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1973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docx

最新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汇总

文学批评复习概要

1、期末考题型

(一)概念题[名词解释](15分,每小题3分)

(二)填空题(10分,每小题1分)

(三)选择题[不定项](20分,每小题2分)

(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

(五)论述题(25分,要点阐述15分,举例论证10分)

2、复习重点

(1)心理批评

(2)文本批评

3、考试范围

第一章~第八章(第二章不考)

4、各章节重点

(1)基本概念:

1、文学批评2、社会历史批评3、印象批评4、升华5、陌生化

6、视角7、反讽8、社会性别9、原型10、身体

1、文学批评:

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做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2、社会历史批评:

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中式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3、印象批评:

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地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

4、升华:

精神分析学术语,指被压抑的原始性的本能冲动上升,转化到社会所容许,所赞扬的领域或活动中,如文学艺术活动,体育竞技活动,宗教慈善活动等。

这是一种在无意识中进行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稳定的心理活动。

5、陌生化:

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6、视角:

指叙述者或任务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和状态。

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

7、反讽:

该术语源于古希腊,其定义不断发展。

新批评把反讽与语境联系起来,将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即一定的语境使词语与它的字面意义相反。

8、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是与“性别”(sex,指男女之间的生理区别)相对应的。

它是指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9、原型:

原型一词的希腊文原意为“原始的,最初的理念和图式”,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指人类或人类中的某一种族在其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的行为模式,心理模式,原型是在人类及其种族的集体的生存斗争中生成的,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

10、身体:

身体作为一个词汇本身是中性的,可是它在传统文化中往往被解释为人的“动物性”,它代表了一种原罪,一直处于受到轻视和被压抑的地位。

但后现代文化批评把原先的头脑管制身体的观点,转为头脑不过属于身体的一部分,身体才是人作为自身的出发点,也是人存在的基础。

就是这样一个对身体的看法,使得整个文化的意义发生转换。

其他:

心理批评:

指运用心理学的概念、理论、方法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研究、评述的一种批评流派。

文体学批评:

是一种运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文本的语言性质、特征入手,对文学文本进行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文本批评:

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述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

(文本指一个自主的意义客体和语言结构系统。

补充:

俄国形式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指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各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会”和以什克罗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指具有都市化色彩(区别于乡村色彩的民间文化)、商业性的(不是自发的、也基本不是官方性质的)、渗透于日常生活的(不同于经典文化那种神圣性质)具有感性冲击力的(不是说教的)一种在当代社会具有影响力的在大众生活中有广泛影响的文化。

图像的定义:

大众文化最为核心的方面之一图像化是以图像来表达意义的文化趋势。

在文字时代中,图像在传统社会处于边缘辅助性位置。

20世纪由于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图像开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图像化的深度实质上信息表达和接收上的感觉话。

图像的世界性传播趋势使之具有双重性的特点。

一方面它便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2)重要文论家及其代表观点(填空选择)

①中国文论家及著作、观点(时代)【中国批评的历史】

古代:

1、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

2、庄子“得意忘言”

3、曹丕“文以气为主”

4、萧统《文选》开选本批评的先例

5、钟嵘《诗品》“滋味说”、“直寻说”、“溯流别”

6、刘勰《文心雕龙》“六观说”“文笔之分”

7、欧阳修《六一诗话》开“诗话”之批评先例

8、金圣叹《水浒传》《西厢记》评点

现代

1、矛盾、鲁迅——社会历史批评

2、李健吾《咀华集》、沈从文、唐湜《意度集》——印象批评

3、李长之——传记批评

4、朱光潜、张竞争、郭沫若——心理批评

5、闻一多、郑振铎、叶舒宪——原型批评

②西方文论家及著作、观点

1、斯达尔夫人《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

2、丹纳:

影响文学生产和发展的三要素:

种族、环境、时代

3、别林斯基等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

4、法朗士《文学生活》——印象批评

5、王尔德、佩特、赫兹利特等的观点

6、尼采“酒神”“日神说”

7、詹姆士:

“意识流”

8、弗洛伊德《诗人与白日梦》冰山理论、婴儿性欲说、“升华”、“梦”等

9、荣格:

集体无意识(海岛理论)原型:

“心理模式”和“幻觉模式”

10、拉康:

“镜像理论”

11、斯皮泽“语文圈循环”

12、韩礼德:

语言的无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

13、俄国形式主义的组织形式——以雅…为代表的“莫斯科…学会”和以什洛…为代表的“彼得…”

