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0671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钢铁基础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铁基础知识.docx

《钢铁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基础知识.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铁基础知识.docx

钢铁基础知识

钢铁知识

一、原材料

钢的源头是铁矿砂,即铁元素〔Fe〕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纯粹的铁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铁矿砂主要分为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三种,这些都是铁的氧化物,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氧化方式。

铁矿砂中的含铁量越高越好,理论上铁矿砂中的最高含铁量在72%左右,含铁量在60%以上称为富铁矿。

铁矿砂先在熔炉内复原成铁〔铣铁〕,再送入炼钢炉内脱碳精炼成钢,废钢也可在炼钢炉熔炼再生。

一般钢铁依使用用途制成性质、形状各异的商品,既所谓的钢铁制品。

通常钢铁制品是将铁矿石复原,熔解成铣铁〔炼铣〕,铣铁精炼成钢〔炼钢〕,钢再轧延、加工后制成各种钢铁制品,广义的钢铁制品包含铸铁、铸钢、锻造钢品及钢材加工的制品。

在讨论钢铁的原料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究竟钢和铁有什么不同?

是否有不同的成份呢?

在日常生活上大家总是把钢和铁联在一起称为“钢铁〞,可见钢和铁应该是一种物质才对;事实上,由科学的眼光来看,钢和铁是有少许不同的,它们的主要成份都是铁元素,只是所含的碳元素量不同。

我们通常以碳的含量在2%以上的叫“生铁〞,低于这个数值的叫“钢〞。

因此,在冶炼钢铁的过程中,含铁的矿石先在鼓风炉〔blastfurnace〕〔高炉〕中被冶炼成熔融生铁,而后熔融生铁再放到炼钢炉〔steelmakingfurnace〕中精炼成钢。

生产钢铁所需要的原料分成四大类来分别讨论:

第一类讨论的是各种含有铁质的矿石原料;第二类是煤和焦炭;第三类那么讨论在冶炼的过程中用来制造熔碴〔slag〕的熔剂〔或称助熔剂flux〕,如石灰石等;最后一类是各种辅助原料,如废钢料〔scrap〕、氧气等。

二、铁矿石种类及分布

在理论上来说,但凡含有铁元素或铁化合物的矿石都可以叫做铁矿石。

但是,在工业上或者商业上来说,铁矿石不但是要含有铁的成份,而且必须有利用的价值才行。

可是,由于很难绝对性的判定一个矿石是否有利用价值,所以在工业上很难订立一个铁矿石的标准。

举例来说,欧洲所产的铁矿品质很差,而且含铁量很低,只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好的矿石,所以他们就把这种矿石称为铁矿石;而澳洲目前因为品质好含铁量高的矿石存量很多,所以像欧洲所用的那种矿石在澳洲已经认为毫无价值。

那么,在欧洲所使用的铁矿石,在美国就不被钢铁业界认为是铁矿石了。

再譬如说,在过去被认为含铁量太低没有利用价值的矿石,由于现在工业技术的进步,开展出许多廉价的方法来富化矿石中铁的成份,于是这些含铁量低的矿石也就成为有价值的铁矿石了。

于是,我们归纳出一个结论,就是在工业上对于铁矿石判定的标准是随着地区性的供求关系、工业技术水准的改变及交通运输的状况而改变的。

以目前的标准来看,矿石中的平均含铁量大约在25%以上,才被称为有利用价值的铁矿石。

铁都是以化合物的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以氧化铁的状态存在的量特别多。

现在将几种比拟重要的铁矿石提出来说明:

〔前三种是主要种类〕

〔1〕磁铁矿〔Magnetite〕是一种氧化铁的矿石,主要成份为Fe3O4,是Fe2O3和FeO的复合物,呈黑灰色,比重大约5.15左右,含Fe72.4%,O27.6%,具有磁性。

