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58740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docx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我国法定单位的正确使用

(中国农科院研究生用)

 

无论国民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领域,还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计量单位。

世界各国对统一计量制度历来都十分重视,并把它作为基本国策,有的还载入了国家宪法。

1984年2月27日,我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确定了以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基础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了具体实施的措施和步骤。

这是进一步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一项重要决策。

1985年9月6日,第6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使用法定单位,非法定单位应当废除。

这样就以法律的形式确保了国家计量单位制度的统一。

凡属法定单位,我国的任何地区、任何部门、任何机构和任何个人,都必须毫无例外地遵照采用。

1法定单位

法定单位是政府发布的在全国采用的计量单位。

1.1法定单位的构成

我国法定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基础,加上国家选定的若干非SI单位构成的,具体包括5个部分。

F=50牛

1)SI基本单位。

共7个,见表1。

表1 SI基本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长度米m

质量千克(公斤)kg

时间秒s

电流安[培]A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

物质的量摩[尔]mol

发光强度坎[德拉]cd

2)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共21个(包括2个辅助单位),见表2。

表2 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

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平面]角弧度rad 

立体角球面度sr

频率赫[兹]Hz

力牛[顿]N

压力,压强,帕[斯卡]Pa

应力

能[量],功,焦[耳]J

热量

功率,辐[射瓦[特]W

能]通量

电荷[量]库[仑]C

电压,电动势,伏[特]V

电位,(电势)

电容法[拉]F

电阻欧[姆]Ω

电导西[门子]S

磁通[量]韦[伯]Wb

磁通[量]密度,特[斯拉]T

磁感应强度

电感亨[利]H

摄氏温度摄氏度℃

光通量流[明]lm

[光]照度勒[克斯]lx

[放射性]活度贝可[勒尔]Bq

吸收剂量戈[瑞]Gy

剂量当量希[沃特]Sv

3)我国选定的非SI单位。

我国选定的可与SI单位并用的非SI单位,现阶段共有16个(见表3),它们是法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3 我国选定的作为法定单位的

非SI单位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时间       分     min

[小]时   h

       天(日)   d

平面角   [角]秒″

[角]分′

度°

旋转速度转每分r/min

长度海里nmile

(只用于航程)

速度节kn

(只用于航程)

质量吨t

原子质量单位u

面积公顷hm2

(只用于土地面积)

体积升L,(l)

能电子伏eV

级差分贝dB

线密度特[克斯]tex

4)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单位。

凡由以上44个法定单位根据一定的规则构成的组合单位,都是法定单位。

例如:

光合势单位m2·d,

电能单位W·h,

速度单位m/s,

密度单位kg/m3,

浓度单位mol/L,

光合生产率单位g/(m2•d)

5)由SI词头与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单位。

SI词头用于表示各种不同大小的共有20个,见表4。

表4 SI词头

因 数   名 称     符号

1024  尧[它]     Y

1021泽[它]Z

1018艾[可萨]E

1015拍[它]P

1012太[拉]T

109吉[伽]G

106兆M

103千k

102百h

101十da

10-1分d

10-2厘c

10-3毫m

10-6微μ

10-9纳[诺]n

10-12皮[可]p

10-15飞[母托]f

10-18阿[托]a

10-21仄[普托]z

10-24幺[科托]y

凡是由SI词头与法定单位构成的十进倍数单位或分数单位,都是法定单位。

例如:

hm

μmol

kW·h

mol/mL

1.2法定单位与国家标准GB3100~3102的关系

GB3100~3102.1~13-93《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包括《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及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常用的量和单位,共有15个标准。

这套新标准是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ISO1000:

1992《SI单位及其倍数单位和一些其他单位的应用推荐》、ISO31.0~13:

1992《量和单位》,参照采用了国际计量局《国际单位制(SI)》(1991年第6版)而制定的,它们完全贯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是法定单位的具体应用形式。

执行法定单位与执行新标准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在写作实践中,经常翻阅查找的还是新标准。

量和单位新标准是强制性、基础性的国家标准,其中GB3100适用于国民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一切领域,GB3101、GB3102.1~13适用于所有科学技术领域。

这套新标准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重要的基础性文件,也是理工农医各学科的共同语法基础。