14、兰色姆《新批评》

15、卫姆萨特、比尔兹利合写:

《意图谬误》《感受谬误》

16、结构主义代表人物:

列维——斯特劳斯、巴特、托多洛夫、格雷马斯、热奈尔

17、解构主义代表人物:

德里达

18、肖沃尔特《走向女性主义诗学》;“女性主义批评”和“女作家批评”

19、西苏“女性写作”

20、葛亡西:

文化霸权

21、伯明翰学派:

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

1、孟子“以意逆志”:

不要拘泥于个别文词而曲解了句意,不要拘泥于个别句意而曲解了全诗的主旨,是评论者调动自己的想象去推测使人的创作旨趣。

“知人论世”:

发掘创作背景和作家传记材料,玩味作者命意,扩大联想空间,进而理解作品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起到导向作用。

“知言”:

善于从片面的言辞,过头的言辞,不合正道的言辞,躲躲闪闪的言辞中发现真正的意图。

2、庄子:

“得意忘言”:

言辞对于“不期精粗”者是无能为力的。

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和内在气韵,也具有“不期精粗”的特点。

意义在于:

不要止于言辞的表层意义,而要尽力把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不可单纯以言辞强作解会。

3、曹丕:

“文以气为主”:

其中的“气”是指作家的天赋气质,个性。

4、萧统《文选》开选本批评先例:

选录标准是措辞的技巧,文辞的精妙作为“文”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共性。

选本对文章的去取,体现了“文学的自觉时代”的批评标准。

5、钟嵘《诗品》

“滋味说”:

通过对诗歌艺术形象神游其中的审视,获得幽微的心理体验,并从这种心理体验中爆发出对作品整体风貌的鞭辟入里的领会。

“直寻说”:

提倡自然英旨,强调诗歌应以抒情为主,对一切妨碍抒情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他都表示反对。

“溯流别”:

在文学史的纵向继承中点明某一作家风格形成的历史原因。

6、刘勰《文心雕龙》“六观说”:

一观位体(体制规范),二观置辞(文辞是否恰当),三观通变(看继承和变通),四观奇正(看是否做到“酌华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五观事义(指考察作品的引事引言),六观宫商(音节和谐,声律美好与否)。

“文笔”: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7、欧阳修《六一诗话》开诗话批评体例:

以谈诗论艺为主,带有漫谈,随笔性质的笔记体批评。

既有对诗歌理论的探索,使人诗作的具体评论,又有对诗坛轶事和轶诗的记述及本事的考证,辨订。

8、金圣叹

《水浒传》《西厢记》评点:

对叙事者,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节奏等都有很深刻独到的分析,还常常会点出作者采取这一叙事技法的用意,使小说评点真正做到“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

中国现代

1、茅盾:

是最早一位尝到和评论新兴的无产阶级文学的批评家,对作品具有准确的艺术感觉,对作家有独到感悟和发现,不止于用自己的感受,印象去追索作品的审美意蕴。

2、鲁迅:

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革命文学批评家,很多批评是用通信和序跋的形式写的,给初登文坛的青年作者以实际的指点和有效的帮助。

其序跋体评论体现了批评,帮助作品走向社会的推介功能。

对不太容易被读者接受的革命文艺作品给予特别的推荐。

――社会历史批评

3、李健吾《咀华集》:

文学也是一种艺术,其批评操作特别注重对作品的个人体味,看重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强调批评家在批评过程中要“使自己的印象由朦胧而明显,由纷零而坚固”,批评不能根据印象作判断,需要理性的分析,善于比较作家的不同特征和风格。

从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两个方面丰富了印象主义批评的理论和方法。

4、沈从文:

其文学批评也具有印象主义批评的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对作品有独到的个人体验和深刻的艺术感受,其艺术感悟是全方位的。

5、唐湜《意度集》:

具有鲜明的印象主义批评特色,将自己的感情和人生思索投入到批评对象之中,力求用诗歌的“抒情方式”来引导读者体味使人独到的精神风貌。

6、李长之――传记批评:

曾是中国传统的批评样式,李长之的传记批评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对象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从主客观的互相推动上,探讨创作发展和变化的轨迹。

深入到传主的内心世界。

7、朱光潜: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艺心理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虽文艺现象的核心“美感经验”进行了具体入微的剖析。

8、张竞生:

实际上是包含着现代性的思想,不仅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有着独特地位,而且对今天中国的现代化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是推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思想资源。

9、郭沫若:

在运用精神分析心理学评论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0、闻一多,郑振铎:

开创对于远古神话,诗经,楚辞研究论述。

11、叶舒宪:

提倡“文学人类学”,将原型批评进一步在文化领域展开,并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西方

1、斯达尔夫人:

《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

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的相互影响。

认为评价作品不应有固定的绝对的客观标准,必须考虑作品写作期间的社会,整治,哲学和宗教等方面的环境;特别强调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社会制度和文学艺术的影响。

2、丹纳:

影响文学生产和发展的三要素:

“种族,环境和时代”

丹纳认为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受到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的支配,都应该到这些因素中去寻找最终的根源。

为社会历史批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例,但其分析存在机械之嫌,文学与社会的发展并非完全平行。

而且对经济生活也重视不够。

3、别林斯基等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

把文学批评与社会政治活动联系在一起,以进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为武器,从历史的高度评价作家作品,使社会历史批评得到深刻,全面的发展。

其中别林斯基坚持文学应当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

4、法朗士:

《文学生活》在文学批评中采用“瞬间感受”的印象主义理论,认为文艺创作和艺术欣赏都取决于个人的特殊的感受,典型事物是通过简单的外部摹仿来表现的。

不涉及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去研究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大大缩小艺术的表现范围,走进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圈子。

5、王尔德:

文学批评要关注作品的审美特性并进行美的创造。

6、佩特:

强调批评要重视刹那间的美感,并认为正是这种不断涌现的刹那间的美感构成了人生的意义。

7、赫兹利特:

面对要评论的作品,批评家不是根据理性原则去分析,研究其构成原因,而是用言辞去表现作品的审美特性和情感基调。

8、尼采:

“酒神”“日神”说:

“酒神”与非理性的本能冲动看作人性最深刻的体现。

“酒神精神”是一种更为原始的心理状态,属于原始的本能,是纵情的,野性的,而“日神精神”则是一种理智的,清明的,有节制的,和谐的心理状态。

9、詹姆斯:

“意识流”:

意识是一条思维与情绪相混融,意志与欲望相糅合的河流,个体性,流动性,指向性,选择性是意识流的主要表现特征。

10、弗洛伊德:

《诗人与白日梦》:

被视为文学心理学的开山之作。

11、“冰山理论”:

构成人的心理的不只是“意识”,意识之下还深藏着一个人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幽暗的,混沌的“潜意识”王国,其关系犹如冰山表面与其潜藏部分,故称之为“冰山理论”

12、“婴儿性欲说”: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作为主体的这个人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冲突,协调过程中形成的,其中有两点被人忽略了:

一是这一过程发生得很早,几乎是从刚刚出声的婴儿时期就开始了;二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内涵依然是“性欲”。

13、“升华”:

“升华”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本能压抑的途径:

将人的原始欲望,本能冲动通过一个良好的渠道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转化到被社会所容许,所赞同的,较为高尚的目标或对象中去。

14、“梦”:

一种完全合理的精神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满足。

是一种潜在的欲望变相得以满足的过程无论表面多么离奇的梦,在其深层往往掩藏着做梦人的一个未能实现的欲念。

15、荣格:

16、集体无意识”(海岛理论):

个体人的心理,最终是扎根在整个种族的文化进化史乃至地球的生物进化史之中的。

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涵是“原始意象”,实质是人类原始时代积淀下的一些心理残迹,是一些包含情绪,形象,意念,张力的心灵碎片。

17、原型:

荣格从原始意象中概括出的“模式”“图式”“结构”称为“原型”,是人类的原始经验在集体无意识中保留下的一种“模型”

18、“心理模式”:

“心理模式”的文学作品出自“生动的生活前景”“来自人类意识经验这一广阔领域”。

19、“幻觉模式”:

“幻觉模式”的文学作品则萌发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某种陌生的东西,它仿佛来自人类史前时代的深渊”。

20、拉康:

21、“镜像”理论:

“自我”是在对另一个对象(他者)的认同中构成的;而这个对象则又是自我的一种想象性的投射,于是,自我与自我竭力认同的“镜像“之间构成了一个“想象的王国”,语言成了这一“想象王国”的一个象征性的,无法最终确定的“能指”,在“自我”与“他者”之间游移滑动,文学是建立在欲望之上的“想象王国”,作品则是一个由“能指系统”建构起来的文本。

