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学科竞赛试题(生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50分,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
1.右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③液和①液的减少
D.④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2、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②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③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④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⑤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⑥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⑥D.③⑤⑥
3.某种止痛药不影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最可能是
A.突触前膜B.细胞体
C.突触间隙D.树突
4.如图为某人过马路快走时的反射弧局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点对应的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不能产生神经递质
B.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通常失活,有利于保持突触后膜的灵敏性
C
.刺激该反射弧的感受器或a点,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D.在a点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不能使b点产生兴奋
5.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
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6、下图为人体完成某反射的结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两次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
C.刺激皮肤细胞A处,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刺激皮肤细胞A处,细胞E产生反应,细胞C产生感觉
7.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
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8.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
细胞Ⅰ、Ⅱ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
①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
②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
③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④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9.人体的下列平衡不受激素调控的是( )
A.水的平衡B.盐的平衡C.pH的平衡D.血糖的平衡
10.一位学生以一种类似大白菜的外来物种蔬菜饲养三只大白鼠,一个月之后,他在一位研究人员的协助下,测量这三只大白鼠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甲状腺激素仅是正常鼠的一半,促甲状腺激素却比正常鼠增多。
则有关这三只大白鼠体内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过多而促使甲状腺组织增生 ②食物中含碘量过低,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③甲状腺组织萎缩导致整个腺体功能降低④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从而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反馈作用减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09年7月8日公布,他们发现了肥胖引发Ⅱ型糖尿病的机制。
脂肪细胞会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名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导致肌肉和肝脏对胰岛素不再敏感,因此胰腺只能靠生产更多的胰岛素来抵消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图解过程和甲激素发挥作用的一种机制。
图中甲、乙、丙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甲、乙间存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C.丙只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D.Ⅱ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含量并不低,病因可能是PEDF降低细胞膜上受体的敏感性
12.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
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Ⅰ中,A液与B液中的各种成分含量基本相同
B.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血糖的含量有关
C.图Ⅱ中甲所代表的结构名称是下丘脑,激素Y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②③④
13.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d细胞为浆细胞;②过程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
B.④⑤过程是细胞的分裂与分化,⑥过程是抗原与抗体的结合
C.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
D.与Y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14.如图是有关接受器官移植的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发生感染,HIV进入人体后,主要侵染图中的细胞B
B.移植的器官在受体体内主要通过⑩发生排斥反应
C.⑨和⑩两种免疫方式分别为人体的第二、三道防线
D.人体细胞C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细胞E,这个过程与细胞B没关系
15.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说明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
C.结构③与②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图中反映了吞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和呈递抗原的过程
16.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
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
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D.赤霉素、乙烯
17.如图表示研究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运输的实验,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位置如图所示。
下表是实验装置在黑暗中和单侧光照时(如图所示),琼脂块甲和乙中生长素的相对量,该实验说明( )
A.黑暗中产生的生长素比有光时更多B.光线改变了生长素在胚芽鞘中
的分布
C.单侧光使胚芽鞘弯向光源D.生长素只能由胚芽鞘尖端向下运输
18.为验证生长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将黄瓜雌花在开花前套袋,平均分为1号、2号两组后作如下处理:
①1号开花后在雌蕊的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再套袋;②2号开花后人工授粉。
此设计的缺陷是( )
A.2号花未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B.1号未进行人工授粉
C.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D.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
19.在马铃薯的贮存过程中,为了防止其发芽,可用一定浓度的()处理
A.脱落酸B.赤霉素C.乙烯D.细胞分裂素
20.如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α达到最大值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值逐渐减小
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21.右图表示某种鱼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22、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随时间变化弱→强→弱
B.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C.t2~t3甲种群的数量在减少
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23.在沙丘演替成森林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属次生演替B.温度是影响演替方向的主要环境因素
C.该地区年降雨量较丰富D.群落中所有种群数量都呈S型增长
24.右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B.甲可表示在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25.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
C.D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D.a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26.图1和图2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量(为出生率、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曲线a代表死亡率,曲线b代表出生率
B.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1的E点
C.图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D.图2中G点对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27、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全部是捕食关系
B.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储存有最多的能量
C.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
D.生态系统的成分与营养结构决定着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28.下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
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怍用
29、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B.③⑤⑧均属于细胞呼吸
C.A与B之间属于捕食关系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30.下列选项中的甲、乙、丙与关系图(甲为大圆,乙和丙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中所描述的三者关系相符合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关系图
A
种群特征
种群数量特征
物种丰富度
B
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小体
C
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D
生态系统功能
能量流动
食物链和食物网
31、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
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B.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量增多
C.白蛋白减少,O2运输能力减弱D.白蛋白增多,机体免疫力增强
32.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
