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51040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docx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

初级程序员上午试题-16

(总分:

75.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总题数:

63,分数:

75.00)

1.队列是限定在______处进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分数:

1.00)

 A.端点

 B.队头 √

 C.队尾

 D.中间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队列的基本概念,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线性表,它只允许在表的一端插入元素,而在表的另一端删除元素。

在队列中,允许捅入元素的一端称为队尾,允许删除元素的一端称为队头。

2.逻辑表达式1010OR1101XOR0101等于______。

(分数:

1.00)

 A.1010 √

 B.1011

 C.0101

 D.1110

解析:

[解析]

运算符号OR、XOR分别表示逻辑或运算和异或运算。

两个二进制数进行逻辑或运算时,要是有一个为1,则结果为1,只有两个数全为O结果才为0。

两个二进制数进行异或运算时,当两个数不同时结果为l,否则为0。

题目中,1010OR1101=1111,1111XOR0101=1010。

3.软件维护工作的最主要部分是______。

(分数:

1.00)

 A.校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

 D.预防性维护

解析:

[解析]

软件维护工作的最主要部分是完善性维护。

4.Whenyouinstallanewdeviceinacomputer,youhavetoaddthecorrectdevice______totheoperatingsystemtoallowthecomputertocommunicatewiththedevice.

(分数:

1.00)

 A.application

 B.software

 C.driver √

 D.files

解析:

[解析]

当在计算机上安装一个新的设备时,必须要在操作系统上装一个正确的设备驱动,以使计算机和该设备能够通信。

5.海明码是一种利用______来检错和纠错的校验方法。

(分数:

1.00)

 A.对称性

 B.循环结构

 C.奇偶性 √

 D.缩小码距

解析:

[解析]

海明码是由贝尔实验室的RichardHamming设计的,它是利用奇偶性来检错和纠错的。

码距是指一个编码系统中任意两个合法编码之间最少的不同二进制位的个数,使用海明码时在数据位之间插入k个检验位,通过扩大码距来实现检验纠错。

6.系统总线是CPU与存储器、外部设备间的公用总线,不包括______。

(分数:

1.00)

 A.数据总线

 B.控制总线

 C.通信总线 √

 D.地址总线

解析:

[解析]

系统总线是微处理器芯片对外引线信号的延伸或映射,是微处理器与片外存储器及I/O接口传输信息的通路,如ISA、EISA、PCI。

内总线信号按功能可分为三类:

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通信总线是指计算机和外围设备之间或其它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连接总线,如RS-232C、USB等。

7.虚拟存储器是基于______原理,从逻辑上扩充系统的容量。

(分数:

1.00)

 A.等价性

 B.整体性

 C.局部性 √

 D.完整性

解析:

[解析]

虚拟存储器是基于局部性原理,一个作业在运行之前没有必要全部装入内存,而仅将当前要运行的那部分页面或段先装入内存就可以启动运行,其余部分则存放在外存。

当所访问的信息不在内存时,再由系统将所需要的那部分内容调入内存。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系统好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容量比实际内存大得多的存储器。

8.汇编语言是汇编指令的集合,而汇编指令是用______表示的指令。

(分数:

1.00)

 A.表达式

 B.符号 √

 C.变量

 D.语句

解析:

[解析]

早期,由于用机器编制出来的程序可读性差,难于理解、维护,后来人们就用容易记忆的符号来代替0、1序列表示的机器指令中的操作码和操作数。

用符号表,@119t'I令就成为汇编指令,如ADD表示加法。

9.在Outlook中,通常借助______来传送一个文件。

(分数:

1.00)

 A.邮件正文

 B.Telnet

 C.WWW

 D.附件功能 √

解析:

[解析]

在Outlook中,通常借助附件功能来传送一个文件。

在一个图中,所有顶点的度之和等于所有边数的(41)倍;在一个有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入度之和等于所有顶点出度之和的(42)倍。

(分数:

2.00)

 A.1/2

 B.1

 C.2 √

 D.4

解析:

