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223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docx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一、项目摘要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三、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四、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一)项目承担单位简介

(二)人员状况

(三)固定资产和现有建筑设施与配套仪器设备状况

(四)专业技术水平

(五)管理体制

五、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一)项目建设地

(二)建设地自然条件

(三)交通条件

(四)公用配套设施情况

六、生产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一)项目技术来源和技术水平

(二)生产工艺及措施

七、项目建设目标

(一)建设目标及质量水平

(二)项目建设任务

(三)项目建设总体布局

八、项目建设内容

(一)项目实施主要内容

(二)新增机械化配套设施

(三)污水处理二期工程

九、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依据

(二)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十、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

(一)项目建设期限

(二)实施进度安排

十一、土地、规划和环保

(一)土地与规划

(二)环保措施

十二、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一)项目建设组织管理

(二)项目运行期组织与管理

(三)项目建成后正常运行的成本费用

十三、效益分析与风险分析

(一)效益分析

(二)风险分析

一、项目摘要

本项目根据萧山区畜牧生产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畜牧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为宗旨。

通过对现有规模的基础和水、电、交通等和配套设施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改造、扩建,防疫、粪污处理等先进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良品系种猪的引进及推广,建设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小区)。

项目名称:

杭州萧山之江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杭州萧山之江养殖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杭州市萧山区新湾镇四垦十工段

建设年限:

二年内完成建设任务

建设规模:

扩建各类猪舍60000平方米、各类附属用房10000平方米;粪污处理利用沼气工程1座;配套建设水、电、道路、防疫等附属工程;购置母猪生产机械设备和动物标识移动智能识读设备等配套仪器设备。

项目建设目标:

目标基础母猪3000头,公猪15头,饲养总量75000头,其中存栏杜长大商品猪25000头,出栏50000头。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

申请中央地主政府扶持1000万元,杭州萧山之江养殖有限公司自筹5000万元。

运行费用:

项目建成后正常运行的成本费用预计为600万元,预计全年销售量达8500吨,总收入8000万元。

效益分析:

年出栏优质商品猪50000头,年创产值1亿元,年创净利800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助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随着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浙江省率先实行粮食市场放开,浙江省的规模养猪业发展迅速,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已成为全省养殖生产的主要形式和发展方向,浙江省的生猪生产已列入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所以,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本省养猪业的发展,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还可带动相关产业如饲料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种植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对农业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2、是提高畜产品品质、促进我省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养猪生产在我省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末存栏生猪1256.13万头,全年出栏生猪1976.5万头,猪肉产量175.89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75.23%。

但是随着畜产品消费市场对安全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国际买方市场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对畜产品的品质特色优势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杭州萧山之江养殖有限公司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及生态养殖形成相当基础,但现有生产管理体系、生产设施、兽医防疫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还不能满足要求。

本项目建成实施后,能提高商品猪的质量,增加无公害生猪产量,辐射、带动萧山区甚至全省规模养猪向特色优质畜产品发展,提高生猪自给和外调量,增加猪肉产品出口贸易额,促进外向型畜牧业的发展。

3、是解决“三农”和菜篮子工程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放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和农业工作的重点。

畜牧业对农民的脱贫致富、稳定农村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因此,发展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而养猪业是我省畜牧业的主导产业,特色优势畜产品建设对增加农民收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是改善养殖环境、形成生态养猪的需要

实施规模猪场粪尿综合治理和生态养殖工程,增加调节池、氧化塘面积,利用沼气工程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部分作为冲洗水综合利用;通过有机肥加工工艺,促进猪粪的综合利用;通过喷雾系统规范消毒,预防疾病传染。

改善养殖环境,形成生态养猪。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实施基础条件较好

杭州萧山之江养殖有限公司位于萧山区新湾镇四垦十工段,地域广阔,环境僻静,有河道分隔,防疫环境良好。

猪场所在地基本设施较健全,设有变压器、自来水、固定电话,水、电、路配套齐全。

猪场技术力量较强,大中专以上专业人员10人,同时还聘请浙江大学等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

近几年培养了一批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业务骨干,为本项目的实施打好了基础。

2、项目配套资金落实

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

申请中央地主政府扶持1000万元,杭州萧山之江养殖有限公司自筹5000万元。

3、项目投资估算合理

本项目投资估算6000万元,从建设内容上分析,用于新建猪舍60000平方米,附属用房10000平方米和粪污处理工程及生态养殖等相关附属工程硬件投入需资金4000万元;购置设备、设施、种猪引进及技术培训等软件投入需资金2000万元。

