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44101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47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计算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及基础都比较弱;年龄较小或智力发育较同龄孩子晚;造成学习困难;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读不懂题意或不明白文字所表达的意思;针对这些情况;我在复习阶段也作了相应的复习调整;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二、复习总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明显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三、复习内容:

1.表内除法

(一)

(二).

2.数据收集整理.

3.万以内的数的认识.

4.克和千克.

5.图形的运动.

6.混合运算.

7.有余数的除法.

8.数学广角-推理.

四、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通过复习;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五、复习措施:

1.走进新课程.找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5.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复习进度与时间安排:

1.复习表内除法及混合运算…………………1课时

2.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1课时

3.复习图形的运动及统计………………1课时

4.复习克和千克………………………1课时

5、复习解决问题1课时

第1课时表内除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3页表内除法;练习二十二第2.1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从而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

教学重点、难点:

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教学准备:

小黑板;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引导学生回顾本期已学知识.看目录相互说说;要求学生全班交流.概括分为七部分: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的变换;统计.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归纳.

鼓励学生用文字、画图、表格等形式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和表示;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3、师:

学习中你们觉得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尝试举例说明;相互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4、我们今天来复习表内除法.板书:

表内除法.

二、复习平均分

1、师:

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我们来分一分

2、

师: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1:

我是一个一个分的;分完后每盘放5个.

生2:

我先每盘放2个;再每盘放3个;分完后每盘放5个.

3、

20个玉米;每袋装4个;可以装()袋.

师: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二、复习除法含义

这里有20个气球;看图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

我是这样想的:

把20个气球平均分成4份;每份5个.

生2:

我是这样想的:

20个气球;每份5个;可以分成4份.

20÷4=5

20÷5=4

被除

除商

数数

师:

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三、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11朵花;每人分5朵;可以分给()人;还剩()朵.

师:

看图你能列出算式吗?

11÷5=2(人)……1(朵)

师:

余数表示什么?

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余数表示按要求分完后剩下的花朵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你能列出竖式吗?

说一说竖式中各个数的含义.

四、复习计算

1、

计算除法题.选一题说一说它表示的含义;再说说你是怎样想出商的.

72除以8表示把72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9.我想的是乘法口诀八九七二.

师:

说一说除法算式中各个数的含义.

师:

你能说一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吗?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4÷4=24÷6=

想:

四(六)二十四想:

(四)六二十四

生:

我是用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算出得数的.

3.说一说方框里最大能填几.

想:

(六)七四十二想:

五(七)三十五

生1:

我是这样想的7乘几的积小于43又最接近43.

生2:

我是这样想的5乘几的积小于38又最接近38.

4、说一说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8-19+2542÷6×8

=49+25=7×8

=56=74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说一说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4-56÷753+3×9

=64-8=53+27

=56=80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6.说一说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81-(40-24)(18+36)÷9

=81-16=54÷9

=65=6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五、复习解决问题

1、

①24个娃娃;装在4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个

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怎样解答?

24÷4=6(个)

4个盒子;每盒装6个娃娃;6×4=24(个);正确.

②24个娃娃;装在5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个,还剩()个.

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怎样解答?

24÷5=4(个)……4(个解答正确吗?

生:

我来圈一圈;解答正确.

2.

可以给几位客人?

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我是这样想的:

先算筷子够几人用;14÷2=7(位);

7<8;所以可以给7位客人.

3、

这些袜子的质量都是相同的;买哪一种袜子最划算?

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应该怎样解答?

我是这样想的:

20÷5=4(元);每双4元;

15÷3=5(元);每双5元;

10÷2=5(元);每双5元;

4<5<6;所以买20元5双的袜子最划算.

六、课堂小结

让学生探讨本课的收获;整理和复习本学期的内容;掌握重点和难点.

七、布置作业

第117页练习二十二;第8题.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采用了多种思维方式;灵活应用;达到了复习课的目的.让学生自我归纳能力在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中也得到了系统的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将此项训练更好地延续下去;使之形成基本能力.

第2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法、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4、118页第1、13题;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加法、减法的复习;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与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方法;正确、熟练地读数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

对于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使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呢?

