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2622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第13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

A组 2014—2015年模拟坊√庾é

答案见360页

时间:

20分钟  

分值:

38分

题组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2015安徽皖南八校联考,11)“‘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

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

”该诗赞颂的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2015湖南雅礼中学模拟,12)《中国大趋势》的作者认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

西方的问题就是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过

达成共识来实施政策,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

的战略计划、规划。

这段话表明《中国大趋势》的作者(  )

A.肯定中国共产党一党执

政的优势

B.认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C.称赞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认为西方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3.(2014广东佛山二模,1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这次会议的首要任务是(  )

A.制定宪法

B.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C.确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D.推行“一国两制”政策

4.(2014湖南长沙一模,39)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其深厚的政

治传统。

这些传统,无论是其精华,还是其糟粕,都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重大历史课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文治来说,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

族国家,要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必须要有一套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的基本价值体系,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要实现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政府的强势介入,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

但也要看到……在具体实践中,它往往表现为对人性的摧残,对个性自由的限制,对真理探索的阻遏。

——《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材料二 近代中国百年政治文明发展和转型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然而,正是这曲折历程所形成的历史积淀、制度积淀和精神积淀却成为今日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资源。

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实践的破产中,中国共产党深深地意识到:

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必须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紧密结合。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材料三 我们的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既克服了三权分立模式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弊端,也借鉴了它职权清晰、便于监督的优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与发展》

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

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就在这里,同国外一党制和多党制的根本区别也在这里。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四 国学大师钱穆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

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

要实现中国的民主化,我们首先要认识和了解祖宗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智慧。

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西方的政治制度,将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移植过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为何将“文治”视为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之一,中国古代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有效“文治”。

(5分)

 

(2)材料二对中国近代政治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历程是如何印证材料四观点的。

(6分)

 

题组二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5.(2015陕西西安一模,28)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

“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

可以进联合国。

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

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台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既定方针

C.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6.(2015安徽江淮十校联考,11)2013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表示,这几年“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得以逐步落实,得到两岸人民支持。

双方应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求一中架构之同,存一中内涵之异”。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一国两制”得到两岸人民的全部支持

B.国共

双方积极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C.连战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国共两党的根本利益一致

B组 2014—2015年模拟诽嵘庾é

答案见361页

时间:

20分钟  

分值:

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2015广东越秀模拟,17)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新中国在建国模式上的创新选择是(  )

                  

A.独立建国B.协商建国C.选举建国D.立宪建国

2.(2015湖北教学合作联考,18)毛泽东在《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1954年12月19日)一文中写道:

有些人认为政协的作用不大了,政协是否还需要成了问题。

现在证明是需要的。

毛泽东认为政协需要存在的原因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尚未建立

B.有利于扩大民主政治的基础

C.多党制优于一党制

D.政协参与国家立法

3.(2015安徽皖南八校联考,12)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说:

“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

……但这不可能。

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

”材料中“香港的独特性”是指(  )

A.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B.英国对香港的治权

C.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D.香港既有的社会制度

4.(2015湖北百校联考,15)1979年1月1日,祖国大陆宣布:

“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

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

”这一声明(  )

A.表明了盼望两岸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B.发布后两岸即实现了通邮、通航和通商

C.为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提供了方法

D.从实际出发,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5.(2014山东临沂质检,12)1953年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

“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

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

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

”这主要是为了(  )

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

B.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

C.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的新社会

6.(2014黑龙江名校统考,19)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停火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达成

C.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D.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7.(2015浙江稽阳联考,38)由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5年清廷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翌年,颁布预备立宪的谕旨,在“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口号下,拉开了立宪的帷

幕。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议会的约束,臣民的权力极为微小。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根据材料一,指出《钦定宪法大纲》的实质。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的背景。

(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10分)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

A组 2014—2015年模拟坊√庾é

时间:

20分钟  

分值:

38分

题组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2015安徽皖南八校联考,11)“‘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

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

”该诗赞颂的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2015湖南雅礼中学模拟,12)《中国大趋势》的作者认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

西方的问题就是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过达成共识来实施政策,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

这段话表明《中国大趋势》的作者(  )

A.肯定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优势

B.认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C.称赞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认为西方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3.(2014广东佛山二模,1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这次会议的首要任务是(  )

A.制定宪法

B.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C.确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D.推行“一国两制”政策

4.(2014湖南长沙一模,39)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其深厚的政治传统。

这些传统,无论是其精华,还是其糟粕,都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重大历史课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文治来说,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要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必须要有一套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的基本价值体系,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要实现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政府的强势介入,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

但也要看到……在具体实践中,它往往表现为对人性的摧残,对个性自由的限制,对真理探索的阻遏。

——《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材料二 近代中国百年政治文明发展和转型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然而,正是这曲折历程所形成的历史积淀、制度积淀和精神积淀却成为今日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资源。

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实践的破产中,中国共产党深深地意识到:

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必须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紧密结合。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材料三 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克服了三权分立模式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弊端,也借鉴了它职权清晰、便于监督的优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与发展》

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

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就在这里,同国外一党制和多党制的根本区别也在这里。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四 国学大师钱穆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

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

要实现中国的民主化,我们首先要认识和了解祖宗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智慧。

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西方的政治制度,将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移植过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为何将“文治”视为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之一,中国古代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有效“文治”。

(5分)

