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52098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docx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

术语

2.1.1钢管混凝土构件:

在钢管内填充混凝土的构件,包括实心和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可为圆形、矩形、及多边形,简称CFST构件

2.1.2钢管混凝土结构:

采用钢管混凝土构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简称CFST结构

2.1.3实心钢管混凝土构件:

钢管中填满混凝土构件,简称S-CFST结构

2.1.4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

在空钢管中灌入一定量混凝土,采用离心法制成的中空心的钢管混凝土构件,简称H-CFST结构

2.1.5含钢率:

构件界面中钢管面积与混凝土面积之比

2.1.6空心率:

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中空心部分的面积与混凝土加空心部分总面积之比

2.1.7套箍系数:

构件截面中钢管面积、钢材强度设计值乘积与混凝土面积、混凝土强度设计乘积之比

2.1.8钢管海砂混凝土构件采用海砂混凝土制作的钢管混凝土构件

2.1.9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

采用再生骨料混凝土制作的钢管混凝土构件

3材料

3.1.1钢材的选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

3.1.2承重结构的圆钢管可采用焊接圆钢管、热轧无缝钢管,不宜选用输送流体用的螺旋焊管。

矩形钢管可采用焊接钢管,也可采用冷成形矩形钢管,当采用冷成形矩形钢管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结构用冷弯矩形钢管》JG/T178中I级产品的规定。

直接承受动荷载或低温环境下的外露结构,不宜采用冷弯矩形钢管。

多边形钢管可采用焊接钢管,也可采用冷成型多边形钢管

3.1.3钢材的强度设计值f,弹性模量E和剪变模量G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执行

1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

2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

3钢材应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3.2.1钢管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执行;

当采用C80以上高强度混凝土时,应有可靠的依据

3.2.2实心钢管混凝土构件中可采用海砂混凝土。

海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和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的规定。

3.2.3钢管混凝土构件中可采用再生骨料混凝土。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搭配比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和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范》JGJ/t240的规定

3.2.4钢管混凝土构件中可采用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和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的规定

3.3.1用于钢管混凝土结构可采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手工焊接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5117和《热强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

选择的焊条形号应与被焊钢材的力学性能相适应

2自动或半自动焊接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被焊钢材相适应,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用的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的规定

4当两种级别的钢材相焊接时,可采用与强度较低的钢材相适应的焊接材料

3.3.2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执行

3.3.3当采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钢管混凝土构件时,连接紧固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和《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2的规定。

可采用4.6级和4.8级的C级螺栓

2高强度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构件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钢构件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母》GB/T1229、《钢构件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钢构件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632的规定。

当螺栓需要热镀锌防腐时,宜采用6.8级和8.8级C级螺栓

3普通螺栓连接和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执行。

3.3.4栓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BG/T10433的规定。

4.1一般规定

4.1.1钢管混凝土结构可采用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支撑结构、筒中筒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和杠塔结构。

4.1.2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多层和高层建筑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及规则性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有关规定

4.1.3工业与民用建筑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时,框架梁宜采用钢梁或钢-混凝土组合梁,也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

4.1.4在框架-核心筒结构及筒中筒结构中,外围框架平面内连接应采用刚性连接,楼面梁和钢筋混凝土筒体级外围框架柱的连接可采用刚接或铰接

4.1.5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多层和高层建筑无地下室时,钢管混凝土柱应采用埋入式柱脚;当设置地下室且钢管混凝土柱伸直地下至少两层时,宜采用埋入式柱脚,也可采用非埋入式柱脚;

4.1.7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容许长细比不宜大于表4.1.7的限值

4.1.8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在浇筑混凝土前,其轴心应力不宜大于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的60%,并满足稳定性要求

4.1.9重型工业厂房宜采用实心钢管混凝土格构式柱,轻型工业厂房可采用空心钢管混凝土单支柱和格构式柱

4.1.10实心圆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可按本规范第5章或第6章计算

4.1.11直径大于2m的圆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及边长大于1.5m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应采用有效措施减少给国内混凝土收缩对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

4.2.4抗震设计时,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抗震调整系数应按表4.2.4采用

4.2.6房屋高度不小于150m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建筑应满足风振舒适度要求。

