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76131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棒、馒、迫、磨、舔、堆、获”等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麦、礼、粉、杂、防、霉、唇、仍、谈”等9个生字。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分角色朗读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3.情感目标:

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2.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4课三袋麦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棒、馒、迫、磨、舔、堆、获”等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麦、礼、粉、杂、防、霉、唇、仍、谈”等9个生字。

公英一天的变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多媒体播放动画片《三袋麦子》

(板书:

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

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学生自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字词,指导书写

  1.自学课文

  

(1)下面先请同学③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

先读课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

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①出示认识字“棒、馒、迫、磨、舔、堆、获”

指导识字:

生:

“棒”和“捧”是形近字,读“bàng”不要读成“pěng”。

生:

“馒”和“慢”是形近字,读二声,不要读成四声。

自读、齐读、赛读。

②出示会写字“麦、礼、粉、杂、防、霉、唇、仍、谈”

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

生:

“粉”和“份”是形近字,一个是米字旁,另一个的偏旁是单立人。

生:

左右结构的字有“礼、粉、防、仍、谈”这些字都是左窄右宽。

③出示识记词语

麦子、馒头、迫不及待、磨成、舔了舔

       礼物、面粉、防止、发霉、堆满、收获

嘴唇、仍有、谈起

  自读、指名读。

④理解词语:

 烙饼 发霉 麦囤

生:

烙饼:

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生:

发霉:

指小麦生了霉菌。

  生:

虫蛀:

被虫咬坏。

生:

麦囤:

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⑤教师范写。

  ⑥学生描红。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加拼音,标调。

()()()()()()

棒子馒头磨坊土堆收获迫切

二、看拼音,写词语。

 màizi lǐwù  fángzhǐmiànfěn

záwùfāméizuǐchúnréngrán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保存——()防止——()

反义词:

憨厚——()聪明——()

四、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

一( )礼物  一( )麦子  (  )的麦子  (  )的食品

(  )地喊道  (  )地说  (  )地说

参考答案:

一、bàngmánmòduīhuòpò

二、麦子礼物防止面粉杂物发霉嘴唇仍然

三、近义词:

储存阻止

反义词:

狡猾愚蠢

四、份堆黄灿灿各种各样开心地神秘兴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能讲述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猪、小牛、小猴处理麦子的不同方式,懂得谁的做法好,体会它们美好的品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过渡到如,承上启下

  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课件出示:

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生:

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口袋麦子作为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

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品读课文,感受故事

(一)精讲课文(1——4)自然段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

生1:

一样。

生2:

不一样。

(2)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有什么不同?

生:

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

生:

小牛捧起饱满的麦子。

生:

小猴觉得这袋麦子上等的的麦种。

板书:

小猪小牛小猴

  (3)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

(4)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

生:

因为小猴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

(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

生:

种。

为什么要种?

板书:

生:

吃不完。

 

(2)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

生:

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板书:

聪明能干

3.

(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

(开心)

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指名读。

(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

生:

吃。

板书:

  (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

生:

迫不及待、各种各样。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揭示小猪的特点。

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它又胖又懒。

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知道为什么吗?

板书:

憨厚

(7)指导朗读:

读出小猪开心、迫不及待的语气。

4.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生:

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在慢慢吃这些好东西。

板书:

保存

5.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

生:

勤劳、节俭、有打算。

板书:

勤劳节俭

  6.指导朗读

(二)自学课文(5——9)自然段

  过渡:

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

请小朋友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学课文的第5-9自然段。

1.出示:

自学要求:

(1)一年以后,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

为什么?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

为什么?

(4)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2.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通过刚才的自学,你们能谈谈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吗?

出示:

憨厚节俭神秘

憨厚:

老实。

这个词是形容谁的?

(小猪)

小猪说的话也特别憨厚可爱,谁来读一读?

(指导朗读)节俭:

你能说出节俭的近义词吗?

(节约、俭朴…)神秘:

谁来表演一下小猴神秘的样子?

3.逐个讨论四个问题。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板书:

→)

(小猪的全都吃光了,小牛的还剩一半,而小猴家麦囤里堆得满满的。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

)板书:

吃光了剩一半满满的

(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第9自然段)(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

(很高兴)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猪、小牛的?

(小猪:

忍不住哈哈大笑;小牛:

点点头)

4.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

为什么?

5.分角色读课文

4人一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一生读旁白,一生读土地爷爷的话,其余3生分别读小猪、小牛和小候说的、想的话。

要读谁,像谁。

如果哪个同学读得不好,其他同学都帮帮他。

老师看看哪组同学练得最好,一会找哪组同学读。

检查一小组。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可是谁吃到的麦子最多?

为什么?

生:

有远见。

  2.议一议:

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3.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总结:

从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憨厚,什么是节俭,什么是聪明能干,尤其是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在,今后我们要向小猴学习。

五、布置作业

  继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准备讲述、表演这个故事。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辨析组词

  麦()份()防()仍()

  表()分()访()扔()

二、多音字组词

  干gān()种zhǒng()磨mó()

干gàn()种zhòng()磨mò()

三、我能根据词语写意思,并各说一句话。

1.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迫不及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猴_________地说:

“请跟我来。

  

(2)土地爷爷_________地说:

“你真聪明!

真能干!

