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6908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

湖北省十堰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每小题3分,第8题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敦实(dūn)契约(qiè)嗔怪(chēn)重峦叠嶂(lán)

B.绯红(fēi)孕育(yùn)笃志(dǔ)惟妙惟肖(xiào)

C.睥睨(bì)腼腆(tiǎn)告罄(qìn)蹑手蹑脚(niè)

D.褴褛(lǚ)狭隘(yì)瑟缩(sè)咄咄逼人(duó)

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星辰炼达分崩离析以身作责B.高邈蔷微形销骨力如雷贯耳

C

确凿山颠不屑置辨暴风骤雨D.温驯硬朗春寒料峭振聋发聩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款煌所在的古丝绸之路,________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________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多元文明交融互鉴的结晶,________属于中国,但________是属于世界的。

A.与其不如敦煌学敦煌B.只有才敦煌学敦煌

C.不仅而且敦煌敦煌学D.或者或者敦煌敦煌学

4.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斤斤计较,一番争论后仍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B.经过八年持续奋斗,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成就。

C.工艺师在植木上雕梁画栋,小半天功夫,一个小巧而精致的根雕作品就完成了。

D.坐在考场上的莘莘学子,正处于风口浪尖,相信你们认真答题,一定能交出满意的答卷。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5月的十堰,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充满了生机,是适合游玩的好季节。

B.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推广与研究,他为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C.这些文章无一不体现出淳朴的社会风气,字里行间自有一番震撼人心的力量。

D.我市开展的“光耀百年·书香传承”答题活动,累计吸引约2万余人参与答题。

6.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它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滋味、独特的享受。

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写出了若耶溪

幽深,产生了动中见静的美学效果。

③对于宁静,古人就有一份追寻。

④在古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例子俯拾即是。

⑤宁静,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摹出天地间万籁俱寂的纯净景象,折射着“渔翁”一尘不染的心境。

A.③②⑥④⑤①B.③④②⑥①⑤C.⑤⑥②①④③D.⑤①②⑥④③

7.下列关于名著阅读、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

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名著。

B.“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社”指土地神。

古人在春社日这天祭土地神,析求丰收。

C.美国记者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香山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8.古诗词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

(2)俗子胸襟谁识我?

__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4)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舍生取义、宁死不屈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古代诗歌蕴涵丰富的智慧。

或包含物候现象,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或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如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或一针见血地指出封建王朝兴亡背后的历史真谛,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议论,发人深省。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16分,9、10题各2分,其余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阳台上的花

黄咏梅

①意识到母亲喜欢花,已是她退休的时候了。

记忆中,我们家阳台上花盆里,常种着小葱、小蒜、小辣椒、芫荽等。

厨房里,主菜炒起来了,母亲会命我到阳台摘几根小葱或小辣椒,洗洗,直接放到锅里。

“物尽其用”四个字,被母亲一辈子奉为人生信条。

②母亲不种花,可能也觉得花不好伺候。

我们一家五口人,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养花。

种下的花如果不开花,还不如种小菜。

母亲种菜是很积极的。

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一个半山腰的独间平房。

房前有一片平地,被母亲用篱笆围成小菜园,里边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基本上可供应一家人的日常需求。

印象最深的是葫芦,藤蔓攀在篱笆上,果实藏在叶子下。

我们三个小孩子会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小葫芦,用一根针,在葫芦瓜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比赛哪一只长得又快又大,就像比赛自己的身高一样。

母亲很懂种菜,在她特别的照顾下,刻有我们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总是长势喜人,最终结出了皆大欢喜的果实。

而刻着父亲母亲名字的那几只葫芦,远远落后于我们。

我们欢天喜地地将自己的葫芦摘下来,挂在屋角,让它们跟我们的名字一起晒干、变黄,最终成为书桌上的摆设,权当一束不会凋谢的花。

③十七岁那年夏天,父母送我去大学报到。

我们住在一个简陋的小旅馆,旅馆对面有一个花坛,母亲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了一种奇怪的花。

小小的五瓣花瓣,组合成一张人的脸谱,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五官是深紫色,脸膛是浅紫色或嫩黄色。

母亲对花的知识匮乏,直接称之为“人脸花”。

她指着角落里的一簇花,说,这五朵,像不像我们一家?