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规定的10年一遇的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结构顶点的顺风向和横风向振动最大加速度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有关规定计算,横风向振动最大加速度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时阻尼比宜取0.01~0.02

4.3实心钢管混凝土结构

4.3.1实心钢管混凝土构件中,圆钢管外径或矩形钢管边长不宜小于168mm,壁厚不宜小于3mm

4.3.2实心钢管混凝土个套箍系数

宜为0.5~2.0,套箍系数

应按本规范第5.1.2条计算

4.3.3实心钢管混凝土结构乙类和丙类建筑的最大使用高度应符合4.3.3的规定。

对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表中最大适用高度宜适当降低,对甲类建筑,6度~8度时宜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后符合本表的规定,9度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并应采取有效措施,当框架-核心筒及筒中筒结构采用钢梁、钢-混凝土组合梁及型钢混凝土梁时,应按表中确定最大适用高度,当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时,最大适用高度应按钢筋混凝土结构确定

4.3.4实心钢管混凝土构件建筑的适用最大高宽比不宜超过表4.3.4的规定

4.3.5当框架-核心筒的高度不大于60m时,其抗震等级可按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对乙类建筑及III、IV类场地及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地区的丙类建筑,当高度超过对应的适合高度时,应采用特一级的抗震构造措施,当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时,抗震等级应按钢筋混凝土结构确定

4.3.6实心钢管混凝土房屋结构在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

1当房屋高度不大于150m时,不宜大于表4.3.6的限值

2当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及筒中筒结构高度不小于250m时,最大楼层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不宜大于1/500

3当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及筒中筒结构高度位150m-250m时,最大楼层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在第1款和第2款之间插值

4.3.7实心钢管混凝土房屋结构在罕见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层弹塑性位移与层高比不宜大于表4.3.7中的限值

4.3.8当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采用实心钢管混凝土框支柱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框支柱应从基础顶面伸至转换层,并应与转换构件连接

2在地面以上设置框支层的位置,8度时不宜大于4层,7度时不宜大于6层,6度时其层数可适当增加,

4.3.9采用钢梁的实心混凝土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阻尼比可按表4.3.9取值,并应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阻尼比可取0.050

4.3.10抗震设计时,矩形实心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压比应

4.4.空心钢管混凝土结构

4.4.1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中,圆钢管外径、多边形外径圆直径、方形边长不宜小于168mm。

空心变截面小端外径不宜小于130mm。

钢管壁厚不宜小于3mm

4.4.2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套箍系数以为0.5~2.0,套箍系数应按本规范第5.1.2条计算

4.4.3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空心率不宜小于0.25,且不宜大于0.75。

抗震设计的空心钢管混凝土柱空心率不应大于表4.4.3限值,空心率应按本规范第5.1.4条计算

4.4.4工业厂房中空心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阻尼比可取0.035,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阻尼比可取0.050

 

6.1.7拱的计算长度系数

6.2.1当钢管混凝土单支柱的剪跨a小于柱子直径的2倍时,应验算柱的横向受剪承载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横向剪力设计值不大于钢管混凝土支柱的剪跨横向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7.1.1采用钢管混凝土楼盖时,梁(板)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的受剪承载力应

 

7.1.3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刚接连接应符合

1连接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和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分别不应小于连接构件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和受剪承载力设计值,采用高强度螺栓时,应采用摩擦性高强螺栓,不得采用承压型高强螺栓

2连接的受弯承载力应由梁翼缘与柱的连接通过,连接的受剪承载力应由梁腹板与柱的连接通过

3地震设计状况是,尚应按下列公式验算连接的极限承载力

7.1.3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刚接连接抗震设计的连接系数

7.1.4采用钢管混凝土楼盖时,梁、板受力钢筋不应直接焊接于钢管壁上

7.1.5在钢管内宜减少设置横向穿管、加劲板(环)和其他附件,减少对管内混凝土浇灌的不利影响

7.1.6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分段接头位置宜在楼面标高以上1.2m~1.3m

7.2实心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和梁柱节点

7.1.2等直径钢管对接时宜设置环形隔板和内衬钢管段,内衬钢管段也可兼作为抗剪连接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上下钢管之间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坡口可取35度,直焊缝钢管对接处应错开钢管焊缝

