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34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海底隐蔽性能好,海中温度、压力比较稳定。

(4)意义: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对于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二、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目前人类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居住、通信、储藏和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而且开发利用的手段和方式也在不断进步。

1.海洋交通与通讯

海洋具有连续性和广阔性的特点,成为洲际联系的重要通道。

人类航海历史悠久,直到今天,海洋运输依旧是海洋空间利用的重要方式。

(1)海洋运输:

包括海港码头、运输船舶和海上航道等要素。

(2)海港是船舶的停靠地、海运物资的集散地,也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场所。

(3)海峡和洲际运河是重要的海上运输线,例如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而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对于缩短航程、提高海运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海洋运输的主要工具,现代海洋船舶日趋大型化、专业化,不仅吨位大,而且速度快、续航能力强。

(4)海洋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从海面向海底和海洋上空拓展。

其主要利用方式是建造海底隧道、海底管道、跨海大桥以及铺设海底光缆等。

1.马六甲海峡为什么是重要的海上生命线?

提示:

马六甲海峡位于印度洋东北部、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中国南海和安达曼海的一条狭长水道。

因而,它与其南部的大巽他海峡和望加锡海峡共同成为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也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之间相互往来的海上枢纽,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

马六甲海峡这条“世界经济的生命线”,长不过1000千米,最窄处不足600米,全球贸易中1/4的货物运输和差不多一半的石油运输都要经过这里,每年过往的商船超过6.3万艘。

目前,我国是马六甲海峡的重要使用国,平均每天通过船只量达到80艘,承载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运输。

同时马六甲海峡也是我国海上石油生命线,我国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地区,进口原油的五分之四左右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

 

2.围海填海造陆

(1)造陆:

人类改造和利用海洋空间的常见方式,包括围海造陆和填海造陆。

(2)围海造陆:

利用堤坝将一片海域与海洋隔开,并将堤内海水排出,形成封闭陆地。

荷兰人从13世纪就开始围海造陆。

(3)填海造陆:

在沿岸浅海水域,通过堆积砂石、泥土和废料建造陆地。

我国澳门人多地少,当地人民在100多年前就开始通过填海造陆来获得土地。

(4)人工岛:

有的人造陆地与海岸分离,称为人工岛。

它通过海堤、栈桥或者海底隧道等与陆地相连。

世界上一些沿海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都建造了人工岛,甚至还出现了规模庞大、功能齐全的海上城市。

(5)其他“造陆”的方式:

海上人工码头、海上工厂、海上作业平台等,它们虽然不是陆地,但同样起着类似于人造陆地的作用。

2.我国沿海地区,尤其是沿海城市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十分巨大,请问为何我国目前尚无海上城市?

海上城市的建设难度和资金需求量都远高于围海造陆、填海造陆,海上城市的建设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建设海上城市的技术还达不到。

三、海底储藏

1.海底空间广阔,水温较低,温度变化平缓,且远离居民区,特别适于存放石油、天然气、炸药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

2.低温缺氧的海底环境适于存放大米、小麦等易霉变、易腐烂的食品。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读世界主要海运航线,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了哪些繁忙的海上航线?

(2)马六甲海峡为什么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3)海洋交通运输为什么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

(4)说出几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航线及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国家等。

(1)北大西洋航线;

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

北美洲东岸各港口经巴拿马运河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线;

北太平洋航线。

(2)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是中国、日本等国家运输石油的重要海上通道。

(3)海洋交通运输是目前所有现代运输方式中价格最低廉,运量最大的。

(4)如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线,向北可到达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可到达欧洲南部和西部并经过英吉利海峡到达北海,到达北欧各国;

