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物理故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3067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12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3页
趣味物理故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3页
亲,该文档总共1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趣味物理故事.docx

《趣味物理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趣味物理故事.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趣味物理故事.docx

趣味物理故事

1.焦耳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他问哥哥:

“如果让马儿受到电流刺激,它会怎样啊?

哥哥:

“不知道,我们试试吧”

哥哥牵着马,焦耳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

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哥哥告诉他以后别这么冒险了。

接着,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

焦耳:

“哥哥,听,好大的回声!

哥哥:

“是啊!

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

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

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

焦耳问哥哥:

“为什么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哥哥不吱声。

焦耳:

“哥哥,我们去山上,用怀表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吧!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

老师说:

“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

2.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

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工匠做好后。

国王问工匠:

“这顶金冠确是纯金的吗?

工匠:

“是的,陛下!

国王心里想:

工匠们有没有在金冠中掺假呢?

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

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国王问阿基米德:

“爱卿,有没有什么办法帮朕检验一下啊?

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也不知道该怎样做。

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

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跑了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

尤里卡!

”。

(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来到王宫,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

阿基米德:

“陛下,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所以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

国王惩罚了贪心的工匠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浮力定律:

物体在液体中所获得的浮力,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

一直到现代,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计算物体比重和测定船舶载重量等。

3.“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

赫农王为埃及国王制造了一条船,体积大,相当重,因为不能挪动,搁浅在海岸上很多天。

国王很是着急。

国王:

“阿基米德,我的船如何才能下海啊?

阿基米德:

“国王,您不要担心,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都能推动地球,别说是一条船了!

阿基米德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杠杆滑轮系统安装在船上,将绳索的一端交到赫农王手上。

赫农王说:

“这样就能拉动大船了?

不可能吧?

众人们和国王也半信半疑。

阿基米德:

“您只需轻轻拉动绳索。

赫农王轻轻拉动绳索,奇迹出现了,大船缓缓地挪动起来,最终下到海里。

众人:

“这简直太神奇了!

国王惊讶之余,十分佩服阿基米德,并派人贴出告示“今后,无论阿基米德说什么,都要相信他。

4.伽利略的勇敢

亚里士多德:

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的时候,一个十斤重的东西下降肯定比一斤重的快十倍

教授1:

太对了,重的物体肯定比轻的物体下降的快啊!

教授2:

嗯,合理,想想铁块和羽毛啊!

学生1:

嗯,记住了,导师。

伽利略:

可是为什么大小不同的冰雹,会同时一起落地呢?

学生1:

你敢怀疑导师吗!

教授1:

你敢怀疑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做了很多实验,越来越觉得亚里士多德是错误的。

他决心指出这项错误。

有一天,伽利略邀请有关的教授到斜塔前,拿出一个一百磅的物体和一个一磅的物体

伽利略问教授们:

假如这两个物体同时从塔顶自由落下,结果会怎么样呢?

教授1:

重的先落地啊,当然!

其他教授:

沉默(因为谁也没有做过这样的实验啊!

伽利略在塔顶大喊:

看清楚了!

下来了!

两个物体砰然而下,小的物体始终和大的物体并行,而且同时落地

教授们惊呆了!

然而竟然有人怀疑伽利略施了魔术,他们闭着眼睛不相信真理,盲目崇拜

亚里士多德的每一句话。

可是时间和真理会还伽利略一个公道。

5.爱提问的麦克斯韦

麦克斯韦从小就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想象力,爱思考,好提问。

据说还在他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爸爸领他上街,看见一辆马车停在路旁,

他就问:

“爸爸,那马车为什么不走呢?

父亲说:

“它在休息。

麦克斯韦又问:

“它为什么要休息呢?

父亲随口说了一句:

“大概是累了吧?

“不,”麦克斯韦认真地说,“它是肚子疼!

还有一次,姨妈给麦克斯韦带来一篮苹果

他一个劲地问:

“这苹果为什么是红的?