 A.1/2

 B.1 √

 C.2

 D.4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图的度的性质。

设无向图中含有n个顶点,e条边,则所有顶点的度之和等于边数的两倍。

在有向图中,顶点的度分为入度和出度,由于弧从一个顶点指向另一个顶点,所以一个顶点的入度,必为另一顶点的出度,即,有向图中顶点的入度和等于所有顶点的出度和。

已知x=-127,若采用八位机器码表示,则[X]原=(6),[X]补=(7)。

(分数:

2.00)

 A.10000001

 B.01111111

 C.11111111 √

 D.10000000

解析:

 A.10000000

 B.11111111

 C.01111111

 D.1000001 √

解析:

[解析]

一个二进制数用原码或补码表示,其符号位用0或1表示,0代表正数,1代表负数。

正数的原码和补码都等于该数本身;负数的原码则在最高位用'1'来标志,其他部分不变,而补码的最高位为1,数值位的各位取反,再在最低为加1。

题目中127的原码为01111111,-127的原码将最高位置为1,为11111111,补码将原码出最高位外取反加1得10000001

10.IP地址通常被分为A、B、C、D、E共5类,下列IP地址属于C类地址的是______。

(分数:

1.00)

 A.202.115.32.61 √

 B.128.8.16.8

 C.115.211.8.123

 D.224.18.8.223

解析:

[解析]

目前IP地址都为32位。

IP地址中的c类地址有3个字节的网络号,其中最前面的3个比特是110,最后一个字节是主机号。

c类IP地址范围是:

192.0.0.0.223.255.255.255。

11.下面程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______。

i=0;s=0;

while(s<n)

i++;s=s+i;)

(分数:

1.00)

 A.[*] √

 B.O

(1)

 C.O(n)

 D.O(n2)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时间复杂度的概念,一个算法是由控制结构和原操作构成的,执行时间取决于两者综合效果。

为了便于比较同一问题的不同算法,通常的做法是,从算法中选取一种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来说是基本运算的原操作,以该基本操作重复执行的次数作为算法的时间度量。

本题中选加法为基本操作,问题的规模是n,由于s=s+i,可见s以平方的速度增长,该算法总的执行次数为[*],所以可以求得时间复杂度。

12.Inthesystemdevelopmentprocess,modularityisaverywell-establishedprincipleusedinthe______phase.

(分数:

1.00)

 A.design √

 B.analysis

 C.implementation

 D.testing

解析:

[解析]

早期的远程通信方法是电报这种通讯方式。

13.若需将一个栈S中的元素逆置,则以下处理方式中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

1.00)

 A.将栈s中元素依次出栈并入栈T,然后栈T中元素依次出栈并进入栈s

 B.将栈s中元素依次出栈并入队,然后使该队列元素依次出队并进入栈s √

 C.直接交换栈顶元素和栈底元素

 D.直接交换栈顶指针和栈底指针

解析:

[解析]

对于选项A,栈s中的元素以原次序放置,不能实现栈S中元素逆置的要求。

选项C和D,不符合栈结构的操作要求,也不能实现栈S中元素逆置的要求。

14.顺序存储的方法是将完全二叉树中的所有结点逐层存放在数组R[1,…n]中,结点R[1]若有左子女,则左子女是结点______。

(分数:

1.00)

 A.R[2i+1]

 B.R[2i] √

 C.R[i/2]

 D.R[2i-1]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完全二叉树的性质,对一棵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按层次自左至右进行编号,则对任一结点i有,若>1,则其双亲为[i/2]。

其左子女是2i(若2i<=n,否则i无左子女),右子女是2i+1(若若2i+1<=n,否则i无右子女)。

15.若程序中定义了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则______。

(分数:

1.00)

 A.在函数内只能访问局部变量,不能访问全局变量

 B.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的名字不得相同

 C.一个函数被多次调用时,其定义的局部变量必定分配同一个存储单元

 D.函数中定义的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同名时,在函数内引用的是局部变量 √

解析:

[解析]

在函数内可以访问局部变量,也可以访问全局变量。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名称可以相同。

