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5726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桥梁室施工作业指导书

序号及标题文件编号

 

分离式油压千斤顶自检方法

一、目的

为使分离式油压千斤顶处于受控状态,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范围

适用于对分离式油压千斤顶的自检。

三、职责

1、分离式油压千斤顶保管人负责定期自校,提交自校记录和自校报告。

2、地基基础室质量监督员校核自校记录审核自校报告。

3、检测室主任批准自校报告。

四、自校用表

 

分离式油压千斤顶功能性检查记录表

检部部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有效期: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数据

结果

工作环境及外观

整洁无锈蚀

技术参数

高压软管可娄活连接

自锁、定住保压可靠

无滴漏

最大行程

额定起重量

结论

检验人:

复核人:

 

桥梁现状检查细则

桥梁现状检查是桥梁检测中的重要参数项目,必须认真仔细,检测人员对应知应会的应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漏项。

检测项目确定后,应了解检测目的,测试的数量、要求,并对现场情况作详细的了解。

编制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案,清点设备,并对有关设备进行调试。

如果需要在桥梁无车辆通行的环境条件下检测,需提前与路政管理部门及公安交警部门协商,确定中断交通的方式方法、时间、路段、交通疏导方案,做到群众满意,检测结果质量有保证。

    

进场检测,收集有关桥梁结构几何检测技术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纸、施工原始记录、养护记录及其它所需资料。

    

仪器放在安全、防干扰的地方,精密水准仪应防止车辆引起振动的影响及行人的触碰等。

钢尺、卷尺等仪器应检定或自校并贴有绿色合格证符合检测要求。

记录好与现场检测有关的数据,并填写在经过技术负责人批准使用的记录表式中,便于以后对数据进行检查溯源复现检测过程,记录中应详细记录好保存文件与实物结构尺寸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检测方法详见《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试行1998北京)、《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应在与客户承诺的期限内完成检测报告,报告数据应准确公正,对出现异常的检测应填写《检测试验结构异常情况记录》,确定处理方法,及时处理,必要时通知客户,处理中要保证质量,维护公司信誉。

报告出好后执行《记录的控制程序》及时将资料存档,存档应包括原始资料、检测报告与检测有关的文件。

有典型意义的数据应专门整理,作为公司的检测典型案例。

执行《设备管理程序》将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清洁入库对出现故障或损坏的应做好登记并送有关单位维修更换。

 

桥梁现场荷载试验实施细则

为规范检测工作的行为,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特编制现场试验实施细则。

一、现场检验基本要求

1、项目负责人制定切实可行的、并能确保检测质量的测试实施方案。

2、每位测试人员都应熟悉测试实施方案,明确各自岗位职责。

3、现场检测必须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二、试验荷载

1、依据技术标准,试验荷载类型、试验对象和要求确定试验荷载量。

2、根据分级控制原则,确定车辆加载的方法。

三、检测仪器、计量器具和附属品的要求

l、项目负责人根据测试内容,领用和新购仪器设备。

并指定专人统一管理及使用非检测人员一般不得独立操作仪器设备,特殊情况下经项目负责人同意后方可使用。

2、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内容包括:

使用说明书、履历表、检定证书、验收记录、操作规程、维修记录等。

并做好记录、签名,检查合格方可使用。

3、按照国家计量法的有关规定对计量器检定校准,自校和送捡,计量器检定的结果必须溯源到国家基准。

4、仪器设备需要进行运输时,采取可靠的防震防雨等措施。

5、检测过程中,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使检测设备有适应的检测环境。

6、检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保养。

进行检查检测仪器的性能否正常,并入库或放置指定位置。

四、现场测试

1、依据有关试验规程必须对测试对象进行检查。

2、现场测点布置:

测点的布置不宜过多,但要保证质量。

有条件时,同一测点可用不同的测试方法进行校对,一般情况下,对主要测点的布置应在桥梁的最大应力(应变)和最大挠度(或位移)。

3、依据试验实施方案,现场测点仪器安装位置与理论计算点相同。

4、原始记录格式应统一,不能用铅笔填写,应有检测人员和校核人员的签名;不允许随意更改,不允许删减,如确需更改,作废数据应用钢笔或园珠笔划两条横杠,将正确数据填在上方,并签名;除非特殊情况,一般外单位人员不得查阅原始记录;全部检测数据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才能作为后述数据处理;原始记录在检验报告发出后,送资料员存档。