总投资结构合理,符合国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要求。

由于本项目是在新建基地上实施,具有设施新、投资省、见效快的特点,领导的重视、组织的落实、建设资金的配套、成熟的管理和较强的技术力量以及较好的基础条件,将确保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养猪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加速粮食转化、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振兴农村经济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猪肉是养猪生产的终端产品,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当前人们食物构成中蛋白不足,市场猪肉供应紧缺,尤其是动物蛋白质短缺,使食物中的营养比例失衡,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为促进我国人民食物结构由温饱型向营养型、保健型转化,积极推动养猪生产的持续发展,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保障市场供应。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达到年出栏50000头优质瘦肉型外三元商品猪,是当今养猪业生产性能和肌肉品质相结合最优良的品系,能满足国内消费市场向质量和安全提出的要求,也符合国际市场绿色猪肉产品的要求。

依托杭州萧山之江养殖有限公司的规模品牌效应、良好的信誉和口碑、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市场销售前景广阔。

四、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一)项目承担单位简介

杭州萧山之江养殖有限公司位于萧山区新湾镇四垦十工段,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优越,是专业生产瘦肉型商品生猪的养殖企业,主要从事商品生猪的繁育、饲养,现有员工98名,其中畜牧兽医、人工授精、饲养管理人员10名,技术力量雄厚。

公司2008年新建以来,始终坚持优质高效、技术创新、示范带动的发展方针。

已累计向市场供应优质商品生猪50万余头。

公司多年被省、市、区政府评为农业龙头企业和“三高”农业样板企业,为萧山整个生猪养殖业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

公司占地278亩,公司牧场已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建有猪舍、饲料仓库、办公用房、隔离舍等房屋40余幢,猪舍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

2010年底生猪存栏12000头,存栏母猪1350头,年出栏商品猪25000头。

(二)人员状况

猪场技术力量雄厚,现有经过培养的员工98人,大中专以上学历畜牧技术专业人员10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6人;员工中管理人员12人,文化水平全部中专以上,生产人员86人,占总额的88%。

(三)资产状况

2010年12月底企业总资产2680.6万元,固定资产1510.8万元,产品销售收入2801.3万元,利润总额524.14万元。

(四)现有建筑设施与配套仪器设备

杭州萧山之江养殖有限公司占地面积278亩,建筑面积34740平方米,其中猪舍面积28000平方米。

并建有饲料加工厂、消毒间、污水处理部、办公楼、员工宿舍楼、水塔、净水池、机房、变压器等配套设施。

饲料加工机组、产床设备和清洗消毒等配套仪器设备较为齐全。

(五)管理体制

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下设四部,即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技术部,并建立了整套生产、开发、售后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

公司正式成立于2001年2月,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人民币,实收资本200万元,其中:

股东朱永林投资180万元,占90%;股东朱莲莲投资10万元,占5%;股东朱玲娣投资10万元,占5%。

产权明晰。

朱永林为法定代表人,朱莲莲为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生产和经营。

作为一个养殖企业,防疫工作十分重要,公司采用封闭式和管理,合理的免疫接种和严格的消毒来保障牧场的安全。

1、建立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实行兽医负责、饲养员监督和主管领导抽查制,接种密度必须达到100%,以提高整个群体的抵抗力,定期进行抗体水平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另外,公司还有一套严格的消毒制度和程序,包括人员物品进出消毒方法、时间、消毒液的种类浓度,更换时间,定时的全场消毒等等。

2、设施完善、设备配套

(一)圈舍朝向、规格合乎标准化要求,饲养密度合理。

(二)有猪栏、食槽、自动饮水装置、通风系统、降温和采暖设施设备。

(三)大门口有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室和高压喷枪等消毒设施,有兽医室、常规防疫检测设备。

3、全体员工无人畜共患传染病。

无特殊情况必须吃住在牧场里面,同时谢绝无关人员进入牧场生产区,杜绝肉及肉制品进场。

4、有污水排放、粪便堆放及无害化处理设施。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的环境污染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其粪及污水可以直接污染环境,为此我们公司首先采用干湿分离法,将干粪集中采集发酵,作为有机肥用于苗木、蔬菜等农作物,其次建成了一套完整的污水处理设施,经曝气兼氧处理进入氧化塘,之后无论是COD或其他指标基本达到行业污水排放标准。

五、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一)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在杭州萧山之江养殖有限公司,位于萧山区新湾镇四垦十工段,面积278亩,距离沪杭甬、杭金衢高速公路钱江二桥出口34公里,距机场路新街出口28公里,交通方便。

