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重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1631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概论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艺术概论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艺术概论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艺术概论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艺术概论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艺术概论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艺术概论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艺术概论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艺术概论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艺术概论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艺术概论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艺术概论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艺术概论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艺术概论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艺术概论重点.docx

《艺术概论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概论重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艺术概论重点.docx

艺术概论重点

一、填空题

1、艺术是指人类创造的具有审美情感和形象特征的精神产品,是人类独有的情感表达方式。

2、艺术概论组要研究艺术本质、艺术的发生于发展、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家、艺术风格、艺术接受、艺术功能、艺术教育。

3、根据艺术形象媒介方式,艺术分为造型艺术、音响艺术、语言艺术。

4、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是精神生产形态。

5、《毛诗序》中写到: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6、艺术与现实美是表现与被表现得关系。

7、生产劳动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8普列汉诺夫认为:

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师由它的境况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结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

9、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艺术的性质以及艺术的发展。

10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狱、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11、艺术的民族性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

12、艺术世界是由艺术家、艺术作品、欣赏者三者共同构成的,艺术家是艺术的创造者13艺术家是具有某些特殊品质和能力,可以用艺术语言作为表达和交流的手段的人。

14真正的艺术家是既有丰富的情感又具备广博修养和高超专业技能的人。

15艺术家的价值是指艺术家存在的意义,分为社会价值与本体价值。

16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艺术媒介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它是连接艺

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中心环节,是艺术生产过程中一个复杂的审美创造活动。

17、艺术体验是指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是生活在心灵里的积淀。

艺术体验一般分为自发艺术体验和自觉艺术体验。

18自发艺术体验指无意识中形成的艺术体验。

19自觉艺术体验指艺术家为艺术创造而进行的艺术体验。

20灵感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式思维状态,是创作的发现与飞跃,常有伴随迷

狂情感。

21、直觉是指不经过逻辑推理而直接抵达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22、艺术风格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固性的创作个性与艺术特

色,艺术风格的特征是独特性、稳定性、多样性。

23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艺术作品的题材、主题、细节、情节、情感等要素的总和。

24艺术语言是用以完成艺术表达的独特媒介,绘画语言有色彩、线条等,音乐语言有旋律、和声、节奏等,舞蹈语言有肢体动作、表情、节奏等,电影语言有画面、声音、蒙太奇等,戏剧语言有动作、对白等,文学语言有文字等。

25艺术意蕴指艺术形象里所蕴涵的美学意境,具有模糊性26典型与意境是艺术意蕴的两种类型的代表,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主要适用于叙事性作品。

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范畴,主要适用于抒情性作品。

27、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并以美为目的而创作的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是美的高级形态。

28艺术作品艺术美特征具有超现实生活的永恒性、统一性、普遍性、广泛的传播性、导向性与感染性,以及高于生活的独创性。

29艺术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批评的过程。

30艺术满足人的某种特殊需要的作用,叫做艺术功能」术所特有的根本的功能是艺术的审美功能,即艺术产生美感的功能。

二、选择题

1根据艺术形象感知方式,艺术分为(C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想象艺术)。

2、毕达哥拉斯学派用(A数的和谐)来解释宇宙的美。

3、苏格拉底的思想认为美是(D合目的性的)。

4、柏拉图认为美是(B理式)。

5、关于艺术的发生有许多种理论,其中游戏说的代表有(C席勒、斯宾塞)。

6、李白曾说:

“一生爱入名山游”。

这句诗作者为艺术创作而进行的(B自觉艺术体验)。

7、黄宾虹自称是“黄山山中人”。

表现艺术家为艺术创作而进行的(B自觉艺术体验)。

8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在艺术创作中运用了(A抽象思维)。

9、“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意境中的(B有

我之境)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意境中的(A无我之境)。

11、对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这句诗的艺术鉴赏应该(C遵循艺术思维的基本规律)。

12、孔子: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这是艺术批评的主要形态中的(A伦理批评)。

13、孟子: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这是艺术批评主要形态中的(D社会历史批评)。

14、康德“审美不涉利害。

”的观念主张艺术的(A审美功能)。

15、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这部作品属于艺术功能中的(C补偿功能)。

16、1844年3月,奥地利人民革命的消息传到布达佩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了一首《民族之歌》到群众中朗读,号召匈牙利人民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争斗。

这部作品属于艺术功能中的(D社会组织功能)。

三、简答:

1,你认为什么是艺术,如何界定?