向南经过红海、曼德海峡到达阿拉伯海、印度洋,经马六甲海峡到达太平洋,沿途可到达南亚、东南亚、东亚各国。

(1)海洋运输的组成要素及特点

要素

特点

海港

船舶停靠地、海运货物的集散地,也是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场所

海上航道

海洋运输的通道,许多重要海峡和运河更是重要航道

运输船舶

海洋运输的主要工具,现代海洋船舶日趋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远途化

(2)利用方式的变化

建造海底隧道、海底管道、跨海大桥以及铺设海底光缆等。

(1)造陆的常见方式

围海造陆

荷兰人从13世纪就开始围海造陆,目前荷兰有1/5的国土是这样获得的

填海造陆

我国的澳门就是填海造陆的一个典型例子。

澳门现有的土地,有一半以上来自填海

(2)人工岛

世界上一些沿海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都建造了人工岛,还出现了海上城市。

(3)其他方式:

人类“造陆”的方式趋向多样化发展,如海上人工码头、海上工厂、海上作业平台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日本东京湾约20%的海域被填平以增加城市面积,而神户的一部分也建到了人工岛上,修建海洋城已不是空想,而是现实。

日本人打算在距海岸100米处建一条环海湾的走廊。

交通要道和技术服务设施都在地下,表面只有一系列小岛,建成有居住区的小的海洋城市,但也有面积较大的商业口岸、机场和娱乐场所,这是一种海上和海底的两重性的城市。

(1)日本大面积填海造陆,主要是由日本的国情——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2)神户位于日本领土四大岛中的____________岛上,临________海。

(3)兴建海上城市,________和________巨大,需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基础。

解析:

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激化,人们将眼光投向大海,围海造陆成为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

解答材料分析题除了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外,还应与教材相关内容相结合,用所学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

日本领土狭小,面积仅37万多平方千米,而人口却超过1亿,人多地狭,是日本发展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不利因素。

为了扩大用地面积,日本开展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作,现在人工海岸已占海岸线总长度的1/3,成为世界上填海造陆面积最大的国家。

日本神户人工岛是世界上第一座海上城市,但兴建海上城市,工程和费用巨大,需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基础。

答案:

(1)岛国且地狭人稠

(2)本州 濑户内

(3)工程 费用

海上交通是人类对海洋空间利用的最早方式之一。

结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海洋运输要素的是(  )

A.码头B.船舶

C.航道D.定位系统

2.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近代才出现的海洋交通与通讯方式的是(  )

A.海底光缆B.海底隧道

C.远洋航行D.海底管道

第1题,海洋运输包括海港码头、运输船舶和海上航道等要素。

第2题,远洋航行早在几百年前就已实现。

1.D 2.C

人类从海洋中寻找生存空间的活动自古就有,目前也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方式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下面四幅图所示的景观属于围海造陆的是(  )

4.海上工厂与陆地工厂相比,不具备的优点是(  )

A.不占陆地面积B.工厂主体小

C.离加工原料地近D.建造和管理费用低

第3题,图A为围海造陆后建成的住宅区;

图B为人工岛;

图C为海上城市;

图D为海上钻井平台。

第4题,海上工厂面对的是复杂的海洋环境,其修建和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较大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

3.A 4.D

5.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低地之国”荷兰1/4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

据统计,荷兰围海造陆总面积超过7000平方千米,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5。

须德海湾是一个伸入陆地的海湾,湾内岸线长达300千米,湾口宽仅30千米。

1932年,荷兰人修筑宽90米、高出海面7米的拦海大堤,把须德海湾与北海隔开,不仅根除了风暴潮对沿海低地的侵害,而且拓展了陆地面积,造就了一个大型淡水湖——艾瑟尔湖。

材料二 须德海湾围海造陆工程示意图。

(1)荷兰花费大量的资金大面积围海造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目前,荷兰又将围垦的一些低地“退陆还海”,主要原因是什么?

(3)荷兰等欧洲国家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为什么?

