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精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571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精品.docx

《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精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精品.docx

心得体会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精品

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一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醒,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1840,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不可忘怀的数字。

  这一年,英国的战舰轰开了国门;这一年,外国商船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内河;这一年,清政府失去了关税的自主制定权;这一年,《南京条约》宣告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复兴之路》的导言中,指出这部政论片存在的意义,那就是——用历史感悟未来。

  片子从辛亥革命开始。

  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由拥兵自重的袁世凯所窃取。

  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他只赶跑了一个皇帝,他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

  1912年,皇帝倒了,辫子剪了,但是帝国主义的压迫还在,英租界,法租界还在。

  为了支持,日本的支持买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人感叹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1916年,袁世凯的皇帝梦做了83天以后破灭,北洋政府连东周周天子那样的的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

  莽莽神州,已倒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依谁。

  20世纪早期,中国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混乱不断。

  相界与占领区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战舰仍在中国内河耀武扬威。

  中国该何去何从?

在这摇摆不定的时刻,十月革命的炮火烧到了中国。

  于是,有了那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康乾盛世中,在一片阿谀赞誉之声中,爱新觉罗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

  而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

  西方船坚炮利,朝发夕至。

  而清朝军队还是红缨枪,马背上前进。

  可见,政府的腐败,军队的软弱招来了豺狼虎豹。

  军队保护着国民,维持着安定。

  有人说在如此一个和平年代,国家花这么多纳税人的钱去养这么一群人去当兵,研发先进武器,这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

  今年的国情月饼也花费了很多的资金,但是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震慑境外的反华势力。

  国家的高端武器是国家的机密,可是为什么要亮出来给世界看?

歼十战斗机和九九式新型主站坦克和战略、战术导弹集体亮相,给世界以如此的震撼,必定会引起各国军事装备专家的研究以及针对性的防御。

  可是。

  这仍旧战士给了世界看。

  着说明了什么?

说明中国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全世界均被挑战,证明我们已经不是1840年的中国,我们有准备应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行动,并且我们绝对不会吃亏,对我们动武前,请三思。

  和平时期,军事演习是为了让军队保持战斗力,而月饼则是国家使用的不流血的军事行动。

  这是展示能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和领土完整。

  《复兴之路》第三集起,告别了屈辱的近代史,进入了当代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解决之后,中国的第二个任务出现了,就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新生的共和国用半年的时间稳定物价,继续农村土改。

  成立第三天,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两个多月后,毛泽东前往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正在这时,东北边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战斗。

  1977年的北京工人体育馆中正在进行一场足球比赛。

  它之所以被载入史册,是因为在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的邓小平在这场比赛中公开亮相。

  据日本共同社描述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全部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认为,在经济事务方面预计他将逐渐发挥关键作用。

  当时刚结束十年动乱,百姓生活几乎没有改善,而这时,中国的大陆四周出现了亚洲四小龙。

  中国何去何从?

以为88随高龄的老人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

  中国的复兴治理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思想进步的阀门;简历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20世纪是个变革的世纪。

  2019年11月8日,胡锦涛当选为总书记。

  2019年12月5日新一任的领导人冒雪赶往西柏坡学习考察。

  这是新一代党中央对人民的承诺我们将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居安思危是我们的传统,忧患意识不会消失。

  曾记否,2019年5·12汶川地震时那位耳鬓斑白的老人的背影;曾记否,那位老人的眼泪;曾记否,那老人在废墟中一个个件事的脚步;曾记否,那一夜间花白的青丝;曾记否,那多难兴邦的四个大字,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推动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

  犹在眼前,那鸟巢内澎湃;犹在眼前,那水立方魅力身形;犹在眼前,那雄壮国歌的奏响;犹在眼前,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犹在眼前,那喜极的泪水;犹在眼前,那对伊辛巴耶娃、博尔特……的真诚的欢呼与祝福。

  2019,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冲击着世界经济;冰岛已然国家破产;而中国却保持着8的进京增速。

  潘石屹说外国人,7、8月在干什么?

躺在沙滩晒太阳。

  而中国人在干什么?

干工作,正在努力地付出自己的汗水。

  有这样的国民,害什么经济危机。

  是的,有这样的手足兄弟,怕什么经济危机,怕什么反华势力,怕什么台湾问题!