狭义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简称,对各种具体艺术活动及艺术学理论本身的反思方式。

广义艺术学:

指与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医学等并立的学科门类。

艺术的界定:

艺术可定义理论:

20世纪初期欧洲率先出现了为艺术进行定义的潮流。

英国艺术理论学家克莱夫•贝尔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克罗齐•克林伍德提出“美是直觉,直觉是表现,表现是艺术。

”;艺术不可定义理论:

20世纪50年代,莫里斯•韦茨在《美学中理论的作用》一书中说“艺术是开放的概念,只存在相似性,不能定义。

”;艺术可定义理论:

美国艺术理论家阿瑟•丹托在哪1964年出版的《艺术界》一书中说:

“把某物视为艺术,需要不受眼光干扰——即一种艺术环境,一种艺术界。

”;艺术仍可定义理论:

所谓艺术是指人类创造的具有审美情感和形象特征的精神产品。

艺术是人类独有的情感表达方式。

2,根据艺术的分类试论述艺术样式之间的关系?

根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艺术分为时间艺术,时空艺术。

时间艺术主要是指:

音乐艺术,文学艺术等。

空间艺术主要是指:

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等。

时空艺术主要是指舞蹈艺术,戏剧艺术,影视艺术等。

吸取:

以一种艺术为主,吸取他种艺术的某些长处,用来丰富和发展自己。

如“诗画同源”。

结合:

两种艺术成分结合一体而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如歌剧。

配合:

以一种艺术为主,用另一种艺术补充和丰富自己。

如文学作品中配有插图。

综合:

多种艺术成分相结合。

如电影,戏剧。

3,浅谈艺术的审美特征?

艺术创作艺术美,现实美是客观存在于现实生活的美,它的产生是由于事物本身属性,非人为的。

艺术美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

现实美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鲜明显现出来,比较分散不集中不充分。

艺术美比较鲜明,集中,完全,充分。

艺术美是艺术家根据现实美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美。

艺术的审美特征:

(1)实践性与主体性:

艺术是特殊的精神产品,艺术家作为主体必须通过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才能创造艺术作品。

(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艺术中的合目的性是指符合审美目的的,合规律性是指合乎美的规律。

(3)形象性:

是艺术审美的核心,也是艺术的基本特征。

(4)形式美与形式感:

指艺术作品可以直接诉诸于感官的外在形式的美。

(5)创造性:

艺术作品共同的审美品格和艺术生命。

4,简述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

(1)艺术发生的上限,人创造的第一件工具。

由于工具的制造也促使人们形式美感的产生,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2)“准艺术”的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

特征:

非工具也非武器。

(3)“准艺术”的繁荣,陶器的纹样主要是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动物纹样,人的抽象纹样。

(4)“准艺术”的衰落与艺术的发生,在原始社会“准艺术”衰落的标志是陶制品艺术从高峰跌落,欢快和谐艺术风格消失。

真正艺术产生的标志是实用价值下降,作为饰物的玉器青铜器艺术的繁荣,狞厉恐怖的艺术风格产生。

5,试分析艺术与宗教的区别?

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可以理解为人类以心灵观照世界的方式。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认为艺术是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由经济基础决定。

认为艺术是一种生产,艺术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审美需求。

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是人学,人是艺术永恒的主题。

艺术与宗教的区别表现在真实性与形象性上,真实性:

宗教只需要幻想,不求真实的反映世界。

艺术要求真实的认识世界和反映生活,真实性是艺术的生命。

形象性:

宗教形象只是宗教观念的外化,是普遍观念的符号。

艺术形象所显示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们在欣赏艺术美时认识到自身的本质力量,从而得到审美的享受。

6,试分析艺术与哲学的区别?

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可以理解为人类以心灵观照世界的方式。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认为艺术是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由经济基础决定。

认为艺术是一种生产,艺术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审美需求。

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是人学,人是艺术永恒的主题。

艺术与哲学的区别表现在真实性和掌握世界的方式上。

真实性:

哲学在本质上寻求真理,这一点与艺术相似。

掌握世界的方式:

哲学是抽象的,以普遍性,必然性的形式反映世界。

艺术是运用形象进行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认识内容要求真实性,通过艺术形象真实反映社会生活。

哲学主要作用于人的理智。

艺术作用于人的理智同时,还强烈的作用于人的情感,给人以审美享受。

7,请分析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区别?

