸控式螢幕四周的反射條紋或換能器上時,就會影響系統的正確定位。

7、不要讓觸控式螢幕表面有水滴或其它軟的東西粘在表面,否則觸控式螢幕很容易錯誤認為有手觸摸造成表面聲波屏不准。

另外在清除觸控式螢幕表面上的汙物時,使用者可以用柔軟的幹布或者清潔劑小心地從螢幕中心向外擦拭,或者用一塊幹的軟布蘸工業酒精或玻璃清洗液清潔觸控式螢幕表面。

8、如果用手或者其他觸摸物來觸摸表面聲波觸控式螢幕時,觸控式螢幕反應很遲鈍,這說明很有可能是觸控式螢幕系統已經陳舊,內部時鐘頻率太低,或者是由於觸控式螢幕表面有水珠在移動,要想讓觸控式螢幕恢復快速回應,必須重新更換或者升級系統,或者用抹布擦乾觸控式螢幕表面的水珠。

9、觸控式螢幕一般用串口進行信號的傳輸,從PS/2埠取信號,而TPS螢幕是從主機電源直接取電。

如果指示燈不亮,說明沒有取到信號,控制盒上的PS/2線可能壞了。

如果燈亮著,但依舊不閃,說明控制盒壞了,因此使用者們必須更換控制盒。

如果更換控制盒還是不行,有可能是螢幕被壓得太緊,需要將四周的螺絲稍微松一下,因為觸控式螢幕是由特殊材料組成,它該身不太容易損壞。

如果串口是壞的或被禁用,將導致驅動程式無法安裝,因為安裝驅動時,會自動尋找串口。

即使能夠安裝,也會出現滑鼠不動或無法定位。

最好不要用串口滑鼠來判斷串口的好壞,可能串口9根針對它們來說各自用的方式不一樣。

如果螢幕被壓著,或者地線沒有接好,會導致無法定位。

如果出現有些區域無法點擊或反應遲緩,有可能是灰塵影響,需拆開外殼來除去灰塵。

[13]

10、當用手指觸摸電容觸控式螢幕的某一位置時,觸控式螢幕沒有任何反應時,這很有可能是對應該觸摸位不準確,游標當然也就不能正確定位了。

如果是機櫃外殼壓住觸摸區域使用者可以將機櫃和顯示器螢幕之間的距離調大一點,如果是顯示器外殼壓住觸摸區域,使用者可以試著將顯示器外殼的螺絲擰松一點試一下。

[13]

 

觸控屏

 

觸控屏是可以用觸摸的方式發出指令,進行控制操作,目前有電容式和電阻式兩種。

觸控屏-介紹

觸控屏

也叫觸控式螢幕,只是多了一個控制技能,分為兩種(電容屏、電阻屏)   

觸控屏根據所用的介質以及工作原理,可分為電阻式、電容感應式、紅外線式和表面聲波式四種。

觸控屏從低檔向高檔逐步升級和發展:

從電阻式、紅外線式走向電容感應式和表面聲波式。

多點觸控技術:

觸控技術我們並不陌生,早就有了。

銀行的取款機大多是觸控式螢幕,很多醫院、圖書館等的大廳都有這種觸控技術的電腦。

而支持觸控式螢幕的手機、MP3、數碼相機也很多。

觸控技術,用手指代替了鍵盤、滑鼠,既顯示除了最大的人性化,又在特定的場合減少了滑鼠、鍵盤的空間。

但是這些已經存在的觸控螢幕都是單點觸控,也可以說是電阻式觸控。

他的缺點主要是只能識別和支持每次一個手指的觸控、點擊。

 微軟在大談多點觸控的應用前景,發佈的Windows7(Vista的升級產品)全面支援多點觸控技術。

多點觸控技術是一場觸控技術方面的革命,說白了就是螢幕將能識別你的五個手指同時做的點擊、觸控動作。

我們知道一個手指可能只能做點擊的動作,可是五個手指衍生出的動作將是很多很豐富的。

很遺憾現在市面上還沒有見到這種多點觸控的電腦,據說惠普做了一款能支援兩個手指動作的觸控螢幕。

iPhone為什麼這麼熱銷,關鍵就是它的多點觸控屏技術,這個對於其他手機廠家來說是很致命的。

蘋果公司已經為多點觸控技術申請了兩個專利。

多點觸控技術並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它是從硬體到軟體的一個有機的整體,可以說是一個系統工程。

觸控屏-電容式

電容式觸控屏

電容式觸控屏利用人體的電流感應進行工作。

電容式觸控屏是一塊四層複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內表面和夾層各塗有一層ITO(鍍膜導電玻璃),最外層是一薄層矽土玻璃保護層,ITO塗層作為工作面,四個角上引出四個電極,內層ITO為遮罩層以保證良好的工作環境。

當手指觸摸在金屬層上時,人體電場、用戶和觸控屏表面形成一個耦合電容,對於高頻電流來說,電容是直接導體,於是手指從接觸點吸走一個很小的電流。

這個電流分別從觸控屏四角上的電極中流出,並且流經這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角的距離成正比,控制器通過對這四個電流比例的精確計算,得出觸摸點的位置資訊。

