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厂生产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8049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水厂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给水厂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给水厂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给水厂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给水厂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给水厂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给水厂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给水厂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给水厂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水厂生产实习报告.docx

《给水厂生产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厂生产实习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给水厂生产实习报告.docx

给水厂生产实习报告

给水厂生产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进一步学习和巩固专业知识,扩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各工艺的实际应用情况。

2.学会将理论运用在生产实践,让自己的知识更加牢固,在走出学校之前尽快适应社会。

3.通过实习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一)给水厂处理运转实习

1.了解给水厂发展概况、供水规模、供水范围及人员编制等情况。

2.分析研究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的特点,绘制草图。

3.结合原水水质和出水水质情况,对处理流程工艺进行评价。

4.深入现场,了解各处理构筑物的工艺结构特点、主要运行参数、操作规程和方法、存在的问题等,并绘制个构筑物工艺草图。

(二)给水处理厂参观实习

1.了解各水厂发展概、处理规模、服务区域及人员便内置。

2.了解各水厂的处理方法、、流程、处理效果和特点。

3.了解各水厂处理构筑物的池型、基本尺寸、主要设计参数。

分析各水厂设计与运行管理各方面的优缺点。

武汉武钢港东水厂

1概况:

武钢港东水厂系武钢集团下属企业,地处武汉市青山区。

一厂建成于1977年,设计日供水规模30万吨。

后于1994开始兴建日产25万吨的第二水厂,一期15万吨,二期10万吨。

至此,港东水厂综合供水能力达到55万吨/日。

港东水厂共设有8个班组,即运行1-4班、检修班、加氯班、化验班、白玉山加压站。

全厂共设有取水站、净化站、送水站、加氯间、化验室、检修等12个工作岗位。

2武钢港东水厂一厂

2.1工艺流程:

原水→一级泵站→滤前加氯→网格絮凝→斜管沉淀→鸭舌双阀滤池→液氯消毒→清水池→二级泵站→供给用户

2.2水源取自长江,属于甲级要害部位,由武钢集团分别从江心和江边取水至渠道,然后经泵房送至水厂。

2.3取水泵站采用自吸式吸水,需要抽真空,共有六台泵

1#和6#同型号,32SH-19;

2#、3#和4#同型号24SH-19;

5#单独一个型号,20SH-13A。

2.4絮凝沉淀采用合建式,絮凝池原用平流絮凝池,后经过改建成网格絮凝池,絮凝池分为4组,均在使用,每组为(3×15)×2=30格。

其水流方向

 

沉淀池采用斜管沉淀池,一共分4组,每组沉淀池又分为20个小池,中间的出水堰上有许多小孔出水。

 

2.5一厂的鸭舌双阀滤池要求人工控制程度较高,属于较古老的工艺,现在比较少见了。

五个小池一组,中间池配水,而后从池底部向左右两侧两个池子进水。

双阀滤池所用滤料为无烟煤、鹅卵石和石英砂,石英砂置于最底层。

由于中间那个池子水压较大,为了均匀布水,需加上一穿孔板以消能。

反冲洗为水冲,反冲洗废水从两池子之间的排水槽排出。

进水阀门如“鸭舌”般,能自动调整水量。

3武钢港东水厂二厂

3.1二厂一期

3.1.1工艺流程:

长江水→一级泵站→滤前加氯→网格絮凝→斜管沉淀→双虹吸双阀滤池→液氯/二氧化氯消毒→清水池→二级泵站→供给用户

3.1.2水源:

同一期一样取自长江。

不同在于,由箱型取水头部取水,内置截污格栅,随后进入沉砂池沉淀砂粒等大颗粒无机物质。

取水泵房采用自灌式吸水,从沉砂池中部吸水。

共有6台水泵

1#和2#同型号32SH-19;

3#和4#同型号24SH-19;

5#和6#同型号20SH-13。

3.1.3加矾间采用PAC作为絮凝剂,从外围储液池过来的原液进入到加矾间储液罐;储液罐的药液根据所需浓度开启不同的阀门送至溶液池;最后经六台计量泵从溶液池中吸取稀释完后的药液送至加药池。

