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2405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0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大渡口区市政道路工程

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

审批:

___________

 

 

黄桷树路K0+440桥盖梁模板支撑体系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重庆建桥园区是2003年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首批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位于主城区核心组团的大渡口区。

黄桷树路K0+440桥梁全桥共一联。

其桥跨布置为:

4×25m预制小箱梁、桥面连续。

小箱梁梁长24.9m,纵向相邻两箱梁之间的净距离为100mm。

沿桥梁横断面,每幅桥由10片预制小盖梁组成,下部结构采用盖梁+墩柱+桩基的结构形式。

K0+440桥盖梁3个,盖梁尺寸25.6×2.4×1.8(长×宽×高),采用C50混凝土,混凝土方量为107.94m3,重269.85t。

盖量模板重为11.80t(80kg/m2)。

墩高在13~15m,桩顶标高大致相同,设置桩系梁,地势平坦,地基承载力高;盖梁采用搭设满堂碗口支架现浇施工方案,碗口支架钢管采用φ48mm,壁厚3.5mm的P235A钢管,支架设置纵向间距采用0.6m,中间加密成0.3m,布置形式为3×60+2×30+3×60=420cm,横向采用0.6m,布置形式为46×60=2760cm;水平步距都为1.2米。

K0+440桥型布置图

 

盖梁设计施工图

 

拟搭设支架区域的地基土质情况从上至下人分别为工填土层(Q4ml),冲洪积层(Q4al+pl),残坡积层(Q4el+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岩体结构为层状结构,结构面发育程度为较发育,节理不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盖梁施工便道利用场内贯通便道施工,便道旁设置钢筋加工场和材料堆放场,具体详见施工布置图。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建质[2009]87号文件颁布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对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有关要求:

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并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规定编制此黄桷树路K0+440桥盖梁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方案。

二、气象水文

重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炎热,冬季暖和多雾。

据重庆市气象台提供的1951年至今以来的气象资料,历年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1.8℃,年平均气温18.3℃。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1.8℃。

年平均相对湿度65~85%,年平均降雨量1079.4mm,日最大降雨量133.8mm,最其中69%集中在5~9月。

多年平均蒸发量1138mm,常年风速较小,以偏西北风为主,大风速度28.4m/s。

本次勘察对各钻孔的水位进行了观测,未发现孔内含地下水和泉点出露。

区内由于黄桷书路路线地势相对较高,地下水存储条件差,地下水较贫乏。

三、地形地貌

勘察区均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走向基本沿沟槽走向,桥位总体地势相对较低,高差起伏不大。

高程约为245~247m,地形平缓。

四、地质构造

场地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观音峡冲断背斜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勘察区及附近无断层通过,沿线岩层产状变化不大,为96°∠60~62°,倾角较陡。

跳石路走向基本沿岩层走向,层间未发现软弱夹层,为硬性结构面,结合一般。

勘察区内主要有两组构造裂隙:

①产状210°~220°∠10°~15°,(优势产状215°∠15°)裂隙间距0.5~1.2m,平均间距0.85m,局部张开度1~2mm,裂面平直,偶见泥质充填,延伸长度为8~15m,属硬性结构面,结合程度差;

②产状290°~310°∠70°~75°,(优势产状300°∠75°)裂隙间距0.4~1.5m,平均间距0.95m,张开度1~3mm,裂面平直,偶见泥质充填,延伸长度为5~15m,属硬性结构面,结合程度差。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附表A-2,岩体结构为层状结构,结构面发育程度为较发育,节理不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之图A1及图B1,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的划分标准,该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五、地层岩性

勘察区出露地层从新至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冲洪积层(Q4al+pl),残坡积层(Q4el+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1)人工填土层(Q4ml)

该层主要分布于目前正在平场的区域(即黄桷树路起点端),揭露厚度11.00(ZK134)~17.00m(ZK132),褐色、紫红色,主要由强~中等风化泥岩、砂岩碎块石组成,碎石块径一般为15~96mm,多呈棱角状,含量约20%~25%,其余主要为粉质粘土,含量约占75%~80%,人工填土经过简单的碾压,结构多处于松散~稍密状态,干燥,部分钻孔接近基岩部分处于稍湿状态,均匀性较差,填料主要为附近平场开挖土石方,未被污染。

(2)冲洪积层(Q4al+pl)

该层仅分布于小溪两岸,岩性为粉质粘土和卵石土。

粉质粘土:

褐色、褐黄色,土质均一,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多呈可塑状,含有15~20%的砂。

钻孔揭露厚度为1.80(ZK76)~2.80m(ZK74)。

卵石土:

黄色,杂色,稍湿,母岩成分为中等风化石英砂岩,块径一般2-6cm,个别可达10cm以上,亚圆状,磨圆度较好,充填物主要为沙土,钻进时易垮孔。

钻孔揭露厚度为1.70(ZK74)~2.90m(ZK72)。

(3)残坡积层(Q4el+dl)

该层主要分布于整个道路沿线地势低洼处,在多数钻孔中有揭露,揭露厚度为0.50~7.30m(ZK4),岩性为粉质粘土,旱地表层0~0.4m为耕植土。

粉质粘土:

褐黄色,土质均一,无摇震反应,切面呈蜡状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呈可塑状,含有5~10%的砂泥岩砾碎石,水田表层约0.3m以上多呈软塑状。

(4)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该层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该层在地形相对较陡丘包、陡崖带或陡坎处裸露,该层分布连续稳定,岩性为砂岩和泥岩呈不等厚互层。

泥岩:

紫红色,泥质结构,薄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矿物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局部地段含砂质重。

砂岩:

灰白色、灰褐色、黄灰色,细~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岩屑、云母少量。

二、施工平面布置图

1、施工便道:

利用既有道路和路基作为施工便道。

2、临时水、电供应:

当地水源较为丰富,就近取用河水净化处理供桥梁作业队作为生产、生活用水。

3、在4号台左侧安装1台300KVA变压器,电力线自变电站引出,沿便道铺设电缆,贯通全桥,并配备200KW柴油发电机组供停电时自行发电。

三、施工要求

(一)、质量目标:

全部工程达到国家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争创优质工程。

(二)、安全目标:

无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达国标。

工伤事故控制在1‰,死亡事故为零。

创文明安全工地各项达标90%以上。

四、技术保证条件

(一)、方案必须由我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

经审核合格的,由我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我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并论证通过,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才能实施,确保施工方案安全可靠。

(二)、通过招标方式选择素质高、优秀的劳务协作队伍,严格按照此方案实施。

(三)、项目部建立安全有效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

编制依据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渝建发[2014]16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

《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重庆市人大常务委员会[2008]23号公告);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

《租赁模板脚手架维修保养技术规范》GB50829-2013;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DBJ50-168-2013;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2;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建质[2009]254号、渝建发[2014]16号、渝建安发[2016]3号、渝建安发[2016]22号

其他重庆市建委有关文件规定;

 本工程施工图纸、黄桷树路K0+440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章:

施工计划

本工程共有现浇盖梁3个,根据合同段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结合本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我部的人力、设备等资源的配备,计划开工日期:

2016年11,盖梁完工日期:

2017年1月,合计3个月。

按照工期要求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特点,计划投入碗扣支架+木方+钢模板1套,3个盖梁依次顺序组织施工。

支架在本个盖梁强度、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强度且凝期养护不少于5天3个条件同时具备后一次拆除。

  

(一)、施工计划横道图

施工计划横道图

(二)、材料计划表

(六)、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根据盖梁工程的特点以及段施工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总体施工计划要求,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并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高效、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

投入本标段盖梁工程施工主要的机械设备如所示:

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装载机

ZL50

1

2

吊车

25吨

1

3

电焊机

315A

4

4

弯曲机

400型

1

5

切割机

400型

1

6

压路机

YZ18

1

第四章:

施工技术

(一)、技术参数

K0+440桥盖梁3个,盖梁尺寸25.6×2.4×1.8(长×宽×高),采用C50混凝土,混凝土方量为107.94m3,重269.85t。

盖量模板重为11.80t(80kg/m2)。

墩高在13~15m,桩顶标高大致相同,设置桩系梁,地势平坦,地基承载力高;盖梁采用搭设满堂碗口支架现浇施工方案,碗口支架钢管采用φ48mm,壁厚3.5mm的P235A钢管,立杆横排距0.6m,立杆纵距0.6m,在中间加密成0.3m,横杆间距1.2m,模板支架的高宽比为5。

首先对支架基础进行处理,使得基底承载力满足要求;其次按照支架布置图和相关规范要求搭设支架,支架设置纵向间距采用0.6m,中间加密成0.3m,布置形式为3×60+2×30+3×60=420cm,横向采用0.6m,布置形式为46×60=2760cm;水平步距都为1.2米。

脚手架应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6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

脚手架高度≤20m时,每隔5跨设置一组竖向通高斜杆;脚手架高度大于20m时,每隔3跨设置一组竖向通高斜杆;斜杆必须对称设置;斜杆临时拆除时,应调整斜杆位置,并严格控制同时拆除的根数。

碗扣支架的剪刀撑设置参数应符合JGJ166-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架体搭设高度在8m及以上时,应在架体底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8m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顶层及扫地杆层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使支架成为整体。