请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汇报.

2.今天;我们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法、减法的复习.(板书课题)

3.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汇报.

二、知识整理:

(一)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请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万以内数的哪些知识?

回忆学了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1、数一数

估一估有多少个气球.

你是怎样估的?

生:

我先找一个标准;再看有几个这样的标准.

2、数的读写及组成

⑴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下面的数吗?

二千七百九千九百九十九

四百六十三千零八十九

六千零五二千八百零六

生1:

我用算盘来表示九千九百九十九.

生2:

我用阿拉伯数字写2700.

⑵你能写出并读出这些数吗?

写作:

374520806009

读作:

三千七百四十五二千零八十六千零九

说一说读数时要注意什么?

生1:

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

生2: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师:

说一说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生1:

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

生2:

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⑶说一说这三个数的组成

生:

3745是由3个千7个百4个十5个一组成的.

3、数的顺序

在下面各数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4、近似数

写出红色数的近似数.

5、比一比

①在里填上“>”或“<”.

456400320561803

20562065999910000

6、计算

(1)计算下面各题;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6000+2000=5900-5000=

6000+200=5900-500=

(2)请你填一填

(3)算一算、连一连.

(4)

①妈妈买一台电视和一台洗衣机一共花了多少钱?

800+4000=4800(元)

答:

妈妈买一台电视和一台洗衣机一共花了4800元.

②你能估计一下妈妈要买一台电脑和一台电视大约要花多少钱吗?

生:

我是这样想的:

一台电脑2980元大约是3000元.

3000+800=3800(元)

答:

妈妈大约要花3800元.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请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图形的运动和统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图形与运动”的知识;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能搜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表;并能看懂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3、通过与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复习“图形的运动”时;能让学生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能搜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表;并能看懂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计算;我们现在来做几道计算题.请大家拿出口算卡.

100+200=110-20=620+100=120+360=

130-70=240+70=2000+50=1000-30=

1200-40=140-40=860-80=880+1200=

二、整理复习.

(一)复习轴对称图形.

1、判断.是轴对称图形的画“√”;不是轴对称图形的画“×”.

2、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

连一连.

3、有的数字也是轴对称图形.

4、有的字母也是轴对称图形.

5、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二)复习平移、旋转

1、你能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吗?

2、涂出

平移后的图形.

3、你能照样子做一下吗?

在剪的过程中;有轴对称图形吗?

4、在这些活动中;你能找到平移和旋转现象吗?

5、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

把它们涂上蓝色.

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根据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三)复习数据收集整理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请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四、课堂作业

1、教材第117页第9题.

2、教材第119页第15题.

 

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图形平移与旋转

统计

收集、整理数据简单的数据分析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教学重难点:

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好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你见过哪几种秤?

2、1克有多重?

1枚2分硬币约重1克.用手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你知道大约重1克的物品还有什么吗?

大约重1克的物品还有:

1枚校徽;1粒钮扣;2粒黄豆……

3、1千克有多重?

1000枚2分硬币大约重1千克.

1袋砂糖重500克;2袋砂糖正好是1千克.

1千克=1000克

二、巩固练习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50()4()450()100()

2、下面的说法对吗?

说一说你的理由.

(1)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

(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3、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4、说出三个人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

你能运用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第117页练习二十二;第7题.

第119页练习二十二;第17题.

板书设计:

复习克和千克

1千克=1000克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深刻理解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两步计算的顺序和方法的掌握.

2、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重视解题思路的独立思考与深入有效地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交流习惯、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情境图中抽象出条件和问题;能够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题意.

2、梳理清晰的数量关系;使学生体会到许多问题需要经过几步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学会用混合运算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4×3+7=19(人)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法又有乘法;就先算(乘法);后算(除法).

2、小猴选桃

把“21+50=71,73-71=2”写成一个两步计算的算式是(  ).

3、

可以这样算:

9×5+6=51(个)

还可以这样算:

9×6-3=51(个)

4、小聪周末和9个小朋友一起到公园玩;能帮他们想一想该怎样来购票比较合算吗?

