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71260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doc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与农村教育工作计划汇编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步伐,信阳市从今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并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方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积极探索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积累经验、探索模式、作出示范。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三、预期目标  

通过改革试验,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现代农业大发展、农村面貌大改变、农民收入大提高。

到2020年,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是:

  

(一)建成粮食生产重点区  

实施水利设施兴利除害工程和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5亿斤,农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形成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

  

(二)建成特色农业示范区  

具有信阳特色的林果、畜禽、水产等支柱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

到202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

茶叶面积发展到200万亩,产量达到5万吨。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l0000元以上。

  

(三)建成村镇建设样板区依托“两纵一横”交通干线,形成以信阳市为主中心,潢川、固始为副中心,六个县城及明港镇为骨干,中心镇为基点,中心村和较大自然村为基础的城镇村体系。

到2020年,建制镇达到120个,人口规模1500人以上的中心村达到XX个。

基本实现农民居住集约化、生产方式合作化、公共产品社会化。

  

(四)建成生态环境友好区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巩固提高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建设水平。

到2020年,全面完成生态县建设,争创更多的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自然生态优美,人居环境优越,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充分应用,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建成文化建设引领区  

以特色文化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打造魅力信阳的文化之魂,提高信阳文化竞争力。

到XX年,建立完备的市、县、乡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基层服务网络,建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特色县、文化特色企业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文明乡镇、文明社区。

  

(六)建成城乡统筹先行区  

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建立统一的城乡公共服务制度和人力资源市场,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

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农村恩格尔系数低于30%。

  

四、主要内容  

(一)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  

1、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

依法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流转行为。

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扶持培育土地银行、土地专业合作社、土地交易市场、土地协会等流转中介组织。

建立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的制度体系,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建立和完善纠纷调处机制,开展土地纠纷仲裁试点,完善仲裁程序、方法和制度。

完善被征地农民补偿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探索以土地换社保、换就业、换稳定收益的具体办法。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地流转。

  

2、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

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用于商品住宅开发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

  

3、建立农村宅基地科学管理模式。

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力实施村庄整治,稳步推进迁村并镇建设试点,建立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

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依法置换为建设用地。

  

4、建立土地综合整治机制。

对利用不充分、不合理和废弃闲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进行整理复垦,依法依规将整理复垦增加的农用地和耕地置换为建设用地,用于还建和产业项目用地。

建立建设用地周转指标交易平台,实现全市土地占补平衡。

  

(二)创新农村资金投入的体制机制  

1、加大财政支农投入。

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实施涉农资金整合,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探索土地收入分成机制,把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收益用于新农村建设。

创新新农村建设筹资方式,保证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2、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扶持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和农户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额信贷。

制定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

创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鼓励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3、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

制定和完善财政、信贷等优惠政策,落实好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实行农村公益性服务设施产权改革,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资本等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4、创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模式。

建立“农民自愿、筹资筹劳、政府奖补资金引导、筹补结合、多元投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

  

(三)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的体制机制  

1、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扶持创办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兴办各类专业协会、中介组织和服务中心。

推进跨行业、跨县区发展,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开放性。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承担农、林、牧、渔、农产品加工重点工程等各类项目的建设和实施。

  

2、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华英模式”,着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

创新龙头企业信贷担保方式,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

  

3、加快完善农技农机应用推广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乡镇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

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技推广服务。

积极引导、培育和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4、探索建立农业新型保险机制。

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

逐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和品种,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探索成立农业保险共保体。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中介体系,探索发展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

  

(四)创新农村社会保障的体制机制  

1、健全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完善惠及全体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加强农村药品配送和监管。

加大村卫生室建设力度。

实施乡村医生系列培训计划,并按照政府购买服务原则,对乡村医生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补助。

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工定点医院工作,完善参合农民工灵活就医机制。

  

2、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

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制。

探索建立基本帐户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制定城乡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办法。

积极改进保险资金享受办法,支持低成本的社会化养老保险服务业发展。

  

3、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农村低保分类实施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完善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制度,确保资金运行安全。

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低保资金保障机制。

  

4、创新扶贫开发的体制机制。

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体系,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事业。

瞄准贫困人口,采取有效的帮扶措施,支持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五)创新支持创业人才投身农业的体制机制  

1、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体制。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教育、农业、扶贫、劳动“四位一体”的职业教育体制。

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探索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理念、新途径、新做法,推行订单劳务培训,积极开展涉外劳务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2、引导创业人才投身农业发展。

鼓励机关、事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各类创业人才参与农村改革发展,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高效农业庄园等。

实施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归工程”,发展“回归经济”。

  

(六)创新文化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1、建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机制。

围绕“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让桂花香醉商城”、“让淮河文化铸就淮滨”、“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让华英富庶潢川”等主题,加快文化资源开发和后续产业发展,让文化软实力转换成现实生产力。

  

2、建立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机制。

发展文化产业,激活文化消费,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全民参与文化发展,激发农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文化潜力,着力打造地域文化品牌。

  

(七)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1、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发展食品工业、新型能源、环保建材、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战略支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繁荣农村二、三产业。

  

2、积极实施村镇建设规划。

结合土地整理等项目,因地制宜撤并“偏、远、小”自然村、居民点,集中建设农民新村。

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3、探索农村社区环境卫生治理新机制。

引入市场机制,开展社区公益服务,实行乡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市场化运营。

  