那五朵花挨得特别近,都快叠到一起了,上边两朵稍微大一些,浅紫色的脸膛上有着近乎墨色的五官,下边三朵大小差不多,嫩黄色的脸膛上,五官是浅浅的紫色。

我和父亲都笑了,说像。

我点着那些“小脸”数过去,这是我,这是哥哥,这是姐姐。

数完,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那之后的许多年,离别、想家成为一种习惯。

后来,在一些地方,我多次看到过这种“人脸花”,每次都会想起那年小旅馆前的“一家五口花”。

④母亲退休之后,慢慢开始种起了花,阳台上的盆栽从实用转变为审美。

种的都是些好养的花,茉莉、海棠、三角梅、芍药、桂花之类,但没有见到过“人脸花”,年份最久的当属那株海棠花。

花树不高,却很结实,主干已经比我的拳头还粗,每年过年,它都不辜负花期,准时开起了红艳艳的花朵,仿佛要跟我完成一个共同的约定——每年过年回家后,我会挑一个阳光充足的中午,搬两张小椅子,让父亲母亲坐在这株海棠花下,我一点一点将他们花白的头发染黑。

阳光把海棠花照得通红,也将父母的衰老照得纹路清晰。

我站在他们背后,既感伤又幸福,虔诚地祈祷年年岁岁都拥有这相同的一幕。

(5)近些年,家乡过年流行一种“年花”——五代同堂果。

黄灿灿胖乎乎的果实,浆汁饱满,寓意子孙满堂,老少安康。

每到年前母亲总会去花市挑一枝果实多的买回家,养在阳台上,有一次,我用湿布给这些果实“洗澡”时,指着最大的那两只说,这是爸,这是妈,然后又分别按个头指定了我和哥哥姐姐。

母亲一听,笑了,看看那两只最大的果实,说,不像,现在我们家里,我和你爸最瘦。

我愣了好一会儿,夸张地提高嗓门说,再瘦也是最大的。

⑥今年,在小区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小区围栏下新摆了一溜花盆,花盆里边挤挤挨挨地开满了一朵朵“人脸花”。

整齐的五瓣花瓣颜色各异,风一吹,像笑脸。

我也笑了,站着看了很久。

手机里有一款植物识别软件,几秒钟之后,我得以知道,“人脸花”真正的名字叫三色堇,花语是——请思念我。

我用微信把照片发给母亲看,她高兴地说,你们那里也种“人脸花”啊!

我暗自偷笑,并没有纠正母亲。

这种花,在我们家就叫“人脸花”,早在很多年前,我家这位无暇养花的“花盲”,竟然无师自通,为我正确读出了那些“人脸花”的花语——请思念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9.本文

(2)-(5)段叙述了四个与植物有关的故事,其中有两个故事不是发生在阳台上,请找出来并简要概括。

10.第(4)段加点短语“共同的约定”具体指什么?

请根据上下文内容作答。

11.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

(1)段使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列举母亲在阳台上种的多种植物,表现她勤劳俭朴、聪明能干的特点。

B.第

(2)段中加点词语“皆大欢喜”既指孩子们因刻着自己名字的葫芦结果丰硕而欢喜,又指父母因满足孩子们的心愿而欢喜。

C.第(3)段写“我每次都会想起那年小旅馆前的‘一家五口花’”,主要原因是这些花奇怪且美丽,我被它们吸引了。

D.第(4)段“从实用转变为审美”可以看出,母亲退休后不再关心家务,而是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

12.分析第(5)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3.谈谈你对本文标题“阳台上的花”的理解。

14.本文第(3)段写母亲命名“人脸花”,结尾才点明花名及花语,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保护用户隐私需要“规则之锁”

彭飞

(1)随着信息时代、智能社会的到来,如何有效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隐私权,成为一道紧迫的现实课题。

(2)不久前,国外某汽车品牌车内摄像头拍摄的一组高清画面引发热议。

网友表示,私家车内部属于私密空间,如果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车内的一举一动都被摄像头记录下来,甚至上传云端,会让人没有安全感。

尽管相关品牌已经作出回应,但尚不足以完全消除人们的疑虑。

(3)实际上,不少以“智能网联”为卖点的汽车产品都有类似配置,而且还可能配备麦克风、温度检测等一系列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是智能汽车实现人脸识别、疲劳驾驶监测、语音交互等功能的基础,也是产品的竞争力所在。

然而,无论功能如何丰富,都不能以牺牲个人隐私为代价。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如何兼顾舒适性、便利性、安全性与用户隐私保护,是每一个汽车品牌的必答题。

