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近几年北京卷诗歌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4304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近几年北京卷诗歌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完整版近几年北京卷诗歌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完整版近几年北京卷诗歌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完整版近几年北京卷诗歌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完整版近几年北京卷诗歌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完整版近几年北京卷诗歌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完整版近几年北京卷诗歌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近几年北京卷诗歌汇总.docx

《完整版近几年北京卷诗歌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近几年北京卷诗歌汇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近几年北京卷诗歌汇总.docx

完整版近几年北京卷诗歌汇总

2016年北京卷

 

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

【1】耿:

微明的样子。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1“6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

“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

B.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

C.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

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

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1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

三、15.【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二句开头“往岁”二字点明“叩门求浆”是作者回忆往事,而末句的提到的“新月出现的黄昏”是“今夕”的眼前

之景,所以A选项不正确。

16.【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古典诗歌的内容理解和表达技巧。

B选项中,“横笛闻声”为听觉,“红旗”和“雪”为视觉,体现了“声色兼备”;A选项中,“歌馆”和“铃”只是体现了听觉,没有体现视觉;C选项中,“争白”和“放红”只是体现了视觉,没有体现听觉;D选项中,“留酸软齿牙”体现了味觉,“分绿”体现了视觉,并没有体现听觉。

17.【参考答案】相同点:

都描写到了幽静偏远山环水绕的山村自然风光,村庄的地理位置都较偏远,或是“山重水复”或者“乱山深处”;村庄或是高柳茂林或是柳暗花明,清幽和恬静,表现作者对山村的喜爱之情。

不同点:

《山村》侧重于对自然风光的描写,通过“风送禽语”和“苔侵墨痕”表现山村风光的幽静,《游山西村》除却自然风光外,更侧重描写山村的风土人情和风俗,通过对“萧鼓追随”的春社情景的描写和“衣冠简朴”的村民的描写,表现山村生活的淳朴和作者的喜爱之情;《山村》通过“往岁”和“今夕”的对比表现世事的变换,《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今日之景,同时写景之外还蕴含哲理,表现出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典诗歌的内容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通过对两首诗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来分析其不同点和相同点。

2015

、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题醉翁操【1】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

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

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

【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蒉:

草筐。

《论语•宪问》: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

‘有心哉,击磬乎!

'【3】童巅:

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4】徽:

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

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参考答案】C

【解析】本词主要借对流泉声音的描写来赞美欧阳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籁的悠然自得之情。

所以选项C说是对醉翁的思念之情不准确。

17.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5分)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参考答案】B

【解析】A用龙吟虎啸的声音和万籁百泉的秋音来写觱篥声;C是蜂和蝉来写琴声;D用白玉和黄莺写琴声。

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2分)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参考答案】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

a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2分)

②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

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参考答案】①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9.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

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6分)

【参考答案】

苏轼的《醉翁操》上阕主要是通过描写流泉的自然声响带来的美妙效果来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

如首句“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写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声若环佩,词人创造了一个美好意境。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

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

下片写鸣泉虽不复存,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人间。

《醉翁亭记》则是通过描写琅珈山的四时景色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诗歌解析】词的上片写流泉之自然声响及其感人效果。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四句为鸣泉飞瀑之所谓声若环佩,创造出一个美好意境。

琅然,乃玉声。

《楚辞•九歌》曰:

“抚长剑兮玉珥,珍锵鸣兮琳琅。

”此用以状流泉之声响。

清圆两字,这里是用来说泉声的清越圆转。

在这十分幽静的山谷中,是谁弹奏起这一绝妙的乐曲?

如此以来,动静之趣立现。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是对上面设问的回答:

这是天地间自然生成的绝妙乐曲。

这一绝妙的乐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欧阳修能于醉中理解其天然妙趣。

此句依然是写流泉声响之无限美妙。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

在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二句说这一乐曲如何打动了荷蒉者。

词作将此流泉之声响比作孙子之击磬声,用荷蒉者对击磬声的评价,颂扬流泉之自然声响。

下片写醉翁的啸咏声及琴曲声。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二句照应上片之只有醉翁欧阳修才能得其天然妙趣的意思。

写欧阳修曾作醉翁亭于滁州,在琅琊幽谷听鸣泉,且啸且咏,乐而忘还,天籁人籁,完全融为一体。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说醉翁离开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声响,但此自然声响,朝夕吟咏,似带有怨恨情绪。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说时光流转,山川变换,琅琊诸峰,林壑尤美,并非永远保持原状。

童颠,指山无草木。

而水,同样也不是永远朝着一个方向往前流动的。

这句的意思是,琅琊幽谷之鸣泉也就不可能完美地保留下来。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说,山川变换,人事变换,人们因鸣泉而念及醉翁,而醉翁却已化仙而去。

此处用“飞仙”之典,谓醉翁化为飞仙,一去不复返,鸣泉之美妙,也就再也无人聆赏了。

结句“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说,鸣泉虽不复存在,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在人间。

词作最后将着眼点落在琴声上,突出了全词的主旨。

这首词句式及字声配搭非常奇特。

开头四句,“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只有一个仄声字(“响”),其余都是平声。

接着二句亦然。

这样的安排,与此曲所属宫调有关。

同时,上下两结句作七言拗句,也是特意安排的。

故郑文焯曰:

“读此词,髯苏之深于律可知。

”(《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2014年

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

①韦曲:

唐代长安游览胜地。

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未果。

②禁:

消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枝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C石角勾破了我衣服,似乎是想让我住下,藤梢的绿色使我颜色一新,表示观

此美景,希望隐居于此。

2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

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

(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咼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

(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

(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

(清•王象巽《游曲江》)

3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

“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1分)

①3分)C—4分)BE3(4分)要点一:

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

(或:

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

隐含求仕未果

的复杂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