在选矿〔Beneficiation〕时可利用磁选法,处理非常方便;但是由于其结构细密,故被复原性较差。

经过长期风化作用后即变成赤铁矿。

〔2〕赤铁矿〔Hematite〕也是一种氧化铁的矿石,主要成份为Fe2O3,呈暗红色,比重大约为5.26,含Fe70%,O30%,是最主要的铁矿石。

由其本身结构状况的不同又可分成很多类别,如赤色赤铁矿〔RedHematite〕、镜铁矿〔Specularhematite〕、云母铁矿〔Micaceoushematite〕、粘土质赤铁〔RedOcher〕等。

〔3〕褐铁矿〔Limonite〕这是含有氢氧化铁的矿石。

它是针铁矿〔Goethite〕HFeO2和鳞铁矿〔Lepidocrocite〕FeO〔OH〕两种不同结构矿石的统称,也有人把它主要成份的化学式写成mFe2O3nH2O,呈现土黄或棕色,含有Fe约62%,O27%,H2O11%,比重约为3.6~4.0,多半是附存在其它铁矿石之中。

〔4〕菱铁矿〔Siderite〕是含有碳酸铁的矿石,主要成份为FeCO3,呈现青灰色,比重在3.8左右。

这种矿石多半含有相当多数量的钙盐和镁盐。

由于碳酸根在高温约800~900℃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而放出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多半先把这一类矿石加以焙烧之后再参加鼓风炉。

〔5〕铁的硅酸盐矿〔SilicateIron〕此类矿石是一种复合盐,没有一定的化学式,成份的变化很大,一般呈现深绿色,比重为3.8左右,含铁成份很低,是一种较差的铁矿石。

〔6〕硫化铁矿〔Sulphideiron〕这种矿石含有FeS2,含Fe只有46.6%而S的含量到达53.4%。

呈现灰黄色,比重大约为4.95~5.10。

由于这种矿石常常含有许多其它较贵重的金属如铜〔Copper〕、镍〔Nickel〕、锌〔Zinc〕、金〔Gold〕、银〔Silver〕等,所以常被用做他种金属冶炼工业的原料;又由于它含有大量的硫,所以常被用来提制硫磺,铁反而变成了副产品,所以事实上已不能称为铁矿石。

铁在地球外表,分布非常广泛,而且存量也极为丰富,几乎所有的岩石和动植物的残骸之中都含有少许铁的成份;根据地质学家的估计,地壳中大约有4~5%是铁的元素。

虽然这许多含铁的物质中只有极少部份是具有价值的铁矿石,但是它的存量已经是极为丰富。

对于地球上铁矿石贮存量的估计,目前没有一个可以确信的数字。

目前已经被发现的主要产铁矿国有美国、加拿大、巴西、澳洲、南非、印度、法国、英国、瑞典、西班牙、苏俄、中国、委内瑞拉等。

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

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

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1〕东北地区铁矿东北确实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山〔包括大弧山、樱桃园、东西鞍山、弓长岭等〕、本溪〔男芬、歪头山、通远堡等〕,局部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化附近。

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

鞍山矿区矿石的主要特点:

1)除极少富矿外,约占储量的98%为贫矿,含铁量20~40%,平均30%左右。

必须经过选矿处理,精选后含铁量可达60%以上。

2)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局部为假象赤铁矿和半假象赤铁矿。

其结构致密坚硬,脉石分布均匀而致密,选矿比拟困难,矿石的复原性较差。

3)脉石矿物绝大局部是由石英石组成的,SiO2在40~50%。

但本溪通远堡铁矿为自溶性矿石,其碱度〔Ca+Mg/SiO2~7.5%可代替锰矿使用。

4)矿石含S、P杂质很少,本溪男芬铁矿含P很低,是冶炼优质生铁的好原料。

〔2〕华北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邯郸、邢台地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

是首钢、包钢、太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

  迁滦矿区矿石为鞍山式贫磁铁矿,含酸性脉石,S、P杂质少,矿石的可选性好。

  邯邢矿区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矿石含铁量在40%-55%之间,脉石中含有一定的碱性氧化物,局部矿石S高。

〔3〕中南地区铁矿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本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给基地。