加氯间一共采用18个氯瓶,分为两排,每排8个,另外有3个备用的滤瓶。

每瓶液氯重451㎏,从瓶中出来的液氯经一个真空调节器后转化为氯气,管道内也由正压变为负压,以防止管道破损氯气泄露。

氯气通入水中时需用水射器。

地下设漏氯吸收管道(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氯泄漏时,外围的风机将氯气抽送至漏氯吸收装置。

用硫酸亚铁吸收,再用铁将铁离子还原,从而达到循环。

多余氯气送至加氯间,重新进行氯吸收。

3.1.4絮凝池同一厂一样采用了网格絮凝池,絮凝池分为3组,3组同时运行,每组都是2×7=14格,水流方向示意图如下。

中间进水管管径0.8m,每个小池的间距2.2m,池中每小格尺寸333×333cm²,每小格间距0.25m。

进水至出水水头损失约0.1m。

沉淀池二厂一期和二期的斜管沉淀池都与一厂的大致相同,分为3组,同时运行,每组尺寸为8.7×23.8m,每组池子又分为16个小池,池中集水槽宽0.3m,集水渠宽1.2m,斜管高度0.87m。

池边设有刮泥道,供刮泥机行走。

3.1.5双虹吸普快滤池

虹吸双阀滤池,两个小池为一组,共用一个进水渠,共20组。

水经进水渠由一个虹吸管吸向另一侧,再通过一个堰,然后由集水渠向两边的两个小池进水,每个池由池底部的出水管出水。

排出的一部分水进入气水反冲洗管,另一部分则通入集水池。

当需要反冲洗时,进水虹吸关闭,打开反冲洗管,水流从滤料下反冲,然后流入集水渠,最后再打开排水虹吸,排出废水。

反冲洗结束后关闭反冲洗管和排水虹吸,打开进水虹吸继续运行。

管廊中,反冲洗管管径0.6m,出水管管径0.45m。

正常工作状态

反冲洗状态

虹吸滤池的优缺点

优点:

1.不需要大型闸门及相应的电动或水力等控制设备;

2.不需要设置冲洗水箱或冲洗水泵;

3.操作管理方便及易于实现自动化等。

缺点:

1.池深较大(56m),池体构造较复杂;

2.洗水排水槽的水浪费掉,消耗水量较大;

3.由于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冲洗效果不佳,所以,单元滤池面积不宜过大。

3.1.6清水池

埋设于花园底下。

设置两组。

每组四个通气孔,两个检修井。

3.2二厂二期

3.2.1工艺流程

长江水→一级泵站→滤前加氯→网格絮凝→斜管沉淀→V形滤池→液氯消毒→清水池→二级泵站→供给用户

3.2.2水源同一期取自长江,泵房也同一期;

3.2.3絮凝沉淀采用网格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具体尺寸及相关信息同一期。

3.2.4滤池是一二期之中最大的区别,二期由于是近年来扩建的,故采用流行的V型滤池。

V型滤池共12个池子,8个运行,4个备用。

运行时由两侧进水,然后由中间的集水渠集水再向中间管廊出水,集水渠的出水滤后再接一个四通管,四通管另外三口接的分别为通气管、反冲洗管和出水管。

通气管的作用是防止各出水管中因气体占满而造成堵塞。

反冲洗管的阀门平时为关闭状态,当要进行反冲洗时,先打开通风管,将鼓风机鼓入的气体通入池内一段时间,再将反冲洗阀门打开,进行气水反冲洗。

再过一段时间将鼓风机关闭只进水,而反冲洗的出水则是通过集水渠在池壁出有一排水口,平时关闭,反冲洗时才打开用来排水。

反冲洗总管管径0.45m,反冲洗干管管径0.4m。

排水管的排水先通过一个堰再跌水排至集水池,先过堰是为了使水面高度稳定。

反冲洗用水不经过送水泵房,而是在管廊下,反冲洗泵旁设一个单独的储水池,专门用来反冲洗,有节能的效果。

反冲洗干管与反冲洗泵相连,反冲洗泵为一用一备。

泵房角落还有一台潜水泵,用来收集泵房漏水,并将其排出,减小泵房湿度。

 

