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2926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docx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练与记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测量力与运动

一、初中物理常用物理量

1.长度(l,s,h):

测量工具:

_______;国际单位:

____(m);

2.质量(m):

测量工具:

_____;国际单位:

_____(kg);

3.时间(t):

测量工具:

秒表、____计时器、单摆(间接);国际单位:

___(s);

4.温度(t、T):

测量工具:

_____计(2种);;常用单位:

____(℃)

5.体积(V):

测量工具:

_____;国际单位:

_____(m3);

6.力(F、G、f、N):

测量工具:

_______;国际单位:

____(N);

7.电流(I):

测量工具:

____表;国际单位:

安(A);

8.电压(U):

测量工具:

_____表;国际单位:

____(V);

9.电阻(R):

测量方法:

_____法(间接);国际单位:

____(Ω);

10.电能(W):

测量工具:

______表;主单位:

______(kW·h)。

二、常用单位的换算

1小时(h)=60分(min)=_____秒(s);

1米(m)=_____分米(dm)=____厘米(cm)=____毫米(mm)=106微米(μm)=109纳米(nm);

1平方米(m2)=102平方分米(dm2)=_____平方厘米(cm2)=_____平方毫米(mm2);

1立方米(m3)=103立方分米(dm3)=_____立方厘米(cm3)=109立方毫米(mm3);注意:

立方分米(dm3)和____(L)等价,立方厘米(cm3)和___(mL)等价。

1千克(kg)=103克(g)=____毫克(mg)=109微克(μg)

1安培(A)=_____毫安(mA)=_____微安(μA);

1伏特(V)=_____毫伏(mV)=_____微伏(μV);1千瓦·时(kw·h)=_____焦(J)

三、机械运动

1.物体的______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一个被选为作_____的物体。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是______的。

3.静止和运动是____,都是相对于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

4.速度:

运动物体在_______通过的路程,描述物体_____的物理量。

5.匀速直线运动:

任何_______通过的____相等的直线运动;运动公式:

___。

6.打点计时器:

如果打在纸带上的点____间距都相等,说明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且对于同一打点计时器,点距越大,说明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实验室打点时间间隔_____秒(打点频率为50赫兹)。

7.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

四、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是_____的。

2.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_____;

(2)改变物体的_____。

3.力的三要素:

大小,____,作用点。

(力的图示)学生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测____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根据弹簧测力计辨认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测量前需要调___,然后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所示读出相应的力的大小。

4.重力:

物体由于地球的____而受到的力。

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

重力的方向:

____向下;重力的作用点:

____心,对于密度均匀,厚度也均匀的规则物体来说,物体的重心即为数学意义上的几何____。

重力的大小G=____,g=9.8牛顿/千克。

测量物体重力大小的工具是_____。

5.二力平衡: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_____或______,这两个力简称“平衡力”,必须满足条件:

___体、等____、___向、____线。

学生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条件:

探究物体只受______个力作用而处于_____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这两个力的关系。

实验器材是弹簧测力计和其他器材(比如说硬纸片)。

6.力的合成: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思想:

用一个力来替代两个力的作用,这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同。

这是一种_______法的思想,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2)合成原则:

同向相_____,方向不变;反向相____,方向跟比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

7.惯性:

一切物体具有保持_______的性质。

惯性的大小只和物体的_____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____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8.摩擦力

(1)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a.两物体间的_____;b.接触面的______;c.接触面材料的性质。

(2)在相同情况下,_____摩擦要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第二单元声和光

一、声音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______在介质中的传播而产生的,所以声音的传播是需要______的,声音无法在_____中传播。

2.声音的特征a.响度:

声音_____的程度,响度与声波的____和离_____的距离有关;b.音调: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即发声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与______有关;c.音色:

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3.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_____赫兹~_______赫兹。

低于20赫兹的声波称为____波,超过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_____波。

4.____是声音遇到障碍物时的反射现象。

5.噪音的控制:

(1)控制___源;

(2)控制噪声的传播_____;(3)保护受噪声____者。

二、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____和传播路径,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太阳光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地球上时近似认为是____光,而蜡烛,电灯之类的点光源发出的光为放射状光线。