姨妈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叫他去玩吹肥皂泡。

谁知他吹肥皂泡的时候,看到肥皂泡上五彩缤纷的颜色,提的问题反而更多了。

上中学的时候,他还提过象“死甲虫为什么不导电”,“活猫和活狗摩擦会生电吗”等问题。

6.牛顿放牛

牛顿那时候还很小。

牛顿的妈妈:

“儿子,该去上山放牛了!

牛顿:

“知道了,妈妈。

说着就牵牛上山去了,手里还拿了一本书。

妈妈:

“孩子,我要你去放牛,没让你去读书,你拿着书做什么啊?

牛顿:

“妈妈,在牛吃草的时候,我可以看书,这样他在享受美食,我也在享受知识啊!

傍晚了,牛顿回来了,手里只有一根绳。

妈妈:

“孩子,你把牛放哪里去了啊?

牛顿这才恍然大悟,他只顾看书,早已把放牛的事忘掉了!

比亚里士多德聪明的人

7.比亚里士多德智慧的人

有一天,亚里士多德正在海边沙滩上走路。

他看到有个人正在用勺子从海里舀水,然后把水倒在岸边他挖的一个小洞里。

亚里士多德正在为他自己的问题着急呢。

他没有在意——一次,两次,他走近了那个人,但那个人那么专注。

亚里士多德也好奇了:

"他在做什么?

"他没法控制自己。

但是那个人走到海边,舀满一勺水,带着水过来,把它倒到洞里去,再去海边......

亚里士多德说:

"等一下,我不想打扰你,但你在做什么?

你搞得我莫明其妙。

"

那个人说:

"我要用整个大海来填满这个洞。

"

亚里士多德大笑起来:

"你真笨!

这是不可能的!

你简直是疯了。

你在浪费你的生命!

只要看看海有这么大,你的洞这么小——而且就用一把勺子,你想把大海都勺到这个洞里去?

你简直是发疯了!

回家休息去吧。

"

那个人笑得比亚里士多德还响。

他说:

"是的,我会走的,因为我的工作做完了。

"

亚里士多德说:

"你这是什么意思?

"

他说:

"你做的也一样——甚至更傻。

看看你的头,它比我的洞还小。

再看看自然、存在,它比这海洋还大。

再看看你的思考——它们比我的勺子更大吗?

"这人走了,大笑着走了。

亚里士多德怔住了。

8.伽利略发明钟

有一次,伽利略站在比萨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

学生问他:

“老师,你在做什么啊?

伽利略:

“你看上面摇摆的灯!

学生答道:

“灯有什么问题吗?

老师”

伽利略仍然盯着天花板,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

伽利略:

“你发现灯的摆动越来越弱吗?

学生:

“老师这是自然的,因为最终它是要停下来的啊”

伽利略:

“但是虽然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次摇摆的时间却是一样的啊!

学生沉默了。

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做了很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了摆的规律。

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9.瓦特

瓦特所在的学校收到一台要求修理的纽可门蒸汽机。

老师:

“瓦特,这个任务交给你了,好好干!

几天后。

瓦特:

“老师,我修好了,但是你看看他工作那么吃力,就象一个老人在喘气,颠颠颤颤地行走,能不能应该将它改进一下呢?

老师:

“你的想法很好。

可是困难很多啊,你去试试吧!

瓦特注意到毛病主要是缸体随着蒸汽每次热了又冷,冷了又热,白白浪费了许多热量。

能不能让它一直保持不冷而活塞又照常工作呢?

于是他自己出钱租了一个地窖,收集了几台报废的蒸汽机,决心要造出一台新式机器来。

同学:

“瓦特,你成天摆弄这些机器,都两年了!

还是没什么进展啊,一点火,那汽缸到处漏气。

老师:

“瓦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放弃吧”

瓦特不肯,他想尽办法,用毡子包,用油布裹,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治不了这个毛病”

一天他又趴到汽缸前观察漏气的原因,不小心一股热气冲出,他急忙躲闪,右肩上已是红肿一片,就像被一把热刀削过一样,辣辣地疼起来,弄得他心烦意乱。

他真有些灰心了。

妻子:

“你想放弃了,你不是说你相信的事情会坚持下来吗?

都是撒谎吗?

