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3075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7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docx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讲义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教案

第一章总论

(讲授2学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通过本章学习,应该了解会计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掌握会计的涵义,职能,目标,会计对象与要素,会计基本准则、会计方法,及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等内容。

【重难点提示】会计方法,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等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起源:

“会”、“计”二字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的《周礼》中。

根据考证,在此之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共五千多字,均未发现此字样。

据史籍记载,我国西周王朝已设立了“司会”这一专职官吏来掌管国家和地方的“百物财用”。

《周礼.天官》中记载:

“司会主天下之大计,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而听其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

对“会计”一词的含义,清代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一书中解释:

“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即:

会计既要进行个别核算,又要把个别核算加以集合,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核算。

二、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在原始社会,对生产活动的计算和计量仅凭部落首领的头脑记忆即可。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生产活动频繁,劳动产品增加,剩余产品出现,单凭头脑计算和记忆已远远不够,于是产生了“结绳记事”、“刻木记数”等记录和计算方法。

这是会计的萌芽。

但它只是生产活动的附带工作。

随着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会计由“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逐渐发展为独立的记账、算账等管理活动。

我国唐代出现“账簿”一词,到宋朝会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四柱清册”。

四柱是指: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其含义分别相当于期初余额、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余额。

并归纳出了四柱之间的平衡关系: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明清两代以货币为会计记录的统一量度,并设计了“龙门账”核算方法,它把全部经济业务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进”收入,“缴”指支出,“存”指资产,“该”指负债。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进–缴=存–该。

在国外,会计的萌芽产生的也很早。

如古埃及法老设有专职“录事”,管理宫廷的税赋收入和官吏俸禄、军饷等各项支出。

古巴比伦在金属或瓦片上作商业交易的记录。

但作为记账方法,在十三世纪以后才出现。

在欧洲,十三世纪初期,地中海沿岸封建社会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出现高利贷者。

他们从官吏、富商手中将闲散钱财聚集起来,放给手工业者。

用“借”和“贷”分别反映其业务。

这是借贷记账法的萌芽。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Luca.Pacioli)在《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中的《簿记论》一章中,系统地总结了借贷记账法。

近代会计的发展:

近代会计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1854年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师协会在英国的苏格兰成立,这是近代会计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现代会计始于20世纪50年代。

现代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进入了会计领域使原来的“手写簿记系统”为“电子数据处理”所代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准确及时。

第二节会计的涵义

一、会计的本质:

会计的本质是一种价值管理活动,是人们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进行管理的一种实践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会计是利用价值形式对财产物资进行管理的。

二、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手段,连续地、系统地、全面地核算和监督企业、事业等单位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成果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对此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是会计的基本特点;

2.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的基本手段;

3.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是会计的基本要求;

4.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5.企业、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成果是会计的基本内容;

6.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三、会计的特点: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对经济活动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完整性。

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

4.会计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第三节会计主体和会计对象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是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它可以是一个法人单位,也可以是法人单位内部的一个部门,还可以是由若干企业通过控股关系组成的集团公司。

会计主体应具备的条件主要是:

有独立的资金,能独立开展经济活动或财务活动,独立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组织。

会计主体在经济上是独立的,因此要注意区分以下关系:

1.会计主体与所有者2.会计主体与其他会计主体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不同,所有法律主体都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如小商店与有限责任公司。

二、会计对象(会计行为的客体):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具体表现为再生产过程中资金的耗费和收回,资金的取得、分配和积累的过程。

(一)产品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

供应生产生产销售

过程过程过程过程

货币

资金

—→

储备

资金

—→

生产

资金

—→

成品

资金

—→

货币

资金

工业企业的资金随着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的反复进行,从货币形态开始,依次转化为储备形态、生产形态、成品形态,最后又回复到货币形态,这样一个运动过程叫资金循环,反复的资金循环叫资金周转。

(二)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

货币

资金

购进过程

—————→

商品

资金

销售过程

—————→

货币

资金

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随着购进和销售过程的反复进行,从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再由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这一运动过程叫资金循环,反复的资金循环叫资金周转。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行政事业单位所需资金,或者全部由财政预算拨款(全额拨款),或者部分由财政预算拨款,部分由其他方面的收入解决(差额拨款),还有的自收自支。

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是支出的来源;资金支出后,运动就结束,不会产生回流。

这种直线运动,就是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的特点。

第四节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会计要素是指对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按其经济特征所划分的大类。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的特征:

由过去交易或事项所产生、企业拥有或控制、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如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2.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投资等。

3.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4.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5.其他资产:

其他资产是指出除上述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如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

(二)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的基本特征:

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将来要清偿、清偿可以是多种方式的。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内(包括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预收账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2.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1.实收资本(股本):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规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2.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资本方面的公共积累。

它包括资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

3.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税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共积累。

它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等。

4.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利润。

它的数额等于本年利润减去利润分配。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关系: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是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