水平剪刀撑宜在竖向剪刀撑斜相交平面设置。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剪刀撑宽度为6m。

斜杆与地面的倾角45°。

为充分利用钢管的轴心受压能力,使用调节螺杆与钢管轴心连接。

支模的大龙骨用10×10cm的方木立向搁置在立杆的调节螺杆上,调节螺杆插入立杆保持轴心受力;大龙骨上放工[14钢,间距60cm作为横肋,[14钢上铺设钢模板。

(二)、施工工艺流程

盖梁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基础处理→支架搭设→模板安装→预压→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支架拆除。

(三)、施工方法

1、地基处理

(1)、大于支架1米范围内在原地面上掺杂碎石压实,压实度≥96%。

(2)利用小型震动机械夯实基础

(3)在原地面压实层上浇注15cm厚C20混凝土。

基面设置2%的排水横坡,且在较低一侧挖排水沟,以便于基础范围内的水能及时排走,严禁基础长时间被水浸泡。

支架基础的天敌是水,地表水浸泡会导致基础下沉,所以必须排除基础范围内的地表水,并预先作好排水沟以防雨水浸泡基础。

为避免基础受水浸泡,在支架外缘1m位置设置30×30cm的排水沟,排水沟分段开挖形成坡度,低点开挖集水坑,并采用砂浆对排水沟及集水坑抹面硬化。

以防止雨水和其它水流入支架区,引起基础下沉。

基础拆除,常用翻斗运输车配合挖掘拆除。

2、支架搭设

根据现场情况盖梁支架采用碗扣满堂支架施工,具体布置如下图。

支架需搭设人行上下通道和操作平台脚手架。

盖梁支架施工图

 

支架需搭设人上下通道和施工平台,施工平台上宽80cm,栏高1.2m;上下通道按要求搭设专用施工爬梯。

纵向、横向和水平向都设剪刀撑,对高度大于6m的支架,横桥每3.6m设置一道剪刀撑;支架高度小于6m的支架,横桥向每6m设置一道剪刀撑;纵向每5.4米设一道剪刀撑,水平向每3.6米设一层剪刀撑,顶层及扫地杆层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使支架成为整体。

为充分利用钢管的轴心受压能力,使用调节螺杆与钢管轴心连接。

支模的大龙骨用10×10cm的方木立向搁置在立杆的调节螺杆上,调节螺杆插入立杆保持轴心受力;大龙骨上放[14工钢,间距60cm,上放钢模板。

盖梁端部支架翼墙部分,根据翼墙底板坡面将木方加工成锲形。

支架搭设完成后,对支架平面位置、顶面高程、支架安装的牢固、整体及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具体检查项目及内容为:

、支架搭设是否按要求的平面尺寸,各杆件尺寸及间距是否按设计要求;

、支架基础是否坚实、平稳、牢固,支架底座是否与基础联接密贴,保证支架及各杆件受力的整体均匀性;

、支架各杆件数是否联接牢固,斜杆、剪刀撑是否按要求进行设置并连接锁定;

、支架顶部纵、横梁及模板之间密贴并连接为整体;

、支架周围隔离、警戒措施是否齐备,施工专用上下通道及安全、防落网是否设置完全;

、支架周围、上下通道及支架顶是否齐全、完善、规范,要确保夜间施工安全;

、现场施工人员已接受安全教育并通过考核。

3、模板施工

3.1模板配备:

采用木模板安装,一次性浇筑完成。

3.2模板的制作

模板大样图

 

木模板在施工现场制作,木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多次重复使用的木模板应在内侧加钉薄铁皮。

木模板的接缝可做成平缝、搭接缝或企口缝。

当采用平缝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漏浆。

木模的转角处应加嵌条或估成斜角。

重复使用的模板应始终保持其表面平整、形状准确,不漏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3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

(1)模板一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模板与脚手架整体设计时除外),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2)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位移和凸出。

侧模板设拉杆固定。

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拨出或不拨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3)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

(4)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处。

重复使用的模板、支架、拱架应经常检查、维修。

(5)浇筑混凝土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3.4模板拆除

混凝土浇注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MP后可拆除侧模,混凝土强度在本个盖梁强度、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强度且凝期养护不少于5(冬季为7天)天3个条件同时具备后方可拆除底模板。

模板拆除采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拆除。

4、钢筋制作及安装

4.1作业条件

(1)熟悉桥梁设计图纸,明确各工序做法。

(2)进场钢筋按图纸要求悉数进场,且已试验合格。

4.2钢筋加工

(1)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钢筋工长应熟悉图纸进行钢筋抽样,抽样完毕后,方可交付钢筋工下料。