瓦特:

“不是!

我会坚持的!

妻子用激将法又激起了继续研究下去的雄心。

他又回到地下实验室,将过去的资料重新翻阅一番,打起精神又干了起来,干累了就守着炉子烧一壶水喝茶。

一天,他一边喝茶,一边看着那一动一动的壶盖。

他看看炉子上的壶又看看手中的杯子,突然灵感来了:

茶水要凉,倒在杯里;蒸汽要冷,何不也把它从汽缸里也“倒”出来呢?

瓦特继续努力,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蒸汽机诞生了。

10.“逍遥派”的亚里士多德

一次,亚里士多德把同一天下的20几个鸡蛋放到母鸡身下去孵化。

每天,他从孵蛋的母鸡身下拿出一个鸡蛋,把它敲开,记录下观察到的情况。

这样,一天天加起来,他就有了一套从鸡蛋到雏鸡的发展变化的完整记录。

亚里士多德后来开办了一个学园——吕克昂学园。

他讲学很生动、精彩。

他不习惯于坐下来讲课,总是在课堂的廊柱间走来走去。

一次上哲学课,讲到“主体”这个概念,童年时代的看了看课堂上的一切,桌子、椅子、墙壁……这些都被他举例子举遍了。

他一挥手,对学生们说:

“走,我们到校园里去。

他指着一棵树说:

“这棵梧桐树的叶子就是梧桐叶子这个概念的主体。

“它是绿色的,但是这个绿色离了这叶子就不存在了,可是,叶子离了绿色还是存在的,比如到了冬天叶子变黄了。

亚里士多德又指了指周围的一些树,说:

“这些松树、槐树、杨树的叶子也是绿的,我们是先看到这一个个的绿叶子的颜色,才把这些颜色统统归结为绿色,这些叶子都是实实在在的本体。

我讲的明白了吗?

好,现在你们再找一些例子讲讲。

学生们立刻到树林中,花丛中找到了他们说要的东西——各种颜色的花,他们通过分类弄懂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高兴地说:

“看来到外面上课收获更大,以后我们常来吧!

11.苏格拉底教育青年人

  据说,柏拉图的堂弟格老孔,好高骛远,经常想入非非,苏格拉底知道了,鉴于和柏拉图的关系,他决定开导开导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

一天,苏格拉底看见格老孔迎面走来。

苏格拉底喊;“喂,格老孔,听说你决心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

  “是的。

我的确是这样想的,苏格拉底。

”格老孔回答。

  “那好极了。

如果人间真有什么好事的话,这又是一桩好事了。

因为,倘若你的目的能够实现,你想有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你的家庭扬名,为你的祖国增光;你的名声在传遍全城之后,还会传遍整个希腊,甚至在异邦中享有盛名。

那时,你无论到那里去,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果然,格老孔听了这番话,大为高兴,就停下来同苏格拉底交谈。

  看到格老孔留下来,苏格拉底接着说:

“看来很明显,格老孔,如果你想要受到人们的尊敬,你就必须对城邦有贡献。

  “正象你所说的。

”格老孔回答。

于是苏格拉底请格老孔谈谈做贡献的打算。

正当格老孔思考的时候,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首先让城邦富裕起来,实现富裕的途径是让税收增多。

格老孔表示同意。

苏格拉底又问:

“税收从何而来?

总数多少?

不足的补充来源是什么?

格老孔回答:

“对这些问题没有考虑过。

之后,苏格拉底又问:

“那你对如削减开支、国防力量、防御战略、粮食供应等有什么想法?

格老孔要么回答没有考虑,要么说不清楚,要么推托这类事没必要亲自照管。

看到格老孔为难的样子

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导他说,“国、家一理。

国家人口多,一些问题确实很难说上来,但如果能帮助一家,就可以着手帮助更多的人家,你为什么不从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试一试呢?

  格老孔说:

“只要叔父肯听我的劝告,我一定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的。

  苏格拉底笑了;“怎么?

你连叔父都说服不了,还想希望包括叔父在内的整个雅典人都听你的劝吗?

年轻人,要当心,你一心想要出名,可不要弄个适得其反呀!