关于____模型的科学方法,在磁场这一章节中还会提到。

三、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两侧,___角等于____角。

四、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的作用:

改变光的传播_____。

2.平面镜成像遵守光的____定律。

3.成像规律:

像与物关于____对称,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____到镜面的距离,像为____立的、与物体____大的___像。

注意:

作图的时候物用实线表示,虚像用虚线表示,实像用实线表示。

4.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候,需要的器材有玻璃__(为了确定____的位置)、两支___的蜡烛(一支点燃,一支未点燃)、___尺(测量物到玻璃板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另外完成完成这个实验至少需要两名同学,一名站在点燃的蜡烛前(物方)观察玻璃板后的像,一名站在玻璃板后(像方)移动未点燃的蜡烛,直到前面那同学观察到玻璃板后的蜡烛好像_____的,这是为了确定像的____。

实验需要多次改变点燃蜡烛位置,目的是为了得到________。

五、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____射入另一种介质的时候,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特别的,当光____直入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______改变。

2.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总是位于____线的两侧;折射线、入射线和法线在_______上。

折射线与_____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作用是_____的。

当光从光疏介质斜射到光密介质的时候,入射角要_____于折射角;当光从光密介质斜射到光疏介质的时候,入射角要____于折射角。

记忆方法:

对空气、水和玻璃,空气中的角___水中的角____玻璃中的角,这里角可以指入射角或折射角。

3.光的折射现象:

盛水杯中斜插筷子“___断”、水中物体“上浮”、____蜃楼等。

六、光的色散

1.白光的色散:

一束白光穿过棱镜后,___光会分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的现象。

如下图所示,其机理是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组成,同一介质(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____本领不同。

所以光的____散现象的原理就是光的____射现象。

2.三原色光:

___光,____光,绿光。

七、透镜

1.透镜的种类a.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作用,有2个实焦点。

b.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作用,有2个虚焦点。

2.凸透镜成像规律

如果用f表示凸透镜的_____距,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则有如下重要不等式关系,一定要熟记在心。

凸透镜成像规律

(1)u>2f,f

应用:

____;

(2)u=2f,v=2f,像物异侧,成___立、____的实像;确定__距方法之一;

(3)f2f,像物异侧,成___立、___大的实像。

应用:

___机;

(4)u=f,不成像点;

(5)u

应用:

____。

应注意的问题:

(1)___焦距处为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转折点;

(2)___处是成实像与成虚像的转折点,但焦点处是不成像点;(3)物从远离透镜处逐渐靠近焦距时,像越___,像距也越__。

(“跟随效应”)(4)利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解题时主要用“不等式法”。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是:

带刻度的____座、蜡烛、____透镜、____屏和火柴。

实验前要知道凸透镜的____距。

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____、____和光屏,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首先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

实验时先在带刻度的光具座上固定凸透镜,然后调整蜡烛的位置,最后移动光屏,眼睛要注意观察______,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为止,并观察像的性质,同时在光具座刻度上读出此时的___距和____距,并和凸透镜的____焦距和___焦距作比较得出结论。

第三单元简单机械机械功

一、杠杆

1杠杆的五要素:

____,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作用在杠杆在使它转动的力叫___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力臂必须__直于力,即l⊥F。

2.杠杆平衡状态:

杠杆处于静止或_____状态即为平衡状态。

注意:

不一定是要在水平位置静止才是平衡状态,在任意位置静止都算是杠杆平衡,但是在做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验前,需要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______位置平衡。

3.杠杆平衡的条件:

__________。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前,将杠杆的______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使杠杆在______位置保持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测量______。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对杠杆施加的作用力必须是____方向的,否则无法直接测量力臂。

为了得出实验结论,需要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的___(增减钩码个数)和_____(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和____点,测多组动力、动力臂、阻力(钩码重力)、阻力臂。

4.杠杆的种类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___力杠杆,如指甲钳、羊角锤、老虎钳、扳手、__滑轮等;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__力杠杆,如筷子、___剪刀,镊子,钓鱼竿等;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_____杠杆,如托盘_____,____滑轮、摩天轮等。

二、滑轮:

杠杆的一种变形1.定滑轮是一个_____杠杆,只能改变______,但________。

2.动滑轮是一个____杠杆,能省一半力,但要费一倍距离,但__________。

三、功和功率

1.功的定义:

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和物体在______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2.公式表达:

______,条件:

F与s必须是在同一条直线上。

3.功是能量的一个单位,故国际单位是“____”(J)。

4.功率:

描述物体______的物理量,_____时间内做的功叫做功率。

5.公式表达:

_______,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p=_____。

6.功率的国际单位是_____(W),常用单位是千瓦(kW),1kW=____W

四、机械能

1.动能Ek:

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运动物体的_____越大,____越大,其动能就越大。

记忆公式:

_______。

2.重力势能Ep:

物体由于被____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____越大,举得越____,其重力势能就越大。

记忆公式:

_____。

3.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____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___,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

第四单元热与内能

一、温度

宏观解释:

表示物体的____程度;微观解释:

表示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____程度。

测量仪器:

温度计。

测量体温的仪表:

___计。

摄氏温标:

定义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_____的温度为零摄氏度(0℃),____的温度为100摄氏度(100℃)。

二、热量

1.热量表示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___或放出热的多少。

2.热量是能量的一种,用符号___表示,单位是____。

三、比热(容)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____℃,吸收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是“焦/(千克·℃)”,“J/kg·℃”,读作:

______。

水的比热容:

,是指:

一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___焦。

比热容是物质的____性之一,跟物体质量、温度差以及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多少均___关,由___决定,但物质的状态(固、液、气)发生改变,比热也会变化。

2.热量的计算公式:

________,即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成____比。

四、内能

1.分子动理论:

物质构成了物体,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组成;分子在不断做_____的;分子之间存在的间隙;分子之间存在着___力和____力的作用。

2.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3.对于同一物体,内能的多少决定于物体的____,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就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就减少。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___和____。

五、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____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常见的能量一般包括机械能、电能、内能、化学能、光能等。

六、热机

1.大部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都是____机。

2.内燃机一次工作的四个冲程:

____冲程____冲程_____冲程____冲程注意:

做功冲程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____能转化为____能。

第五单元密度、压强和浮力

一、质量和密度

1.质量:

是物体的一种___性,不随外界条件环境变化而变化。

2.密度的定义: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公式______(定义式)。

3.密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____(kg/m3);常用单位,克/厘米3(g/cm3);单位转化,如水的密度1.0×103千克/米3=____克/厘米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性,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或体积大小无关,对于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成___比。

改变物质密度的因素有:

物质的___、温度压强等。

(可以和电阻的定义方法相类比)

5.同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图像(m-V图像)是一条____的倾斜的直线,直线的斜率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密度越___。

6.学生实验:

测物质的密度。

实验原理___,实验室使用_____测量物质质量,左盘放物,右盘放___。

称量前调节平衡螺母,同时将____移至标尺最左端,使天平在____位置平衡(观察指针是否在刻度盘中央)。

称量时通过增减砝码个数或者移动____,使天平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取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示数)。

再使用____测量物质的体积(液体和固体不同)。

注意:

“测物质的密度“实验与“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实验对比。

相同点:

(1)实验器材;

(2)实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3)实验均需多次测量实验数据。

不同点:

(1)实验目的不同: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_____,形成密度的概念;“测物质的密度”实验目的是为了测得某一物质的_____。

(2)选用物质不同: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为了探究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要选用____物质进行实验;“测物质的密度”实验一般测____物质的密度。

(3)多次测量实验数据的,“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多次测量实验数据是为了得到____;“测物质的密度”需要多次测量是为了取_____,减小____,提高结果精度。

(4)表格设计不同。

二、压力产生:

由于物体挤压接触面发生形变而产生____直于接触面指向接触面的力。

注意:

压力可以由重力引起,也可以是其他力引起的,如下图所示。

(F压表示压力)

三、压强

1.物体单位受力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反映______的物理量,单位帕(Pa)。

2.公式:

______,注意:

这是原始公式,单位要统一使用国际单位,S是受力面积,必须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压力存在的那个面。

3.改变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一般方法:

(1)在____一定时,改变压力大小,改变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在____一定时,改变受力面积大小,改变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

4.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向______都存在着压强;