美分为艺术美与现实美。

艺术美之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

而且还可以通过主题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化为艺术美。

现实美是客观存在于现实生活的美,它的产生是由于事物本身属性,非人为的。

艺术美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

现实美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鲜明显现出来,比较分散不集中不充分。

艺术美比较鲜明,集中,完全,充分。

艺术美是艺术家根据现实美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美。

8,举例说明什么是艺术美?

艺术美:

是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并以美为目的而创造的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是美的高级形态。

艺术美的条件:

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是艺术作品艺术美的必要条件。

艺术作品具有艺术美应以创造健康向上的意境、风格为主格调。

“真”是艺术美的基础,“善”是艺术美的前提,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真善美”三位一体,高度统一。

艺术美的特征:

艺术作品的艺术美具有超越现实生活的永恒性、统一性、普遍性。

广泛的传播性、导向性与感染性,以及高于生活的独创性。

9、你如何理解艺术的民族性与社会性的关系?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公共文化上的公共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公共的根本特性。

艺术的民族性,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艺术成熟的标志;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创作成熟的标志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人有人性,在阶级社会中带有阶级性的人性。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既有差别又有联系。

联系:

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

差别:

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深刻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

10,如何理解艺术创作中的意识与潜意识的作用?

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精神生产,伴随复杂的心理活动与思维活动。

意识:

指自觉地心理活动。

潜意识:

指不自觉的心理活动。

意识属于理性范畴,对艺术创作有重要的作用,没有人的意识就没有艺术创作。

例如: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新月集》是为了纪念死去的妻女所作,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构思,布局,修改等活动都是在意识作用下完成的。

人们对潜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还没有达到统一的认识,不过潜意识的存在是无法否认的。

艺术史上有许多关于梦与艺术,酒与艺术的故事,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等,其实酒与梦只是手段,目的是使潜意识释放,潜意识是艺术创作的宝藏。

11、结合实际作品比较直觉与灵感的异同。

(1)灵感:

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式思维状态,是创作的发现与飞跃。

(2)直觉:

是指不经过逻辑推理而直接抵达事物的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艺术创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

(3)相像之处:

拒绝逻辑推理,都具有创造性思维,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心理活动。

不同之处:

从性质上,灵感是一种思维状态;直觉是一种思维能力。

从特征上,灵感突如其来,稍纵即逝,高度亢奋;直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从对象上,灵感是心灵的飞跃,不一定需要客观事物;直觉和直观密切相连。

例如从灵感来说,据说苏轼总是随身携带笔墨,无论是路上还是家里,灵感一来马上创作。

12、简述艺术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

(1)艺术风格的界定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固性的创作个性与特色。

艺术风格可以是个人风格,也可以是集体风格。

只有成熟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才有自己的风格。

(2)时代风格是特定时代的艺术风格,常常是一个时代的主导艺术风格,以此区分不同时代的艺术特征。

艺术的时代风格与社会的时代风俗、文化思想、美学思潮、政治经济状况密不可分。

例如欧洲从公元14世纪到公元18世纪之间出现的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哥特式艺术、巴洛克艺术等艺术风格的变化。

(3)民族风格是指特定民族的艺术风格。

来源于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

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精神特征、民族心理、审美观念以及艺术积淀等要素,民族风格是民族艺术的标志。

如以中国画与西洋画为例,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气韵生动;西洋画的最高境界是模仿自然。

13、如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作品的题材、主题、细节、情节等要素的总和。

题材:

是呈现在艺术作品里的社会自然生活,它来自于客观世界,又融入艺术家的主体精神,是艺术主题的载体。

主题:

中心思想,它是艺术作品中蕴藏的主要思想内涵,是艺术作品的灵魂。

细节:

是艺术作品中具体的人物动作、生活场景与意境的精确描绘,它是完成艺术表达的重要手段。

情节:

一般出现在叙事作品,推动故事发展。

(2)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的结构、语言、艺术技巧、艺术体裁。

结构:

是艺术作品的内在组织与构架,它的主要功能是把艺术的各个部分和谐的统一在一起,结构直接关系到艺术作品的成功与否。

艺术技巧:

是艺术作品不可缺少的因素,任何艺术样式都有自己专门的技巧。

艺术体裁:

是艺术作品的具体呈现形式,体裁对内容、结构。

艺术技巧有一定制约。

艺术语言:

术语言是艺术的审美的。

(3)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宛如火的光和热,剑的刃和背,人的灵魂和肉体。

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面。

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都是不存在的。

14、简述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区别。

(1)艺术语言与科学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

从语言的性质和功用上区分,艺术语言是感性的审美的;

(2)科学语言是理性的实用的。

艺术语言拥有具体可感的形象,包含主观情感和美学倾向,它的功能不是说明,而是表现;(3)科学语言是用理性的抽象语言说明一件事,客观的,它的功能是说明,而不是表现。

15、以艺术作品为例,分析典型与意境的异同。

(1)典型来自西方,主要适用于叙事性作品。

如小说、戏剧、电影等。

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17世纪以前典型说主要在类型说的范畴,强调形象的普遍性和类型性,18世纪以后典型说开始注重艺术形象和个性。

典型的特征:

是普遍类型的代表,又是个性鲜明的人物,典型人物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环境里真实的人物形象,典型人物形象是高度的概括性与鲜明个性的统一。

如人类史上曾大量出现的典型人物: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鲁迅的阿Q等。

(2)意境源于中国的艺术理论,主要用于抒情作品,如抒情诗、中国画、音乐、书法等。

意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

富于意境的艺术作品早就存在,如陶渊明的“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创作了精妙的意境。

意境的美学特征是“虚实相生”宗白华先生认为:

虚空是艺术意境的要素。

16、艺术鉴赏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答:

分为三个阶段

(1)艺术语言的感知阶段,是艺术接受过程中艺术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感知理解阶段,艺术语言也会影响到艺术接受后续阶段的理解的接受。

2)艺术形象的重塑,是指艺术接受者在艺术接受过程中,借助艺术语言以自

己的想象重新塑造艺术形象,以艺术作品里的艺术形象为原型,加入艺术接受者的个人经验和美学趣味,形成新的艺术形象。

(3)艺术意蕴的体悟阶段,是艺术形象带给接受者的感受,是感性的。

17、以作品为例论述艺术鉴赏是如何完成的?

答:

(1)艺术鉴赏是复杂的审美活动,通常可分为艺术语言感知、艺术形象重塑、艺术意蕴体悟几个阶段。

(2)艺术语言感知,是艺术鉴赏过程对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进行感受理解;例如《昆虫记》的文字记录(3)艺术形象重建,是欣赏者在艺术鉴赏过程中借助艺术语言,经过欣赏者的想象重新塑造艺术形象;(4)艺术意蕴体悟,是欣赏者在在艺术鉴赏过程中获得最高审美体验,表现为情景交融,达到共鸣与顿悟。

例如王维的《鸟鸣涧》,接受者用心灵感受。

18、简述共鸣与顿悟的特征。

答:

(1)共鸣:

是指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主体与艺术形象达成的情感共振,常伴有强烈的情感活动和丰富的想象力。

既要求艺术作品具有丰富情感与艺术魅力,又需要鉴赏者具有相通的情怀,两者在艺术鉴赏的情境中达成契合,产生心灵的相同。

(2)顿悟:

是指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所产生的豁然开朗的直觉思维方式,多发生于哲理性较强或艺术境界高拔的艺术作品里,要求作品的内蕴有高度的形而上的品质,要求鉴赏者有悟性,两者达到契合才会产生顿悟。

19、简述艺术批评的几种主要形态105答:

(1)伦理批评:

以道德为标准对艺术作品进行的一种批评新形态,基本范畴是善、恶,以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为尺度,重视艺术的教化作用,主张善美合一

(2)社会历史批评:

以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为基准评价艺术的一种批评形式,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和历史价值。

以作品为中心,联系艺术家生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研究(3)心理学批评:

指借用现代心理学成果对艺术作品或艺术家进行心理分析,进而探求艺术作品原型、真实意图与内在构架的一种批评方法。

(4)审美批评:

以艺术作品审美内蕴和审美价值为中心对艺术进行研究的一种批评方法。

20、结合作品论述艺术批评的作用。

答:

(1)艺术批评是以艺术理论为指导,对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进行分析、总结、评价的活动。