该题主要考查围海造陆的原因及危害。

荷兰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围海造陆不当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签订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荷兰地少人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海造陆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同时还可增加生存空间。

(2)荷兰地势低平,围海造陆往往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海水入侵、土地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3)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签订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荷兰等欧洲国家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将淹没大量的国土。

一、选择题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

海洋空间利用就是将海上、海中和海底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军事、居住和娱乐场所的海洋开发活动。

据此完成1~4题。

1.下列关于海洋空间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B.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C.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都是对海洋空间利用的方式

D.深海环境黑暗、高压、低温、缺氧,所以深海空间不能利用

2.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所具有的优点是(  )

A.能显示先进的技术

B.资金投入大,风险高

C.地价便宜,搬迁人口少

D.隐蔽性能好

3.下列海洋的空间利用方式属于对海底空间利用的是(  )

A.海底钻井平台B.海水淡化工厂

C.潜艇D.石油储存罐

4.下列各项中属于海上生产空间的是(  )

A.海上机场、海底隧道

B.围海造陆、海上牧场

C.海上石油城、海上油库

D.海上电站、海底电缆

该题组主要考查海洋空间的环境特点和利用方式。

第1题,海洋空间利用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它的环境和生态条件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第2题,A、B表述均不是优点。

海洋中目前尚无常住人口,不存在人口的搬迁。

第3题,海底钻井平台开发的资源虽然在海底,但属于“海上作业平台”。

石油储存罐属于对海底空间的利用。

第4题,围海造陆、海上牧场、海上石油城、海上电站等属于海上生产空间;

海上机场、海底隧道、海底电缆属于海上交通、通讯领域;

海上油库属于海上储藏领域。

1.D 2.D 3.D 4.B

5.有关围海造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最好途径

B.围海造陆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古老方式,无须科学论证

C.围海造陆不需要其他配套建设

D.100多年来,澳门人民利用此方法来扩大土地面积

选D。

围海造陆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古老方式,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主要途径,但之前要进行科学论证,以免给海岸和海洋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

结合图文信息,回答6~7题。

6.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平坡缓B.岛多浪小

C.滩阔岸直D.河多沙厚

7.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是(  )

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

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

第6题,从图文信息中可以看出,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故选项A、C错误。

而河多沙厚既不是香港的特点,也不利于建港,故选项D错误。

岛屿众多可以削弱风浪,利于建港,故选项B正确。

第7题,填海造陆可以增加陆地面积,有利于沿海功能区的布局;

填海造陆会改变海岸线形状,对海洋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6.B 7.D

被称作“大西洲”的亚特兰蒂斯是一个传说中拥有高度发达文明的古代城市,在12000年前就已沉入海底。

然而目前法国一个匿名的“海底科学小组”声称,他们在中美洲加勒比海的海底无意中发现了一块貌似城市遗址的巨大海床,这座“海底古城”中遍布着纵横交错的“街道”和形态各异的“建筑”,而它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神秘消失的“大西洲”。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9题。

8.到这座“海底古城”考察的科学家面临怎样的环境(  )

①狂风   ②巨浪   ③黑暗   ④低温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9.“海底古城”能保存这么长的时间,得益于海底(  )

①低温 ②温度变化平缓 ③空间开阔 ④水流缓慢

C.①④D.②④

第8题,狂风、巨浪发生在海面。

第9题,古城得以保存,是因为侵蚀作用小;

温度变化平缓意味着物体热胀冷缩微弱;

水流缓慢意味着流水作用微弱,这些均可使古城得以保存很长时间。

8.B 9.D

10.下列有关人类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日本建设海上机场和人工岛是为了缓解日本人多地少的矛盾

B.荷兰很早就用风车排水的方法,人工围海造陆

C.英法海底隧道与日本濑户跨海大桥交通流量都受海洋气候的影响

D.海底储藏大米主要是因为海底温度变化小且温度低

选C。

海底隧道的交通流量一般不受海洋气候影响。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

据此回答11~13题。

11.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  )

A.旅游大客车B.公交大客车

C.集装箱卡车D.水产冷藏车

12.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形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

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海啸B.赤潮

C.潮汐D.寒潮

13.苏通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入海口的长江大桥,它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和“最长斜拉索”四项世界纪录。

这样设计有利于(  )

A.提高南北陆路运量

B.确保“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C.稳定河口水文特征

D.抵御台风侵袭

第1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东海大桥由上海南汇通往洋山深水港,而洋山深水港主要进行集装箱运输,因此东海大桥主要通行集装箱卡车。

第12题,钱塘江潮水汹涌,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可以减少潮水对桥梁的作用,确保大桥的安全。