 

 

现场荷载试验

1、一般规则

1.1现场荷载试验的任务

检验结构的静力和动力性能及其工作质量,并给以评价。

1.2荷载试验的类型

1.2.1按工程检验性质,分为:

(1)验收荷载试验:

检验结构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确定能否正常使用。

—般为基本荷载试验。

(2)鉴定荷载试验:

确定结构容许承载能力的界限。

1.2.2按试验荷载的性质,分为:

(1)静力荷载试验:

根据工程检验的要求,确定最大试验荷载量。

(2)动力荷载试验:

测定结构的动力特性。

1.2.3按最大试验荷载量,分为:

(1)基本荷载试验:

最大试验荷载为设计标准规定的荷载(包括标准规定的动力系数或荷载增大系数的因素)。

(2)重荷载试验:

最大试验荷载大于基本荷载。

(3)轻荷载试验:

最大试验荷载小于基本荷载,但为了充分反映结构的整体工作和减小量测的误差,要求试验荷载不小于基本荷载的0.5倍。

1.3实行荷载试验的对象

(1)新建的大跨径混凝土桥梁,一般均须进行验收荷载试验。

对于独特设计比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或新结构的新建桥梁,必须实行验收荷载试验。

(2)新建的、加固的或修复的桥梁,为检验工程效果。

可根据结构验算荷载和使用要求,实行验收的或鉴定的荷载试验。

(3)缺乏设计与施工技术资料的旧桥,或难于采用计算方法评定其能否承受预定的增大荷载的旧桥,为判断它们的容许承载能力,实行鉴定荷载试验。

(4)对设计或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桥梁和遭受某种程度损坏的桥梁,为选定适当的工程措施而实行鉴定荷载试验。

试验荷载的数量按降低后的承载能力计算值确定。

(5)验证结构设计理论的实验性桥梁,为了测定结构的影响线或影响面、刚度和动力特力特性等,可实行轻荷载试验。

(6)对于一般大跨径混凝土桥梁,采用普通的竖向活荷载进行动力试验,检验其动力性性,作为静力荷载试验的补充。

对于设计中动力问题突出的特大跨径桥梁(例如地震区,沿海飓风区、考虑流水或船舶撞击的桥梁),需要实行专门的动力试验。

1.4试验桥梁的混凝土龄期

要求在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的混凝土龄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

1.5加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5.1结构物的详细操作

(1)查明结构物的实际技术状况,包括结构的总体尺寸、杆件截面尺寸、各部份的高程、行车道路面的平整度、墩台顶面标高和平面位置、支座位置、材料的实际物理力学性能等。

(2)查明上下部结构物的裂缝、缺陷、损坏和钢筋锈蚀状况,并在试验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其变化。

检查支座有无锈蚀和损害状况。

(3)在加载试验过程中和试验结束后。

也要对受加载影响较大的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

1.5.2桥址情况调查:

包括桥上和两端线路技术状况,线路容许车速、桥下净空、水深和通航情况,线路交通量、桥址供电情况等,据以选择合适的加载方式、量测手段和安全措施。

1.5.3加载装置的准备:

试验荷重的分级称量和加载位置的放样等。

1.5.4量测系统的准备:

标定传感器、搭设辅助脚手架、安置仪表和进行测点编号等。

1.5.5现场布置与组织:

观测设施、安全措施、电源、封闭交通时间和试验人员的分工等。

    

1.6检查后的计算和分析

如果经检查发现结构的尺寸超过规定的误差,或材料质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须按照结构的实际状况重新进行静力或动力分析。

计算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的变位和应力(或应变)数值。

1.7量测要求

在现场荷载试验的短时间里,也必须注意日照和昼夜温度变化对结构物及量测数据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量测方法和条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以减小温度的影响。