2内衬钢管仅作为衬管使用时,衬管管壁厚度宜为4mm~6mm,衬管高度为50mm,其外径宜比钢管内径小2mm

3内衬钢管兼作为抗剪连接时,衬管管壁厚度不宜小于16mm,衬管高度宜为100mm,其外径宜比钢管内径小2mm

7.2.2不同直径钢管对接时,宜采用一段变径钢管连接,变径钢管的上下两端均宜设置环形隔板,变径钢管的壁厚不应小于所连接的钢管壁厚,变径段的斜度不宜大于1:

6,变径段宜设置在楼盖结构高度范围。

7.2.3钢管分段接头在现场连接时,宜加焊内套圈和必要的焊缝定位件

7.2.4钢管混凝土柱的直径较小时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之间可采用外加强环连接,外加强环应为环绕钢管混凝土柱的封闭的满环。

外加强环与钢管钢管外壁应采用全熔透焊缝连接,外加强环与钢梁应采用栓焊连接。

外加强环的厚度不宜小于钢梁翼缘的厚度、宽度不宜小于钢梁翼缘宽度的0.7倍。

外加强环也可按本规范附录C中的方法进行设计

7.2.5钢管混凝土柱的直径较大时,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之间可采用内加强环。

内加强和与钢管内壁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连接。

梁与柱可采用现场直接连接,也可与带有悬臂梁段的柱在现场进行梁的拼接。

悬臂梁段可采用等截面悬臂梁段,也可采用不等悬臂梁段,当悬臂梁段的截面高度变化时,其坡度不宜大于1:

6

7.2.6当钢管柱直径较大且钢梁翼缘较窄的时候可采用钢梁穿过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方式,钢管壁与钢梁翼缘应采用全熔透剖口焊,钢管壁与钢梁腹板可采用角焊缝

7.2.7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构造应同时符合管外剪力传递及弯矩传递的受力规定。

7.2.8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时钢管外剪力传递可采用环形牛腿或承重销,钢筋混凝土无梁楼板或井式密肋楼板与广告混凝土柱连接时,钢管外剪力传递可采用台锥式环形深牛腿

7.2.9环形牛腿、台锥式深牛腿可由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的肋板和上下加强环组成

肋板应与钢管壁外表面及上下加强环采用角焊缝焊接,上下加强环可分别与钢管壁外表面采用角焊缝焊接。

环形牛腿的上下加强环、台锥式深牛腿的下加强环应设置直径不小于50mm的圆孔。

台锥式环深牛腿下加强环的直径可由楼板的冲切强度确定

7.2.11钢管混凝土外径不小于600mm时可采用承重销传递剪力。

有穿心板和上下翼缘板组成的承重销。

其截面高度宜取框架梁截面高度的0.5倍,其平面位置应根据框架梁的位置确定。

翼缘板在穿过钢管壁不少于50mm后可逐渐减窄。

钢管与翼缘板之间、钢管与穿心腹板之间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焊接,穿心腹板与对面的钢管壁之间或与另一方向的穿心腹板之间应采用角焊缝焊接

7.1.13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管外弯矩传递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环梁、穿筋单梁、变宽度梁或外加强环

7.2.14钢筋混凝土环梁的配筋应按本规范附录D的方法计算去,环梁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环梁截面高度宜比框架梁高50mm

2环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框架梁宽度

3框架梁的纵向钢筋在环梁内的锚固长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4环梁上下环筋的截面积应分别不宜小于框架梁上下纵筋截面积的0.7倍

5环梁内外侧应设置环向腰筋直径不宜小于14mm,间距不宜大于150mm

6环梁按构造设置的箍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外侧间距不宜大于150mm

7.2.15采用穿筋单梁构造时,在钢管开孔的区段应采用内衬管段或外套管段与钢管壁紧贴焊接,衬(套)管的壁厚不应小于钢管的壁厚,穿筋孔的环向净矩s不应小于孔的长径b衬(套)端面至孔边的净矩w不应小于孔长径b的2.5倍。

