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2295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2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doc

附件2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

环境保护部

2014年8月

—16—

目录

一、目的 17

二、范围和对象 17

(一)村庄监测 17

(二)县域监测 19

三、村庄监测内容 19

(一)环境空气质量 19

(二)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 20

(三)土壤环境质量 22

(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 23

四、县域监测内容 23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23

(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5

五、质量控制 26

(一)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 26

(二)饮用水源地监测质量控制 26

(三)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26

(四)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26

(五)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质量控制 27

(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27

六、数据报送和报告编写要求 27

(一)数据报送 27

(二)报告提纲 27

一、目的

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发展,从点到面反映我国农村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二、范围和对象

监测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区、市)。

监测对象: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包括县域监测和村庄监测2个层次。

在村庄监测层次,选择一定数量的代表性行政村庄(城中村不作为监测对象),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参加“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村庄,须加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含人工湿地)出水水质;在县域监测层次,开展地表水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

(一)村庄监测

1.村庄类型划分

根据农村主要生产方式和主要污染来源,将村庄初步划分为生态型、种植型、养殖型、牧业型、工业型、旅游型和其他型等7个类型。

(1)生态型村庄

指生态环境优美,坐落在受保护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封山育林地等区域内的村庄。

(2)种植型村庄

指生产生活方式以较大规模现代种植业为主,如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农膜、化肥和农药量使用较大的村庄。

(3)养殖型村庄

指生产生活方式以畜禽、水产等养殖业为主,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此的村庄。

(4)牧业型村庄

指在典型草原区域,生产生活方式以放牧养殖畜禽等为主的村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产生的排泄物等。

(5)工业型村庄

指以工矿企业等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庄,村庄环境受工矿企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影响较大的村庄。

(6)旅游型村庄

以旅游业或者商品交换、流通等经济活动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庄,村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为“吃、住、行、游、购、娱”等商业和旅游活动产生的污染。

(7)其他型村庄

不属于以上六种类型或者以上多个类型并存且持平的村庄,以及处于城乡结合部位、城镇化的村庄等。

2.村庄选取原则

(1)村庄数量:

选取的监测村庄分为必测村庄和选测村庄两大类。

必测村庄即每年都开展监测的定点村庄,用于村庄环境质量年际间比较。

每个省份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村庄作为必测村庄,每种村庄类型选取1~2个,必测村庄清单由环境保护部最终确定;选测村庄即地方根据监测工作方案和实际需要每年新增的监测村庄,由每个省份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

每个县域选择的必测和选测村庄数量总计为3~5个。

(2)村庄类型:

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污染程度,选取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分布相对集中的行政村庄,尽量涵盖本方案中所列7种村庄类型。

(3)空间分布:

县域选取的监测村庄尽可能均匀分布在县域范围,各省份选取的必测村庄尽量均匀分布在省域范围内。

(二)县域监测

县域监测以县域整体作为监测区域,开展地表水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

地表水水质以县域为单元布点开展监测。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主要通过遥感手段开展监测。

三、村庄监测内容

(一)环境空气质量

1.点位布设

以村庄为点位布设单元,在居民区布设1个监测点位。

2.监测项目

必测项目: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

选测项目:

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

工业型村庄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特征污染物项目的监测。

单位:

微克/立方米(μg/m3)

3.监测频次

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4次。

4.监测方法

采用手工采样监测和自动采样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推荐使用自动监测,优先使用环境质量流动监测车进行监测。

每次监测连续5天,每天进行监测,取各监测项目的日均值。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标准和规范等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方案,下同)。

(二)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

1.点位布设

以村庄为点位布设单元,每个村庄至少布设1个监测断面/点位。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分为地表水源地、地下水源地和其他水源地等类型。

地表水源地主要包括河流、湖库、山溪、坑塘、水窖等;地下水源地主要包括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山涧泉水等。

若村庄所在乡镇已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可以此数据作为该村庄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按照要求进行报送。

2.监测项目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表1中24项基本项目和表2中5项补充项目(共29项),见表1。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中23项,见表2。