第13题,从题目所给的苏通大桥创造的四项世界纪录可以看出,苏通大桥的设计主要考虑坚固性和安全性,由此可以判断选项D是正确的。

11.C 12.C 13.D

14.下列各组港口中,都属于北大西洋沿岸大港的是(  )

①波士顿、汉堡、安特卫普 ②鹿特丹、圣保罗、开普敦

③伦敦、悉尼、圣弗朗西斯科 ④纽约、利物浦、蒙特利尔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明确北大西洋沿岸的位置。

巴西圣保罗、南非开普敦、澳大利亚悉尼都位于南半球,圣弗朗西斯科位于北太平洋沿岸。

15.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港,走最近的航线要依次经过(  )

A.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

B.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C.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琼州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本题考查我国从波斯湾进口石油的运输路线和世界主要的海运要道。

从波斯湾出霍尔木兹海峡进入印度洋,经马六甲海峡到南海,再经台湾海峡到上海港,这是从波斯湾运往上海的最近航线。

二、综合题

16.下图中标出了中东石油运往西欧的两条航线A和B,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航线A:

由波斯湾到________海峡,到________海,到________洋,绕非洲南端的________,到________洋,最终到达西欧。

(2)航线B:

由波斯湾到________海峡,到________海,到________海,到________运河,到________海,再过________海峡,到________洋,最终到达西欧。

(3)海洋运输是人类对________利用的传统方式,目前,该资源的利用已扩大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诸多领域。

本题重点考查海洋空间利用中的海洋交通,主要是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掌握世界主要海运线及海洋空间利用的发展趋势。

(1)霍尔木兹 阿拉伯 印度 好望角 大西

(2)霍尔木兹 阿拉伯 红 苏伊士 地中 直布罗陀 大西

(3)海洋空间 生产 通讯 电力输送 储藏 文化娱乐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高空俯瞰阿联酋的迪拜,依稀可见两棵巨大的棕榈树漂浮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仔细辨认,棕榈树竟是由一些错落有致、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

除棕榈树外,还能看到由300个岛屿勾勒的一幅世界地图(见下图)。

这一派奇特景象并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是迪拜雄心勃勃的人工岛计划——棕榈岛工程的一部分。

为了建造它们,8000万立方米的土石被填进海里,还专门修建了一条12千米长的防护堤。

(1)人工岛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一种形式。

与陆地环境相比,海洋空间有哪些优点?

(2)如果你是某海上城市的总设计师,你将重点考虑哪些问题?

(3)港口作为传统的海岸工程设施,在21世纪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国沿海除已有的130多个海港外,可供选择的新港址还有160多处。

为适应未来人们关于海岸与港口开发的理念,港口的筑港区位将有哪些变化?

分析海洋空间的特点应从海上、海中和海底三个角度进行,同时要明确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也对海洋空间的特殊性有重要的影响;

任何一项工程的建设都要考虑技术和成本;

为适应国际贸易需求,运输船舶向大型化趋势的发展,港口的规模将越来越大,航道水深也越来越深,港口建设逐步进入水深浪大、环境条件恶劣的海域。

传统的港口工程结构因其造价高昂、技术复杂、施工困难等因素远不能满足深水港口建设的要求。

(1)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

海底隐蔽性好;

海中温度、压力稳定。

(2)海上要抵御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此外还要考虑海水的强腐蚀性和海冰的巨大破坏性等。

(3)①综合考虑对海底性质、海岸侵蚀、泥沙运动、生态环境变化与海洋污染等的影响,以利于海岸带的可持续开发;

②综合规划填海造地工程,将交通、工业区、港口和沿港湾海岸风景区的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为满足水深浪大、软弱地基、引入海水交换改善港内水质环境且造价低廉的需求,港口工程结构型式将向透空式结构、消能式结构及多功能型结构等新型结构形式发展;

④为达到保护海岸和不破坏生态系统且具有观赏性的目的,与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人工礁(宽幅潜堤)及缓坡护岸等结构将取代传统的护岸、海堤等结构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