宜采用双筋并股穿孔

7.2.16钢管直径较小或梁宽较大时可采用梁端加宽的变宽度梁传递管外弯矩,一个方向梁的2根纵向钢筋可穿过钢管,梁的其余纵向钢筋应连续绕过钢管,绕筋的斜度不应大于1/6,应在梁变宽度处设置箍筋

7.2.17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采用外加强环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管外设置加强环板,梁内的纵向钢筋可焊在加强环板上,或通过钢筋套筒与加强环相连,此时应在钢牛腿上焊接带孔洞与钢筋套筒连接

2当受拉钢筋较多时,腹板可增加至2块~3块,将钢筋焊在腹板上

3加强环板的宽度b与钢筋混凝土梁等宽。

加强环板的厚度t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7.2.18单层工业厂房阶形格构式柱,在变截面处可采用肩梁支吊车梁,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肩梁应由腹板、平台板和下部水平隔板组成,呈工字形截面

2梁肩腹板可采用穿过柱肢钢管和不穿过柱肢钢管两种形式,当吊车梁梁端压力较大时,肩梁腹板宜采用穿过柱肢钢管的形式。

穿过钢管的腹板应采用双面贴角焊缝与钢管全熔透焊接

3腹板顶面应刨平,并应和平台板顶紧

7.4柱脚节点

7.4.1钢管混凝土柱的柱脚可采用端承式柱脚或埋入式柱脚。

对于单层厂房,埋入式柱脚的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5D;无地下室或仅一层地下室的房屋建筑,埋入式柱脚埋入深度不应小于2.0D(D为钢管混凝土柱直径)

7.4.2圆形钢管混凝土想、偏心受压柱,承受弯矩和轴心压力作用,其柱脚环形底板下混凝土截面和其环内核心混凝土截面的斜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7.4.3端承式柱脚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环形柱脚板的厚度不宜小于钢管壁厚的1.5倍,且不应小于20mm

2环形柱脚板的宽度不宜小于钢管壁厚的6倍,且不应小于100mm

3加劲肋的厚度不宜小于钢管壁厚,肋高不宜小于柱脚板外伸宽度的2倍,肋距不应大于柱脚板厚度的10倍

4锚栓直径不宜小于25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锚入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长度不应小于40d及1000mm的较大者

7.4.4钢管混凝土柱脚板下的基础混凝土内应配置方格钢筋网或螺旋式箍筋。

应验算施工阶段和竣工后柱脚下基础混凝土的局部受压承受力,局部受压承受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计算局部受压承受力时,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可取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面积,局部受压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中相关的规定

7.4.7空心钢管混凝土柱脚同基础相连时,底层1/3以下空心部分宜填满混凝土,且计算时不宜考虑空心中填满混凝土部分的承载力

8防火设计

8.0.4每个楼层的柱钢管壁均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2mm的排气孔,其位置宜位于柱与楼板相交位置上方及下方100mm处,并沿柱身反对称布设

 

9.1.1钢管的制作、钢管焊缝的施工与检验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和《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的相关规定。

9.1.2钢管的制作应根据设计文件绘制钢结构施工详图,并应按设计文件和施工条件、运输要求、吊装能力和安装条件,确定钢管的分段或拼焊。

9.1.3钢管段制作的容许偏差应符表9.1.3的规定

9.1.4钢管下料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制作时的焊接收缩量和切割、端铣等的加工余量。

9.1.5对于大直径钢管,当采用直缝焊接钢管时,等径钢管相邻纵缝间距不宜少于300mm,纵向焊缝沿圆周方向的数量不宜超过2道。

相邻两节管段对接时纵向焊缝应互相错开,间距不小于300mm。

9.1.6钢管的接长应采用对接熔透焊缝,焊缝质量等级加工厂制作应为一级;现场焊接不得低于二级。

每个制作单元接头不宜超出一个,当钢管采用卷制方式加工成型时,可允许适当增加接头。

钢管的接长最短拼接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的规定。

9.1.7钢管构件制作完成后,应按设计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进行验收。

9.2.1钢管构件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选择除锈、防锈涂装工艺。

当设计未提出具体内外表面处理方法时,内表面处理应无可见油污、无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或污染物;外表面可根据涂料的除锈匹配要求,采用适当处理方法,涂装材料附着力应到达相关规定。

