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1291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块、捉、急、直”等生字和提土旁;会写“河、说”等字。

  2、能借助拼音,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的友情。

  3、了解“不”字的变调读音;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教学重点: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知道鸭子和公鸡的不同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的。

友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知道鸭子和公鸡的不同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的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竟猜谜语,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游戏。

  嘴巴尖尖,头顶红冠,脚像竹叶,叽叽叫唤。

(小公鸡)

  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

(小鸭子)

  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领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2、教师范读课文。

  3、生字过关。

  

(1)自由读生字。

  块捉急直河行

  死信跟忽喊身

  

(2)同桌合作读词语。

  (3)使用字源识字法,讲解“死”字的演变。

  (4)开火车去拼音读,老师即时正音。

  (5)学生齐读。

  三、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出去玩。

  学习“一块儿”,理解生字“块”和提土旁,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

  2、朗读第2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句子所含的语气、情感。

  

(2)出示:

小公鸡找到了很多虫子,吃得很欢。

  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3)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吃得很欢”,因为找到了很多虫子,所以小公鸡尽情地吃,很开心;朗读体会小鸭子捉不到虫子的焦急和伤心。

  (4)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通过不同的语气体会并读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心情。

  (5)说一说,小公鸡吃虫子,还会吃得怎样呢?

小鸭子吃不到,还会急得怎样呢?

  (6)在积累“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的基础上拓展积累。

  (7)思考为什么小公鸡捉得到虫子,小鸭子捉不到呢?

(从嘴巴形状理解小公鸡会捉虫、小鸭子不会捉虫的不同生活习性)

  四、指导写字

  1、出示:

河说听哥

  

(1)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写法。

  

(2)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我们已经理解了本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谁还记得它们。

  

(1)指名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积累词语。

  二、细读感悟

  1、朗读第3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朗读句子时所含语气、情感。

  

(2)指导读好“不”字变调后的准确读音。

出示:

  不(bù)

  捉不()到

  不()行

  不()信

  不()会

  (3)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通过不同的语气体会并读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的心情。

  2、朗读第4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朗读句子时所含语气、情感。

  出示:

  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

  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

  (指导朗读体会小公鸡的调皮、淘气)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指导朗读体会小鸭子的急切)

  引导学生理解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后,句子更生动形象的作用。

  

(2)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通过不同的语气体会并读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的心情。

  (3)分角色朗读3-4自然段,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4)提问:

为什么小公鸡不会游泳,小鸭子会游泳?

  (从脚掌形状体会小鸭子会游泳,小公鸡不会游泳的不同生活习性)

  三、课文感悟

  通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我们明白了朋友之间要怎么样呢?

  (互相协助)

  四、指导写字

  1、出示:

他也地

  

(1)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写法。

  

(2)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巩固练习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协助。

  2、学会7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2、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解题。

  请一位同学读课题。

  板书:

小公鸡和小鸭子

  

(1)从课题上看,这课书讲的谁和谁的事?

(小公鸡和小鸭子)

  

(2)“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

(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小公鸡怎样对待小鸭子,小鸭子又怎样对待小公鸡)

  二、初读课文,看图,了解大意,读准字音,能读成句。

(读2遍课文)

  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几幅图?

(4个自然段,2幅图)

  师述:

同学们结合看图,一段一段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生字的音。

  三、结合看图,分段阅读。

  1、读第1自然段。

  这段讲什么?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

  2、读第2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小黑板)

  ①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做什么?

怎么样?

  ③谁协助谁干什么?

  

(2)看看图上画的小公鸡和小鸭子,她们长得什么地方不同?

(嘴:

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

脚:

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这段讲了什么事?

(小公鸡协助小鸭子捉虫吃)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小虫?

(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小虫)

  3、读第3自然段,(自读2遍)。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小黑板)

  ①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②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什么了?

他说了几句话,什么意思?

  ③小公鸡怎样做?

  

(2)读读小鸭子讲的话,说说他说的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①小鸭子要到河里去为小公鸡捉鱼吃,②他不让小公鸡下水)

  (3)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

(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用来拨水,所以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小鱼)

  (4)小鸭子为什么能捉到小鱼?

  4、读第4自然段,(读2遍)观察第二幅图。

指名读,大家思考问题:

  ①小公鸡不听小鸭子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

为什么会这样?

  ②小鸭子怎样做的?

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

(忽然听见、飞快、背上)

  ③讲讲这几个词语怎样表现出小鸭子是奋力抢救小公鸡的?

  ④指名读,大家思考,小公鸡说了些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A感谢小鸭子;B承认错误)

  5、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

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

  

(2)根据板书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么互相协助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分组分段读。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二、学会6个生字。

  1、他,tā,拼读音节,读词语:

他们。

  

(1)识记字形,自学后讨论发言。

  

(2)指导书写。

  ①看准位置:

左边亻,右边也

  ②教师写范字,学生仿写字头。

  2、河,hé,拼读音节,读词语:

河水。

  

(1)识记字形,自学讨论发言。

(河,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灯”字去掉火字旁,在横下加个“口”字,(可),组成“河”。

一共8笔。

河水的“河”)

  

(2)指导书写。

  ①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②部件位置:

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口”压竖中线上下压横中线。

  ③教师示范,学生仿写,重点指导三点水的写法。

  3、哥,gē,拼读音节,读词语:

哥哥。

  

(1)识记字形:

自学,同桌互相讨论。

(用熟字去偏旁,改笔画方法记字形,去掉“河”字三点水,把竖钩改成竖,是“哥”字的上半部,下半部去掉三点水)

  

(2)指导书写。

上下各一半,第六笔大横压横中线。

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

教师范写,学生仿写字头。

  4、再学习“说、也、地、听。

  三、巩固练习。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虫子正在哥哥河边后面草地

  【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块、捉、急”等13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他、河、说”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的方法。

  3、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4、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协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出示课件)

  板书:

小公鸡小鸭子

  2、结合图片,说说他们的不同点。

(嘴:

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

脚:

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

“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

(“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

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

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出示朗读提示。

(出示课件)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

师:

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读准它们吗?

  出示生字词:

(出示课件)

  他们小河说话也是飞快地听见身边哥哥不信

  一块儿捉虫子急得直哭不行淹死跟着忽然喊叫

  

(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身边”的“身”读前鼻音。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朗读。

  (4)齐读。

  3、趣味识字。

(出示课件)

  

(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

也——他——地。

  ①转盘游戏读生字。

  ②指导书写:

“也”是独体字。

跟着老师书空笔顺:

横折钩、竖、竖弯钩。

出示生字“他”“地”,与“也”实行比较,找出变化。

(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的起笔要收,要有避让。

  理解部首“土”。

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③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④反馈、评价。

  ⑤选字填空,区分“也、他、地”。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3)教师依次范写“河、说、听、哥”,学生仿写。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

(出示课件)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

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2)小鸭子到河里_______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也、他、地、河、哥、听、说”。

  2、朗读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