中华民族可以淡然一笑,你敢!

这小雨,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知兴替而后何为?

正如开头的那句话——用历史感悟未来!

  篇二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去年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播出的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由《大国崛起》的原班人马制作,有人称是《大国崛起》的姊妹篇。

  《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该片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了中国如何从民族觉醒到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从实现改革开放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一部能够让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必看的巨片,作为大学生观看该片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的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我是一个月前在学校网站的"山大新闻网"的"视听在线"上看完此片的,初看此片,就感觉到它与《大国崛起》有很多相近之处,我当时看的很专注,总感觉有一股力量吸引着我去一口气看完。

  看过《大国崛起》后,再看《复兴之路》,受到的震撼很大,这种震撼从一开始一直延续到看完,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感触太深了,总感觉不吐不快,籍此机会,借以抒发自己的感触。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

  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用历史感悟未来。

  这是对该片所述内容的浓缩,该片共分为六集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

  观看此片的过程中,我的感受随时期的变化而变化从1840年之后一直到辛亥革命,看到很多屈辱事件时很气愤,尤其当看到清政府赔偿西方列强那么多钱,光赔日本人的钱就相当于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时,气愤之极,挥舞起拳头;但是到抗战胜利,看到了中国复兴的转折点时,内心十分激动,及至建国初期的时候看到祖国取得的成绩非常欣慰,但因紧接的文革又感到很大的遗憾;到改革开放以后又非常振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我差不多就是这么三种感受经历一个就是建国之前的气愤;然后到建国初期既欣慰又有一些遗憾;再到改革开放又很自豪。

  因为总是有人要粉饰历史,所以我们要记住历史。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永记祖国的历史,这不仅是为了要更好的与篡改歪曲历史的恶势力斗争;也更是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们需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服务祖国,服务人民。

  作为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祖国建设的准接班人,我们要牢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壮大自己的国家。

  因为百年的屈辱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大清的闭关锁国,天国美梦,孤立了自己,使自己从此在世界上落伍,我们丛中得到了教训只有吸收世界的先进成果,使自己融入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共发展。

  闭关的后果让我们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们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后作出的明智抉择,我们必须要长期坚持。

  曾经的东方大国,被别人用尖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们不得不感言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卫自己的人民,保卫自己的家园。

  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但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必须拥有维护和平的力量,建设强大的国防,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才能铸就保卫和平的钢铁长城。

  在《复兴之路》中,我还激动的看到,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且艰难的道路,人类历史上在上世纪之初还没有哪个国家曾经遭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再看看现在社会的繁荣,中国人应该学会自豪和自信,但是不是自大。

  片中解说词说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

  可以看出一个大国从伤痕一路走来的不容易,这就像我们一个家庭一样。

  我小时候父亲去世,家里老屋连楼板都没,还拉了一笔看似不小的债务。

  后来大姐工作以后努力挣钱还债,再后来家里老屋铺上楼板,家里用上煤气灶,买来西湖牌黑白电视。

  到以后2姐在北京读完大学,做了白领,以及到我大学毕业以后,家里造了新房子,在北京买房子。

  在中国,在我那个村子里,很多乡亲都是这样从贫穷走到小康,从物资的丰富走到精神文明的满足。

  一个家的复兴之路不就能勾勒出我们伟大国家的强大之路吗?

  不论是要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还是建设强大的国防,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全方位的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使自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现在,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看完《复兴之路》,我们在震撼之余,最重要的是要继往开来,沿着前辈们在复兴之路上留下的足迹,更成功的走好复兴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现阶段,作为大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篇三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去年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播出的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由《大国崛起》的原班人马制作,有人称是《大国崛起》的姊妹篇。

  《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该片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了中国如何从民族觉醒到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从实现改革开放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一部能够让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必看的巨片,作为大学生观看该片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的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我是一个月前在学校网站的"山大新闻网"的"视听在线"上看完此片的,初看此片,就感觉到它与《大国崛起》有很多相近之处,我当时看的很专注,总感觉有一股力量吸引着我去一口气看完。

  看过《大国崛起》后,再看《复兴之路》,受到的震撼很大,这种震撼从一开始一直延续到看完,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感触太深了,总感觉不吐不快,籍此机会,借以抒发自己的感触。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