看看现实,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些知识最广博的人。

反之,都是些最无知的人。

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们的赞扬,就应当努力对想要做的事求得最广泛的知识。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胜过别人;当处理事务的时候,你也就会很容易地获得你所期望的目标了。

高傲的、一心想做领袖的格老孔被说服了。

12.安培的专注

在巴黎的大街上,一个衣冠不整的人正低着头.突然他抬起头,发现前面有一块黑板,不由喜上心头,马上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粉笔,把脑中思索的问题写下,计算起来.这块黑板向后慢慢退去,这位计算者如此专心,一边跟着向前,一边继续计算着.渐渐地,这块黑板退得更快了,这位计算者也跟着跑起来了.

马路上的行人喧闹起来,有人向他喊叫,有人拍手大笑,而他都没有觉到.

最后,他实在跑不动了,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抬眼一看才发现,原来这不是什么黑板,而是一辆两轮马车,正扬着灰尘远去了.他望着车背上写满的数学公式渐渐消失。

懊丧地叹了一口气:

“唉!

可惜没有推导完.”

这不是一个笑话,这人也不是疯子,这个追赶马车跑的故事,是著名数学家安培的著名轶事.科学家在专心致志进行脑力劳动的时候,是会把整个世界都忘怀的.

 13.安培的魅力

安培1775年生于法国里昂.他从小就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几乎可以过目忘,

尤其在数学方面具有非凡的天赋,13岁就能理解圆锥曲线的原理。

可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他的父亲被斩首.这一打击不仅使年轻的安培精神痛苦,并导致家境贫穷,使他失学了.在彷徨中,他读了哲学家卢梭的一本关于植物学的著作,它像火炬一样重新燃起了他对科学的热情.他振奋精神,刻苦自学.他不仅仅研究数学、物理、化学,在心理学、伦理学方面也很有兴趣.

1805年,安培担任巴黎法兰西学院的物理教授.1814年,被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有一次拿破仑访问科学院,安培正专心于自己的研究工作,只是淡漠地点点头,原来安培并不认识这位当时威震全欧的显赫的法兰西皇帝.

拿破仑发现后笑道:

“哦,先生,一个人不经常见到自己的同事多么不好.我也从来没有在御花园里见到你.不过,我知道如何迫使你来,至少迫使你向我说一声‘您好’!

于是他盛情邀请安培院士第二天到皇宫赴宴,安培充满歉意地应允了.可是,第二天,拿破仑在宴席上为他安排的座椅一直空着,安培早已把皇帝的邀忘得一干二净了.

14.望远镜的发现

17世纪初,在荷兰的米德尔堡小城,眼镜匠利珀希几乎整日在忙碌着为顾客磨镜片。

在他开设的店铺里各种各样的透镜琳琅满目,以供客户配眼镜时选用。

当然,丢弃的废镜片也不少。

利珀希:

“孩子们,把废镜片拿去玩吧!

废镜片成了利珀希三个儿子的玩具。

  一天,三个孩子在阳台上玩耍,小弟弟双手各拿一块镜片靠在栏杆旁前后比划着看前方的景物。

小弟弟:

“哥哥,远处教堂尖顶上的风向标变得又大又近!

两个哥哥:

“给我看看,给我看看!

两个小哥哥争先恐后地夺下弟弟手中的镜片观看房上的瓦片、门窗、飞鸟……它们都很清晰,仿佛是近在眼前。

三个儿子:

“爸爸,爸爸,快来看哪!

利珀希对孩子们的叙述感到不可思议,他半信半疑地按照儿子说的那样试验,手持一块凹透镜放在眼前,把凸透镜放在前面,手持镜片轻缓平移距离,当他把两块镜片对准远处景物时,利珀希惊奇地发现远处的视物被放大了,似乎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这一有趣的现象被邻居们知道了,观看后也颇感惊异。

此消息一传开,米德尔堡的市民们纷纷来到店铺要求一饱眼福,不少人愿出一副眼镜的代价买下可观看物景变近的镜片,买回去后当作“成人玩具”独自享用,结果废镜片成了“宝贝”。

这就是望远镜发明的基础。

15.卡文迪许

最富有的学者,最博学的富豪---卡文迪许

仆人:

“主人,我想请假,我生病了。

主人能不能借我些钱?