设备组成:

V型滤池、管廊、反冲洗水泵间、反冲洗鼓风机房、监控室等

V型滤池:

2×6组,单体尺寸10×7.6m

反冲洗水泵:

一用一备,16MN—19D

空压机:

一用一备,LU510—7.5A

鼓风机:

一用一备,BE250

优点:

采用均质滤料过滤,避免了级配滤料过滤时可能产生的一些缺点。

滤料层含污容量大,出水水质较好,过滤周期较长,过滤速度较高。

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冲洗耗水量小,冲洗效果好。

容易实现自动过滤与冲洗缺点:

对冲洗操作要求严格,需要鼓风机等机械。

滤池施工要求严格。

过滤过程:

  待滤水由进水总渠经进水阀和方孔后,溢过堰口再经侧孔进入被待滤水淹沿的V型槽,分别经槽底均匀的配水孔和V型槽堰进入滤池。

被均质滤料滤层过滤的滤后水经长柄滤头流入底部空间,由方孔汇入气水分配管渠,在经管廊中的水封井、出水堰、清水渠流入清水池。

反冲洗过程:

  关闭进水阀,但有一部分进水仍从两侧常开的方孔流入滤池,由V型槽一侧流向排水渠一侧,形成表面扫洗。

而后开启排水阀将池面水从排水槽中排出直至滤池水面与V型槽顶相平。

反冲洗过程常采用“气冲→气水同时反冲→水冲”三步。

  气冲打开进气阀,开启供气设备,空气经气水分配渠的上部小孔均匀进入滤池底部,由长柄滤头喷出,将滤料表面杂质擦洗下来并悬浮于水中,被表面扫洗水冲入排水槽。

  气水同时反冲洗在气冲的同时启动冲洗水泵,打开冲洗水阀,反冲洗水也进入气水分配渠,气、水分别经小孔和方孔流入滤池底部配水区,经长柄滤头均匀进入滤池,滤料得到进一步冲洗,表扫仍继续进行。

  停止气冲,单独水冲表扫仍继续,最后将水中杂质全部冲入排水槽。

3.2.5送水泵房共有7台离心泵,整个泵房长47m,宽12m。

一般3台运行,4台备用。

梁子湖五里界自来水厂

1概况:

五里界梁子湖自来水厂是2006年建于江夏区五里界街北咀村,水源取自梁子湖二类水源,该水厂设计规模为2.0万吨/日,总投资为3800万元。

于2007年8月18日正式建成投入运行。

2008年至2009年五里界水厂主管网延伸至村湾可全覆盖五里界街,可解决五里界街农村饮用水安全人数6.6万人。

2工艺流程

梁子湖水→一级泵站→滤前加氯→网格絮凝→斜管沉淀→虹吸滤池→液氯消毒→清水池→二级泵站→供给用户

3絮凝沉淀池采用网格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城镇用水处理中,絮凝(混凝)过程是应用最普遍的关键环节之一。

絮凝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后续单元过程的运行工况、处理费用及最终出水水质。

实践证明,设计时混凝工艺选定的合理,不仅可提高出水水质,还能达到节能节约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

出于经济以及水质方面的考虑,网格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滤池采用虹吸滤池。

虹吸滤池是快滤池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利用虹吸原理进水和排走洗砂水,因此节省了两个闸门。

此外,它利用小阻力配水系统和池子本身的水位来进行反冲洗,不需另设冲洗水箱或水泵,加之较易利用水力,自动控制池子的运行,所以已较多地得到应用。

滤池冲洗时的情况:

首先破坏进水虹吸管的真空,则配水槽的水不再进入滤池,滤池继续过滤。

起初滤池内水位下降较快,但很快就无显著下降,此时就可以开始冲洗。

利用真空系统抽出冲洗虹吸管中的空气,使它形成虹吸,并把滤池内的存水通过冲洗虹吸管抽到池中心的下部,再由冲洗排水管排走。

此时滤池内水位降低,当清水槽的水位与池内水位形成一定的水位差时,冲洗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冲洗水的流程与普通快滤池相似。