大冶矿区是我国开采最早的矿区之一,主要包括铁山、金山店、成潮、灵乡等矿山,储量比拟丰富。

矿石主要是铁铜共生矿,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其他还有黄铜矿和黄铁矿等。

矿石含铁量40-50%,最高的达54-60%。

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等,脉石中含SiO28%左右,有一定的溶剂性〔CaO/SiO2为0.3左右〕,矿石含P低,〔一般0.027%〕,含S高且波动很大〔0.01-1.2%〕,并含有Cu〔0.2-1.0%〕和Co〔0.013%-0.025%〕等含有色金属。

矿石的复原性较差,矿石经烧结、球团造块后入高炉冶炼。

〔4〕华东地区铁矿华东地区铁矿产区主要是自安徽省芜湖至江苏南京一带的凹山,南山、姑山、桃冲、梅山、凤凰山等矿山。

此外还有山东的金岭镇等地也有相当丰富的铁矿资源储藏,是马鞍山钢铁公司及其他一些钢铁企业原料供给基地。

  芜宁矿区铁矿石主要是赤铁矿,其次是磁铁矿,也有局部硫化矿如黄铜矿和黄铁矿。

铁矿石品位较高,一局部富矿〔含Fe50%-60%〕可直接入炉冶炼,一局部贫矿要经选矿精选、烧结造块后供高炉使用。

矿石的复原性较好。

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磷灰石和金红石等,矿石中含S、P杂质较高〔含P一般为0.5%,最高可达1.6%,梅山铁矿含S平均可达2%-3%〕,矿石有一定的溶剂性〔如凹山及梅山的富矿中平均碱度可达0.7-0.9〕,局部矿石含V,Ti及Cu等有色金属。

〔5〕其他地区铁矿除上述各地区铁矿外,我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各省,如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新疆、宁夏等地都有丰富的不同类型的铁矿资源,分别为攀钢、重钢和昆钢等大中型钢铁厂高炉生产的原料基地。

三、钢材的生产工艺

碳素钢的定义及钢中五元素

含碳2%以下的铁碳合金称为钢。

碳素钢中的五元素是指化学成份中的主要组成物,即C、Si、Mn、S、P〔碳、硅、锰、硫、磷〕。

其次是在炼钢过程中不可防止地会混入气体,含O、H、N〔氧、氢、氮〕。

此外,用铝-硅脱氧镇静工艺中,必然在钢水中含有Al,当Als〔酸溶铝〕≥0.020%时,还有细化晶粒的作用。

化学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1、碳〔C〕:

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

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复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参加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

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参加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

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

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参加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

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7、镍(Ni):

镍能提高钢的强度,而又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镍对酸碱有较高的耐腐蚀能力,在高温下有防锈和耐热能力。

但由于镍是较稀缺的资源,故应尽量采用其他合金元素代用镍铬钢。

8、钼(Mo):

钼能使钢的晶粒细化,提高淬透性和热强性能,在高温时保持足够的强度和抗蠕变能力(长期在高温下受到应力,发生变形,称蠕变)。

结构钢中参加钼,能提高机械性能。

还可以抑制合金钢由于火而引起的脆性。

在工具钢中可提高红性。

9、钛(Ti):

钛是钢中强脱氧剂。

它能使钢的内部组织致密,细化晶粒力;降低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

改善焊接性能。

在铬18镍9奥氏体不锈钢中参加适当的钛,可防止晶间腐蚀。

10、钒(V):

钒是钢的优良脱氧剂。

钢中加0.5%的钒可细化组织晶粒,提高强度和韧性。

钒与碳形成的碳化物,在高温高压下可提高抗氢腐蚀能力。

11、钨(W):

钨熔点高,比重大,是贵生的合金元素。

钨与碳形成碳化钨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在工具钢加钨,可显著提高红硬性和热强性,作切削工具及锻模具用。

12、铌(Nb):

铌能细化晶粒和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及回火脆性,提高强度,但塑性和韧性有所下降。

在普通低合金钢中加铌,可提高抗大气腐蚀及高温下抗氢、氮、氨腐蚀能力。

铌可改善焊接性能。

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加铌,可防止晶间腐蚀现象。

13、钴(Co):