卡文迪许:

“一万英镑够吗?

仆人感激涕零。

  卡文迪许很有素养,但是没有当时英国的那种绅士派头。

他不修边幅,几乎没有一件衣服是不掉扣子的;卡文迪许为了搞科学研究,把客厅改作实验室,在卧室的床边放着许多观察仪器,以便随时观察天象。

他从祖上接受了大笔遗产,成为百万富翁。

不过他一点也不吝啬。

卡文迪许酷爱图书,他把自己收藏的大量图书,分门别类地编上号,管理得井井有序,无论是借阅,甚至是自己阅读,也都毫无例外地履行登记手续。

卡文迪许可算是一位活到老、干到老的学者,直到79岁高龄、逝世前夜还在做实验。

科学家:

“您真是人间奇才!

最博学的富豪!

卡文迪许起初大为忸怩,继而手足无措,终于坐不住站了起来,冲出室外径自坐上马车回家了。

16.海王星的发现

J.C.亚当斯:

“为什么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仍然不准确呢?

是不是在天王星以外,有一颗未知的行星呢?

老师:

“有这个可能”

J.C.亚当斯是英国剑桥大学一位27岁的数学系学生,因此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解决这个问题。

1845年9月,他终于计算出了那颗未知行星应有的位置,如果那颗行星那样运行的话,就能说明天王星轨道不准确的原因。

可是,

他把他的计算资料送到了英国天文台。

英国天文学家:

“这个发现也没什么重要意义”。

半年后

勒威耶:

“我得出了与亚当斯相同的结果!

他找到德国天文学家伽勒帮助检查他所指出的那片天区是否有一颗未知的行星。

伽勒:

“好的,我尽力,你的想法很好。

 伽勒于1846年9月23日夜晚开始搜寻,他和他的助手迪阿雷斯特仅用了一个小时就找到了一颗星象图上没有标记的八等星。

  当这一结果向全世界发布后,英国天文学家才想到了亚当斯的材料。

天文学家:

“原来亚当斯的资料是多么有意义!

谦虚的勒威耶就要把第一个发现海王星的功劳给亚当斯,但亚当斯也不接受,认为第一个找到海王星的应该是勒威耶。

后来人们认为海王星是他们两个找到的。

17.小法拉小学二年级退学

法拉弟,出生于英国伦敦附近的一个贫穷铁匠家里,小法拉弟的诞生给他当铁匠的父亲带来欢乐远不如他所带来的忧虑多.他的诞生意味着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巴,本来已为全家温饱操够了心的父亲脸上愁云更浓了.

  小法拉弟5岁那年,父亲送他去附近学校上小学.

老师:

“看你个小穷鬼!

法拉第:

“老。

老师,您怎么这样说?

老师:

“滚开!

多看你一眼都烦,还是个结巴”

在小学二年级时,小法拉弟实在忍无可忍,一气之下离开了学校,从此再也没有走进校门.回家后,小法拉弟就开始帮助父亲干些杂活,帮母亲照看小妹妹.他几乎没有从学校学到什么知识,用他自己的话讲,他在学校只学到一点点读、写、算的启蒙教育.

  之后,他们家搬到伦敦去住.可家庭的变迁并没有给全家带来好运,全家仍过着缺吃少穿的日子.每周,母亲只分给法拉弟一条面包.为了避免挨饿,法拉弟把一条面包分成14小块,每天吃两小块,过着不饥不饱的生活.12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一家订书铺去当学徒,从此法拉弟开始在书的海洋中寻求知识了.他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如饥似渴读书,凡是能拿到手的书,他都认真阅读,尤其酷爱科学书籍.七年的徒工,使他比别人七年学校所学到的知识还要多.

  这以后,法拉弟遇到了当时的著名化学家戴维.在他的引导与帮助下,法拉弟,步步迈进了科学的殿堂,终于发现了电解定律,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等许多电学规律,成为近代物理学上的一个灿烂的明珠。

18.韩非做画

2000多年前

韩非对画匠说:

“为我做一幅画吧!