9.2.2钢管构件防腐涂装可采用热镀锌、喷涂锌、喷刷涂料等方式。

热镀锌、喷涂锌工艺顺序应安排在管内浇筑混凝土之前。

9.2.3热镀锌涂装工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T/T13912的规定。

9.2.4喷涂锌防腐涂装可采用电弧喷锌或热喷锌等方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热喷涂热喷涂构件的质量要求》GB/T19352的规定。

9.2.5涂料防腐涂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的规定。

当设计文件无涂层厚度具体要求时,涂层干漆膜总厚度室外构件可为150Um,室内构件可为125um。

9.3实心钢管混凝土浇筑与安装施工

9.3.1钢管内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的规定。

管内混凝土可采用从管顶向下浇筑、从管底泵送顶升浇筑法或立式手工浇筑法。

9.3.2钢管混凝土结构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宜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2混凝土应采取减少收缩的技术措施

3钢管截面较小时,应在钢管壁适当位置留有足够的排气孔,排气孔孔径不应小于20mm;浇筑混凝土应加强排气孔观察,并应确认浆体流出金额浇筑密实后再封堵排气孔

4应采用粗骨料粒径不大于25mm的高流态混凝土或粗骨料粒径不大于20mm的自密实混凝土,混凝土最大倾落高度不宜大于9m;当倾落高度大于9m时,宜采用串筒、溜槽或溜管等辅助装置进行浇筑;

5混凝土从管顶向下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筑应有足够的下料空间,并应使混凝土充满整个钢管;

2)输送管段内径或斗容器下料口内径应小于钢管内径,且每边应留有不小于100mm的间隙;

3)应控制浇筑速度和单次下料量,并应分层浇筑至设计标高;

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对管口进行临时封闭

6混凝土从管底顶升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钢管底部设置进料输送管,送料输送管应设止流阀门,止流阀门可在顶升浇筑的混凝土到达终凝后拆除

2)应合理选择混凝土顶升浇筑设备,应配备上下通信联络工具,并应采取可有效控制混凝土顶升或停止的措施

3)应控制混凝土顶升速度,并应均衡浇筑至设计标高

7立式手工浇筑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钢管直径大于350mm时,可采用内部振动器(振捣棒或锅底形振动器等),每次振捣时间宜在15s-30s,一次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m,当钢管直径小于350mm时,可采用附着在钢管上的外部振动器进行振捣,外部振动器的位置应随混凝土的浇筑进展调整振捣

2)一次浇筑的高度不宜大于振动器的有效工作范围,且不宜大于2m

9.3.3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结构部位、结构形状、结构配筋等确定合适的浇筑方案

2自密实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医院20mm

3浇筑应能使混凝土填充到钢筋、预埋件、预埋钢构周边及模板内各部位

4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布料点应结合拌合物特征选择适宜的间距必要时可通过试验确认混凝土布料点下料间距

9.3.4当混凝土浇筑到钢管顶端时,可按下列施工方法选择其中一种方法:

1使混凝土稍微溢出后,再将留有排气孔的层间横隔板或封顶板紧压到管端,随即进行电焊;待混凝土到达设计强度的50%后,再将横隔板或封顶板按设计要求补焊完成

2将混凝土浇灌到稍低于管口位置,待混凝土到达设计强度的50%后,再用相同等级的水泥砂浆补填至管口,并按上述方法将横隔板或封顶板一次封焊到位

9.3.5管内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可采用敲击钢管的方法进行初步检查,当有异常,可采用超声波进行检测。

对浇筑不密实的部位,可采用钻孔压浆法进行补强,然后将钻孔进行补焊封固

9.3.6当采用海砂配制混凝土用于实心钢管混凝土且全封闭时,其氯离子的含量可不经过或不需达到重量比的要求,当采用再生骨料配制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

海砂、再生、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定》JGJ/T240和《自密实混凝土应用设计规程》JGJ/T283的规定

9.4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制作

9.4.1钢管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类的外加剂

9.4.2混凝土的离心法成型工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形筋混凝土电杆》GB/T4623的规定。

离心混凝土构件制作应采用钢模离心工艺

9.4.3构件经离心层型后,宜静停1h后进行蒸汽养护,养护升温、恒温和降温过程程序应合理安排。

养护前应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