 

(2)材料二对中国近代政治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历程是如何印证材料四观点的。

(6分)

 

题组二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5.(2015陕西西安一模,28)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

“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

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

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台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既定方针

C.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6.(2015安徽江淮十校联考,11)2013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表示,这几年“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得以逐步落实,得到两岸人民支持。

双方应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求一中架构之同,存一中内涵之异”。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一国两制”得到两岸人民的全部支持

B.国共双方积极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C.连战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国共两党的根本利益一致

B组 2014—2015年模拟诽嵘庾é

时间:

20分钟  

分值:

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2015广东越秀模拟,17)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新中国在建国模式上的创新选择是(  )

                  

A.独立建国B.协商建国C.选举建国D.立宪建国

2.(2015湖北教学合作联考,18)毛泽东在《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1954年12月19日)一文中写道:

有些人认为政协的作用不大了,政协是否还需要成了问题。

现在证明是需要的。

毛泽东认为政协需要存在的原因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尚未建立

B.有利于扩大民主政治的基础

C.多党制优于一党制

D.政协参与国家立法

3.(2015安徽皖南八校联考,12)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说:

“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

……但这不可能。

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

”材料中“香港的独特性”是指(  )

A.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B.英国对香港的治权

C.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D.香港既有的社会制度

4.(2015湖北百校联考,15)1979年1月1日,祖国大陆宣布:

“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

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

”这一声明(  )

A.表明了盼望两岸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B.发布后两岸即实现了通邮、通航和通商

C.为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提供了方法

D.从实际出发,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5.(2014山东临沂质检,12)1953年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

“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

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

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

”这主要是为了(  )

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

B.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

C.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的新社会

6.(2014黑龙江名校统考,19)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停火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达成

C.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D.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7.(2015浙江稽阳联考,38)由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5年清廷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翌年,颁布预备立宪的谕旨,在“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口号下,拉开了立宪的帷幕。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议会的约束,臣民的权力极为微小。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根据材料一,指出《钦定宪法大纲》的实质。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的背景。

(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10分)

 

A组 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

题组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于1954年,“文革”时期中断,新时期得以发展完善,故D项正确。

其他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

2.A 据材料“西方的问题就是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过达成共识来实施政策,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可知,中国政府因没有竞选而相对稳定,西方因竞选而各个党派互相竞争,由此可见作者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持肯定观点,故A项正确。

3.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其首要任务是制定宪法,故A项正确,B项错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于1956年,排除C项;“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初,排除D项。

4.

答案 

(1)原因: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稳定社会秩序;弘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利于文明的传承。

措施:

借用行政手段,发挥政府的力量;文化专制,科举取士,强化儒家思想等。

(2)历程艰难曲折;为后世提供积淀;没有将实现民族独立作为前提保障。

(3)人民民主、民主集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近代资产阶级照搬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制,都未真正实现政治民主化。

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参照了中国古代政治的民主集中,又参照了近代中国、西方的民主法制,在传承文明、学习西方、立足国情、有所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

(1)问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要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及“要实现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来概括,语言要精炼;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需要政府的强势介入”等信息及所学知识

作答。

(2)问,可从材料二中提取关键信息“艰难曲折”“破产”“积淀”“必须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紧密结合”等进行概括。

第(3)问,结合材料三并根据基础知识作答。

第(4)问,做到符合材料、层次分明、史论结合即可。

题组二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5.C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故A项错误;对台政策曾经以武力解决为主,B项不符合史实;由“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只要台湾不独立,我们就不会用武力收复台

湾,而是让台湾人民自己解决问题,故C项正确;“一国两制”与中国重返联合国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6.C A项不符合事实;仅从材料无法得出B项认识;“求一中架构之同,存一中内涵之异”可以说明连战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C项正确;国共两党的根本利益不可能一致,故D项错误。

B组 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

1.B 结合所学可知“独立建国”与题干要求“建国模式上的创新选择”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筹备工作,出席新政协的代表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共662人,共商建国大计,故B项正确;“选举建国”“立宪建国”均不能准确概括出当时新中国建国模式的特色,故C、D两

项错误。

2.B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已经召开,故A项错误;政协代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见,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有利于扩大民主政治的基础,故B项正确;C项与题干材料所述不符;政协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协商,不能参与国家立法,故D项错误。

3.D 香港回归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方针下允许香港保持既有的社会制度,这是其独特性的体现。

故选D。

4.D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晚于题干材料中的时间,故A项错误;两岸实现通邮、通航和通商是在200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为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提供了方法的是“一国两制”方针,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声明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在这一原则基础上双方可以谈判、合作,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故D项正确。

5.C 由“普选传单”“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可知其目的是动员人民参加普选,再结合时间“1953年”,联系所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的相关知识,可判断选C项。

6.B 题干反映20世纪90年代两岸之间的经贸往来频繁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但都是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的,故B项是主要原因,选B项。

二、非选择题

7.

答案 

(1)实质:

给封建君主专制披上合法的外衣,以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背景:

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的暴露);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主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革命派的武装起义等)。

(2)特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成就:

①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②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④1999年,全国人大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⑤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可知《钦定宪法大纲》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信息“1905年”,结合所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状况回答。

(2)问根据示意图,可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之一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示意图中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可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之二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根据图示机构名称“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可以得出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没

有完成,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之三是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

第(3)问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