(3)小猪看着_________的麦子,开心地喊道:

“太棒啦!

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

”于是他_________地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又做成_________的食品。

   

参考答案:

一、麦子表演份数分开防止访问仍然扔掉

二、干净干活种子种地磨面磨坊

三、1.意思:

收取成熟的农产品。

造句: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2.意思:

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造句:

今天有足球赛,我刚进屋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视机。

四、

(1)神秘

(2)兴奋(3)黄灿灿迫不及待各种各样

板书设计:

       小猪吃→吃光了憨厚可爱

三袋麦子小牛藏→剩一半勤劳节俭

小猴种→满满的聪明能干

【教学反思】

1.注重启发式教学,提出问题与学生交流。

如让学生说说土地爷爷对三个小动物的反应与评价有什么不同?

说说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

为什么?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应该是不难的。

小猴、小牛、小猪三种不同的处理办法,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或人生态度),显得都有些不近情理。

所以在教学种,我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讨论种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在回答如果自己对麦子的处理方式时,有的说:

“我想麦子可以吃一半,种一半,这样既可以先吃到,还可以收获许多麦子!

”有的说:

“我想邀请小猪和小牛一起种,让他们也有吃不完的麦子!

”有的说:

“我想收获很多麦子以后,我

会把麦子作为礼物送给其他的人,让别人也有机会去享受播种和收获的喜悦!

”……多么善良的孩子!

多么精彩的发言!

学生能主动对三种小动物不同

的处理方式进行整合,取长补短,互相渗透,补充创新,相得益彰。

2.让学生演课本剧。

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把文中描述性的语言转化为人物对话,不仅是对课文中的语言进行内化的过程,也是口语交际的训练,是即兴口语表达的锻炼,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表演让学生的能力从多方面得

到提高,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轻轻松松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质。

当然,在堂上也有很多不足,就像教研室黎主任所说的,板书有些多,既有黑板的板书,也有多媒体的板书。

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如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完全可以利用已经写好的黑板粉笔板书进行回顾、概括,而不需要多媒体再把课文三个画面呈现了一遍。

我们总希望能够尽善尽美地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呈现给学生,结果却显得有些重复啰嗦。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提高课堂效率,设计要简约有效,真正做到不搞花架子,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

求发展。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

表达了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中心思想。

“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很适合儿童阅读。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掌握多音字“磨”“干”的用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涵,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由于本课注重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人物情感,从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地读课文。

  因为三种小动物在得到麦子后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各抒己见,并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比较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过渡到如,承上启下

  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课件出示:

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生:

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口袋麦子作为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

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品读课文,感受故事

精讲课文(1——4)自然段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

生1:

一样。

生2:

不一样。

(2)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有什么不同?

生:

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

生:

小牛捧起饱满的麦子。

生:

小猴觉得这袋麦子上等的的麦种。

板书:

小猪小牛小猴

  (3)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

(4)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

生:

因为小猴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

(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

生:

种。

为什么要种?

板书:

生:

吃不完。

 

(2)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

生:

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板书:

聪明能干

3.

(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

(开心)

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指名读。

(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

生:

吃。

板书:

  (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

生:

迫不及待、各种各样。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揭示小猪的特点。

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它又胖又懒。

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知道为什么吗?

板书:

憨厚

(7)指导朗读:

读出小猪开心、迫不及待的语气。

4.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生:

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在慢慢吃这些好东西。

板书:

保存

5.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

生:

勤劳、节俭、有打算。

板书:

勤劳节俭

  6.指导朗读

自学课文(5——9)自然段

  过渡:

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

请小朋友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学课文的第5-9自然段。

1.出示:

自学要求:

(1)一年以后,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

为什么?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

为什么?

(4)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2.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通过刚才的自学,你们能谈谈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吗?

出示:

憨厚节俭神秘

憨厚:

老实。

这个词是形容谁的?

(小猪)

小猪说的话也特别憨厚可爱,谁来读一读?

(指导朗读)节俭:

你能说出节俭的近义词吗?

(节约、俭朴…)神秘:

谁来表演一下小猴神秘的样子?

3.逐个讨论四个问题。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板书:

→)

(小猪的全都吃光了,小牛的还剩一半,而小猴家麦囤里堆得满满的。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

)板书:

吃光了剩一半满满的

(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第9自然段)(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

(很高兴)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猪、小牛的?

(小猪:

忍不住哈哈大笑;小牛:

点点头)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

为什么?

板书:

憨厚可爱勤劳节俭聪明能干请你来做XX。

(分角色朗读)

4.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

为什么?

5.分角色读课文

4人一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一生读旁白,一生读土地爷爷的话,其余3生分别读小猪、小牛和小候说的、想的话。

要读谁,像谁。

如果哪个同学读得不好,其他同学都帮帮他。

老师看看哪组同学练得最好,一会找哪组同学读。

检查一小组。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可是谁吃到的麦子最多?

为什么?

生:

有远见。

  2.议一议:

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3.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总结:

从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憨厚,什么是节俭,什么是聪明能干,尤其是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在,今后我们要向小猴学习。

(五)布置作业

  继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准备讲述、表演这个故事。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小猪吃→吃光了憨厚可爱

三袋麦子小牛藏→剩一半勤劳节俭

小猴种→满满的聪明能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