(二)建设地自然条件

项目建设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早秋短夏冬长。

气候温暖潮湿,年平均气温16—18度,无霜期230天,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

猪场周边是大片的农田和苗木种植区,不污染居民的居住环境。

周边土地属砂土性质,盛产粮、棉、油,饲料资源丰富。

猪场交通便捷,运输方便。

(三)公用配套设施情况

项目地水、电、路配套齐全。

变压器、固定电话、自来水等设施完善,猪场现有1040KV的配变压设施,满足扩建项目的需要。

六、生产技术方案分析

(一)引进和扩繁种猪

引进杜洛克公猪15头,引进大长母猪3000头,良种覆盖率100%。

(二)先进饲养技术的示范推广

1、推广母猪笼养、产前平养、分阶段饲养,现代人工授精,仔猪早期断奶、补铁等培育仔猪综合技术,科学配制饲料,应用疫病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

口蹄疫、猪瘟等疫苗免疫密度达100%。

2、推广应用先进机械,添置母猪限位笼和产床,安装喷雾消毒装置,购置完备大型饲料加工机械。

配备智能信息系统(动物标识移动智能识读器和信息终端)。

3、实施猪粪加工有机肥工程,改建、完善雨、污分离系统,建沉淀池、调节池、氧化塘,污水经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改善养殖场及周边环境,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作示范。

4、生物活性饲料和益生菌和广泛使用,使猪停用抗生素及其它化学合成药物成为可能,确保特色优势畜产品、无公害猪肉的实现。

5、建立兽医防疫实验室,通过抗体检测和疫病诊断,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七、项目建设目标

(一)项目建设任务

建设各类猪舍60000平方米、各类附属用房10000平方米;建设排泄物翻滚处理设施1套;配套建设水、电、道路、防疫等附属工程;购置母猪生产机械设备和动物标识移动智能识读设备。

实现规模猪场粪尿综合治理和生态养殖。

(二)生产能力目标

项目建成后,公司饲养总量75000头,能繁母猪3000头,达到可供优质商品猪50000头的能力。

(三)商品猪质量水平

采用标准化饲养管理,出栏的商品猪达到无公害猪肉标准。

八、项目建设内容

(一)土建工程

1、猪舍

建设猪舍60000平方米,包括:

保育舍、生长舍、怀孕舍、产房。

需资金投入3500万元。

2、附属用房

建造相应的仓库、防疫消毒室、兽医技术室。

需资金投入550万元。

3、附属工程

建设排泄物翻滚发酵处理设施1套,建设堆粪基地、道路、绿化等附属工程。

需资金投入750万元。

(二)仪器设备

建设购置产床、限位笼、动物标识移动智能识读系统1套和消毒器械。

需资金投入470万元。

(三)种猪引进

引进能繁大长母猪3000头,杜洛克公猪15头。

需资金投入130万元。

(四)流动资金

项目配套的流动资金约为600万元。

(五)投资总额

项目总投资为6000万元。

九、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依据

1、农业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第二版)

4、各专业的设计手册

(二)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说明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按照浙江省民用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价格信息,以及市场同类仪器设备、养殖设施等价格,以及项目费用编列规定等,对项目的土建工程、配套工程、养殖设备及其他费用进行估算。

2、具体投资估算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具体详见下表: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明细表

序号

建设内容

建筑形式

单位

数量

单价

(元)

合计

(万元)

土建工程

4800

(一)

猪舍

平方米

60000

583

3500

1

保育舍

砖混

平方米

3000

583

175

2

生长舍

砖混

平方米

45000

583

2625

3

怀孕舍

砖混

平方米

5000

583

292

4

产房

砖混

平方米

7000

583

408

(二)

附属用房

10000

550

550

1

仓库

砖混

平方米

8500

550

468

2

防疫消毒室

砖混

平方米

1000

550

55

3

兽医技术室

砖混

平方米

500

550

27

(三)

附属工程

750

1

翻滚发酵设备

1

60000

6

2

堆粪基地

混凝土

平方米

2000

250

50

3

道路辅设

混凝土

平方米

4000

200

80

4

绿化

种植

平方米

121600

50

608

5

池塘

改造

5

12000

6

仪器设备

470

1

产床

300

1600

48

2

限位笼

630

350

22

3

动物标识移动识读系统

1

20000

2

4

消毒器械

8

5000

4

5

计算机等办公用具

台次

68

394

种猪

引进

公猪

15

6600

130

母猪

3000

4000

流动

资金

600

项目总投资

6000

资金来源合计

6000

1

财政

支持

1000

2

自筹资金

5000

3、资金筹措

(1)企业自筹5000万元;