艺术批评是艺术接受的高级阶段

(2)艺术批评应该尊重艺术的特殊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对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进行批评(3)艺术批评通过对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探讨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和艺术发展规律,促进艺术繁荣(4)对艺术家的创作有重要影响,艺术家通过艺术批评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提高艺术创作水平(5)艺术批评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

例如贝多芬的音乐很多人喜欢听,并陶醉其中这是艺术鉴赏

21、谈谈你所理解的艺术功能。

答:

我国艺术功能主要研究审美功能、认识功能、自我表现功能、净化功能、补偿功能、社会组织功能、社会改造功能、娱乐功能、暗示功能九个方面。

我所理解的艺术功能是指艺术满足人的某种特殊需要的作用,既包括艺术创作对艺术家的功能,又包括艺术作品对欣赏者的功能。

22、结合作品谈艺术最根本的功能是什么?

答:

艺术最根本的功能是审美功能,即艺术产生美的功能。

受到康德“审美不涉利害”的观念影响,主张艺术的纯粹性和独立性,20世纪初王国维首先提出艺术的纯粹性和独立性,反对把艺术作为政治、道德的手段,主张艺术应该具有纯粹美的目的。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艺术的每一种具有功能都与审美发生关系,审美功能是艺术所特有的功能。

四、论述1、结合作品谈谈“气韵说”与“空灵——充实”二元说的联系与区别。

艺术本质气韵说:

认为艺术本质是气韵。

“气韵”是自然呈现在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家主体精神和美学形态。

例如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的绘画作品《辋川图》,画面群山环抱,树木掩映,亭台楼榭,古朴端庄。

呈现出悠然超尘绝俗的意境,在王维的山水画中,这幅作品所创作的淡泊超尘的意境,给人以精神上的陶冶,使人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该作品旷古驰誉。

艺术本质二元说:

指构成艺术本体的两种基本品质的辩证统一。

“虚与实”“神与形”“空灵与充实”“神韵与肌理”。

二元说源自中国本源哲学的阴阳学说。

空灵作为美学形态艺术中很早就存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等等,都是比较鲜明的空灵意味。

充实是艺术的内涵,是构成艺术的情感力量与审美客体的汇融,是可感可见的具象。

是艺术形式内容的总和。

充实也包含两种意义,一个是艺术家主体精神,另一个是作品中具体意向,二者融为一体,不可区分。

2、比较“表现说”与“再现说”的异同。

答:

(1)表现说的兴起伴随着人的觉醒,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艺术是表现说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表现说春秋时期就产生,魏晋时期发育完善,出现以美为旨归的纯粹艺术,汉代人格美和山水美被发现,唐宋时期继续发展,个性精神和个体情感成为艺术的重要特征。

在西方表现说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着作中,之后一千多年没有发展,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情感才得到健康的表达,在20世纪发展到顶峰,其标志是表现主义在德国的兴起。

表现说的特点是认为艺术是艺术家审美情感的表现,是从创作主体,艺术家的视角进行观照。

(2)再现说基本分两种:

唯物主义再现说和唯心主义再现说,现实主义艺术是再现说的主要代表。

在中国发展为反映论,认为“艺术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反应”。

在西方,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提出“艺术模仿自然”开创再现说先河,模仿说是西方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

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世界的模仿与再现,是人类最早认识到艺术特性,成为反映论和镜子说的原型。

3、你如何理解“艺术生产”的命题?

艺术是一种生产形态,把意识态作为一种“生产---精神生产”,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艺术生产的精神产品主要具有审美属性。

从需要与生产目的性分析:

物质生产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艺术生产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从产品的消费分析:

一般物质生产劳动的产品是可以出卖的有用品,是交换价值的承担着,是商品具有实用价值,艺术生产的精神产品主要具有审美属性---审美价值

4、根据你的理解和体验分析情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人类情感的丰富性、更新性要求艺术家不断创造,艺术欣赏心里要求艺术家不断创造。

艺术来自于情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情感同形象联系在一起,也同认识联系在一起。

情感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强烈的情感体验是没干的重要特征。

例如宗白华先生认为“美与艺术的源泉是人类最深的心灵与他的世界相感时的波动。

(2)艺术家应具备的品质与能力,一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人,真性情与人格境界是艺术家的首要素质。

例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