贯彻法定单位的具体行动,就是执行新标准。

有人担心我国采用SI和新标准是超前了,脱离了国际实际。

这种认识不符合实际情况。

以物理化学为例,我国至今还没有一本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英国牛津大学那样全面、正确地使用国际标准的物理化学教材,也还没有一种像JournalofChemicalThermodynamics(化学热力学学报)那样全面、正确地使用国际标准的期刊,与国际先进出版物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

1994年11月14日,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教委、广电部和新闻出版署联名发出的

《关于在全国开展“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指出:

“为了切实贯彻本系列标准,要求所有1995年7月1日以后出版的科技书刊、报纸、教材、产品铭牌、产品说明书等,在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规则时都应符合新标准的规定;所有出版物再版时,都要按新标准规定进行修订。

可见,全面、正确地执行法定单位和新标准,就是要求在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规则方面全都符合新标准的规定。

以这一要求来衡量目前的科技书刊,存在的差距较大,问题比比皆是。

全面执行法定单位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人对量的名称、单位、符号的习惯用法是完全符合新标准要求的。

执行法定单位和新标准,就是要求我们不断纠正那些对量和单位原有的不那么科学、不那么合理的使用习惯。

2正确使用法定单位

2.1量及其符号

新标准共列出各学科常用的614个物理量,并按科学的命名规则给出了它们的名称和符号。

执行新标准,就是按规定的原则,正确地使用量及其符号。

2.1.1应使用标准的量名称

常见的错误主要是使用已废弃的名称、用“单位+数”构成名称、名称书写错误等,常见错例见表5。

表5 常用标准量名称与非标准量名称

对照例表

标准量名称    非标准量名称

体积质量,[质量]  比重

密度

相对体积质量,相

对[质量]密度

热力学温度   绝对温度,开氏温度

质量热容,比热容  比热

电流        电流强度

电荷[量]     电量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量

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量

分子质量

质量分数     重量百分数,重量

百分比浓度

体积分数     体积百分数,体积       

百分比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摩尔浓度,当量浓

浓度度,体积克分子

浓度

粒子注量      粒子剂量

[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强度

物质的量    摩尔数,克分子数,

克原子数,克离子数

长度,高度   米数

质量      吨数,千克数,克数

时间天数,小时数

功率瓦数

傅里叶数傅立叶数

质量与重量

质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

表示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单位是g、kg、t等。

人民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习惯称为重量。

重量物体在特定参考系中的重量为使该物体在此参考系中获得其加速度等于当地自由落体加速度时的力。

当此参考系为地球时,此量常称为物体所在地的重力。

单位是N。

“重量”一词,按照习惯仍可用于表示质量,但国家标准不赞成这种习惯。

××浓度是混合物中某成分的某一量与混合物的总体积之比。

如:

B的质量浓度

ρB=mB/V,g/L(g/dm3)。

以前称重量体积百分浓度,并用%(W/V)或ppm、ppb表示,都是错的。

B的物质的量浓度,简称浓度,

cB=nB/V,mol/L(mol/dm3)。

以前称摩尔浓度、当量浓度和体积克分子浓度,都是错的。

B的分子浓度

CB=NB/V,mL-1(cm-3)或μL-1(mm-3)。

××分数是混合物中某成分的某一量与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同一总量之比。

例如:

B的质量分数wB=mB/m混,

B的体积分数φB,即在与混合物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时,混合前纯B的体积与混合前所有纯组元的体积之和的比。

B的摩尔分数xB=nB/n混。

这些量均为量纲一的量,习惯上用百分数(%)表示,当量值更小时,则用10-3、10-6等表示;也可用2个同类单位之比表示,如g/kg、mg/kg、mL/L等。

当用%、10-3、10-6表示时,应指明量的标准化名称,如B的质量分数是10×10-6,若说成B的含量(或浓度)10×10-6,则就不明确了。

以前用%(W/W)和%(V/V)分别表示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这是不对的。

以前说10%(W/W),现在应改为质量分数10%,或0.10,或改为100g/kg。

××比是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同类量之比而不是与总量之比。

如摩尔比r。

“含量”是非物理量。

当“含量”用于表示特定组分在混合物中占有的份额时,通常所指的物理量包括××浓度、××分数、××比中所列的各个量。

在科技文章中不提及“含量”一词是不现实的,但要正确表达却不太容易。

以下几点供参考:

1)定性描述时可用含量一词。

如说“谷物的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

2)定量描述时应将含量一词改为相应的标准化量名称。

如说“二锅头的酒精含量为58%”,应改说成“二锅头酒精的体积分数为58%”。

3)不得单纯用%、10-6(ppm)等来表示含量,而应弄清楚含量的具体含义改为标准化的表示法,如“某化肥中氮的含量为21%”应改为“某化肥中氮的质量分数为21%”。

4)用2个单位之比表示含量。

如“某茶叶含硒35mg/kg”。

质量m

2.1.2使用规范的量符号

每个量都有1个甚至2个以上量符号。

新标准规定:

量符号通常是单个拉丁或希腊字母,有时带有下标或其他说明性标记;只有25个特征数由2个字母构成,如雷诺数Re、马赫数Ma等;量符号都必须使用斜体字母。

1)应采用新标准规定的量符号。

未采用标准规定的量符号,这类错误非常普遍,举例见表6。

表6常见标准量符号与非标准量符号

对照例表

量名称标准量符号非标准量符号

时间tT

速度vV

频率f,νω

质量mM,W,P,μ

力Ff,N,T

压力,压强pP

功率Pp

热力学温度T,(Θ)t

摄氏温度t,θT

电荷[量]Qq

磁感应强度BH,F

B的浓度cBCB

质量分数wω

体积分数φψ

2)不能用多个字母构成量符号。

这多个字母通常来自量名称的英文缩写。

表7列出了常见用多个字母构成的不正确的量符号及建议符号。

表7常见用多个字母构成的不正确

量符号及建议量符号

量名称不正确量符号建议符号

体质量,体重BWm,(mb)

身高BHh,(hb)

凝血时间CTt,(tc)

临界高温CHTTc,h

临界低温CLTTc,l

干质量,干重DWmd

鲜质量,鲜重FWmf

动脉血压APpa

静脉血压VPpv

氧分压PO2p(O2)

声压级SPLLp

输入功率PiPi

输出功率PoPo

信噪比SNRRSN

3)不能把化学元素符号或分子式作为量符号使用。

例如:

CO2∶O2=1∶5,

这是不规范的。

正确的表达方式如下:

如指质量比,应为

m(CO2)∶m(O2)=1∶5

如指体积比,应为

V(CO2)∶V(O2)=1∶5

如指物质的量比,应为

n(CO2)∶n(O2)=1∶5

如指浓度比,应为

c(CO2)∶c(O2)=1∶5,

或写成

[CO2]∶[O2]=1∶5。

又如

Ca=20mg、

MnO2%=30%等

表示方式都是不规范的,正确表示分别为

m(Ca)=20mg,

w(MnO2)=30%。

4)量符号应当用斜体字母。

pH用正体。

2.1.3量符号下标字体有讲究pV

主要是没有注意区分下标符号的正斜体、大小写。

区分下标符号正斜体的规则是:

下标为量符号,表示变动性数字的字母,坐标轴符号和表示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体的字母时用斜体,其余用正体。

区分下标符号大小写的规则是:

量符号、单位符号等作下标,大小写同原符号;来源于人名的缩写作下标用大写,其余一般为小写。

表8量符号下标字体的正误对照例表

量名称正确量符号错误量符号

质量定压热容cpcp,cP

质量定容热容cVcV,cv

(2个)电压Ui(i=1,2)Ui(i=1,2)

力的x分量FxFx

△ABC面积S△ABCS△ABC

动能EkEk,EK

势能EpEp,EP

B的质量分数wBwB

费密温度TFTf

5h的能量E5hE5H,E5hr

最大磁阻Rm,maxRm,max

2.2单位的中文名称和中文符号

单位的中文名称分为全称和简称2种,用于口述和叙述性文字中。

非组合单位名称的简称即为单位的中文符号,如牛、帕、伏、安、赫、焦等。

单位的中文符号只在小学、初中教科书和普通书刊中在有必要时使用。

2.2.1注意单位中文名称的读和写

1)相除组合单位名称与其符号的顺序一致,名称中的“每”不多于1个。

例如:

速度单位m/s的名称是

米每秒,

而不是

秒米,米秒,每秒米,秒分之米;