钴是稀有的贵重金属,多用于特殊钢和合金中,如热强钢和磁性材料。

14、铜(Cu):

武钢用大冶矿石所炼的钢,往往含有铜。

铜能提高强度和韧性,特别是大气腐蚀性能。

缺点是在热加工时容易产生热脆,铜含量超过0.5%塑性显著降低。

当铜含量小于0.50%对焊接性无影响。

15、铝(Al):

铝是钢中常用的脱氧剂。

钢中参加少量的铝,可细化晶粒,提高冲击韧性,如作深冲薄板的08Al钢。

铝还具有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能,铝与铬、硅合用,可显著提高钢的高温不起皮性能和耐高温腐蚀的能力。

铝的缺点是影响钢的热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

16、硼(B):

钢中参加微量的硼就可改善钢的致密性和热轧性能,提高强度。

17、氮(N):

氮能提高钢的强度,低温韧性和焊接性,增加时效敏感性。

18、稀土(Xt):

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71的15个镧系元素。

这些元素都是金属,但他们的氧化物很像“土〞,所以习惯上称稀土。

钢中参加稀土,可以改变钢中夹杂物的组成、形态、分布和性质,从而改善了钢的各种性能,如韧性、焊接性,冷加工性能。

在犁铧钢中参加稀土,可提高耐磨性。

生产工艺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炼钢的主要任务是按所炼钢种的质量要求,调整钢中碳和合金元素含量到规定范围之内,并使P、S、H、O、N等杂质的含量降至允许限量之下。

炼钢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氧化过程,炉料中过剩的碳被氧化,燃烧成CO气体逸出,其它Si、P、Mn等氧化后进入炉渣中。

S部份进入炼渣中,部份那么生成SO2排出。

当钢水成份和温度到达工艺要求后,即可出钢。

为了除去钢中过剩的氧及调整化学成份,可以添加脱氧剂和铁合金或合金元素。

2、转炉炼钢简介

从鱼雷车运来的铁水经过脱硫、挡渣等处理后即可倒入转炉中作为主要炉料,另加10%以下的废钢。

然后,向转炉内吹氧燃烧,铁水中的过量碳被氧化并放出大量热量,当探头测得到达预定的低碳含量时,即停止吹氧并出钢。

一般在钢包中需进行脱氧及调整成份操作;然后在钢液外表抛上碳化稻壳防止钢水被氧化,即可送往连铸或模铸工区。

对要求高的钢种可增加底吹氩、RH真空处理、喷粉处理〔喷SI—CA粉及变性石灰〕可以有效降低钢中的气体与夹杂,并有进一步降碳及降硫的作用。

在这些炉外精炼措施后还可以最终微调成份,满足优质钢材的需求。

3、初轧

模铸钢锭采取热装、热送新工艺,进入均热炉加热,然后通过初轧机及钢坯连轧机轧成板坯、管坯、小方坯等初轧产品,经过切头、切尾、外表清理,〔火焰清理、打磨〕高品质产品那么还需对初轧坯进行扒皮和探伤,检验合格后入库。

目前初轧厂的产品有初轧板坯、轧制方坯、氧气瓶用钢坯、齿轮用圆管坯、铁路车辆用车轴坯及塑模用钢等。

初轧板坯主要供给热轧厂作为原料;轧制方坯除部份外供,主要送往高速线材轧机作原料。

由于连铸板坯的先进性,初轧板坯的需求量大为削减,因此转向上述其它产品了。

4、热连轧

用连铸板坯或初轧板坯作原料,经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鳞后进入粗轧机,粗轧料经切头、尾、再进入精轧机,实施计算机控制轧制,终轧后即经过层流冷却〔计算机控制冷却速率〕和卷取机卷取、成为直发卷。

直发卷的头、尾往往呈舌状及鱼尾状,厚度、宽度精度较差,边部常存在浪形、折边、塔形等缺陷。

其卷重较重、钢卷内径为760mm。

(一般制管行业喜欢使用。

)将直发卷经切头、切尾、切边及多道次的矫直、平整等精整线处理后,再切板或重卷,即成为:

热轧钢板、平整热轧钢卷、纵切带等产品。

热轧精整卷假设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并涂油后即成热轧酸洗板卷。

该产品有局部替代冷轧板的趋向,价格适中,深受广阔用户喜爱。

5、冷连轧

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

轧硬卷可作为热镀锌厂的原料,因为热镀锌机组均设置有退火线。

轧硬卷重一般在6~13.5吨,钢卷内径为610mm。

一般冷连轧板、卷均应经过连续退火〔CAPL机组〕或罩式炉退火消除冷作硬化及轧制应力,到达相应标准规定的力学性能指标。

冷轧钢板的外表质量、外观、尺寸精度均优于热轧板,且其产品厚度右轧薄至0.18mm左右,因此深受广阔用户青睐。

以冷轧钢卷为基板进行产品的深加工,成为高附加值产品。

如电镀锌、热镀锌、耐指纹电镀锌、彩涂钢板卷及减振复合钢板、PVC复膜钢板等,使这些产品具有美观、高抗腐蚀等优良品质,得到了广泛应用。

冷轧钢卷经退火后必须进行精整,包括切头、尾、切边、矫平、平整、重卷、或纵剪切板等。

冷轧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产品、仪表开关、建筑、办公家具等行业。

钢板捆包后的每包重量为3~5吨。

平整分卷重一般为3~10吨/卷。

钢卷内径610mm。

大局部钢材加工都是通过压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钢〔坯、锭等〕产生塑性变形。

根据钢材加工温度不同以分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

钢材的主要加工方法有:

轧制:

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对旋转轧辊的间隙〔各种形状〕,因受轧辊的压缩使材料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压力加工方法,这是生产钢材最常用的生产方式,主要用来生产型材、板材、管材。

分冷轧、热轧。

锻造:

利用锻锤的往复冲击力或压力机的压力使坯料改变成我们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一般分为自由锻和模锻,常用作生产大型材、开坯等截面尺寸较大的材料。

拉拨:

是将已经轧制的金属坯料〔型、管、制品等〕通过模孔拉拨成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加工方法大多用作冷加工。

挤压:

是将金属放在密闭的挤压筒内,一端施加压力,使金属从规定的模孔中挤出而得到有同形状和尺寸的成品的加工方法,多用于生产有色金属材料。

6、钢的力学性能

6.1拉力试验

按标准制备的拉力试样,安装在拉力试验机的夹头内,对试样缓慢施加单轴向拉伸应力,直至试样被拉断为止的试验称作拉力试验。

6.1.1强度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叫强度。

强度指标包括:

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

6.1.2比例极限

对金属施加拉力,金属存在着力与变形成直线比例的阶段,而这个阶段的最大极限负荷Pp除以试样的原横截面积即为比例极限,用σp表示。

6.1.3弹性极限

金属受外力作用发生了变形,外力去掉后,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金属能保持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称为 弹性极限,用σe表示。

6.1.4抗拉强度

试样拉伸时,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负荷除以原横截面积所得的应力,称作抗拉强度,用σb表示。

当材料所受的外应力大于其抗拉 强度时,将会发生断裂。

因此σb越高,那么表示它能承受愈大的外应力而不致于断裂。

国外标准的结构钢常按抗拉强度来分类,如SS400,其中400即表示σb的最小值为400MPa超高强度钢是指σb≥1373Mpa的钢。

6.1.5屈强比

屈强比即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值〔σs/σb〕。

屈服比值越高,那么该材料的强度愈高,屈强比值愈低那么塑性愈佳,冲压成形性愈好。

如深冲钢板的屈强比值为≤0.65。

弹簧钢一般均在弹性极限范围内服役,受载荷时不允许产生塑性变形,因此要求弹簧钢经淬火、回火后具有尽可能高的弹性极限和屈强比值〔σs/σb≥0.90〕此外疲劳寿命与抗拉强度及外表质量往往有很大关联。