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一部分属于投资者,一部分属于债权人,前者为所有者权益,后者为负债。

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1)两者性质不同。

负债是债权人对所提供的资产的要求权;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净资产即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2)偿还期不同。

负债一般有规定的偿还期,企业必须在规定的偿还期限内予以偿还;所有者权益没有规定偿还期限,只有在企业解散清算时,如有剩余财产,才可能还给投资者。

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投资者一般不能收回投资。

(3)两者享有的权利不同。

债权人只享有收回债权本息的权利,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所有者权益可以凭借对企业的所有权,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

(4)两者风险程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不论企业是否盈利,债权人都能按规定条件收取本金和利息,其风险较小;所有者权益只有在企业盈利的情况下,才能从企业利润分配中获取股利,其风险较大。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它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收入的特征:

(1)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如出售固定资产。

(2)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

第五节会计等式

一、会计基本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

企业为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拥有一定量的资产。

这些资产都有一定的资金来源,都是投资人或债权人提供的,所以投资人和债权人对企业资产都有要求权。

这种要求权称为权益。

如:

200万元资产=200万元权益(120万元投资+80万元负债)

资产和权益是同一事物(经济资源)的两个侧面,有一定量的资产,就必定有其相应的来源;反之,有一定的资金来源,也必然表现为等量的资产。

也就是说,资产和权益相互依存,金额相等。

这种客观存在的、必然相等的关系,称为会计等式。

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权益

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以,上式具体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以上会计等式是静态等式,它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日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存在的恒等关系。

(二)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恒等关系:

企业的资产投入营运后,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进行,企业一方面会取得收入,另一方面,企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

收入大于费用的差额称为利润,反之,差额为亏损。

公式表示为:

收入–费用=利润

二、会计基本等式的转化形式: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一方面会取得收入,并因此而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另一方面,企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并因此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

所以,在会计期间内,未结账之前,会计的基本等式会转化为下面的形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可见,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

三、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会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

这是因为,企业的经济业务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

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相等的金额,双方金额仍相等。

【例1】:

从A单位购进甲材料10000元,已入库,货款未付。

【例2】:

接受投资者B单位投资500000元,存入银行。

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相等的金额,双方金额仍相等。

【例3】:

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A单位材料款10000元。

【例4】:

经批准,以银行存款退还投资者C单位投资200000元。

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总金额不变。

【例5】:

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元备用。

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总金额不变。

【例6】:

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50000元,偿还前欠D单位货款。

【例7】:

经批准,将盈余公积80000元转增资本。

【例8】:

经协商,G单位将债权100000元转作投资。

【例9】:

企业进行利润分配,应付给投资者50000元。

可见,任何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

第六节会计的职能和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

(一)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1.核算职能:

是指会计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计量、记录和计算,最后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报送各方。

2.监督职能:

是指会计按照经济政策、制度和法令,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控制和指导,使企业沿正确方向发展。

核算与监督的关系:

相互依存,密切结合。

在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监督,在监督的指导下进行核算。

只有正确的核算,监督才有可靠的数据资料;没有严格的监督,难以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准确。

(二)会计的其他职能:

1.预测职能:

是指运用专门的计算方法,利用会计资料和

其他信息资料,找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并以此为依据,对经济活动未来的发展趋势或状况进行估计或测算。

预测可以为决策提供数据资料。

2.决策职能:

是指在预测的基础上,利用会计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料,对未来经济活动可能采取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定量分析,权衡利弊得失,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3.控制职能:

是指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通过组织、指挥、协调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经济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使之按照预定的轨道有序地进行。

如事先编制计划,确定企业财务目标;事中组织计划的执行,并随时利用会计信息同财务目标相比较,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采取措施调整脱离计划的偏差,以实现预定的财务目标。

4.分析职能:

是指以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资料为依据,结合计划、统计等其他资料,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结果、财务状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挖掘潜力,改进工作。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客观环境和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人员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期望达到的结果。

提高经济效益是会计的总目标。

会计的具体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1.企业管理者:

2.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

3.政府各职能部门:

4.债权人:

5.企业职工:

第七节会计核算方法

一、设置账户:

二、复式记账: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四、登记账簿:

五、成本计算:

六、财产清查:

七、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关系:

第八节会计学及其体系

一、会计学的概念:

会计学是以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充分运用数学和管理科学技术,研究如何建立和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对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反映、监督和控制的一门科学。

二、会计学体系:

骨干课程: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讲授8学时)

【知识点提示】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明确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的必要性,原则;了解账户与科目的关系,账户的结构;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种类。

【重难点提示】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

第一节会计科目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

也就是对各项会计要素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所赋予的名称。

为了系统地核算各项经济业务,需要把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划分为若干小类,并给每个小类规定一个标准的名称,这个名称就叫会计科目。

如:

现金与银行存款、固定资产与原材料、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短期借款与应付账款、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等。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三)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二、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

(一)会计科目的内容:

(二)会计科目的级次:

根据经济管理的要求,既需要设置一级科目用来提供总括核算资料,又需要设置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用来提供详细核算资料。

1.一级科目:

又称总分类科目或总账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会计科目,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

如现金、银行存款、库存商品、应交税金、管理费用等。

2.二级科目:

又称二级明细分类科目或子目,是指在一级科目的基础上,对一级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进行较为详细分类的会计科目。

如: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管理费用——公司经费、应收账款——××单位等。

3.三级科目:

又称明细科目或细目,是指在二级科目的基础上,对二级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进一步详细分类的会计科目。

如:

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面粉、管理费用——公司经费——差旅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

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会计科目的编号:

第二节账户分类概述

一、账户分类的意义:

账户分类就是按照账户的本质特性,依据一定的原则,将全部账户进行科学的概括和归类。

账户分类的意义:

二、账户分类的原则:

1.符合性原则:

2.明晰性原则:

3.有用性原则:

4.完整性和互斥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账户分类的标志:

1.以会计要素作为分类标志:

2.以用途和结构作为分类标志:

3.以统驭与被统驭关系作为分类标志:

4.以账户与会计报表的关系作为分类标志:

5.     以会计主体作为分类标志:

第三节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

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又称按经济内容分类,具体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账户。

一、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是用来核算各类资产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账户。

资产类账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流动资产类账户:

(1)反映货币资金的账户:

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反映短期投资的账户:

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3)反映结算债权的账户:

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预付账款;

(4)反映存货的账户:

原材料、库存商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物资采购、存货跌价准备等;

(5)反映其他资产的账户:

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

2.非流动资产类:

(1)反映长期投资的账户: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2)反映固定资产的账户: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

(3)反映无形资产的账户: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反映其他资产的账户:

长期待摊费用。

二、负债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是反映企业负债的增减变动及其实际负担情况的账户。

负债类账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流动负债类账户:

流动负债账户反映企业将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主要包括: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

2.长期负债类账户:

长期负债账户用来反映企业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包括: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及其实际拥有情况的账户。

按其形成方式,又可分为:

1.投入资本账户:

反映投资人对企业的原始投资,以及投资本身引起的增值。

包括:

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

2.留存收益账户:

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现利润而增加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包括:

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反映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包括: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五、损益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反映企业某一会计期间发生的各项收入和费用。

1.收入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具体包括:

(1)基本业务收入类账户:

主营业务收入;

(2)附营业务收入类账户:

其他业务收入;

(3)非经营性收入类账户:

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

2.费用类账户:

费用类账户反映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具体包括:

(1)经营费用类账户: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

(2)非经营费用类账户:

营业外支出。

第四节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账户的用途是指账户的作用,即设置、运用账户的目的和账户记录所能提供的经济信息;账户的结构是指账户能够登记增加、减少和结余的三个部位以及各自所能反映的经济内容。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把所有在用途和结构上具有共同特点的账户归为一类,便于正确认识和掌握账户的使用规律,科学地管理和运用账户。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一般可以划分为盘存账户、资本账户、结算账户、跨期摊配账户、待处理账户、调整账户、成本计算账户、集合分配账户、集合汇转账户、财务成果账户。

一、盘存账户:

盘存账户是用来反映各项实物资产和货币资金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这类账户可以通过财产清查检查账实是否相符。

这类账户主要有原材料、库存商品、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

盘存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各项实物资产的增加数额,贷方登记减少数额,余额在借方,反映各项实物资产和货币资金的结存数额。

该类账户的结构如下:

借方盘存账户贷方

期初余额:

期初实物资产或

货币资金结存数

发生额:

本期实物资产或

货币资金增加数

 

 

发生额:

本期实物资产或

货币资金减少数

期末余额:

期初实物资产或

货币资金结存数

 

 

 

 

二、资本账户:

资本账户是用来反映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实有数额的账户。

账户的贷方登记投资和积累的增加数额,借方登记减少数额,余额在贷方,反映各项投资和积累的实有数额。

该类账户的结构如下:

 借方资本账户贷方

 

 

发生额:

本期投资和

积累减少数

期初余额:

期初投资和

积累结存数

发生额:

本期投资和

积累增加数

 

期末余额:

期末投资和

积累结存数

 

三、结算账户:

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同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结算情况的账户。

具体分为两类:

(一)债权结算账户:

债权结算账户又称资产结算账户,用来核算各种应收款项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这类账户主要有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债权结算账户的借方登记各项应收款项的增加数额,贷方登记减少数额,余额在借方,反映各项应收款项的结余数额。

该类账户的结构如下:

 

借方债权结算账户贷方

期初余额:

期初债权结余数

发生额:

本期债权增加数

 

 

发生额:

本期债权减少数

期末余额:

期末债权结余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