22、斯皮泽:

23“语文圈”循环:

从表面到核心,再由核心回到表面的往复运动称为“语文圈循环”,其实质就是找出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偏离常规的语言特征,然后对其中的作家的心理根源作出揭示,接着再回到作品细节中,通过考察相关因素予以正是或修正,其研究目的是试图通过这种回复往返的对文体特征的研究来推断或解释一个作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心理或精神特征。

24、韩礼德:

语言的元功能――

25、概念功能:

表达说话者经验的功能,包括物性,语态等。

26、人际功能:

反应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功能,包括语气,情态,语调等。

27、语篇功能:

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使说话人只能生成与情景相一致和相称的功能,包括主位结构,信息结构,衔接等。

此三者功能相互关联,构成了语义层的三大部分

28、俄国形式主义的组织形式――以雅各布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会”,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特堡诗歌语言研究会”

29、兰色姆《新批评》:

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提出“本体论”的主张,认为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本源价值。

30、卫姆萨特,比尔兹利合写的《意图谬误》《感受谬误》

进一步确立文本的中心地位。

“意图谬误”锋芒直指实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学批评。

“感受谬误”则是对包括瑞恰兹在内的各种主义读者反应的理论的挑战。

31、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巴特,托多洛夫,格雷马斯,热奈特等)

32、解构主义代表人物:

德里达:

结构是没有等级的,不存在固有的中心,结构中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不具有优先性,语言是自由嬉戏的领域,自由嬉戏即是一系列最终没有所指的能指,此在总是被自由嬉戏所化解,文本只是在内部通过复好的相互追逐而自得其乐,而结构正是对自由嬉戏的压抑和封闭。

33、肖沃尔特《趋向女性主义诗学》:

34、“女性主义批评”:

第一种以女性意识为指归的批评,一种“以历史为依据的探索,它探究文学现象的种种意识形态的假设。

”通过对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审视与批判,揭露文学文本,文学现象,文学观念,文学标准等等中间潜藏的性别歧视信息,暴露抽象化,富马画的性别角色的人为性质。

35、“女作家批评”:

宗旨是“为妇女的文学建构一个女性的框架,发展基于女性体验研究的新模式,而不是改写男性的模式和理论”,内容与范围可概括为探索和发掘一个被人以往的女性文学史,考察妇女文学的历史和女性的文学创造性,分析她们的作品在体裁,主义,情节,结构,语言,心理描写等等方面的特点。

36、西苏:

“女性写作”:

女性写作不应受传统思想和形式的束缚,妇女作为受压抑的性别,其文字具有真正强大的革命力量,这将是一股具有破坏性的力量。

但其理论是矛盾的,一方面强调“双重性别”,反本质主义,反生物学,另一方面又鼓励人们充分发挥女性特点进行写作,这使得她的理论无法摆脱掉其生理宿命论和本质主义的成分。

37、葛兰西:

“文化霸权”:

最初由葛兰西提出,后来经法兰克福学派发展,加上福柯关于话语权利的理论的揭示,这一理论得到了更大范围的运用,也称为女性主义运动及其批评,后殖民主义理论和批评等多种思潮的理论资源。

文化霸权食药通过一定的话语系统来建构,这些话语赋予某种文化以合法性,同时对另一些文化则采取压制态度。

38、伯明翰学派:

文化研究:

主张把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作品之外的语境联系起来,另外也与欧洲大陆的研究有着不同思路。

立足于经验层次。

39、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

(3)文学批评的总体认识

1、文学批评写作的最基本维度:

社会历史和审美(见书本P7-P9)

2、20世纪文学批评的哲学背景:

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现象学、科学哲学(或波普尔“证伪”理论)(见书本P36-P38)

3、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38页)

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文学的语言转向)、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

(4)文学批评的方法

1、社会历史批评

①理论特征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认为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以文学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为首要尺度而且要求文学作品表现出一定的历史内容和思想意义。

再有,文学的社会效果也是其又一重要尺度,还要求文学作品真实反映社会生活。

②操作方法

一.阐释作品的历史内容

二.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

三.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2、印象批评

①中国传统印象批评特点:

意会体悟和以形象说诗;批评话语所具有的浓郁的艺术性。

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批评主体特点:

品评者大多集作,赏,评于一身。

②.印象批评主要观点

③理论特征

一.推崇主体的创造性和个性色彩。

二.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

三.突出批评的审美特性

3、心理批评

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主张及其对文学批评研究的启示意义;