(2)在钢筋下料过程中,应严把质量关。

而且质量员应不定期抽查后台下料长度与钢筋工长料单长度比较,误差大于规范要求的应重新制作。

(3)成品堆放应标明所用部位、长度、规格。

4.3钢筋绑扎、焊接及机械连接

(3)钢筋在支架施工完成铺好底模后就可进行。

(2)用粉笔在底模上按设计要求划出主筋间距,逐个进行绑扎。

在骨架两根主筋重叠段应增加焊缝,焊缝间距100cm,焊缝长度为2.5d。

(4)钢筋绑扎时,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箍筋搭接处承受力钢筋方向相互错开。

(5)钢筋绑扎完毕后,应在梁底和钢筋外侧垫齐同标号细石混凝土垫块,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不露筋。

(6)绑扎钢筋时应满绑,不得缺扣或漏绑。

(7)钢筋焊接几机械连接时应按相关规范和强制性标准执行。

保证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质量,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合格后方可使用。

4.4质量要求

(1)高度重视半成品加工质量,下料前必须调直钢筋。

下料尺寸必须经施工技术人员严格审查后执行。

钢筋制作一律在工地加工房内使用机械加工弯制成半成品使用。

保证弯曲角度和平直部分长度。

加工好后应按照规格品种分类堆放整齐,交待工人取用时不得错拿错放,以保证成型骨架准确。

(2)钢筋骨架绑扎注意绑扎方法,宜采用十字扣绑扎法,不得采用顺扣,防止钢筋变形。

4.5成品保护

(1)成品钢筋应垫平堆放,且应分规格和品种堆放。

(2)钢筋堆放时,要保持钢筋表面洁净。

(3)避免踩蹋已绑扎好的钢筋。

5、混凝土浇筑

5.1混凝土的拌制

(1)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

(2)应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3)混凝土拌制应按图纸及相关规范进行实验,确定正确的配合比、砼强度及塌落度和相关的配料质量方可进行伴制投入施工。

5.2混凝土的运输入模

混凝土由罐车运送至现场,放入料斗内,利用吊车将料斗吊至待浇筑位置入模。

5.3混凝土浇筑振捣

混凝土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分层应保持水平,分层厚度不宜超过规范规定,控制好分层厚度;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每次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控制好振捣时间,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至该部位混凝土实心实意为止;达到混凝土振捣质量要求为合格。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5.4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盖梁混凝土表面光泽及颜色一致,施工中将采用同一品牌的水泥及脱模剂,另外我们在施工中还将重视以下几点,即: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制计量工作;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及搅拌时间;选用有经验的工人进行混凝土振捣,既防止欠振影响混凝土强度,表面出现气泡,又避免因过振而产生的混凝土离析现象;严格进行混凝土的养生。

5.5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初凝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

混凝土面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

(2)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面上洒水。

(3)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与拌和用水相同。

(4)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

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5)混凝土强度达2.5Mpa以后方可拆除模板,随即进行表面的修饰。

当气温过低时,可采取覆盖养生。

(6)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外荷载。

6、模板拆除

模板的拆除期限应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决定。

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时严禁抛扔,模板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2、支架拆除方案

模板支架拆除顺序为:

模板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由跨中向两边对称、分层均衡拆除,拆除时严禁抛扔。

根据设计施工流程的要求,其模板体系承重支架可拆除。

模板、支架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

支架按几个循环卸落,卸落量宜由小渐大。

每一循环中,在横向、纵向由跨中向两边对称、分层均衡卸落。

对于满堂支架,采用吊装绳人工吊装逐杆件下吊拆架。

拆除时先拆除悬臂部分,再从跨中向两端对称拆除。

拆除时先逐步取出垫梁,慢慢卸载,决不可骤然放松,以防冲击过大。

拆除时严禁抛扔。

拆除后各杆件、配件要及时维修保养,分类妥善存放。

施工注意事项为:

(1)、脚手架经现场负责人确认不再需要时,拆除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可拆除。

(2)、架子拆除时,周围设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设有专人监护,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3)、拆除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4)、支架拆除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5)、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6)、在大片架子拆除前应先将预留的斜道、上下平台、通道小飞跳等,先行加固,以便拆除后能确保其完整、安全和稳定。

(7)、拆除时如附近有外电线路,要采取隔离措施。

严格架杆碰触电线。

(8)、拆除的材料,应用绳索拴住,利用吊车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

(9)、待支架拆除完毕后,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对建筑垃圾全部清除干净。

(四)、检查验收

1、构配件检查验收

支架材质满足要求,碗扣式钢管与普通脚手架ø48㎜钢管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

碗扣式支架的构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