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精编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70821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精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精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精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精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精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精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精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精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精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精编版.docx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精编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精编版.docx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精编版

1. 阴道穹隆:

子宫颈与阴道间的圆周状隐窝,称为阴道穹隆,按位置分前,后,左,右4部分,其中后穹隆最深,与盆腔最低的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

2. 子宫峡部:

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在非孕期长约1cm,上端因解剖上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下端因在此处子宫内膜转变为子宫颈黏膜,称为组织学内口。

3. 子宫下段:

妊娠后子宫峡部变软,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扩展成宫腔的一部分,临产后伸展至7~10cm,成为产道一部分,称为~,是产科手术学的重要解剖结构。

4. 真骨盆(小骨盆):

是胎儿娩出的骨产道。

5. 月经:

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6. 排卵:

卵细胞和它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为~。

7. 围绝经期:

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

8. 受精:

获能的精子与次级卵母细胞相遇于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

9. 妊娠:

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10. 母胎界面:

胎儿血和母血不直接相通,之间隔有绒毛毛细血管壁,绒毛间质及绒毛滋养细胞层,构成~,有胎盘屏障作用。

11. 胎膜:

是由外层的平滑绒毛膜和内层的羊膜组成。

12.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妊娠晚期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血量减少使血压下降,形成~。

13. 早孕反应:

在停经6个月左右出现畏寒·头晕·流涎·乏力·嗜睡·缺乏食欲·喜食酸物·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称为~。

14. 黑加征(Hegarsign):

阴道粘膜和宫颈阴道部充血呈黑蓝色,停经6~8周时,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不相连,称为~。

15. 胎姿势:

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称为~。

16. 胎产势: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为~。

17. 胎先露: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

18. 胎方位:

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

19. 流产: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

20. 分娩:

妊娠满28周(196日)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自临产开始到由母体娩出的全过程,称为~。

21. 早产:

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期间分娩者。

22. 足月产:

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259~293日)期间分娩,称为~。

23. 过期产:

妊娠满42周(294日)及以上分娩,称为过期产。

24. 过期妊娠:

平时月经周期规律,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294天)尚未分娩者,称为~。

25. 异位妊娠(宫外孕):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

26. 小于孕龄儿SGA:

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应有体重第10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其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

27. 前置胎盘:

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妊娠期阴道流血最常见的原因。

28. 完全性前置胎盘:

或称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

29. 部分性前置胎盘:

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

30. 边缘性前置胎盘:

胎盘下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到达宫颈内口,但未超越宫颈内口。

31. 胎盘早剥: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后,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

32. 子宫胎盘卒中:

又称库弗莱尔子宫,胎盘早剥内出血急剧增多,血液积聚于子宫壁之间,胎盘后血肿压力增加,血液浸入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分离,断裂甚至变性,当血液渗透至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现紫黑色瘀斑,称为~。

33. 围产期:

指从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产后1周。

34. 推算预产期EDC:

按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

35. 髂棘间径IS: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23~26cm。

36. 髂嵴间径IC: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25~28cm。

37. 骶耻外径EC:

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18~20cm。

38. 坐骨结节间径IT:

出口横径TO:

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向腹部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

39. 对角径DC:

为骶岬上缘中点到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正常值12.5~13cm,此值减去1.5cm~2c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称为真结合径,正常为11cm。

40. 胎心率基线BFHR:

指在无胎动和无子宫收缩影响时,10分钟以上的胎心率平均值。

41. 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42. 缩复作用(名解意义可做简答):

子宫收缩时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期肌纤维不能恢复到原长度,经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使宫腔内容物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部下降及宫颈管逐渐缩短直至消失,此为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

43. 骨盆轴:

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称为~。

此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断向下,下段向下向前,分娩时,胎儿沿此轴完成一系列分娩机制,助产时也应按骨盆轴方向协助胎儿娩出。

44. 骨盆倾斜度:

指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为60°。

45. 生理缩复环:

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而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起,称为~。

46. 分娩机制:

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的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47. 衔接:

胎儿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

48. 下降: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

49. 内旋转:

胎头围绕骨盆纵轴向前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称为~。

50. 复位:

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部再向左旋转45°,称为~。

51. 外旋转;胎肩在骨盆内继续下降,前肩向前向中线旋转45°时,胎儿双肩径转成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胎头枕部则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为~。

52. 见红:

多数孕妇在临产前24~48小时内,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剥离,毛细血管破裂有少量出血并与宫颈管内黏液栓相混,经阴道排出,称为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比较可靠的征象。

53. 总产程(totalstageoflabor):

即分娩全过程,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到胎儿胎盘娩出的全过程。

54. 胎头拨露:

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称为~。

55. 胎头着冠:

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不再回缩,称为~。

56. 难产(异常分娩):

P187

57. 产力异常: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

分为子宫收缩力乏力和子宫收缩力过强,每类又分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

58. 狭窄骨盆:

骨盆径线过短或形态异常,致使骨盆腔小于胎先露部可通过的限度,阻碍胎先露部下降,影响产程顺利进展,称为~。

59. 均小骨盆:

骨盆外形属正常女型骨盆,但骨盆三个平面个径线均比正常值小2cm或更多,称为~,多见于身材矮小,体型均称的妇女。

60. 软产道:

指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61. 胎位异常:

包括胎头位置异常,臀先露及肩先露,是造成难产常见的因素。

62. 持续性枕后位:

在分娩过程中,胎头多为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枕部再下降过程中,向前旋转成枕前位,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自然分娩,若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临产后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为~。

63. 产程异常曲线(简答):

      潜伏期延长:

为潜伏期超过16小时。

      活跃期延长:

为活跃期超过8小时。

活跃期宫口扩张初产妇<1.2cm/h,经产妇<1.5cm/h,提示活跃期延长。

      活跃期停滞:

为活跃期宫口扩张停止>4小时。

      第二产程延长:

初产妇第二产程>2小时,经产妇第二产程>1小时

      胎头下降延缓:

在宫颈扩张减速期及第二产程时,胎头下降最快。

此阶段下降速度初产妇<1.0cm/h,经产妇<2.0cm/h,称为~。

      胎头下降停滞:

减速期后胎头下降停止>1小时,称为~。

      滞产:

总产程超过24小时

64. 产后出血PPH:

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65. 胎盘植入:

指胎盘绒毛在其附着部位与子宫肌层紧密连接。

66. 羊水栓塞AFE:

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的严重分娩并发症。

也可发生在足月分娩和妊娠10~14周钳刮术时,死亡率高达60%以上。

67. 阴道自净作用:

生理情况下,雌激素使阴道上皮增生变厚并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阴道上皮细胞分解糖原为单糖,阴道乳杆菌将单糖转化为乳酸,维持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抑制其他病原体生长,称为~。

68. 前庭大腺炎:

病原体侵入前庭大腺引起炎症,称为~。

69.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

70. 细菌性阴道病BV:

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但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

71. 胺臭味试验:

取阴道分泌物少许放在玻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1~2滴,产生烂鱼肉样腥臭气味,系因胺遇碱释放氨所致。

72. 急性子宫颈炎:

习称急性子宫颈炎,指子宫颈发生急性炎症,包括局部充血,水肿,上皮变性,坏死,黏膜,黏膜下组织,腺体周围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中可有脓性分泌物。

73. 慢性子宫颈炎:

习称慢性宫颈炎,指子宫颈间质内有大量淋巴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可伴有子宫颈腺上皮及间质的增生和鳞状上皮化生,慢性子宫颈炎可有急性的迁延而来,也可由病原体持续感染所致。

74. 盆腔炎性疾病PID:

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

75. 附件炎:

卵巢很少单独发炎,白膜是良好的防御屏障,卵巢常与发炎的输卵管伞端粘连而发生卵巢周围炎,称为输卵管卵巢炎,习称附件炎。

76. 肝周围炎Fitz-Hugh-Curtis综合征:

是指肝包膜炎而无肝实质损害的肝周围炎。

77.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

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分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

78.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异位内膜侵犯卵巢皮质并在其内生产,反复周期性出血,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型的典型病变,称~。

囊肿大小不一,直径多在5cm左右,大至10~20cm,内含暗褐色,似巧克力样糊状陈旧血性液体,故又称卵巢巧克力囊肿。

79. 镜下内异症:

肉眼正常的腹膜组织镜检时发现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称为~。

80. 子宫腺肌病:

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

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

81. 子宫腺肌瘤:

少数腺肌病病灶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似肌壁间肌瘤,称为~。

82.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子宫颈病变,常发生于25~35岁妇女,CIN反应了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

83. 转化去:

也成移行带,因其位于子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接部,又称为鳞-柱状交接部或鳞-柱交接。

84. 子宫肌瘤:

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

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

85. 子宫内膜癌:

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

86. 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

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肿瘤,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细胞层次增加,核异型及核分裂象增加,常无间质浸润。

临床表现为生长缓慢,转移率低,复发迟。

87. 肿瘤细胞减灭术:

是切除所有原发灶,尽可能切除所有转移灶,使残余肿瘤病灶达到最小,必要时可切除部分肠管,膀胱,脾脏等脏器。

88. 成熟畸胎瘤:

又称皮样囊肿,属良性肿瘤,占卵巢肿瘤10%~20%,生殖细胞肿瘤85%~97%,畸胎瘤95%以上。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居多。

多为单侧,双侧占10%~17%。

89. 头节:

成熟畸胎瘤囊壁内层为复层鳞状上皮,囊壁常见小丘样隆起向腔内突出称“头节”。

90. 库肯勃瘤即印戒细胞癌:

是一种特殊的卵巢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在胃肠道,肿瘤为双侧性,中等大,多保持卵巢原状或呈肾形。

91.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

是一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疾病。

组织学根据形态特征将其分为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等,其中侵蚀性葡萄胎,绒癌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等又统称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DTN。

92. 葡萄胎:

因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成葡萄而名之,也成水泡状胎块。

93. 卵巢黄素化囊肿:

大量hCG刺激卵巢卵泡内膜细胞发生黄素化而造成。

常为双侧,但也可单侧,大小不等,最小仅在光镜下可见,最大直径20cm以上。

表面光滑,活动度好,切面为多房,囊壁薄,囊液清亮或琥珀色。

94. 侵蚀性葡萄胎?

病理特点?

P338

 

 

95.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

简称功血,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性和有排卵性两大类。

96. 人工周期:

模拟自然月经周期中卵巢的内分泌变化,序贯应用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变化,引起周期性脱落。

97. 闭经:

为常见的妇科症状,表现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

根据既往有无月经来潮,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

98. 原发性闭经:

指年龄超过13最,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年龄超过15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未来潮。

99. 继发性闭经:

指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

100.    卵巢早衰:

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发生卵巢功能衰竭,称为~。

101.    绝经综合征:

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活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102.    不孕症:

女性无避孕性生活至少12个月而未孕,称为~,在男性则称不育症。

103.    原发不孕:

既往从未有过妊娠史,无避孕而从来未妊娠者为~。

104.    继发不孕:

既往有过妊娠史,而后无避孕连续12个月未孕者,称为~。

105.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技术指从妇女卵巢内取出卵子,在体外与精子发生受精并培养3~5日,在将发育到卵裂期或囊胚期阶段的胚胎移植到宫腔内,使其着床发育成胎儿的全过程,俗称为“试管婴儿。

106.    直肠子宫陷凹:

也称道格拉斯陷凹。

在子宫后面,腹膜沿子宫壁向下,至子宫颈后方及阴道后穹隆再折向直肠,形成直肠子宫陷凹。

  107.人工流产综合反映:

指手术时疼痛或局限刺激,使手术者在术中或术毕出现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面色苍白,头昏,胸闷,大汗淋漓,严重者甚至出现血压下降,昏厥,抽搐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