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60665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x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

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

2017

一、出版商介绍

雕龙中国古籍全文数据库由台湾得泓信息有限公司出版。

公司成立于1995年。

在日本名古屋、中国昆山、厦门及台北均设有工作所。

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数据库制作出版、政府单位公文数化字承包及数据库代理。

公司成立后,聘请当时台湾宏碁主要技术管理人员蔡永恭先生为图面处理的总顾问,负责香港商毅士达公司与人民日报及解放前中央日报的数字化出版,完成第一份华人世界中文报纸的数字化大工程,带动了报社及高校图书馆思维转变和技术革新,电子信息数据化进程提上日程。

之后,分别与深圳大学及北京大学图书馆成立各近50人左右的工作团队,完成深圳大学及北京大学的数字化项目。

同期,完成了台湾最大三大报系(联合报系集团、中国时报系集团、国民党中央日报)的数字化,总数字化的量达到3000万笔、100亿字以上规模,形成了著名台湾三大报系联合知识库。

特别是完成中国时报中最难处理的1950-2000年早期报纸,实现了公司的技术升级。

之后公司将心力转到古籍数字化及相关的台湾研究资源及更多元性的数字化工作上面。

在兼具文件保护、数字化需求两难情形下,通过公司的标准作业流程,完成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的明清档案、故宫博物院清廷奏折、台湾大学岸里文库、辅仁大学大陆新闻中心专集、国家安全局情报中心新闻项目等数字化项目。

在获得台湾鼎文书局授权后,将中国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近1.7亿字的资料重新编排整理,成为第一套自有品牌的产品,也是最原始雕龙系统刍形。

这个出版品的问世在台湾及日本造成极大轰动,台湾及日本地区采购超过400套以上,扩及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彻底改变了古籍研究及使用的传统观念。

在《古今图书集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公司陆续完成十通、道藏、全唐诗、中国古典诗词、正续四部丛刊、中国地方志、永乐大典、明清史料、六府文藏、日本古籍书库等等大型中国古籍,最后形成集大成者的雕龙数据库。

自雕龙数据库发行以来,一直受到大学研究者、图书馆等各方面的关注。

雕龙数据库不仅在同一平台实现大陆基本古籍资源的整合,且全文数据库可根据客户需求随时增添或删减文献,更能适应客户所需,故受到研究者和图书馆的青睐。

台湾和日本大学和公共图书馆都采购使用雕龙数据库,包括了最具权威的日本国会国立图书馆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

雕龙中国古籍全文数据库已经成为古籍数据库的一个知名品牌。

公司主要产品:

古籍类:

雕龙中国古籍全文数据库(含14个分库)

新闻类:

联合知识库、上海申报、中央日报、台湾民报、台湾日日新报、满洲日报、民国小报系列

期刊类:

民国期刊、台湾教育、台湾文献丛刊等数十种

公司客户群:

日本:

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大阪大学、名古屋大学、九州岛大学等上百所高校及研究单位。

中国台湾:

中央研究院、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成功大学、清华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及研究单位。

中国大陆:

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图书馆等。

2012年10月,雕龙中国古籍全文数据库由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正式独家引进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为国内古籍研究机构及工作者提供全面的数字化古籍服务。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期待与各大学术机构、文献中心合作开发更多更优秀的产品,将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通过技术的革新让世人得以共享,让文化得以传播。

二、雕龙中国古籍全文数据库介绍

雕龙――中国古籍全文检索数据库是一个超大型中国古籍全文检索数据库。

2001年开始起步建库,经过10年的不断努力,现在已经逐步形成超大型古籍全文数据库。

全库含书3万多种,近80亿字。

雕龙数据库具备最先进的检索引擎技术,几十亿字数据库的检索速度不超过1秒。

首席程序开发员曾担任《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的程序开发,具有丰富的全文数据库开发经验。

目前雕龙全文数据库有单机版和网络版两种版本,以适应客户的不同需求。

(一)雕龙全文数据库平台主要技术及功能特点

1、同平台跨库式的统一检索

雕龙平台针对所有的子库内容可以实现跨库间的统一检索,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2、极高的检索速度

检索引擎可以在1秒钟之内完成数十亿文字的检索,在中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技术最为领先。

3、支持4字节汉字检索,汉字字集达75000字

当世界上多数的检索软件还停留在2字节汉字检索范围内,汉字字集不过21000字时,本平台已实现4字节汉字检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支持Windows和MacOS两大主要操作系统

目前全文检索能服务于不同语言和不同的操作平台的数据库,唯有雕龙。

5、支持各种检索方式

雕龙数据库可以选择各种组合条件检索、模糊检索、高级模糊检索等高级检索方式,为研究者提供了最精良的检索方式。

6、实现简繁、异体等汉字关联检索

在电脑中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区码是不同的,为此我们请教了有关方面的学者使简繁字和异体字得到有效的结合。

如输入国→可以检索到国、国、国等。

7、可以使用「*」「?