工业型村庄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特征污染物项目的监测。

表1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

单位:

mg/L

序号

项目

序号

项目

序号

项目

序号

项目

1

水温(℃)

9

氟化物

17

25

氯化物

2

pH(无量纲)

10

粪大肠菌群(个/L)

18

26

硝酸盐氮

3

溶解氧

11

五日生化需氧量

19

六价铬

27

4

高锰酸盐指数

12

化学需氧量

20

氰化物

28

5

氨氮

13

2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9

总氮(湖、库,以N计)

6

石油类

14

22

硫化物

7

挥发酚

15

23

8

总磷

16

24

硫酸盐

表2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

单位:

mg/L

序号

项目

序号

项目

序号

项目

序号

项目

1

pH(无量级)

7

氟化物

13

19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2

总硬度

8

总大肠菌群(个/L)

14

20

硝酸盐氮

3

硫酸盐

9

挥发酚

15

21

亚硝酸盐氮

4

氯化物

10

16

22

5

高锰酸盐指数

11

17

六价铬

23

6

氨氮

12

18

氰化物

3.监测频次

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4次。

4.监测方法

以手工监测为主,自动监测为补充,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水和废水部分)》。

(三)土壤环境质量

1.点位布设

以村庄为点位布设单元。

在基本农田、园地(果园、茶园、菜园等)、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共3个点位;可根据村庄环境状况,在重点区域土壤中选测两类,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

重点区域土壤包括:

工矿企业周边土壤;畜、禽、水产养殖场周边土壤;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大量堆放工业废渣、生活垃圾场地周围的土壤;长期受工业废气和粉尘影响的土壤;居民区周边土壤;其他疑似有污染的土壤。

2.监测项目

必测项目:

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镉、汞、砷、铅、铬等元素的全量。

选测项目:

基本农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监测特征有机污染物。

工业型村庄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特征污染物项目的监测。

单位:

毫克/千克(mg/kg)

3.监测频次

每五年的第一年监测1次。

采样时间为1~8月,避免在施用农药、化肥后立即采样。

4.监测方法

执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要求,开展监测。

(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

针对开展“以奖促治”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村庄,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含人工湿地)的出水水质进行监测。

1.点位布设

选取1个生活污水处理规模最大的处理厂(站)或者人工湿地,在其出水口处取样。

2.监测项目

必测项目:

化学需氧量(CODcr)和氨氮。

选测项目:

pH(无量纲)、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总磷、粪大肠菌群(个/L)。

单位:

毫克/升(mg/L)

3.监测频次

每半年监测1次,全年2次。

4.监测方法

以手工监测为主,自动监测为补充,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水和废水部分)》。

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四、县域监测内容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1.点位布设

以县域为点位布设单元。

在县域最大河流(水系)的出、入境位置各布设1个监测断面。

如有湖库,增加布设1个监测点位,有2个以上湖库的县域则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相对重要的1个开展监测。

县域范围内无地表水体的不监测,北方地区冰封期不具备监测条件时可不进行监测。

若县域范围内(城区除外)已有地表水国控、省控或市控水质监测断面/点位,则可将其作为农村地表水水质监测点位。

2.监测项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表1中基本项目(共24项),见表3。

表3地表水水质监测项目

单位:

毫克/升

序号

项目

序号

项目

序号

项目

序号

项目

1

水温(℃)

7

氨氮

13

19

六价铬

2

pH(无量纲)

8

总磷

14

20

氰化物

3

溶解氧

9

氟化物

15

2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4

高锰酸盐指数

10

粪大肠菌群(个/L)

16

22

硫化物

5

化学需氧量

11

石油类

17

23

6

五日生化需氧量

12

挥发酚

18

24

总氮(湖、库,以N计)

3.监测频次

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4次。

4.监测方法

以手工监测为主,自动监测为补充,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水和废水部分)》。

(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1.监测区域

以县域全境作为监测区域,开展县域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同时调查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状况影响因素。