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如图所示,以下有关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
B.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C.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33.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
经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
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
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34.根据如图所示的信号分子发挥作用的三种类型,判断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图中信息可得出细胞膜的功能只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这一项
B.能进行甲方式的细胞可以为垂体细胞,相应的信号分子为促甲状腺激素
C.能进行乙方式的细胞可以为下丘脑细胞,相应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D.能进行丙方式的细胞可以为垂体细胞,相应的信号分子为抗利尿激素
35.下图表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概念依次与a、b、c、d、e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
A.生命活动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激素、性激素
B.物质出入细胞、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C.细胞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蓝藻、颤藻
D.调节、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突触、递质
36.下表是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溶液对某植物插条生根影响的实验处理结果,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实验处理
蒸馏水
200mg/L
萘乙酸溶液
400mg/L
萘乙酸溶液
600mg/L
萘乙酸溶液
800mg/L
萘乙酸溶液
1000mg/L
萘乙酸溶液
生根条数
18
31
58
46
2
0
A.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的作用效果在进行相互对照
B.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实验的温度、实验处理的时间等
C.每组都选取等量的多根枝条,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D.本实验中生根条数作为实验的因变量,具有不可替代性
37、西瓜膨大剂是由日本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
B.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摄入过量激素从而导致发育过快
C.将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粉的子房壁上,可得到无子西瓜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38.下列有关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
B.观察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时,需要使用高倍显微镜
C.采集的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中
D.对于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
39.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
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4/N2×100%
C.N5的去向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生产者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40.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5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41.(9分)Y形迷宫(图1)内有红灯和电刺激装置,当分别按下各臂按钮时,相应臂的红灯就会亮起来,此时该臂不通电成为安全区,另外两臂及中央交界区均在短时间后通电成为电刺激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通过____________完成,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
(2)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
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号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
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处于外正内负的________状态,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产生______________。
受刺激部位的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如图2中曲线所示,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某溶液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
请在图2中画出表示动作电位的曲线。
(2分)
42.(13分)图甲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乙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图丙是图乙局部结构的放大图。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正常人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属于__________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图甲中的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
→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立毛肌。
(3)图甲中的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分别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它们的作用相互,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其主要的靶器官是___________,若胰岛B细胞受损人会得糖尿病,这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减少,使组织细胞
的能力减弱,从而血糖升高,表现为糖尿。
(4)若图乙中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兴奋在细胞3和细胞2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丙所示,图丙中结构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②中的液体为,兴奋通过图丙的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
(5)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网络是,其中免疫系统是通过它的等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43.(8分,每空2分)秋末植物的叶片衰老时,在叶柄基部开始形成离层(如图甲所示),而后从植物体上脱落。
离层部位细胞相关的生命活动如图乙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乙可知,叶柄基部离层的产生,与_____________(植物激素)有密切关系。
(2)A物质由内质网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小泡,运往高尔基体,再由高尔基体形成分泌囊,运往细胞膜,而后通过细胞膜的________作用
,分泌到细胞外。
这一系列的过程能够证明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过程分泌到细胞壁之间的物质,对离层形成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10分)某研究小组选取了池塘中5种不同生物A、B、C、D、E,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1)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为(用字母和箭头表示),食物链上某些个体的行为能为相邻物种提供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2)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B的食物比例由C:
E=1:
1调整为2:
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倍。
(3)研究小组在当地鱼类专家的帮助下,绘制出了鱼甲在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调查该鱼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捕捞鱼甲的最佳时机是图中的。
t2时的种群数量是该池塘中鱼甲的。
(4)适量的投入鸡粪可以为鱼提供食物
,从而提高鱼的产量。
与传统农业生产直接把鸡粪用作肥料相比,鸡粪喂鱼的最大优点是。
45.(10分)下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用字母表示)。
(2)图甲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
(3)乙图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4)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l.3×108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kJ。
(5)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l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kg。
(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高一学科竞赛试题(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50分,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
1-10:
DCCACDDCCC11-20:
DCBADABDAA
21-30:
BCCAADDDCC31-40:
BBACDDCDCA
二、非选择题(50分)
41.(9分)
(1)神经调节 单向
(2)(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减少
(3)静息 动作电位(或兴奋、神经冲动)
(膜上钠离子通道在适宜刺激下大量开放导致)钠离子内流
(4)不可以 动作电位曲线如下图所示(2分)
42.(13分)
(1)(负)反馈
(2)b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3)拮抗肝脏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4)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只写膜外电位变化)突触后膜组织液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神经--体液--免疫防卫、监控和清除
43.(8分,每空2分)
(1)乙烯
(2)胞吐 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3)活性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使叶柄基部细胞之间的联系减弱,从而形成离层
44.(10分)
(1)
(2分)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分)
(2)1.375(2分)(3)标志重捕法 t1 环境容纳量(K值)
(4)提高能量利用率(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45.(10分)
(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只答光合作用得分)D、B
(2)含碳有机物CO2(3)(负)反馈自我调节
(4)2.46×108(2分)(5)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