」「+」「-」「|」正则表达进行检索。

8、可自行设定版式:

可设定竖排,或设定横排;可设定有列线,或设定无列线。

9、字典功能:

在检索时,遇到难解的词汇可以直接连到字典,查询释义。

(二)雕龙全文数据库分库详情

1、正统道藏

数据所需容量:

6GB

收书数量:

1513种

《正统道藏》为道教经典的总集。

明版《正统道藏》是现存的唯一官修道藏。

民初采用北京白云观《正统道藏》藏本,由上海涵芬楼影印,称为「涵芬楼本」,此为道经公开于世之始。

《正统道藏》分为三洞、四辅、十二类。

按宋代道学丛集《云笈七签》和《道藏目录详注》等书所解释,三洞者,洞真部为元始天尊所出,为大乘上法,九圣之道。

洞玄部为太上道君所流演,乃中乘中法,九真之道。

洞神部为太上老君所流演,乃小乘小法,乃九仙之道。

三洞乃代表传法系统和内容层次。

四辅者,太玄部辅洞真部,太平部辅洞玄部,太清部辅洞神部,正一部和续道藏则总辅以上六部,总成八部。

三洞下各分十二类,本文类、神符类、玉诀类、灵图类、谱录类、戒律类、威仪类、方法类、众术类、记传类、赞颂类、表奏类。

2、道藏辑要

数据所需容量:

6GB

收书数量:

299种

《道藏辑要》即清代对《正统道藏》进行节编,选录《正统道藏》之精要为《道藏辑要》,清光绪32年时又增补新出道经及道经书目为《道藏辑要续编》,即《重刊道藏辑要》。

本数据库共收录道书299本,其内容多为明清时代新出之道书著作,是研究明清道教思想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道藏辑要》是继明代《正统道藏》及《万历续道藏》之后收书最多的道教丛书,亦是清朝最重要的道教丛书,同时也是研究明清道教不可或缺的数据源,因此有「全藏精华」的美誉。

《道藏辑要》采用了1906年贺龙骧氏编撰的四川成都二仙庵《重刊道藏辑要》版本。

为此《道藏辑要》按二十八宿顺序排列,即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3、永乐大典

数据所需容量:

2.2GB

收书数量:

813卷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録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书中保存了中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八千余种,堪称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有非常大的学术价値。

永乐元年(1403),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继位,年号“永乐”,歴史上称为“明成祖”。

朱棣命翰林院学士解缙、太子少保姚广孝为监修,编纂一部大型类书,用以系统地收集天下古今书籍,以便于査考。

解缙等奉谕,按照《洪武正韵》的韵目,将各种资料抄入书中。

次年十一月,全书编纂完成,赐名《文献大成》。

永乐五年(1407),全书大体定稿,姚广孝领衔进呈,朱棣阅后表示满意,亲自撰写了《序言》,正式定名为《永乐大典》,并聘请抄书者誊抄全书。

至1408年冬,《永乐大典》全书抄写完毕。

正本存放文渊阁,副本存于皇史宬。

《永乐大典》全书毁于明清之际的战火。

现存仅当初的3-4%左右。

我们将仅剩下的813卷全部OCR后,在计算机上能进行全文检索,以便文史工作者的阅读和研究。

4、四部丛刊

数据所需容量:

12GB

收书数量:

472种

所谓“四部”,即按传统分类法,将所有的书分成经史子集四大门类,“丛刊”即今天通常所说的丛书。

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小型的《四库全书》。

《四部丛刊》是由著名学者、出版家张元济先生汇集多种中国古籍经典纂辑的。

最大特色是讲究版本。

纂辑者专选宋、元、明旧刊(间及清本者,则必取其精刻)及精校名抄本,故版本价值之高远在《四库全书》之上。

其中包括:

《四部丛刊》初编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商务印书馆再版景印本;《四部丛刊》续编民国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务印书馆再版景印本;

《四部丛刊》三编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景印本。

《四部丛刊》从1919年开始出书,1922年印成,共收书323种(包括二十四史),共8548卷,1926年重印,加《初编》序次,称《四部丛刊初编》。

1934年,又继续搜罗宋元明精刊本,印成《四部丛刊续编》,共收书81种(实际为75种),1438卷。

1936年,又续出《四部丛刊三编》共收书71种,1091卷。

正准备出版《四编》时,因抗日战争爆发而终止。

5、续四部丛刊(四部备要)

数据所需容量:

12GB

收书数量:

364种

《四部备要》,中华书局1920-1936年陆续编辑排印。

依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用丁氏仿宋活字排印,个别影印。

这部丛书性质和《四部丛刊》相仿,但《四部丛刊》着眼于选择宋元明珍本影印,而《四部备要》则偏重于实用——选印较有代表性的校本、注本,可以说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献的常备书籍。

6、中国地方志(第一辑和第二辑)