1.7.1选择温差小的季节,并安排在阴天或夜间(深夜至黎明前)近乎恒温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1.7.2选择气象条件较稳定的日期进行试验。

这要求事先从当地气象台站取得可靠的资料,并在加载试验前,即在无荷载作用下至少记录24小时的气温变化并采用与试验程序相同的间隔时间对所有测点进行读数,以此修正加载试验时各测点的量测数据。

1.7.3在试验过程中可采用连续观测读数、分段计算每个荷载阶段读数增量的方法,(假设加载时间内结构温度场近乎不变)。

此法也适用于持续时间较长的施工观测。

1.7.4布置适量的温度测点(如热敏电阻或热电偶等),在每次观测其它测点的同时。

量测结构温度场的变化,通过结构温度位移和温度应力场的计算,把量测数据中的温度影响成分分离出来。

1.7.5埋设与测点相同的、以传感器制备的无应力试件。

在加载试验中,每次观测应力测点的同时。

观测无应力计的变化,以此修正其它量测数据。

此法只能补偿结构均匀温度变化和均匀收缩的影响。

1.7.6量测仪器的精度,静态测定时应选用不大干预计量测值的5%,动态测定时应选用不大干预计量测最大值的105。

1.7.7测量的基准点、如仪表架、水准观测站及标尺等,必须牢固可靠;连同量测仪器,均应予以防护,避免日照、风雨、振动和周围其它干扰。

2、静力荷载试验

2.1静力试验荷载的效率

最大试验荷载量按3.2条确定。

静力试验荷载效率表示为:

鉴于活载内力(或变形)在总内力(或变形)中的比值大跨径混凝土桥比中小跨径混凝土桥为小,为达到测试精度,其η值的下限宜高于中小跨径。

基本荷载试验:

1.0≥η>0.8

重荷载试验:

η>1.0

(只在特殊情况下进行重荷载试验,其上限值根据检验要求确定)

轻荷载试验:

0.8≥η>0.5

式中:

   Sstat--试验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位或力的计算值;

    S--设计标准活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位或力的计算值(不计动力系数);

    δ--设计取用的动力系数。

2.2静力试验的加载设备

2.2.1静力试验荷载可由一系列正常行驶的车辆荷载组成。

当试验所用的车辆规格不符合设计标准车辆荷载图式时,可根据桥梁设计控制截面的内力影响线,换算为等代的试验车辆荷载(包括动力系数和人群荷载的影响)。

2.2.2静力试验荷载也可用放置重物、水箱和施工机械等加载装置替代车辆荷载,但应严格避免加载系统参与结构作用。

2.2.3测定结构影响线和影响面时,可采用移动方便的轻型集中荷载设备,如果桥下具备设置平衡重或锚杆的条件,可用液压千斤顶加载。

2.3静力试验荷载的布置

按结构计算或检测的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工作条件布置荷载使控制截面达到最大试验效率。

2.4静力荷载的分级

为了获得结构试验荷载与变位关系的连续曲线和防止结构意外损坏,试验荷载至少分为4级,逐级施加,直到最大值。

基本荷载(等于或接近设计载荷)一般分为4级。

超过基本荷载部分,其每

级加载量比基本荷载的每级加载量减小一半。

每次卸载量可为加载量的二倍,或全部荷载一次卸完。

采用车辆载荷试验时,试验荷载可分为:

空车,计算初裂荷载的0.9倍、设计车辆静载荷设计车辆静载乘以动力系数。

2.5静力试验的加载方式

(1)单次逐级递加到最大荷载,然后逐级递卸到零级荷载。

此种方法适合于加载装置不便移动,需要用辅助加载设备在原位加载的场合。

当然车辆荷载也可用此法。

(2)每次加载后均卸到零级荷载,且每次加载量逐级增加,直到最大荷载,即为逐级递增的循环加载方法。

此法宜用于车辆荷载,但要求每次加载时,荷载必须准确就位,卸载时车辆退出结构试验影响区。

车速不大于5公里/小时。

2.6静力荷载的持续时间

每次加载或卸载的持续时间取决于结构变位达到稳定标准时所需要的时间。

要求在前一荷载阶段内结构变位相对稳定后,才能进入下一个荷载阶段。

同一级荷载内,结构在最后5分钟内的变位增量小于前一个5分钟内变位增量的15%,或小于所用量测仪器的最小分辩值,则认为结构变位达到相对稳定。

2.7静力试验的读数

全部测点在加载开始前均进行零级荷载的读数。

以后每次加载或卸载后立即读数一次,并在结构变位稳定后,进入下一级荷载前再读数一次。

只有结构变位最大的测点,需每隔5分钟读数一次,以观测结构变位是否达到稳定。

2.8静力试验的终止条件

结构控制截面的变位、应力(或应变)和裂缝的扩展,如果在未加到预计的最大试验荷载前,提前达到或超过设计标准的容许值,应立即停止继续加载。

2.9静载试验的观测内容

2.9.1检验桥梁承载能力的静力荷载试验,至少观测以下内容:

(1)结构的最大挠度和扭转变(包括上、下游两侧挠度差及水平位移)。

(2)结构控制截面最大应力(或应变),包括混凝土表面和最外缘主筋的应力。

(3)活动支座和结构连结部分的变位。

(4)受试验荷载影响的所有支点的沉降、墩台的位移与转角。

(5)桁架结构支点附件杆件及其它细长受压杆件的稳定性。

(6)裂缝的出现和扩展,包括初始裂缝的出现,裂缝宽度、长度、间距、位置、方向和性状,以及卸载后的闭合状况。

2.9.2如果荷载试验具有检验结构真实工作状况的目的,可增加以下点测内:

(1)沿桥长轴线的挠度分布曲线。

要求在每个桥跨内布置不少于3个挠度观测点,并设支点下沉的观测点。

(2)结构构件的实际应变分布图形。

要求沿截面高度布置不少于5个应变测点(包括最边缘和截面突变处的测点在内)。

为量测混凝土内部应变和钢筋应变,需在施工中预埋相应的传感器。

(3)支点附近结构斜截面的土拉应力。

(4)梁的横隔板本身及其影响区的应力。

(5)检测控制截面的挠度和应力(或应变)的纵向和横向影响线。

(6)行车道板跨中和支点截面的挠度或应变影响面。

2.10几种主要桥梁体系的观测部位

2.10.1梁桥

(1)简支粱

主要:

跨中挠度和截面应力(或应变),支点沉降。

附加:

跨径四点的挠度、支点斜截面应力。

(2)连续梁

主要:

跨中挠度,跨中和支点截面应力(或应变),支点截面转角和支点沉降附加:

跨径1/4处的挠度和截面应力(或应变),支点斜截面应力。

(3)悬臂梁(包括T型刚构的悬臂部分)

主要:

悬臂端的挠度,固端根部或支点截面的应力和转角,墩顶的变位(水平与垂直位移、转角),T型刚构墩身控制截面的应力。

附加:

悬臂跨中挠度,牛腿部分局部应力。

2.10.2拱桥

主要:

跨中、跨径1/4和3/8截面的挠度和应力位和转角。

拱脚截面的应力,墩台顶的变位和转角。

附加:

跨径1/8截面的挠度和应力、拱上建筑控制截面的变位和应力。

2.10.3刚架桥(包括框架、斜腿刚架和刚架一拱式组合体系)

主要:

跨中截面的挠度和应力,结点附近截面的应力、变位和转角、墩台顶的变位和转角。

附加:

柱脚截面的应力、变位和转角。

2.10.4悬索结构(包括斜拉桥和上承式悬吊桥)

主要:

刚性梁的最大挠度、偏载扭转变位和控制截面应力、索塔顶部的水平位移和扭转变位,塔柱底截面的应力,钢索拉力,锚碇的上拔位移。

附加:

钢索与梁连结部位的挠度。

上述各种桥梁体系的主要部位是检验桥梁承载力试验时必须观测的部位。

3、静力试验的资料整理

3.1根据量测数据,计算各点的弹性变形值(Se),残余变形值(Sp)和总的变形值(Stot)。

计算中心必须扣除由于墩台支点变位和温度变化引起的数值,得到

Stot=Se+Sp

3.2各测点的变位(或应变)与荷载的关系曲线

3.3各级荷载下裂缝的扩展与分布图。

3.4各荷载阶段弹性变位(或应变)曲线。

3.5各荷载阶段构件截面弹性应力(或应变)图。

3.6检测截面的变位(或应变)随荷载位置变化的影响线或影响面。

上列

(1)、

(2)、(3)项资料是评定桥梁结构承载能力的基本资料、其余是验证结构真实工作性能的补充试验资料。

4、静力试验结果的评定标准

4.1评定试验结果所采用的计算理论值,系按试验前查明结构实际尺寸、材料性能和静力条件等计算的理论值。

4.2量测结构试验效率最大部位的结果满足以下全部条件,可认为桥梁是满意的。

(1)量测的弹性变形或力值(Se)与试验荷载作用下的理论计算值(Sstat)的比值:

式中α、β值可参考下表所列值:

α1、α、β值表

承重结构

β

α

α1

η≤1.0

η=1.1

η=1.2

η=1.3

η≥1.4

0.7

1.05

1.07

1.10

1.12

1.15

0.20

预应力混凝土与组合结构

钢筋混凝土与圬工结构

0.6

1.10

1.12

1.15

1.17

1.20

0.25

中间数值时,α值可直线内插。

当Se/Sstat<β时,需要查明结构弹性工作效率偏低的原因,重新检查结构的尺寸,材料性能、静力计算图式、试验荷载效率、荷载称量和量测仪器的正常工作等,排除原因后再试验一次,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2)量测的残余变形值(Sp)与量测的总变形值(Stot)的比值。

第一次试验要求:

上式及下各式中的α1值可参考上表所列值。

若试验结果不满足,且为

则需要进行第二次重复试验。

第二次试验要求:

若试验结果仍不满足,即则需要进行第三次重复试验。

第三次试验要求:

如果第三次试验结果满足上述要求,为了最后确定结构的可靠性,还必须进行动力荷载试验。

如果试验中采用逐级递增的循环加载方式(见1.12条),上表所列α1值应乘以1.33倍。

(3)裂缝是评定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及其耐久性的主要标志之一,主要评定受力裂缝的出现和扩展的状态。

 试验荷载作用下裂缝宽度不应超过设计标准的许可值,并且卸载后应闭合到小于容许值的1/3。

原有的其它裂缝(施工的、收缩的温度裂缝),受载后也不应超过标准容许宽度。

结构出现第一条裂缝的试验荷载值应大于理论计算初裂荷载的90%。

(4)量测结构的最大变形或力的总值(Stot)不应超过设计标准的容许值。

4.3静力荷载试验结果下满足上述任何一项条件,则认为桥梁结构不符

合要求。

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降低通行载重量或进行必要的加固等,必要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和长期观测)。

5、动力荷载试验   

5.1动力荷载试验的目的

动力荷载试验的目的在于研究公路桥梁结构的动力性能,该性能是判断桥梁营运状况和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比如,动力系数是确定车轴荷载对桥梁动力作用的重要技术参数,直接影响到桥梁设讣的安全与经济性能。

桥梁过大的振动或从心理学来说人们每敏感的振动,可引起乘客和行人的不舒适。

桥梁自振频率处于某些范围时,可由外荷载(包括行驶车辆、行人、地震、风载、海浪冲击等)引起共振的危险。

5.2动力试验的项目

5.2.1测定桥梁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特性如动力系数、频率、振幅。

加速度和振型等。

5.2.2测定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测点,如结构的自振频率和阻尼特性等。

应在结构相互边结的各部分布置测点。

例如悬臂梁与挂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行车道梁与索塔等的相互连接处。

5.2.3测定动荷载本身的动力特性,如动力荷载(包括车辆制动力、振动力、起包括车辆制动力或撞击力等)的大小;频率及作用规律。

动力荷载大小可通过安装在动力荷载设备底架连结部份的荷重传感器直接量测记录,或以测定荷载运行的加速度(或减速度)与质量的乘积来确定。

5.2.4疲劳性能试验:

一般只在实验室对桥梁构件进行疲劳验室。

在现场,只对准备拆除的桥梁进行疲劳试验,但可对现有桥梁进行营运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性能进行长期观测。

5.3动力试验荷载的分类

5.3.1检验桥梁受迫振动特性的试验荷载

(1)通常采用接近运营条件的汽车,列车或单辆重车以不同车速通过桥梁,要求每次试验时车辆在桥上的行驶速度保持不变,或在桥梁动力效应最大的检测位置进行刹车(或起动)试验。

(2)进行特殊科学实验项目的桥梁进行模拟船舶撞击桥墩、汽车撞击防护构造和弹药爆炸等冲击荷载试验。

(3)桥梁在风力、流水撞击和地震力等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性能试验在专门的-长期观测中实现。

5.3.2测定桥梁诌振特性的激振荷载

(1)在预定激振位置,汽车后轮越过根高5~15厘米的有坡面的横木,车轮落下后立即停车.

(2)车辆通过桥梁后的余振。

(3)撞击或冲击荷载(如落锤火箭发射器等)。

(4)突然卸载(如释放)。

(5)运转频率可调节的可振机(可测定不向振型的频率)。

(6)对于频率低、柔性大的桥梁可用有节奏行进的人群作为荷载。

5.3.3疲劳试验荷载室内试验可采用液压脉冲装置,现场试验可采用起振机。

5.4动力试验荷载的布置

5.4.1检验桥梁动力系数的试验,汽车荷载按结构计算横向最不利条件运行其他模拟动力荷载按研究课题的要求布置。

5.4.2测定桥梁自振特性的激振荷载常布置在结构变位最敏感的部位集中荷载作用下结构变位最大的位置。

5.5动力试验记录的资料

5.5.1记录桥梁垂直向、水平和扭转振动位移、应力(或应变),速度和加速度的时程波形曲线。

  

5.5.2每次试验记录的波形曲线必须同时记录对应的动力试验荷载参数(重量、速度、加速度或减速度、振动频率等),车辆进桥和出桥的标记,记录仪器的参数(记录带的速度、时标、衰减比例尺、仪器率定系数、零振幅基线等)。

5.6动力试验资料的整理

5.6.1桥梁受迫振动特性的资料,包括:

  

式中:

Sdyn--动力试验荷载(按静力重量考虑)作用下检测部位的变形或力的计算数值;

S--意义同3.8条。

5.6.2动力系数

式中:

Smax--动力荷载引起检测部位的实测最大动力变形或力值(即最大波峰值);

Smean--静力荷载引起同一检测部位的实测最大静力变形或力值

Smin--与Smax相应的最小值,即同一周期的波谷值。

5.6.3结构受迫振动频率、振幅与加速度。

加速度可用仪器直接测出,也可按公式

a=4π2f2A(厘米/秒)求得,

式中:

f--受迫振动频率(次/秒);

A--振幅(厘米)。

5.6.4振型。

可将结构分成若干段,在各分界点安放测振仪器,在同一瞬间求出各测点的振幅和相位差,可绘出振型。

5.6.5动力系数与车速的关系曲线。

5.6.6动力系数与受迫振动频率的关系曲线。

5.6.7车速与受迫振动频率的关系曲线。

5.6.8卸载后(车辆出桥后)的结构自振频率。

5.7桥梁自振特性的资料,包括:

5.7.1结构自振频率f0(或周期T0)。

当激振荷载对结构振动具有附加质量影响(如用汽车跳车或落锤激振)时,应采用下列近似公式求得自振周期。

式中:

T0--自振周期,

T--有附加质量影响的实测周期;

,f为有附加质量影响的实测频率;

M0--结构在激振处的换算质量;

M--附加质量。

    结构的换算质量可用两个不同重量的突加荷载依次激振,分别测定自振周期为

T1和T2,其附加质量分别为M1和M2,可用上列关系式求得换算质量M0。

5.7.2结构的阻尼特性

平均衰减系数v:

式中:

m--波数;

mT--m个波所需的时间;

T--阻尼振动的周期;

an和an+m--m个波最初和最终的振幅。

平均阻尼比值ξ:

ω--阻尼振动的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