若相同,则在局部变量的作用域范围内,引用的是局部变量。

程序运行过程中,函数多次运行时,其定义的局部变量不一定分配同一个存储单元。

16.在局域网中,服务器、用户工作站、网络设备和通信介质网络软件等为基本组成部件。

在下列网络设备中,______是必须有的网络设备。

(分数:

1.00)

 A.收发器

 B.集线器

 C.路由器

 D.网卡 √

解析:

[解析]

在局域网中,网卡必须具备的,其功能有实现与主机总线的通讯连接,解释并执行主机的控制命令;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实现物理层的功能等:

17.在指令执行过程中,通过______来控制CPU的指令执行顺序。

(分数:

1.00)

 A.标志寄存器

 B.指令指针寄存器 √

 C.程序计数器

 D.变址寄存器

解析:

[解析]

指令指针寄存器IP,用来控制CPU的指令执行顺序,它和代码段寄存器CS一起可以确定当前所要取的指令的内存地址。

顺序执行程序时,CPU每取一个指令字节,IP就自动加1,指向下一个要读取的字节。

当IP单独改变时,会发生段内转移。

当IP和Cs同时改变时,会产生段间的程序转移。

18.在系统详细设计中,______是简单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

(分数:

1.00)

 A.IPO图

 B.盒图

 C.流程图 √

 D.数据流图

解析:

[解析]

流程图是历史最久、流行最广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具有直观、形象、容易理解等优点,在系统详细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盒图也是一种软件详细设计工具的一种,它是为了支持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而产生的,没有流程图应用的广泛。

19.稀疏矩阵一般的压缩存储方法有两种,即______。

(分数:

1.00)

 A.二维数组和三维数组

 B.三元组表和散列

 C.三元组表和十字链表 √

 D.散列和十字链表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稀疏矩阵的存储方式,在一个矩阵中,若非零元素的个数远远小于零元素的个数,且非零元素的分布没有规律,则称之为稀疏矩阵。

对于稀疏矩阵,存储非零元素时必须同时存储其位置,所以用三元组来唯一确定矩阵A中的元素。

矩阵三元组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称为三元组顺序存储,而它的链式存储结构是十字链表。

20.Jackson结构化程序设计是一种面向______的程序设计方法。

(分数:

1.00)

 A.数据流

 B.数据结构 √

 C.对象

 D.控制

解析:

[解析]

Jackson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它主张程序结构与问题结构相对应,而问题结构可用它所处理的数据结构来表示,因而要求程序结构反映出数据结构。

21.结构化方法中,数据流程图是______。

(分数:

1.00)

 A.工程流程图的抽象

 B.业务流程图的抽象 √

 C.系统流程图的抽象

 D.程序流程图的抽象

解析:

[解析]

数据流程图既是对原系统进行分析和抽象的工具,也是用以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它是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

它有两个特点:

概括性和抽象性。

业务流程图一般用来描述原系统业务,表达原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和便于以后各工作阶段能有效地研究和使用这些调查成果。

(25)机制是一种解决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有效工具;当其值为-2,表示当前阻塞队列中有(26)个等待进程。

(分数:

2.00)

 A.线程

 B.管程

 C.信号量 √

 D.临界资源

解析:

 A.1

 B.2 √

 C.3

 D.0

解析:

[解析]

信号量机制是一种解决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有效工具。

信号量是表示资源的物理量,其值仅能由P、V操作原语来改变。

信号量s≥0时的数值表示某类资源的可用数量,S<O时的绝对值表示阻塞队列中等待该资源的进程数。

执行P操作意味着申请分配一个单位的资源,故执行S减1操作;执行一次V操作则意味着释放一个单位的资源,故执行S增1操作。

22.分时操作系统采用______方式来处理来自终端的信息。

(分数:

1.00)

 A.优先级

 B.多级反馈

 C.短作业优先

 D.时间片轮转 √

解析:

[解析]

分时操作系统是一台计算机连接多个终端,各用户通过各自的终端交互使用这台计算机。

在分时系统中,把CPU的运行时间分成一个个长度相等的时间片,并按这些时间片依次轮流执行各终端程序。

若某个终端程序在分配给它的时间片内没有运行完,则暂停该终端程序的执行并把CPU分配给下一个终端程序。

通过采用时间片轮转方式处理终端用户的方式,使各终端之间独立操作相互不受干扰,似乎独占机器。

23.TheInternetisbasedoiltheconceptofa(n)______relationshipbetweencomputers.