(2)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3)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___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4)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5)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液体的重力和容器的形状____关。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需要用到____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直接反映_____的大小,高度差越大,表示压强越大,有时候也直接用指针式压强计,类似于一种压强传感器(DIS实验)。

该实验的基本科学方法是_____法.注意:

U形管压强计一般是用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而不是用来____液体内部压强的。

5.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

_____,注意:

这是____的推导式,_______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容器中液体的压强,h为深度,为液面到液体内某点的____距离,同时也适用于密度均匀的____固体的压强。

6.连通器:

上端开口或连通,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连通器里的____液体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是____的。

应用:

____计、茶壶、船闸等。

7.大气压强:

(1)两个实验:

_____实验,说明大气压的存在且是很___的;____实验,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强的值为76厘米汞柱,合_____帕。

(2)大气压的应用:

真空吸盘、用吸管喝饮料、抽水机、吸尘器、钢笔吸___等等。

四、浮力

1.产生原因:

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下表面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向下的压力,这个____就产生了浮力,即F浮=F下﹣F上。

2.用弹簧秤测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浮力的大小等于弹簧秤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即F浮=G﹣T。

3.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所受到的____。

4.浮体或悬浮体:

其机理就是浮力和重力的____平衡。

第六单元电路

一、电流

1.定义:

_____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3.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

a.保持导体两端有____;b.电路是____路。

4.电流强度:

表示电流强度的物理量,定义式_____(Q为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电流单位是安(A),测量工具是电流表____(安培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

二、电压

1.含义:

电压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___的原因。

2.单位:

___(V)

3.测量:

电压表____(伏特表),在电路中相当于断开的____。

4.一节新的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伏(正极碳棒,负极锌筒),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电压为___伏。

三、电阻

1.物理意义:

反映导体对电流的____作用的物理量。

2.定义式:

____(电阻的大小只由____的因素决定,而与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

3.单位:

____(Ω)

4.影响因素:

____、横截面积、材料和____。

5.测量:

伏安法间接测量_______。

6.滑动变阻器

(1)原理:

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电阻随着导体____的增大而增大。

(2)作用: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_____。

如滑动变阻器铭牌上刻有“50Ω,2A”,说明该滑动变阻器的_____电阻为50欧,允许通过变阻器的____电流值是2安。

实验电路接通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调节到____,以保护电路。

四、学生实验: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伏安法)1.实验原理:

利用_____,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最后算出电阻R。

2.实验器材:

待测电阻Rx,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电键,______器和导线若干。

3.实验步骤a.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注意连接电路的时候要____电键;b.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全部接入电路,然后闭合电键,再移动滑片,记下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若干组;c.根据伏安法的原理____,算出这几组电阻的大小,最后求出电阻的____值,为了减小____。

五、欧姆定律

1.内容: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___比。

2.表达式:

_____或_____

六、电路的简单计算1.串联电路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并联电路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电功

1.电功定义:

___通过导体所做的功叫做电功。

2.物理意义:

电流做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_____的能(内能、机械能、化学能等)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3.表达式:

______或(任何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也有:

______,单位:

焦(J)

4.电能:

电能是___功的另一种表示,单位:

千瓦·小时(kW·h),也用“___”表示。

1千瓦·时=1度电=______焦测量电能的仪表:

_____表。

八、电功率

1.定义:

_____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2.电功率是反映电流____的物理量。

3.表达式:

______(任何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也有:

_____(注意:

在“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千万不能用这两个公式!

),单位:

瓦(W)

4.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做____电压,这时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叫____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____电压,这时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叫_____功率。

灯丝电阻来计算。

九、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

1.目的:

测定小灯泡的____功率和实际功率。

2.实验器材:

小灯泡、电池组、______、电键、电压表、电流表和若干导线。

3.实验原理: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的电流,用____算出小灯泡的功率。

4.实验步骤:

a.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注意连接电路的时候要断开_____;b.移动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全部接入电路,闭合电键,接通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在____电压下正常发光,记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c.用______,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d.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比额定电压稍高和稍低,分别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与在额定电压时发光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分别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e.用P=UI,分别此时算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注意:

比较“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和“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思考滑动变阻器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相同么?

十、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是一种____波,在空间中向各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