(2)向地方财政申请支持1000万元。

十、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

(一)项目建设期限

2011年7月——2013年7月

(二)实施的进度安排

1、2011年7月—2012年7月

(1)完成扩建标准化商品猪舍60000平方米的土建(含附属用房)及养殖机械化配套设施的建设任务。

(2)完成动物标识移动智能识读系统、消毒器等防疫体系建设。

2、粪污处理工程

2012年2月—2013年2月,完成粪尿综合治理和生态养殖工程,建造雨、污分离系统和有机肥粗加工工程。

3、2013年6月—2013年7月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和绿化等配套建设,同时做好项目资料整理、财务决算及项目总结等工作。

十一、土地、规划和环保

(一)土地与规划

项目建设地属萧山区新湾镇围垦用地,与新湾镇签订土地租赁协议。

非禁、限养区范围。

由于项目在现有场内进行扩建,不涉及土地征用,原猪场范围内进行扩建,2008年已得到萧山区有关部门的许可。

(二)环保措施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按萧山区政府、环保局关于污染企业限期达标治理的要求,承建单位已采取养殖污染治理措施,建成日单班处理污水80吨的设施,达到了污染治理要求。

其治理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改进工艺,改善设备,改造猪舍和排污系统,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养殖;二是建造治污工程,场内污物、污水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三是合理消纳猪粪,按当前都市农业的发展要求,把猪粪集中堆积发酵,制作有机肥(成品或半成品)清洁运输,施用于无公害蔬菜、瓜果和花卉苗木的种植上。

养猪场猪粪和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如下:

养猪场粪便→干粪人工收集→有机肥生产→外卖

   ↓                (加药)

猪尿冲洗→格栅→预沉调节池或厌氧池→泵→兼氧池→一级沉淀池

(风机)↓        ↑     ↓

→好氧池→二级沉淀池→达标排放→好氧池

十二、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一)项目建设组织管理

1、建立管理组织。

本项目拟建立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由区发改、农业、财政的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有关部门和杭州萧山之江养殖有限公司组成实施小组。

领导小组协调各有关部门互相配合,落实配套资金,解决承担单位难以解决的问题,督促检查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及资金的合理使用。

项目实施小组对领导小组负责,具体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保质保量按项目要求如期完成。

2、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制度。

由公司财务科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项存储、专项管理”,严格按投资计划和实际工作进度划拔建设资金,保证专款专用。

(二)项目运营期的组织与管理

项目的经营管理。

项目建成投产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国家标准化猪场的规范要求,建立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

一是健全经营管理机构,推行畜牧生产经营责任制。

项目建成投产后,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由经理负总责,生产、技术、经营分块负责,并层层推行畜牧生产经营责任制。

二是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实施免疫程序,切实抓好猪瘟、口啼疫和蓝耳病的防疫工作。

三是建立质量追溯管理制度,做好生产档案记载和动物标识工作,完善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

四是合理确定劳动定额,积极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和畜牧技术人员参加包括业务深造等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为尽快投入正常养殖生产做好准备。

严格规范操作,切实执行“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新职工必须进行培训后才能上岗。

(三)项目建成后正常运行的成本费用

项目完成投产后年运行费用60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饲料、药剂,支付水、电、工资、修理等日常开支费用。

十三、效益分析与风险预测

(一)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每年可向市场销售优质商品肉猪50000头,全年销售量达8500吨,年创产值1亿元,总收入8000万元,利润800万元。

(二)社会效益分析

养猪业的发展,能促进农业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并带动饲料加工、食品加工、种植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劳动力就业。

(三)风险预测

项目建成后,运行风险主要为市场风险和疾病风险。

1、市场风险:

本场生产的杂交商品猪瘦肉率高、肉质好、肉质鲜嫩,深受市场亲睐。

只要加强市场拓展,开展优质服务,严把质量关,以质量占领市场,可抵御风险。

目前市场需求大,猪肉消费将继续占据“菜篮子”重要位置。

2、疾病风险:

引进的种猪经动检部门严格检疫,到场后严格隔离饲养。

通过猪场防疫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和配套设备的有利条件及场门口设有消毒池、消毒室、进入人员、车辆严格消毒,生活区和生产区分设、进入生产区严格消毒、更衣,并制定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可以大大降低乃至回避风险。

杭州市萧山区养猪行业协会在全国较早实施对规模养猪企业的生猪防疫互助合作保险,建立基金,支持各养猪企业的安全生产。

公司参加该生猪防疫互助合作保险和国家能繁母猪保险,一旦出现灾(疫)情,可以通过保险基金,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