4、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放宽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

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

  

(八)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  

1、创新农村基层组织的设置形式。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在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社区成立党总支(党委),根据不同特点分类建立党支部。

推行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产业链及非公有制经济等“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

深化在外出务工地建立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工作。

  

2、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

建立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探索激发村民踊跃参与的方式途径。

  

3、建立乡村干部培养选任和激励保障机制。

积极探索建立村干部补贴标准增长机制和养老保险制度。

探索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和担任乡镇领导的方法途径。

加强对优秀乡镇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信阳成立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综合试验工作的组织实施。

县区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二)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市直有关部门制定配套措施。

县区确定试验重点,逐一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三)突出重点统筹推进。

农村改革发展在全面综合试验的同时,重点在农村土地流转、农村融资体制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力求尽快取得突破。

  

(四)营造宽松改革环境。

在不违背中央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只要能造福全市人民,只要有益于改革发展,鼓励大胆实践、大胆探索。

农村教育工作计划

贯彻落实县委十七届四次全会及县政府全体会议精神,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追求,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校各项管理,促进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

在全县教育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

把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落实教育工作要点紧密结合,与“两进”活动紧密结合。

组织开展宣讲、辅导、座谈及学习成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群众满意学校”创建活动。

二、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以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健康发展为核心,以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安全管理为重点,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

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转岗培训、公开招聘等途径,解决幼儿教师紧缺问题。

创新管理方式,对各乡镇内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采取县级审批、乡级管理的方式,严格民办幼儿园申报、审核、批准程序,强化日常监管。

认真清理整顿民办幼儿园,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严禁任何形式“虐童事件”的发生。

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尊重儿童成长规律,注重开发智力、培养兴趣,坚决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工作,科学规范村级学校或教学点,完善集中办学学校的食堂、宿舍等后勤保障设施。

抓好农村中学撤并前的常规管理,保证工作秩序,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学籍管理,严把入学、转学关,坚决控制学生进城择校现象。

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扩大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关注留守儿童、特困家庭子女、学困生等特殊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协同公安、消防、工商、卫生监督等部门,做好校外住宿生管理工作。

3.稳步发展高中教育。

树立“品牌”意识,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注重学校内涵建设,努力提升教科研工作的整体质量。

发挥学校特色优势,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积极争创省级示范普通高中。

扩大高中办学规模,提高全县人民的受教育程度,逐步普及高中教育。

严格执行《黑龙江省中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规范学籍变更程序,严格执行休学、复学、转入、转出、退学等学籍变更标准。

做好学生信息采集及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工作。

精心组织高考工作,做好报名、资格审核、监考程序和监考纪律培训等工作,确保高考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4.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抓住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县这一机遇,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争创省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加大职教中心学校招生工作力度,落实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引导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向职教分流。

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扩大职业教育优质资源。

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多渠道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实用人才。

5.优先发展民族教育。

贯彻落实中小学民族“双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

突出民族学校特色办学,注重文化艺术传承和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开展民族教育经验交流活动。

深化蒙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蒙古族学生蒙语会话能力为宗旨,全面开展教研、科研、竞赛等系列活动,促进课程改革理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开展蒙古语诗歌朗诵会、蒙文书法比赛、学唱蒙古语歌曲、蒙语讲故事比赛、学生才艺展示等活动。

6.规范发展民办教育。

依法规范民办教育机构,严格审批程序,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监管和指导,清理整顿违规办学,取缔非法民办教育。

规范校外租住业主的行为及非在职教师举办补课班的情况。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

增强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标准意识,维护大局,服务基层。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重点抓好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演讲、竞赛、评优选先等手段,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严格治理和规范教师乱补课、乱订资料和招收住宿生行为。

3.加强教师能力建设。

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健全教师奖励机制,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为教师个人成长创造良好机遇和环境。

四、改善办学条件

新建幼儿园3所,续建村级幼儿园2所,维修蒙古族中心幼儿园等11所;完成第一中学综合楼、第二中学教学楼、蒙古族中学食堂等续建工程;加快建设第三中学食堂宿舍;启动红旗小学移址新建和聋校综合楼建设工程;改善北完小学、红旗小学、江湾小学等学校及幼儿园的内部条件;改造薄弱学校校舍和设施。

五、规范学校常规管理

1.规范安全管理。

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实落实好饮食、交通、消防、治安等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严防发生重大责任性安全事故。

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接送学生车辆向标准校车过渡。

开学初,各校要集中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按轻重缓急建立台帐和整改计划,确保新学期初平安顺畅。

2.规范财务管理。

认真做好贫困生补助、爱心工程等资金发放工作,严格按照制度规范操作,堵塞各种漏洞,要好事办好。

坚持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严格执行公开、公示制度,严禁乱收费,规范服务性收费。

3.规范各类督导。

实行大事推进制度,进一步推动大事实事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专项督导检查,促进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高中学校达标校建设。

积极探索先进的学校管理模式,切实增强学校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科学规划校园,绿化美化校园。

保持设施和物品干净整齐。

注重廊厅文化和教室布置,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中心明确,有层次、有内涵、有教育意义,并及时更新,将学校建成人文、美化、绿化的和谐校园。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推动形成教师崇尚学习、学生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定期组织书评、书展和读书征文演讲等活动。

重视普通话推广活动、使用规范汉字,提高师生汉字认读、书写能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