9+1=1010×4=40(元)

10×5=50(元)40元﹤50元

答:

买团体票比较合算;共要40元.

5、面包店的厨师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次被小学生买了22个面包;第二次被小学生又买8个面包;还剩多少个?

22+8=30(个)54-30=24(个)

如果写成一个算式;应该使用小括号.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54-(22+8)=24(个)

答:

还剩下24个.

6、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0人;到胜利街车站有7人下车;车上还剩多少人?

又上来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30-7=___(人)答:

车上还剩___人.

23+9=32(人)答:

现在车上有___人

7、小河中有黑金鱼23条;花金鱼和黑金鱼一样多;红金鱼比花金鱼和黑金鱼的总和少16条;一共有多少条金鱼?

红金鱼:

23+23-16=30(条)

一共:

23+23+30=76(条)

答:

一共有76条金鱼.

二、题组练习

①二

(1)班上学期有学生48人;本学期转出3人;转进4人.二

(1)班现在有多少人?

48-3+4=49(人)

②二

(1)班全班大扫除;扫场地的有19人;扫教室的有15人;其他的人数和扫教室的同样多.二

(1)班共有多少人?

19+15+15=49(人)

③二

(1)班女生有25人;男生有6小组;平均每组4人.二

(1)班共有多少人?

6×4=24(人)共有:

25+24=49(人)

④二

(1)班男生有24人;女生比男生少1人.二

(1)班共有多少人?

女生:

24-1=23(人)共有:

24+23=45(人)

解题方法:

一读;二想;三写;四查;五答

三、列式解答

①三个班植树;一班45棵;二班73棵;三班65棵;三个班一共多少棵?

45+73+65=183(棵)

答:

三个班一共183棵?

②有三种鸡;白鸡127只;黄鸡比白鸡多35只;黑鸡比黄鸡多59只;黑鸡有多少只?

黄鸡:

127+35=162(只)

黑鸡:

162+59=221(只)

答:

黑鸡有221只.

③一根电线长90米;上午用去27米;下午用去45米;还剩多少米?

(用两种方法解答)

①:

90-27-45=18(米)

②:

90-(27+45)=18(米)

答:

还剩18米.

四、解决问题.

①植树节种树;第一组有6人;平均每人种了7棵;第二组种了39棵.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种了多少棵?

第一组比第二组多种多少棵?

6×7=42(棵)

42+39=81(棵)

答:

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种了81棵?

42-39=3(棵)

答:

第一组比第二组多种3棵.

②绘画组有5组;每组9人;书法组比绘画组少6人;书法组有多少人?

5×9=45(人)

45-6=39(人)

答:

书法组有39人.

③果园里桃树有7棵;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2倍;桃树和梨树共有多少棵?

7×2=14(棵)7+14=21(棵)

答:

桃树和梨树共有21棵.

④三月份有4个星期零3天;三月份一共有多少天?

4×7+3=31(天)

答:

三月份一共有31天.

⑤下面是田径队人数的统计表;请完成以下表格(单位:

人)

五、试一试:

1、

3封外地信多少钱?

8×3=24(角)

一共多少钱?

24+6=30(角)=3(元)

答:

一共要3元钱.

2、

一共有多少同学?

22+20=42(名)

可以分几组?

42÷7=6(组)

答:

全班可以分成6组.

3、

15÷5=3(元)12÷3=4(元)3元﹤4元

答:

15元5双的袜子便宜.

4、

碗可以给几位客人?

8÷1=8(人)

筷子可以给几位客人?

14÷2=7(人)

答:

可以给7位客人.

5、买花

(1)一枝百合花的价钱是菊花的4倍;一枝百合花多少钱?

3×4=12(元)

(2)一枝玫瑰花的价钱是一枝菊花的几倍?

9÷3=3

(3)买4枝菊花和一枝玫瑰共要多少钱?

4×3+9=21(元)

(4)如果用24元钱买一束花;你打算怎样买?

24÷3=8(枝)

答:

我打算买8枝菊花.

六、课堂作业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复习解决问题

分析题意整理条件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