電容式觸控屏優點

與電阻式觸控屏和電磁式感應板相比,電容式觸控屏表現出了更加良好的性能。

由於輕觸就能感應, 使用方便。

而且手指與觸控屏的接觸幾乎沒有磨損,性能穩定,經機械測試使用壽命長達30年。

另外,整個產品主要由一塊只有一個高集成度晶片的PCB組成,元件少,產品一致性好、成品率高。

電容式觸控屏缺點

代表流行風向標的iPhone上使用電容式觸控屏無疑進一步印證了其擁有的各項優勢。

然而,瑕不掩瑜,電容式觸控屏也面臨著以下一些挑戰:

由於人體成為線路的一部分,因而漂移現象比較嚴重;電容式感應輸入技術在中小尺寸平板顯示器上輸入或控制點狀目標(如點擊軟鍵盤上的電話號碼或輸入中英文字)時的性能有待改進;溫度和濕度劇烈變化時性能不夠穩定,需經常校準;不適用於金屬機櫃;當外界有電感和磁感的時候,可能會使觸控屏失靈。

雖可用筆形輸入工具代替手指觸摸,但其價格比較昂貴。

觸控屏-電阻式

電阻式觸控屏

電阻觸控屏(Touch panel of resistance)又稱為電阻式觸控面板,是個可接收觸頭等輸入訊號的感應式液晶顯示裝置,當接觸了螢幕上的圖形按鈕時,螢幕上的觸覺回饋系統可根據預先程式設計的程式驅動各種連結裝置,可用以取代機械式的按鈕面板,並借由液晶顯示畫面製造出生動的影音效果。

  

① 它們都是一種對外界完全隔離的工作環境,不怕灰塵、水汽和油污   

②可以用任何物體來觸摸,可以用來寫字畫畫,這是它們比較大的優勢   

③電阻觸控式螢幕的精度只取決於A/D轉換的精度,因此都能輕鬆達到4096*4096· 比較而言,五線電阻比四線電阻在保證解析度精度上還要優越,但是成本代價大,因此售價非常高。

1、四線電阻屏

四線電阻類比量技術的兩層透明金屬層工作時每層均增加5V恒定電壓:

一個豎直方向,一個水準方向。

總共需四根電纜。

 特點:

高解析度,高速傳輸反應。

 表面硬度處理,減少擦傷、刮傷及防化學處理。

 具有光面及霧面處理。

 一次校正,穩定性高,永不漂移。

2、五線電阻屏

五線電阻技術觸控式螢幕的基層把兩個方向的電壓場通過精密電阻網路都加在玻璃的導電工作面上,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兩個方向的電壓場分時工作加在同一工作面上,而外層鎳金導電層只僅僅用來當作純導體,有觸摸後分時檢測內層ITO接觸點X軸和Y軸電壓值的方法測得觸摸點的位置。

五線電阻觸控式螢幕內層ITO需四條引線,外層只作導體僅僅一條,觸控式螢幕得引出線共有5條。

 特點:

解析度高,高速傳輸反應。

 表面硬度高,減少擦傷、刮傷及防化學處理。

 同點接觸3000萬次尚可使用。

 導電玻璃為基材的介質。

 一次校正,穩定性高,永不漂移。

 五線電阻觸控式螢幕有高價位和對環境要求高的缺點

3、電阻屏的局限

不管是四線電阻觸控式螢幕還是五線電阻觸控式螢幕,它們都是一種對外界完全隔離的工作環境,不怕灰塵和水汽,它可以用任何物體來觸摸,可以用來寫字畫畫,比較適合工業控制領域及辦公室內有限人的使用。

電阻觸控式螢幕共同的缺點是因為複合薄膜的外層採用塑膠材料,不知道的人太用力或使用銳器觸摸可能劃傷整個觸控式螢幕而導致報廢。

不過,在限度之內,劃傷只會傷及外導電層,外導電層的劃傷對於五線電阻觸控式螢幕來說沒有關係,而對四線電阻觸控式螢幕來說是致命的。

觸控屏-應用範圍

目前諾基亞第五版的機絕大部分都是採用電阻屏,只有諾基亞x6,以及n8採用電容屏。

 

moto xt702 索愛 X10 這兩款也是使用電容屏的 HTC 目前已上市的手機中電容屏的有:

Droid Eris,Hero200,HDmini,HD2,G1,G2,G3,G5,G6,G7,G8, Droid incredible,EVO 4G.蘋果的iphone itouch 和ipad 都使用的電容屏。

觸控屏-工作原理

1、 電阻式觸控式螢幕

利用壓力感應進行控制。

電阻觸控式螢幕的主要部分是一塊與顯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電阻薄膜屏,這是一種多層的複合薄膜,它以一層玻璃或硬塑膠平板作為基層,表面塗有一層透明氧化金屬(透明的導電電阻)導電層,上面再蓋有一層外表面硬化處理、光滑防擦的塑膠層、它的內表面也塗有一層塗層、在他們之間有許多細小的(小於1/1000英寸)的透明隔離點把兩層導電層隔開絕緣。

 當手指觸控式螢幕幕時,兩層導電層在觸摸點位置就有了接觸,電阻發生變化,在X和Y兩個方向上產生信號,然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