(分数:

1.00)

 A.browser/server √

 B.client/server

 C.conection

 D.topology

解析:

[解析]

在像美国和英国之类的工业社会,从事信息职业人占有很大的部分。

24.计算机网络中,使用______来保证信息传输的保密性、数据交换的完整性、发送信息的不可否认性、交易者身份的确定性。

(分数:

1.00)

 A.加密机制

 B.访问控制机制

 C.数字签名技术 √

 D.身份认证技术

解析:

[解析]

数字签名是用于确认发送者身份和消息完整性的一个加密的消息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和发送者身份的正确确认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签名技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用来保证计算机网络中信息传输的保密性、数据交换的完整性、发送信息的不可否认性以及交易者身份的确定性等。

25.Theearliestmethodofdeliveringtelecommunicationsisthe______.

(分数:

1.00)

 A.telegraph

 B.telephone √

 C.e-mail

 D.letter

解析:

[解析]

因特网的计算机之间是工作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之上的。

26.设关系R、S如下图所示,则R+S=______。

[*]

[*]

(分数:

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析]

设X为属性AB,Y为属性CD,R÷S应当满足元组在属性AB上的分量值x的像集Yx包含关系S在CD上投影的集合。

关系S在Y上的投影为{(e,f),(m,n)}。

对于关系R,属性组X可以取3个值{(a,b),(c,d),(b,d)},它们的像集分别为:

{(e,f),(m,n)}、{(P,q),(m,n)}、{(e,f),(m,n)},其中包含{(e,f),(m,n)}的有(a,b)、(b,d)。

因此R÷S={(a,b),(b,d)

27.在关系R1中,属性A不是R1的主码,但却是另一关系R2的主码,则称A为R1的______。

(分数:

1.00)

 A.候选码

 B.外码 √

 C.主属性

 D.非主属性

解析:

[解析]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或属性组的值能唯一的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或属性组为候选码。

从多个候选码中选定一个为主码,来区分同一实体集的不同实体。

包含在任何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不包含在任何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如果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或属性组非R的主码,而是其他关系的主码,那么该属性或属性组称为R的外码。

题目中,A不是R1的主码,但是R2的主码,可见A是R1的外码。

28.虚拟现实技术将现实世界的多维信息映射到计算机的数字空间,并生成相应的虚拟世界,它具有的特征不包括______。

(分数:

1.00)

 A.独立性 √

 B.多感知性

 C.沉浸感

 D.交互性

解析:

[解析]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涉及计算机科学、电子学、心理学、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它运用计算机对现实世界进行全面仿真,创建与现实社会类似的环境,通过多传感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的直接自然交互。

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特征有:

多感知性:

具有计算机视觉、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等。

理想的虚拟现实就是应该具有人所具有的感知能力。

沉浸感:

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

交互性:

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

29.在Windows中,用“创建快捷方式”创建的图标______。

(分数:

1.00)

 A.可以是任何文件或文件夹

 B.只能是可执行的程序或程序组

 C.只能是单个文件 √

 D.只能是程序文件和文档文件

解析:

[解析]

建立快捷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为打开文件或文件夹提供方便,而真正的文件或文件夹并不在此处。

可以通过右击快捷方式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属性”对话框,在“快捷方式”选项卡的“目标”框可看到文件存储的真实位置。

对快捷方式进行操作,实际上是通过某种链接关系对原文件或文件夹进行操作。

30.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的期限为______。

(分数:

1.00)

 A.自申请批准日起计算,期限为20年

 B.自申请批准日起计算,期限为10年

 C.自申请日起计算,期限为10年 √

 D.自申请日起计算,期限为20年

解析:

[解析]

我国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专利申请日起计算。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包括(30)、运算、控制、传输等,可计算问题的程序都可以用顺序结构、(31)和重复结构这三种控制结构来描述。

(分数:

2.00)

 A.表达式

 B.过程

 C.数据 √

 D.变量

解析:

 A.循环结构

 B.选择结构 √

 C.I/O流结构

 D.转移结构

解析:

[解析]

一般程序语言中提供了描述数据、运算、控制和传输的基本语言成分。

数据成分是指一种程序语言的数据类型,数据是程序操作的对象。

运算成分指明允许使用的运算符号及其运算规则。

控制成分指明语言允许表达的控制结构,可计算问题的程序都可以用顺序、选择和重复这三种控制结构来描述。

顺序结构用来表示一个计算操作序列;选择结构提供了在两种或多种分支中选择其中一个的逻辑;重复结构也称循环结构,它描述了重复计算的过程,主要有while型重复结构和do-while型重复结构。

学生成绩的关系模式为s(SNO,SNA,CN,SM),其中SNO表示学生的学号、SNA表示学生姓名、CN为学生所选课程号、SM为学生所选课程的成绩。

从中选取选择了课程号为10081025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并按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SELECTSNO,SNA,SM

FROMS

WHERE(60)

(61)SMDESC;

(分数:

2.00)

 A.CN='10081025' √

 B.CN=10081025

 C.CNIN10051025

 D.CNON'10051025'

解析:

 A.HAVING

 B.GROUPBY

 C.WITH

 D.ORDERBY √

解析:

[解析]

在SQL语句中,对字符串操作时需要有单引号或双引号括起来。

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为WHERE

VARIABLE='字符串'。

进行排序时,使用的子语句是ORDERBY,其默认排序次序为由小到大,如果需要进行降序排列只需要加上DESC即可。

GROUPBY为分组子句,如果元组在分组前按照某种方式加上限制,使得不需要的分组为空,可以在GROUPBY子句后面跟一个HAVING予句。

31.在我国,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GB/T15538-95属于______。

(分数:

1.00)

 A.强制性行业标准

 B.推荐性行业标准

 C.强制性国家标准

 D.推荐性国家标准 √

解析:

[解析]

区别一个标准首先检查前两位。

GB为国家标准,DB为地方标准,首位为Q的是企业标准,已公布的向行业标准代号有QJ、sJ、JB、JR等。

如果有'/T'则表示该标准为推荐性,否则为强制性。

题目中,GB/T15538-95前两位为GB,且其后紧跟'/T',可见该代号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在下列程序代码中,主程序调用add(x)时,若参数传递采用引用方式,则其输出结果为(34),若参数传递采用传值方式,则输出结果为(35)。

[*]

(分数:

2.00)

 A.2

 B.4

 C.6 √

 D.8

解析:

 A.2

 B.4 √

 C.6

 D.8

解析:

[解析]

在过程首部声明的参数称为形式参数,简称形参;过程调用时的参数称为实际参数,简称实参。

在调用时,首先进行实参和形参的参数传递。

以传值方式进行参数传递时,对形参的修改不会影响实参的值。

以引用方式进行参数传递时,针对形参的修改将反映到对应的实际参数变量中。

题中若调用add(x)时,采用引用方式传递参数,那么对形参的修改直接反映到实参a中,因此结果为6;采用传值方式传递参数时,对形参的修改不影响实参,所以结果为4。

32.在软件的生命周期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______

(分数:

1.00)

 A.软件生命周期分为计划、开发和运行3个阶段

 B.在开发初期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详细设计 √

 C.在开发后期要进行代码编写和软件测试

 D.运行阶段主要是进行软件维护

解析:

[解析]

详细设计在分析阶段后再实施,而不是在开发初期进行。

用32K×4位的RAM芯片构成256K×32位存储器芯片M,至少需要(20)个RAM芯片。

若用构成的芯片M来存储16MB的内容,则至少需要(21)个这样的芯片M。

(分数:

2.00)

 A.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