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51680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docx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docx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度》

为了贯彻党的*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落实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提高广大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司法部、民政部决定在全国农村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一、重要意义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是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有效措施。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村是基础,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是主体。

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调动农村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增强其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对于积累工作经验,发挥典型单位的示范、辐射作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对于规范村级事务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标准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必须按照《意见》中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努力实现如下要求:

1、村民自治组织健全,村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村民小组能有效发挥作用;

2、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都能依法选举或推选产生,选举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选举结果群众满意;

3、民主决策切实落实,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重大事项都能由村民讨论决定,农村税费改革地方“一事一议”制度能较好地发挥作用。

4、民主管理扎实细致,村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健全。

村委会公章、财务帐目、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

5、民主监督推进有力,村干部依法接受村民监督,定期报告工作,接受群众评议,村务公开制度制度健全,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设有发生因村报账目不清、村务不公开而引发的群众上访事件;

6、法制宣传教育深入人心,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不断增强,村干部遵纪守法、依法依章办事。

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7、农民能够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8、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农村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

9、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认真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组织。

1、村民委员会。

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多民族居住的村庄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几个自然村联合设立村民委员会的,其成员分布应当照顾村落状况。

2、其他村民组织

(1)村民会议。

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形式有两种:

一是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参加的会议;二是由每户派代表参加的会议。

(2)村民代表会议。

由村民按每5户至13户推选1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总数由村民委员会依法确定。

(3)村民委员会的下属组织。

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

(4)村民小组,按照村民居住状况分设,小组长由村民小组会议推选。

四、完善村民选举程序,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选举制度

(一)进行功过评说

1、在任期届满前,村民委员会要向村民会议报告三年来的工作情况。

2、集体财经管理使用情况,应该进行审计并公布结果。

(二)推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

村民选举委员会由村民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选举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村民选举委员会中,妇女应有适当名额,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庄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三)选民登记。

有选举权的村民名单要在正式在选举日的20日以前公布。

村民对选民名单有异议,应当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村民选举委员会受理合应在3日内作出处理,对处理不服的,可向乡镇选举指导小组申诉,或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选民凭选民证领取选票。

(四)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

(五)提名候选人

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

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

(六)按票选举

(七)组织选举或直接选举村民代表。

(人口较少的村不设村民代表会议)

(八)推选或直接选举村民小组长。

(九)参加投票的村民数超过本村选举权村民人数的一半,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的过半数选票,始得当选。

五、完善民主议事程序,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决策制度。

村级民主决策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一)村级民主决策的内容和范畴。

1、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村级财务预决算。

3、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

4、乡统筹的收缴办法,村提留的收缴使用。

5、土地的转让和补偿费的使用。

6、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

7、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业需要村民出资、出劳的方案和建设承包方案。

8、村集体土地及其他经济项目立项、承包方案。

9、宅基地使用、计划生育指标分配、救灾救济款物发放的方案。

10、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重要规章制度的建立和修改。

11、村内除两委会成员以外的村务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的建立和修改。

12、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

13、涉及村民利益,村民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进行“一事一议”来决定的其他事项等。

作为一个村,兴办村公益事业筹资筹劳在所难免,哪项公益事业要办,如何筹集资金和劳务,由直接受益和承担义务的村民群众民主讨论决定,这就是“一事一议”。

(二)村级民主决策的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

2、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坚持依法依章办事。

4、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三)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程序。

1、村党支部提出和受理村级重大事务议案。

2、两委联席会议研究讨论,提出决策意见,一般情况下,会议应在党支部提出或受理议案后的15日内召开,涉及村级重大事务的议案,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必须依法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不得以两委联席会议取代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3、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召开村民会议要有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须经到会人员的半数以上通过。

4、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村民会议有权更改或撤销村民代表会议作出的不适当的决议、决定。

(四)提高认识,确保民主决策的贯彻实施。

1、村两委会成员、党员村民、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等骨干要模范地贯彻执行民主决策的内容。

2、全体村民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认真落实经民主决策作出的决议决。

3、对极个别不遵守民主决策决定的村民,要有规约性的处罚措施。

4、乡镇人民政府对村级民主决策要给于支持、帮助、监督和指导。

六、完善村民自治章程,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制度。

(一)、村民自治章程的制定与完善。

1、村民自治章程的主要内容:

(1)、基础性条款,包括制定章程的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实施组织、与其他自治规约的关系等。

(2)自治内容和范围,包括本村村民可以在哪些方面实现自治,如何处理与周边单位的相邻关系,重要经济权属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认定,以及处理本村内部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生产经营关系的原则等。

(3)村民自治组织机构,包括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村民小组、其他村级组织的构成、职责、运作规范及其相互关系等。