2.监测指标

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区域特点,确定县域农村生态质量状况调查监测指标,共分为三级。

三级指标18个,见表4。

遥感监测指标为土地利用/覆盖指标,其他指标为降水量、水资源量、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

表4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含义及作用

生物丰度指数

林地、草地、水域湿地、耕地、建筑用地及未利用地的面积占县域面积的比例

通过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反映县域区域生物丰度的丰贫程度

植被覆盖指数

县域林地、草地、耕地面积占县域面积的比例

通过林地、草地、耕地等面积之占县域面积的比重,反映植被覆盖程度

水网密度指数

河流长度、湖库面积和水资源量占县域面积的比例

通过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县域面积的比重,反映水资源丰富程度

土地退化指数

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和重度侵蚀土地面积占县域面积的比例

通过风蚀、水蚀、重量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县域面积的比重,反映土地退化程度

人类干扰指数

耕地、建设用地占县域面积的比例

通过耕地和建设用地占县域面积的比重,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干扰程度。

3.监测频次

每年监测1次。

4.监测方法

以遥感监测为主要技术手段,获取前一年县域土地利用/覆盖解译数据。

以资料调查和地面核查为辅助技术手段,获取县域社会经济、降水量、土壤侵蚀等指标数据。

五、质量控制

(一)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和《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有关要求进行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

(二)饮用水源地监测质量控制

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进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三)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进行地表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四)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保证技术规范》有关要求和其他有关的技术规定开展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五)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质量控制

按照《2008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实施方案》(总站生字〔2008〕56号)有关要求进行自然生态状况监测质量控制。

(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六、数据报送和报告编写要求

(一)数据报送

报送内容:

所有必测村庄和20%选测村庄的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以及所有监测县域的地表水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数据。

按照规定时间,通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报送。

村庄层次数据包括村庄基本信息、空气质量、饮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地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等监测数据以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数据(附表1、附表3~7)。

县域层次数据包括地表水(河流和湖库)水质监测数据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数据等(附表2、附表8和附表9)。

(二)报告提纲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应包含县域和村庄社会、经济、人口等基本状况,年度监测结果、不同要素环境质量状况及年际变化、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等基本内容,参考提纲如下:

一、摘要

二、监测概况

1.1县域和村庄基本情况

1.2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三、监测与评价结果

3.1环境质量状况

3.1.1村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3.1.2村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3.1.3村庄土壤质量状况

3.1.4“以奖促治”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状况

3.1.5县域地表水水质状况

3.2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四、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案

五、年际变化、原因分析

六、主要结论

七、问题和建议

—28—

附表1年省(区、市)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村庄基本信息调查表

序号

省份

所属市(区)

县(市、区)

村庄名称

经度(°)

纬度(°)

村庄类型

空气监测点位数

地表水源地监测断面数

地下水源地监测点位数

河流、湖库监测断面数

土壤监测点位数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测点位数

主要经济来源

主要污染来源

备注

1

xx省

XX市

XX县(区)

XX村

110.3523

21.0032

1

2

xx省

XX市

XX县(区)

XX村

110.5023

22.3152

3

3

xx省

XX市

XX县(区)

XX村

108.4123

20.6875

2

合计

填写说明:

(1)经纬度务必以°为单位,并按照表格所示格式填写。

(2)村庄类型划分:

1-生态型村庄:

指生态环境优美,座落在受保护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封山育林地等区域内的村庄。

2-种植型村庄:

指生产生活方式以较大规模现代种植业为主,如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农膜、化肥和农药量使用较大的村庄。

3-养殖型村庄:

指生产生活方式以畜禽、水产等养殖业为主,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此的村庄。

4-牧业型村庄:

指在典型草原区域,生产生活方式以放牧养殖畜禽等为主的村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产生的排泄物。

5-工业型村庄:

指以工矿、企业等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庄,村庄环境受工矿企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影响较大的村庄。

6-旅游型村庄:

以旅游业或者商品交换、流通等经济活动,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庄,村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为“吃、住、行、游、购、娱”等商业和旅游活动产生的污染。

7-其他类型村庄:

不属于以上六种类型或者以上多个类型并存且持平的村庄,以及处于城乡结合部位、城镇化的村庄等。

附表2年省(区、市)农村县域河流湖库水质监测点位信息表

序号

省(区、市)

市县(乡)镇

断面名称

经度(°)

纬度(°)

1

XX省

XX市XX县XX镇

XX河

110.3523

21.0032

2

3

此表为各省站上报的附表8中的点位信息的校验依据。

附表3年省(区、市)农村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统计表(μg/m3)

序号

省(区、市)

所属市、县(区)

村庄名称

经度(°)

纬度(°)

监测时间

必测项目(日均值)

选测项目(日均值)

特征污染物(工业型村庄)

备注

SO2

NO2

PM10

PM2.5

O3

NO

1

xx省

XX市XX县(区)

XX村

110.3523

21.0032

2014年5月20日

2

3

附表4年省(区、市)农村地表水源地监测结果统计表(mg/L)

序号

省(区、市)

市县(乡)镇

村名

断面名称

经度(°)

纬度(°)

采样时间

服务人口数量

水温(℃)

pH(无量纲)

溶解氧

化学需氧量

高锰酸盐指数

五日生化需氧量

氨氮

总磷

总氮(湖库)

1

XX省

XX市XX县XX镇

XX村

XX河

110.3523

21.0032

2014年5月30日

2

续附表4年省(区、市)农村地表水源地监测结果统计表(mg/L)

氟化物

铬(六价)

氰化物

挥发酚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硫化物

粪大肠菌群(个/L)

硫酸盐

氯化物

硝酸盐

水质类别

特征污染物(工业型村庄)

备注

附表5年省(区、市)农村地下水源地监测结果统计表(mg/L)

序号

省(区、市)

市县

(乡)镇

村庄名称

点位名称

经度(°)

纬度(°)

采样

时间

服务人口数量(人)

pH

(无量纲)

总硬度

硫酸盐

氯化物

1

XX省

XX市XX县XX镇

XX村

XX

110.3523

21.0032

2014年5月30日

2

续附表5年省(区、市)农村地下水源地监测结果统计表(mg/L)

挥发酚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高锰酸盐指数

硝酸盐

亚硝酸

氨氮

氟化物

氰化物

铬(六价)

总大肠菌群(个/L)(单独评价)

水质

类别

特征污染物(工业型村庄)

备注

附表6年省(区、市)农村土壤环境监测结果统计表(mg/kg)

序号

省(区、市)

市县(乡)镇

村庄名称

点位名称

经度(°)

纬度(°)

土地利用类型

采样时间

pH(无量纲)

阳离子交换量(cmol/kg)

特征污染物1

特征污染物2

特征污染物3

备注

1

XX省

XX市XX县XX乡

XX村

XX

110.3523

21.0032

农田

2014年5月30日

2

XX省

XX市XX县XX乡

XX村

XX

110.3523

21.0032

菜地

2014年5月30日

附表7年省(区、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统计表(mg/L)

序号

省(区、市)

市县(乡)镇

村名

经度(°)

纬度(°)

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名

处理规模(m3/d)

服务人口数量(人)

采样时间

必测项目

选测项目

化学需氧量

氨氮

pH(无量纲)

五日生化需氧量

悬浮物

总磷

粪大肠菌群(个/L)

1

XX省

XX市XX县XX镇

XX村

110.3523

21.0032

XX

450

300

2014年5月30日

2

附表8年省(区、市)农村河流(水库)监测结果统计表(mg/L)

序号

省(区、市)

市县(乡)镇

村名

断面名称

经度(°)

纬度(°)

采样时间

水温(℃)

pH(无量纲)

溶解氧

化学需氧量

高锰酸盐指数

五日生化需氧量

氨氮

总磷

总氮(湖库)

1

XX省

XX市XX县XX镇

XX村

XX河

110.35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