(4)智能汽车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仅仅是移动互联时代隐私保护的一个切面,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案例中,就有一些商家未经用户同意,通过人脸识别收集用户个人详细信息,导致大量隐私泄露。

手机APP过度索取权限、智能家居存在安全漏洞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这充分说明,隐私保护已成为关乎智能化、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5)保护个人信息,需要给用户隐私加一把更精巧、更严密的“规则之锁”。

这其中,不仅包括具体法律条文的增设、修改,也包括一套针对个人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法治原则。

比如,过去面对企业收集用户信息时,我们基本奉行“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但在网络时代,“合法、正当、必要”“最小够用”等原则,应当成为收集和处理用户信息的准则。

不久前,有关部门出台规定,明确了39类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建立信息收集的“正面清单”;今年1月,北京、上海等城市大幅精简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调查报告,隐去不必要的病例个人信息,只公布必要内容,类似的制度设计与治理实践受到好评,正是由于遵循了与网络时代隐私保护相适应的法治原则。

(6)他律至关重要,自律也不容忽视。

网络时代的隐私便权,与过去相比有很大不同。

许多情况下,产品服务与隐私保护之间并非完全对立,以智能汽车企业为例,如果能够在收集和使用数据的过程中完善程序、升级技术、细化管理,就有机会实现商业利益与用户隐私保护的双赢。

特别是一些平台企业,掌握并管理着海量用户数据,能不能在数据的收集和使用中加强自律,关乎用户个人隐私保护,也关涉全社会信息安全,未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守护其隐私,将成为一条重要的商业伦理;能否把隐私保护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将越来越成为衡量一家企业优劣的重要指标。

顺应这种趋势,自觉将隐私保护的关口前移到自身的日常经营中,企业才能走得长远。

(7)智能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便利与个人隐私保护,并非无法兼得。

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确立更加明确的规则,不断升级技术、强化监管,就能兴利除弊,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更好增进民生福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他律至关重要,自律也不容忽视。

B.保护个人信息既要法律条文和法治原则的约束,也要企业自律。

C.智能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便利与个人隐私保护,并非无法兼得。

D.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确立更加明确的规则,不断升级技术、强化监管。

16.结合上文内容,分析第(6)段“顺应这种趋势”中“这种趋势”具体指代什么。

17.第(4)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8.(5)(6)两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文言文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右备容臭臭:

香气

B.缀公卿之后缀:

跟随

C.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

遗留

D.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同“披”,穿着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1.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通过作者与“同舍生”“太学生”学习条件的对比,阐述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B.选文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和物质条件的匮乏,表现了作者求学的“勤且艰”。

C.选文连用“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写出了富家子弟金玉其外的形象。

D.作者功成名就却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

22.针对部分同学在物质生活上攀比这种现象,请你结合文中观点加以劝说。

(二)(4分,每小题2分)

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3.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悬想自己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回到现实却发现鹤去楼空,因而惆怅。

B.颔联中“悠悠”一词写出白云飘飘荡荡的样子,表现作者悠闲自在的心境。

C.尾联写诗人清晨凭栏远望,故乡却被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

D.本诗是题咏黄鹤楼的名作,描写诗人登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思乡之情。

24.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四、作文(50分)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25.最________的时刻(横线处可填:

温暖、快乐、激动、难忘、遗憾、伤心……)

要求:

①正确补题后作文,选择题目

(2)

不能改变题目。

②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写议论文,做到论点正确鲜明,论据恰当合理,论证思路清晰。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章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请用“××”代替。

26.按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我们踮一踮脚就能够到自己想要的,如挂在枝头的苹果,眼前那似乎遥不可及的终点线,定下的一个小目标……

请以“踮一踮脚就够到”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不能改变题目。

②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写议论文,做到论点正确鲜明,论据恰当合理,论证思路清晰。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章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请用“××”代替。

 

湖北省十堰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每小题3分,第8题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敦实(dūn)契约(qiè)嗔怪(chēn)重峦叠嶂(lán)

B.绯红(fēi)孕育(yùn)笃志(dǔ)惟妙惟肖(xiào)

C.睥睨(bì)腼腆(tiǎn)告罄(qìn)蹑手蹑脚(niè)

D.褴褛(lǚ)狭隘(yì)瑟缩(sè)咄咄逼人(du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契约(qiè)——(qì)、重峦叠嶂(lán)——(luán);

