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喜鹊》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8969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docx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和喜鹊》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docx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简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孤单的树和喜鹊因为有了朋友而感到快乐,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友情的重要性。

故事采用对比的方式描写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变化,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尤其是第1、3两个自然段,采用排比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只有一只喜鹊”,同时“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这样的句式,贴合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易于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

  学生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阅读能力。

在此基础上,谁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从课文中体会主题思想,懂得“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6个汉字,积累ABB式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树和喜鹊的孤单和快乐。

探究树和喜鹊心情变化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体会到朋友带给我们的快乐。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

理解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的根本原因。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质疑导入

  1.师谈话:

这节课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大叔和喜鹊的图片)?

指名学生认读卡片:

树、喜鹊。

  2.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就课题提问。

(如:

树和喜鹊是什么关系?

它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3.师过渡:

要想知道这篇课文究竟写了什么,那就竖起你们的小耳朵认真听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师播放课文录音,生认真倾听。

  2.鼓励学生交流自己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听到了哪些内容。

  3.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

  ①学习“只”这个多音字:

  根据学生的朗读,出示“只有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引导学生发现“只”在两个短语中的不同读音,学习这个多音字,并鼓励学生总结“只”在什么情况下读第一声,在什么情况下读第三声。

相机出示练习。

  ②出示“鸟窝”的词卡,指名学生认读,同时出示鸟窝的图片说明学生理解词义。

  ③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2)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出示“孤单”一词,指名学生认读。

鼓励学生根据第1自然段的内容或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对“孤单”一词的理解。

  (3)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强调“种”这个多音字。

出示“种树”“种子”两个词,引导学生比较“种”字读音的不同。

  (4)指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出示“邻居”一词,指名学生认读,强调“邻”是前鼻音。

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邻居”的意思。

  (5)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生朗读。

  ①出示:

招呼、叽叽喳喳、安安静静三个词语,指名生认读,正音:

“招、喳”是翘舌音,“静”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②理解“招呼”一词:

鼓励学生根据汉字的字形和生活实际来理解。

(“招”是提手旁,与动作有关;“呼”是口字旁,表示说话,“招呼”放在一起表示向人打手势或说话。

  练习用“招呼”一词造句。

(如:

家里来客人了,我主动与客人打招呼。

  ③积累AABB式的词语:

引导学生发现“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这两个词语结构上的特点,并鼓励学生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来。

(如:

高高兴兴、干干净净、快快乐乐等。

  (6)指名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认读“快乐”一词,引导学生用近义词替换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快乐”的意思。

  5.在识字学词后要求生再次朗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巩固识字。

  

(1)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生字词。

  

(2)单独出示本课所要认的汉字,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识记。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师出示读书要求:

想想课文中树和喜鹊在数量上有什么变化,他们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为。

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并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发现。

  2.生自读课文,圈画,交流。

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3.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板书:

一棵树、一只喜鹊,孤单,他们很孤单;后来有好多好多树,好多好多喜鹊,他们都很快乐。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单、居、招、呼、快、乐。

  2.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以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3.生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师范写生字,重点强调:

“单”字的笔顺是点、撇、竖、横折、横、横、长横、竖;“居”是半包围结构,下部的“古”要写得半藏半露;“乐”字注音与“东”加以区别。

生书空。

  5.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并给予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那么,他们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巩固,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并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讲了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

根据学生的交流,师板书。

  3.师过渡: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到树和喜鹊的家园,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孤单和快乐,寻找他们的心情变化的原因。

  二、对比阅读,体会心情

  1.学习第1、2自然段,体会“孤单”一词。

  

(1)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2)师出示图片,图上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生观察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带着这种感受朗读第1自然段,师强调读好“只有”这个词。

  (3)在学生交流自己感受的基础上顺势出示“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指名学生朗读。

  (4)引导学生结合第1自然段的内容说说对“孤单”一词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生活实际交流自己在什么情况也体验过“孤单”,同时练习表达:

  当时,我感到很孤单,我真想!

  (5)配乐朗读第1、2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孤单的感受。

  2.学习5、6自然段,体会“快乐”一词

  

(1)师过渡:

树和喜鹊就这样孤单地生活了很长时间,可是后来呢?

他们会一直这样孤单下去吗?

请同学们读一读第5、6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

  

(2)生自主朗读第5、6自然段,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发现。

  (3)指名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师重点指导以下几点:

  ①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喜鹊的快乐?

  引导学生抓住“天一亮”“天一黑”这两个时间点喜鹊的活动,从“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一起飞回窝”“安安静静地睡觉”体会到喜鹊结伴而行的快乐,并相机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喜鹊快乐的心情。

  ②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想象,练习表达:

  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

  ③引导学生思考:

树的快乐体现在哪些地方?

鼓励学生移情想象,进行交流。

(如:

树有了邻居后,他们可以谈心聊天,说说自己的悄悄话,这让他们感到很开心;他们为喜鹊提供了生活的地方,也会感到开心;好多好多树在一起变成了大森林,吸引来了其他小鸟和动物们,他们也很开心等等。

  (4)配乐朗读第5、6自然段。

  三、探究原因,感受友情

  1.师过渡:

当树和喜鹊孤单时,我们为他们感到难过,当树和喜鹊快乐时,我们同样感到开心。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树和喜鹊的心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相信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2.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根据学生的交流,师出示图片;好多好多树、好多好多鸟窝、好多好多喜鹊。

引导学生从“好多好多”“每棵树上都有”“每个鸟窝里都有”这些短语中感受树和鸟的多。

  4.指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师小结:

原来,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这才是他们从孤单变快了的原因啊,原来生活中有了伙伴,有了友情,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5.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对友情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珍贵的友情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阳光,能驱走我们心中的孤单和寒冷,带给我们快乐和幸福。

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课文中的树和喜鹊那样,交上很多的朋友,收获珍贵的友情。

  学生认读卡片

  学生就课题提问

  认真倾听

  学生交流自己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听到了哪些内容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

  学生认读

  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

  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

  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指名生朗读

  练习用“招呼”一词造句

  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认读“快乐”一词

  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生字词

  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

  生自读课文,圈画,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学生认读、口头组词以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生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并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学生结合第1自然段的内容说说对“孤单”一词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生活实际交流自己在什么情况也体验过“孤单”,同时练习表达

  配乐朗读第1、2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孤单的感受

  生自主朗读第5、6自然段,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发现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想象,练习表达

  配乐朗读第5、6自然段

  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

  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对友情的理解

  板书设计6.树和喜鹊

  一棵树好多好多树

  一只喜鹊植树造林好多好多喜鹊孤单快乐

  教学反思在理解课文时,要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

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

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很自然地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