当滤料冲洗干净后,破坏冲洗虹吸管的真空,冲洗立即停止,然后,再启动进水虹吸管,滤池又可以进行过滤。

优点:

不需要大型的闸阀及相应的电动或水力等控制设备,可以利用滤池本身的出水量、水头进行冲洗,不需要设置洗水塔或水泵;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根据来水量的变化自动均衡地调节各单元滤池的滤速,不需要滤速控制装置;滤过水位永远高于滤层,可保持正水头过滤,不至于发生负水头现象;设备简单,管廊面积小,控制闸阀和管路可集中在滤池中央的真空罐周围,操作管理方便,易于自动化控制,减少生产管理人员,降低运转费用;在投资上与同样生产能力的普通快滤池相比能降低造价20~30%,且节约金属材料30~40%。

适用条件:

虹吸滤池适用于中小型给水处理(一般在4000吨/日~5000吨/日),有较突出的优点。

如水量小于4000吨/日,则采用重力式无阀滤池。

虹吸滤池进水浑浊度的要求与普通滤池一样,一般希望在10毫克/升以下,这种滤池可以采用砂滤料,也可以采用双层滤料。

虹吸滤池冲洗水头不高,所以滤料颗粒不可选的太粗,否则将引起冲洗水头不足,膨胀率很小,冲洗不净的后患。

沌口水厂

1概况:

沌口水厂一期工程于1996年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为日供水10万立方米。

近年来,随着武汉开发区经济迅猛发展和周边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开发区日供水量连续三年突破沌口水厂现有供水能力。

为此,武汉长江供水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7月开始着手沌口水厂的二期扩建工程,工程总投资6550万元,已于2009年年底竣工并投入运行,二期日供水量也为10万立方米,至此,沌口水厂总供水量可达20万立方米每天。

目前实际日供水量为14万立方米每天。

沌口水厂扩建工厂由市给排水工厂设计院设计,在沌口水厂二期预留地实施,扩建工程主要包括源水输水工程、净化工厂、供配电工程、仪表及自控工程。

建主要生产构筑物有网格絮凝平流沉淀池2座、气水反冲洗滤池1座、清水池1座,同时对现有的取水泵站、送水泵站和加氯加矾间的设备进行改造。

2工艺流程:

长江水→一级泵站→滤前加氯→折板絮凝→平流沉淀→V形滤池→液氯消毒→清水池→二级泵站→供给用户

4折板絮凝池指的是水流以一定流速在折板之间通过而完成絮凝过程的构筑物。

它的优点是水流在同波折板之间曲折流动或在异波折板之间缩,放流动且连续不断,以至于形成众多的小漩涡,提高了颗粒碰撞絮凝效果。

平流式沉淀池的池型呈长方形,废水从池的一端流入,水平方向流过池子,从池的另一端流出。

在池的进口处底部设贮泥斗,其它部位池底有坡度,倾向贮泥斗。

  平流式沉淀池具有出水水质好,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施工简单,造价低的优点;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及地质较差的地区;适用于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新州汪套水厂

1概况:

新洲区的汪套水厂位于武汉市新洲邾城地区,建成于建国初期,设计规模2万吨/天,实际为1.5万吨/天,供水范围为整个新洲区。

取水水源来自水厂附近举水河。

2工艺流程

举水河河水→一级泵站→滤前加氯→网格絮凝→斜管沉淀→虹吸滤池→液氯消毒→清水池→二级泵站→供给用户

其工艺特点及优点前面都有介绍,此处就不在重复了。

5感想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加深了对给水厂的认识。

我们课本的知识较为抽象而零散,当我们去到给水厂参观的时候,所学知识终于大派用场。

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我们加深了对絮凝、沉淀、过滤等相关主要工艺的池型特点和原理的理解。

同时,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平时忽略的细节问题,如漏氯吸收装置。

除此之外,参观泵房那一块也让我们了解到泵房的具体设置。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主要让我们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体会给水的真正奥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