(4)村民的权利和义务及其实现的保障。

(5)关于制度建设方面的内容,包括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方面的主要制度内容和其他相关制度的制定原则、实施办法以及修改程序等。

(6)其他内容(附则)

2、村民自治章程的制定、修改及完善。

(1)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2)召集村民会议讨论通过。

(3)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

(4)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章程在全村范围内予以公布。

(5)修改与完善。

(二)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1、逐步推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

2、村级日常开支,要有村两委会联席会议定出原则,并实行会鉴制度。

3、建立村民主理财小组。

一般3—5人。

主要职责是。

定期对村级项目投资,包括投资规模、资金使用方向、支出票据等进行审核;及时对村级日常管理开支,包括其必要性、合理性和限度等进行审核;对不合理的开支提出处理意见,对改进村级财务管理,提出意见和办法。

(三)建立规范的用人制度

(四)完善公章使用和管理制度。

1、落实公章管理有关规定。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公安部《关于规范村民委员会印章制发使用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

村党支部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个人不能自己保管公章。

村民委员会公章保管人的确定或更换,由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提名,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2、必须健全公章使用的审批备案程序,凡属村级重大事项须加盖公章的,要严格按照决策程序讨论决定并经村民委员会主任签字后方可使用。

一般日常事宜须加盖公章的,须经村党支部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

管理人员要做好公章的使用备案记录。

3、健全换届后的工作移交制度,村民委员会换届后,原村民委员会应在10日内将公章、办公场所、办公用具、财务帐目、固定资产、工作档案、债权债务等,及时移交给新一届村民委员会。

(五)实现民主管理制度的主要方式。

1、按照制度的规定,及时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

2、增强村务工作透明度,健全民主管理的参与机制。

(1)凡属村务工作中的较大事项,尤其是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及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的处理都要公开运行。

(2)村民干部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和行为规范要公开化。

努力提高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3、畅通渠道,提高民主管理活动的效力。

七、完善公开办事程序,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监督制度。

(一)坚持民主监督,健全相关制度。

1、积极推行民主评议制度,以确保村民监督权的行使,民主评议对象为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成员以及享受由村民或集体承担误工补贴(工资)的其他村务管理人员,民主评议每年至少一次。

2、健全村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制度,依确保村干部接受村民有效监督。

3、建立村务工作过失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民主监督制度的落实。

(二)村务公开要规范化、制度化。

要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

1、村务公开的内容。

1)村级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1)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及其新近期出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精神。

(2)本村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情况;(3)农民承担税费义务、订购粮任务等写成情况、依法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完成的各项任务。

如婚姻登记、违法婚姻处理,计划生育有关指标及其落实情况,土地管理情况,社会治安情况等。

2)村级事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1)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的运行、修改;

(2)关于集体经济发展以及兴办公益事业的重要决策;(3)村办企业和各类管理服务机构用人制度、选拔办法;(4)有关“一事一议”的预算。

(5)村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制度、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完成情况;(6)宅基地审批、优抚、社会救济、救灾赈灾情况;(7)集体生产资料(含山林、土地、水面)和集体企业的发包、入股、出让、各类承包合同的调整、修订情况;(8)群众关心的其他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结果及进展情况。

3)村级财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1)财务计划及其执行情况。

(2)各项收入包括:

农业收入,“四荒”使用权转让收入,征用土地补偿费及土地租赁收入,承包项目的收入,国家下拨的优抚款、救灾救济款物,各项暂收款,集资及其他收入;(3)各项支出包括:

公积金支出、公益金支出、修建费开支、管理费(含招待费)开支、村级干部误工补贴、计划生育补贴、义务兵优待金、民兵训练补贴、优抚费及其他开支;(4)专项收支(资金预算、资金来源、资金使用、决算等)包括:

修路、建村办公室、建厂、添置农用机械等重大项目的经费的收支;(5)集体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情况;(6)代收代缴费用、水电费、以资代劳情况;(7)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财务事项。

2、村务公开的时间

(1)事前分开

(2)事中分开

(3)事后分开

3、村务公开的基本形式

(1)公开栏、明白纸、有线广播、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2)定期公开

(3)建档

(三)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

1、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

2、村民群众的监督

3、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监督

4、乡(镇)政府的指导与监督。

八、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

九、加强农村法律服务工作,引导和帮助农民更好地依法维权。

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基层社会稳定。

(一)整顿健全治保组织,加大治安防范与整治力度。

1、完善三级治保组织网络。

2、加大治安防范整治力度。

3、规范基层治安保卫工作。

(二)加强人民调解工作,防止民间矛盾和纠纷激化。

1、健全农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2、遵守人民调解工作原则

3、掌握人民调解工作技能

4、遵守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三)管理和控制重点对象,帮助教育刑释解教人员顺利回归社会。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