主要主张:

冰山理论与潜意识

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

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

梦的工作与文学创作

冰山理论与潜意识:

构成人的心理的不只是“意识”,意识之下还深藏着一个人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幽暗的,混沌的“潜意识”王国,其关系犹如冰山表面与其潜藏部分,故称之为“冰山理论”

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

本能冲动是强大而盲目的,因而不能不总是受到道德与法律的压抑与制裁,其结果是让个体感到抑郁或焦虑,心理中形成某些“情结”,给个体生命造成内在的伤害。

而“升华”则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将人的原始欲望,本能冲动通过一个良好的渠道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转化到被社会所容许,所赞同的,较为高尚的目标或对象中去。

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作为主体的这个人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冲突,协调过程中形成的,其中有两点被人忽略了:

一是这一过程发生得很早,几乎是从刚刚出声的婴儿时期就开始了;二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内涵依然是“性欲”。

一个人的精神人格,实际上就是在他与他自身的本能,与他周围的环境,与他的父母代表的“超我”三者之间的紧张对峙,悉心调节中生成的。

梦的工作与文学创作:

梦是一种完全合理的精神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满足。

是一种潜在的欲望变相得以满足的过程无论表面多么离奇的梦,在其深层往往掩藏着做梦人的一个未能实现的欲念。

梦对于日常生活中经验与记忆加工制作的手法与文学的创作手法类同。

而文学创造与做梦一样是人类带有普遍性的一种精神现象,作家的工作就是“白日做梦”、

启示价值:

(1)从本体论角度揭示了文学与人的深层心理的关系,揭示了文学作为一种

欲望升华产物的“白日梦”本质,凸显了文学的心理维度、人学维度

(2)从文学动力学的角度阐发了作家的心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3)从价值论的角度阐发了文学对人的心理补偿作用

(4)揭示了人的早年经验对一个人的心理人格形成的影响,启发了人们对作家早期生活经验与其当前文学创作之关系研究。

②心理批评的主要方法

(1)个案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个别作家的访问,交谈,问卷,调查,以及对于他的档案,传记的审理,乃至对其某些具体的心理功能指数的测试,得出他的心理结构或心理活动的特征。

(2)心理发生学方法:

追溯文学家的童年时代甚至是婴幼儿时代的生活经历,以了解文学家的艺术个性。

(3)话语报告方法:

要求被研究的对象自己心理活动的状态,过程和结果,整理得到的数据从而得出某些结论。

又称“问卷法”。

(4)观察的方法:

研究者在未经控制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和分析人的行为,表情等,以判断其心理活动特征的一种方法。

(5)精神病理学的方法:

把文学艺术的创作心理状态看作精神上的非正常状态。

 

③心理批评的主要形态:

(1)传记批评:

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批评形态。

以作家经历等为研究中心和线索。

(2)原型批评:

20世纪中期兴盛于西方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理论核心是荣格的“原型说”和他关于文学作品心理模式的界定。

以作品是否自发地呈现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即原型,原始意象为最高尺度的。

实质是一种发生学的文学批评。

(3)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建立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的批评方法,关注的是“文本”本身,其中最核心的是文本整体拥有的心理性的结构与形式。

4、文体学批评

①现代文体学的主要流派

(1)描述文体学:

以巴利《法语文体学》为开端,诞生于20世纪初,主张客观描述某一社会群体习用的语言所能提供的文体手段以及产生的效果。

着重研究普通语言中的感情色彩。

(2)发生文体学:

以斯皮泽的理论为代表,着重研究作品中作家心理在语言上的投射现象,认为一切文体学的特点根源于作者的精神和气质。

文体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必然反映。

(3)结构主义文体学:

将文本视为一个封闭的结构,文体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语言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

不应孤立地考察文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应研究语音,词法――句法和词汇枫各个层面之间的结构关系

(4)转换生成文体学:

建立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基础之上,认为语言学的研究不应仅仅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归纳,还应研究句子怎样生成和应当如何生成。

把句子分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5)系统功能文体学,以韩礼德为理论代表,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着重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选择的过程以及选择的结果所产生的文体效应。

②理论特征

(1)以语言分析为本位

(2)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强调客观性,实证性

5、文本批评/

①理论特征

(1)推崇文学文本的独立自主性,其文学观为“文本之外一无所有”,批评理念为“批评即阐释”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