  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用历史感悟未来。

  这是对该片所述内容的浓缩,该片共分为六集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

  观看此片的过程中,我的感受随时期的变化而变化从1840年之后一直到辛亥革命,看到很多屈辱事件时很气愤,尤其当看到清政府赔偿西方列强那么多钱,光赔日本人的钱就相当于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时,气愤之极,挥舞起拳头;但是到抗战胜利,看到了中国复兴的转折点时,内心十分激动,及至建国初期的时候看到祖国取得的成绩非常欣慰,但因紧接的文革又感到很大的遗憾;到改革开放以后又非常振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我差不多就是这么三种感受经历一个就是建国之前的气愤;然后到建国初期既欣慰又有一些遗憾;再到改革开放又很自豪。

  因为总是有人要粉饰历史,所以我们要记住历史。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永记祖国的历史,这不仅是为了要更好的与篡改歪曲历史的恶势力斗争;也更是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们需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服务祖国,服务人民。

  作为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祖国建设的准接班人,我们要牢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壮大自己的国家。

  因为百年的屈辱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大清的闭关锁国,天国美梦,孤立了自己,使自己从此在世界上落伍,我们丛中得到了教训只有吸收世界的先进成果,使自己融入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共发展。

  闭关的后果让我们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们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后作出的明智抉择,我们必须要长期坚持。

  曾经的东方大国,被别人用尖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们不得不感言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卫自己的人民,保卫自己的家园。

  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但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必须拥有维护和平的力量,建设强大的国防,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才能铸就保卫和平的钢铁长城。

  不论是要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还是建设强大的国防,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全方位的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使自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现在,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看完《复兴之路》,我们在震撼之余,最重要的是要继往开来,沿着前辈们在复兴之路上留下的足迹,更成功的走好复兴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现阶段,作为大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主要展现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人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名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中国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

  千年局变,当腐朽的清王朝开始衰败时,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危机,意识到这种局面需要改变。

  在这期间有许多人都在探索救国图强的方法,从洋务运动试图以封建统治秩序与西方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自强到维新派试图以君主立宪来改革政体、变法图强从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但这些最终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领导辛亥革命摧毁封建专制制度,才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帝国主义侵略扩张和清王朝腐朽落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种种苦难,在探索救亡图存的过程中透过那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识的独特历史细节,让我们感受到那时候中国人民在苦难中不屈服、在黑暗中寻找出路、在危难中图强的历史性画面。

  峥嵘岁月,从1912到1949年中国不知又经历了多少坎坷失败,得到多少惨痛的教训,做过多少次努力的斗争,才最终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赢得了民心的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全面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自1840年以来对于中国最重要的命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这也为第二大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从此走上了新的道路。

  中国新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虽然在这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遭遇曲折,使发展大打折扣甚至后退,但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仍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员用巨大的热情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也以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共同建设祖国,使中国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尖端科技某些方面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且也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华民族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伟大转折,‘四人帮’被粉碎后,中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上来,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使中国迈出了走向市场的重要一步。

  在经历了转轨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苏东剧变国际大气候的多重考验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再次为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指明了方向。

  中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世纪跨越,当中国沉着负责地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取得抗洪胜利的时候,中国赢得了世界赞许的目光,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和世界在相互了解中一步步走进。

  2019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

  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

  在抗击非典时期中,领袖和群众共赴危难,并最终赢得了胜利。

  今天,中华民族的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而感到无比自豪,都应该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都应该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光辉篇章。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奋斗!

  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少年,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的,所以尽管现在我们还不能为祖国续写光辉篇章,只能努力学习为将来做准备。

  但我相信,祖国的未来会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现代化并且成为一个综合实力强大的国家!

  在这次展览中,我们深刻了解了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的历史事件。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革命伟人们经历了风风雨雨,克服了多少苦难,才使得我们这一代有了今天的优裕的生活环境,然而,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到此结束,我们应该发奋图强,用自己的才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1840年之前,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民族。

  近代民族意识才在屈辱和抗争中觉醒。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短短几十年,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只要身为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和骄傲。

  作为祖国未来的主人,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

  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要好好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

  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