C.睥睨(bì)——(pì)、告罄(qìn)——(qìng);

D.狭隘(yì)——(ài)、咄咄逼人(duó)——(duō);

故选B。

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星辰炼达分崩离析以身作责B.高邈蔷微形销骨力如雷贯耳

C.确凿山颠不屑置辨暴风骤雨D.温驯硬朗春寒料峭振聋发聩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炼达——练达,以身作责——以身作则;

B.蔷微——蔷薇,形销骨力——形销骨立;

C.山颠——山巅,不屑置辨——不屑置辩;

故选D。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款煌所在的古丝绸之路,________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________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多元文明交融互鉴的结晶,________属于中国,但________是属于世界的。

A.与其不如敦煌学敦煌B.只有才敦煌学敦煌

C.不仅而且敦煌敦煌学D.或者或者敦煌敦煌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与“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之间由具体到抽象,是递进关系,应选“不仅……而且”;此段介绍的是“敦煌”以及“丝绸之路”,后两空需要填写句子主语,由前文对敦煌“丝绸之路”的表述,“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可知“敦煌”属于中国;由“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可知“敦煌学”属于世界。

故选C。

4.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斤斤计较,一番争论后仍未得出一致

结论。

B.经过八年持续奋斗,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成就。

C.工艺师在植木上雕梁画栋,小半天功夫,一个小巧而精致的根雕作品就完成了。

D.坐在考场上的莘莘学子,正处于风口浪尖,相信你们认真答题,一定能交出满意的答卷。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斤斤计较:

形容一点一滴、一丝一毫也要计较(含贬义)。

用来形容讨论问题,用错对象,且褒贬不当,错误;

B.亘古未有:

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用来形容农村脱贫取得的成就过去不曾有过,正确;

C.雕梁画栋:

原意指在栋梁等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雕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

后来也指房屋华丽的彩绘装饰。

用来形容在根雕植木雕刻雕刻,用错对象,错误;

D.风口浪尖:

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

用来形容考场答题,用错对象,错误;

故选B。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5月的十堰,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充满了生机,是适合游玩的好季节。

B.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推广与研究,他为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C.这些文章无一不体现出淳朴的社会风气,字里行间自有一番震撼人心的力量。

D.我市开展的“光耀百年·书香传承”答题活动,累计吸引约2万余人参与答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搭配不当,可将“5月的十堰”改为“十堰的5月”;

B.语序不当,将“应用、推广与研究”改为“研究、应用与推广”;

D.重复累赘,可去掉“约”;

故选C。

6.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它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滋味、独特的享受。

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写出了若耶溪的幽深,产生了动中见静的美学效果。

③对于宁静,古人就有一份追寻。

④在古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例子俯拾即是。

⑤宁静,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摹出天地间万籁俱寂的纯净景象,折射着“渔翁”一尘不染的心境。

A.③②⑥④⑤①B.③④②⑥①⑤C.⑤⑥②①④③D.⑤①②⑥④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③句,由“古人”追寻宁静引出阐述;②⑥引用具体诗句,从“若耶溪”到“天地间”,说明“古人是如何追寻‘宁静’的”;④由“类似的例子”知,内容上,这是紧承②⑥两句;⑤①总结句段,由古到今,联系到现在“我们的生活”。

故选A。

7.下列关于名著阅读、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

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名著。

B.“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社”指土地神。

古人在春社日这天祭土地神,析求丰收。

C.美国记者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香山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香山居士”是白居易,应该改为“六一居士”。

故选D。

8.古诗词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

(2)俗子胸襟谁识我?

__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4)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舍生取义、宁死不屈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古代诗歌蕴涵丰富的智慧。

或包含物候现象,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或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如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或一针见血地指出封建王朝兴亡背后的历史真谛,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议论,发人深省。

【答案】①.馨香盈怀袖②.英雄末路当磨折③.老骥伏枥④.志在千里⑤.人生自古谁无死⑥.留取丹心照汗青⑦.兴⑧.百姓苦⑨.亡⑩.百姓苦

【解析】

【分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馨、磨折、骥、枥、汗青”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16分,9、10题各2分,其余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阳台上的花

黄咏梅

①意识到母亲喜欢花,已是她退休的时候了。

记忆中,我们家阳台上花盆里,常种着小葱、小蒜、小辣椒、芫荽等。

厨房里,主菜炒起来了,母亲会命我到阳台摘几根小葱或小辣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