6.1.6塑性

金属材料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永久变形的性能称为塑性。

塑性指标通常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示。

伸长率与断面收缩率越高,那么塑性越好。

7、冲击韧性

用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金属试样,在规定类型的冲击试验上受冲击负荷折断时,试样刻槽处单位横截面上所消耗的冲击功,称为冲击韧性以αk表示。

目前常用的10×10×55mm,带2mm深的V形缺口夏氏冲击试样,标准上直接采用冲击功〔J焦耳值〕AK,而不是采用αK值。

因为单位面积上的冲击功并无实际意义。

冲击功对于检查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脆性转化最为敏感,而实际服役条件下的灾难性破断事故,往往与材料的冲击功及服役温 度有关。

因此在有关标准中常常规定某一温度时的冲击功值为多少、还规定FATT〔断口面积转化温度〕要低于某一温度的技术条件。

所谓FATT,即一组在不同温度下的冲击试样冲断后,对冲击断口进行评定,当脆性断裂占总面积的50%时所对应的温度。

由于钢板厚度的影响,对厚度≤10mm的钢板,可取得3/4小尺寸冲击试样〔7.5×10×55mm〕或1/2小尺寸冲击试样〔5×10×55mm〕。

但是一定要注意,同规格及同一温度下的冲击功值才可相互比拟。

只有在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才可按标准的换算方法,折算成标准冲击试样的冲击功,再相互比拟。

8、硬度试验

金属材料抵抗压头〔淬硬的钢球或具有1200圆锥或角锥的金刚石压头〕压陷外表的能力称为硬度。

根据试验方法和适用范围的不同,硬度可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肖氏硬度以及显微硬度、高温硬度等。

冶金产品常用的是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

9、宝钢企业标准〔Q/BQB〕

宝钢企标中的钢号大致可分为三个来源:

 即从日本JIS标准、德国DIN标准移植及自行开发研制的钢号。

从日本JIS标准中移植来的钢号,一般首位常为S〔Steel〕;从DIN标准移植来的钢号,一般常以ST开头〔Stahl德文中的“钢〞〕; 宝钢自行开发研制的钢号,一般首位常以宝钢的拼音首位B开头。

10、结构用热连轧、冷连轧钢板及钢带

结构钢一般按强度分类,在钢号中的数字往往代表抗拉强度的最低值。

由于该类钢常用于制作结构件,因此称作为结构钢。

结构钢的强化机制倾向于降碳增锰固溶强化铁素体、细化珠光体和添加微合金的析出强化、沉淀强化和细晶强化,以确保在提高强度的同时仍保持较好的韧、塑指标并兼具良好的焊接性能。

 

四、钢的分类及标准

我国钢号表示方法的分类说明

1、碳素结构钢

①由Q+数字+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组成。

它的钢号冠以“Q〞,代表钢材的屈服点,后面的数字表示屈服点数值,单位是MPa例如Q235表示屈服点〔σs〕为235MPa的碳素结构钢。

②必要时钢号后面可标出表示质量等级和脱氧方法的符号。

质量等级符号分别为A、B、C、D。

脱氧方法符号:

F表示沸腾钢;b表示半镇静钢;Z表示镇静钢;TZ表示特殊镇静钢,镇静钢可不标符号,即Z和TZ都可不标。

例如Q235-AF表示A级沸腾钢。

③专门用途的碳素钢,例如桥梁钢、船用钢等,根本上采用碳素结构钢的表示方法,但在钢号最后附加表示用途的字母。

2、优质碳素结构钢

①钢号开头的两位数字表示钢的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表示,例如平均碳含量为0.45%的钢,钢号为“45〞,它不是顺序号,所以不能读成45号钢。

②锰含量较高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应将锰元素标出,例如50Mn。

③沸腾钢、半镇静钢及专门用途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应在钢号最后特别标出,例如平均碳含量为0.1%的半镇静钢,其钢号为10b。

3、碳素工具钢

①钢号冠以“T〞,以免与其他钢类相混。

②钢号中的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