画匠:

“好的。

3年之后,画匠完成了“作品”。

韩非一看

韩非怒道:

“这是什么画呀,只是一块大木块!

画匠慢条斯理地说道:

“请你修一座不透光的房子,在房子一侧的墙上开一扇大窗户,然后把木板嵌在窗上。

太阳一出来,你就可以在对面的墙上看到一幅美妙的图画了。

” 

  这个人听画匠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只好半信半疑地照画匠说的去做。

果然,房子盖好,并照画匠说的那样安上木板后,在房子的墙上出现各式各样的景致。

不过所有图像都是倒着的。

 

  这难道是真的吗?

 

  这确实是有科学道理的。

房子外的景象可以通过小孔反映在对面的墙上。

这在物理学上叫“小孔成像”。

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研制的。

 

  16世纪初,意大利画家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一种“摄影暗箱”。

著名画家达芬奇在笔记中对它做了记载。

达芬奇曾经说:

“光线通过一座暗室壁上的小于L,在对面的墙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当然,它只会投影,要用笔把投影的像描绘下来。

” 

  接着,又有人对“摄影暗箱”进行了改进。

这时候的“摄影暗箱”虽具有照相机的某些特性,但仍不能称为照相机,因为它不能将图像记录下来。

 

18世纪初中期,人们发现了感光材料,于是,在“摄影暗箱”上装上达孟尔的银版感光片,就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真正的照相机。

 

19.天气预报的由来

每天我们都能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到第二天的天气预报,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说起来还与战争有关呢!

 

  1854年11月14日,夜幕低垂,乌云密布,位于欧洲东南部的黑海海面上掀起了滔天巨浪,紧接着一场可怕的暴风雨汹涌而至.当时正与敌人作战的英法联合舰队,刚好行驶到这儿,立即遭到这场暴风雨的袭击.主旗舰翻沉,几乎全军覆没.这次暴风雨给联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给当时法国的执政者拿破仑三世震动很大.

拿破仑命令勒维烈:

“全力调查这次风暴的移动规律!

勒维烈:

“遵命!

勒维烈是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海王星的发现者,巴黎天文台台长.立即把各地的观测资料收集起来,并详细询问了11月12日到12月16日各地的天气情况,然后把这些结果标志在一张空白地图上.经过认真细致地研究后,勒维烈惊讶地发现,那次袭击英法联军的黑海风暴是从欧洲西北部移过来的,而且是以一定速度向东南方向运动.

勒维烈:

“我认为,若能事先就有一张“天气图”,那么那次风暴是可完全躲过去的.”

拿破仑:

“就依照你的想法去做!

天气预报应运而生。

  现在人们已开始利用人造卫星(气象卫星)来观测各地的气候情况,运用计算机处理后,气象台就可以直接掌握各地气候的变化情况,及时准确地进行天气预报了.现在天气预报已不仅是用于军事目的了,它更重要的是用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

20.究竟谁是议员

富兰克林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政治活动家。

他曾积极地参加了《独立宣言》的起草,为争取黑人解放发表演说,为建立美国的民主制度进行斗争。

一位议员:

“只有有钱人才能当选为议员!

富兰克林:

““要想当上议员,就得有30美元。

议员:

“为什么这样说啊?

富兰克林:

“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么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

一年以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还能继续当下去了吗?

议员没说话。

富兰克林:

“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

——是我,还是驴?

21.狂暴的太阳风  

  哈雷慧星自1910 年访问地球之后, 又于1986 年访问了人类家园.由于它每次访问地球时, 都拖着一个背向太阳的长长的尾巴, 有点象把扫帚, 因此有时又叫它‘扫帚星’.它越靠近太阳, 尾巴拖得越长.因此, 很容易联想到, 慧星的尾巴与太阳有关.当物理学家发现了光有压力之后, 大约在半个世纪里, 科学家们相信慧星的尾巴是太阳光压力造成的.

  理由是:

 慧星是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