热导率单位W/(m·K)的名称是

瓦特每米开尔文或瓦每米开,

而不是

瓦特每米每开尔文或瓦每米每开。

2)乘方形式的单位名称。

例如:

截面系数单位m3的名称是

三次方米,

而不是

立方米,米三次方,米立方;

体积单位m3的名称是

立方米,m2

而不是

三次方米。

此外,不应将“平方米”简称为“平米”“平方”,也不应将“立方米”简称为“立方”“方”“立米”。

3)在组合单位名称中不能加符号。

例如:

压强单位N/m2的名称是

牛顿每平方米或牛每平方米,

而不是

牛顿/平方米

牛顿/每平方米

牛顿/米2

等。

2.2.2注意单位中文符号的书写和

使用

1)不能把单位的中文名称作为中文符号使用。

例如:

电能单位W·h的中文符号是

瓦·时,

而不是

瓦特小时或瓦时;

写成

瓦·小时

也是错误的。

因为组合单位的中文符号是由每个单位的中文符号组合而成的。

2)不能使用既不是单位名称也不是单位中文符号的“符号”。

例如:

牛顿/平方米

的写法是错误的。

如果是压强单位N/m2的名称,则应为

牛顿每平方米或牛每平方米;

如果是压强单位N/m2的中文符号,则应为

牛/米2或牛·米-2。

类似的常见错误还有:

千克/摩尔(千克/摩)

焦耳/开尔文(焦/开)

立方米/秒(米3/秒)

元/平方米(元/米2)

安培每米2(安/米2)

韦伯·米-1(韦·米-1)

瓦开-1(瓦·开-1)

它们的正确写法是括号中的。

 

3)组合单位中不能既有单位的中文符号又有单位的国际符号。

例如:

km/时(km/h或千米/时)

m3/分(m3/min或米3/分)

mg/(kg·天)(mg/(kg·d)

或毫克/(千克·天))

4)非普通书刊和高中以上教科书不能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

按规定,这类书刊在表达量值时都应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

2.3单位的国际符号

单位的国际符号是指用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的在国际上通用的单位符号,也称标准化符号,以下均简称单位符号。

单位符号可以在一切需要简单明了表示的地方使用,也可用于叙述性文字中;并不局限于仅在表示量值时才用符号,在非量值的情况下,只要不会产生误解,也可单独使用符号。

单位符号的印刷和使用错误主要表现在如下5个方面。

2.3.1单位符号的正确使用

一是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字母。

新标准规定:

在印刷中,无论其他部分的字体如何,单位符号都应当用正体印刷。

二是要正确区分单位符号的大小写。

区分单位符号大小写的规则是:

一般单位符号为小写体(只有体积单位“升”例外,推荐采用L),来源于人名的单位符号其首字母大写。

常见错例见表9。

Hz

表9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例表

单位名称正确符号错误符号

米mM

秒sS

吨tT

千克kgKg

摩[尔]molMol

流[明]lmLm

勒[克斯]lxLx

帕[斯卡]Papa

摄氏度℃°C,°c

电子伏eVev

赫[兹]HzHZ,Hz

贝可[勒尔]Bqbq,Bq

3.2.1不能把一些不是单位符号的“符号”作为单位符号使用

不能把单位英文名称的非标准缩写甚至全称用作单位符号,也不能把ppm等表示数量份额的缩写作为单位符号使用。

常见错例见表10。

表10常见非标准单位符号例表

单位名称标准符号非标准符号

秒ssec

分minm

[小]时hhr

天dday

星期星期,周wk①

月月mo①

年ay,yr

千米每秒km/skmps

(细胞)每升L-1cells/L

焦[耳]JJoule

勒[克斯]lxlux

转每分r/minrpm

(百万分之一)10-6ppm②

(亿分之一)10-8pphm

(十亿分之一)10-9ppb③

(亿万分之一)10-12

①星期和月没有国际符号。

②ppb在不同的国家表示不同的数值:

在美、法等国表示10-9,而在英、德等国则表示10-12。

2.3.3正确书写组合单位符号

1)相除组合单位符号中的斜分数线“/”不能多于1条,当分母有2个以上单位时应加圆括号。

例如:

把服药量单位mg/(kg·d)错写为mg/kg/d,

把血管阻力单位kPa·s/L错写为kPa/L/s。

把摩尔熵单位J/(mol·K)写作J/mol·K也是不对的。

2)分子为1的组合单位符号应采用负数幂形式。

例如,把B的分子浓度单位m-3写成了1/m3,是不正确的。

3)用平面角单位(°)(′)(″)构成组合单位时应加圆括号。

例如:

不能把(′)/min写成′/min。

4)单位符号不能修饰。

新标准指出:

“单位符号没有复数形式,符号上不得附加任何其他标记或符号。

”“在单位符号上附加表示量的特性和测量过程信息的标志是不正确的。

”单位符号是全人类共同的计量语言,绝对不允许对其进行修饰。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修饰单位的情况非常普遍。

如在单位符号上加下标,在组合单位中插入修饰性字符、记号,修饰单位1,使用习惯上经过修饰的符号等。

示例见表11。

表11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例表

错误表示错误类型正确表示

I=0.5Amin加下标Imin=0.5A

V=150Ln加下标Vn=150L

0.85μg(As)/L插入修饰性ρ(As)=

字符、记号0.85μg/L

160kg钾肥/hm2插入修饰性施钾肥量

字符、记号160kg/hm2

2.0mmol(+)/kg插入修饰性b+=2.0

字符、记号mmol/kg

CO2为0.5%(V/V)修饰单位1φ(CO2)=

0.5%

声压级70dBA修饰单位1LpA=70dB

标准立方米,习惯修饰符号立方米,

Nm3,mn3m3,m3

标准升,习惯修饰符号升,L

NL,Ln

2.3.4量值表达应规范

量和单位的正确表达方式为

A={A}·[A]。

式中:

A为某一量的符号,[A]为某单位的符号,而{A}则是以单位[A]表示量A的数值。

例如量=数值×单位

U=220V。

在文稿中,违反量值表达规定的事例屡见不鲜。

1)数值与单位符号间应留适当空隙。

新标准规定:

单位符号与数值之间应留适当的空隙,其大小通常为0.25~0.50字宽。

例如

把10lm表示成10lm

是不规范的。

惟一例外的是平面角的单位

(°)(′)(″)

与数值间不留空隙,如25°。

2)不能把单位插在数值之间及将单位名称或符号拆开。

新标准规定:

单位符号应写在全部数值之后;单位名称和符号都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得拆开。

1m82(1.82m)

10s01(10.01s)

20″5(20.5″)

零下摄氏15度(零下15摄氏度)

32°C(32℃)

3)正确表示量值的和、差。

例如把

(20±1)cm

写成了

20±1cm。

4)量值范围表示应统一。

在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中应使用2种量值范围表示方式的一种,如

15~20kg和15kg~20kg。

这2种表示方式都正确,但应选其中之一,以前者为首选。

有些文章中混合使用范围号“~”和“—”,应为“~”。

5)在图表中用特定单位表示量的数值时应采用标准化表示方式。

例如:

某坐标图横坐标标目为压力p,其特定单位为kPa,则应当表示成

p/kPa,

而不能采用传统的括号法

p(kPa)

或逗号法

p,kPa;

某表格一栏目为压强p的对数,其特定单位为MPa,则应当表示成

lg(p/MPa),

而不能按传统方式表示成

lgp(MPa)或lgp,MPa。

这种标准化表示方式科学、清晰,绝不会产生歧义,已被越来越多的书刊(如高中物理、化学课本,高考试卷及部分科技期刊)采用,但是大多数书刊甚至包括一些国家标准还没有这样做,令人遗憾。

2.4SI词头

SI词头是加在法定单位前面组成十进倍数或分数单位的因数符号,用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

选用词头的目的是使量值中的数值处于0.1~1000实用范围内。

2.4.1用正体字母并正确区分大小写

按新标准,20个词头无例外地采用正体字母;表示的因数≥106的7个词头用大写字母,表示的因数≤103的13个词头用小写字母。

常见的混淆是

p与P,

m、M与μ,

z与Z,

y与Y,

还有的把k写成了K,把c写成了C。

2.4.2词头不能独立使用和重叠使用

新标准规定,词头不能独立使用,也不能重叠使用。

词头只有与单位连用才具有因数意义,二者作为一个整体,共同组成一个新的十进倍数或分数单位。

常见独立使用的词头有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