数据所需容量:

120GB

收书数量:

4127种

中国地方志,是根据中国不同省份及主要区域,区分为31个子库,按一定体例记载分时各区的自然、社会、政经、文化等方面的书籍文献,收录地方志之刊本时间,起于宋元迄于民国初期。

其内容不仅包括各地区的疆域、气候、山川、物产等地理资料,也涵盖人文历史各方面的记载,如户口、人物、赋税、艺文等,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状发展状况的百科式要述。

据1976年统计,我国现存的地方志即达8000多种,约12万卷。

目前雕龙数字化并可全文检索的地方志达到4000多种,并且每年以500至600种的扩充速度在进行数字化。

7、清代史料

数据所需容量:

12GB

收书数量:

共计112种

共包含《清实录》、《五朝会典》、《大清缙绅全书》、《大清辅政要览全书》、《大清中枢备览》、《皇帝御批》等珍贵学术史料。

⏹《清实录》

涵括清代官修太祖至德宗的十一朝实录,以及后世补纂的宣统政纪,是中国历代官修的编年体史料长编。

共计4433卷。

其中太祖实录10卷,太宗实录65卷,世祖实录144卷,圣祖实录300卷,世宗实录159卷,仁宗实录374卷,宣宗实录476卷,文宗实录356卷,穆宗实录374卷,德宗实录597卷,宣统政纪70卷。

由于是原始资料,对于研究当时的人文史料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实录最早见于南朝梁周兴嗣所撰梁皇帝实录。

自唐以后,每一帝崩,继嗣者必敕史臣撰修其实录,沿为定制。

至清末光绪朝,历代所修实录已达116部,可惜的是多数均已亡佚,完整保存至今的仅明清二代实录。

⏹《清代五朝會典》

会典是记载封建朝廷的行政法规和一些事例的法典。

《清代五朝会典》收录了康煕雍正・乾隆・嘉庆・光绪这五个朝代的会典。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首次下诏,仿照《大明会典》制定《大清会典》,历经六年,完成《康熙会典》162卷。

此后,又陆续编成《雍正会典》250卷、《乾隆会典》100卷、《嘉庆会典》80卷、《光绪会典》100卷。

这五部《会典》统称《大清会典》,也称“五朝会典”。

其内容结构是按照国家机构的设置、各级官吏的职掌及行政活动的准则等进行汇编的。

其中康、雍两代采取以官统事、会典与则例合编的体例,康熙、嘉庆、光绪三代,由于则例不断增多,改为会典与则例分编的形式,另有《乾隆会典则例》180卷、《嘉庆会典事例》920卷、《光绪会典则例》1220卷。

《大清会典》继承《唐六典》与《大明会典》的传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清朝行政法律制度的丰富内容。

⏹《大清缙绅全书》、《大清辅政要览全书》

《大清缙绅全书》详细记载清朝中后期从京畿到地方各省、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的官职任选情况,可了解清代的官职设置和官员构成。

《大清中枢备览》则收录武职官员名册。

中枢是兵部的别称,因武职官员由兵部铨选。

8、六府文藏

数据所需容量:

150GB

收书数量:

7717种。

持续增加中

《六府文藏》是一个超大型的古籍全文书籍检索库。

其名称源自《四库全书》。

四库是四个仓库的意思,六府也是六个仓库的意思。

我们在四库的基础上又加了两个仓库,所以叫六府。

其六府分类即为经、史、子、集、丛和金石。

《六府文藏》是雕龙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日台古籍方面的专家连手打造,因此在选书和收书上精心挑选。

特别是日本的各大图书馆、大学保存着非常多的中国的古籍珍本和孤本,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东洋文库、静嘉堂文库、大阪大学的怀仁堂等,这些都是古籍数字化的处女地。

六府文藏的很多版本都是出自于此。

填补了奇缺版本的空缺。

9、古今图书集成

数据所需容量:

13GB

收书数量:

六汇编、32典、1万卷

《古今图书集成》为我国最大的类书,也是我国古文献的百科全书,初稿于清朝康熙四十五年完成,雍正三年定稿,搜集了上古到明清初「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伦理、教育科学、等资料。

全书分为:

八百册、一万卷、五十多万页、一亿七千多万字,内容分为:

六大「汇编」、三十二「典」、六一一七「部」。

数据重新整理编排为25,151卷,全文依照原件式样输入,为利于阅读,每一卷的目录重新拆解、编排以阶梯式结构呈现并对应全文,整部类书中共有35,784个特殊文字,以Unicode或小图示表达,另外增加收录了考证及续编初稿等数据;整部类书内容极为完整且层次分明易于阅读。

10、日本古典书籍库

数据所需容量:

6GB

收书数量:

618种。

持续增加中

日本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息息相关,日本大文人夏目漱石也是著名的汉文学家,所以日本文学的点点滴滴无所不在地包含着汉文学。

《日本古典书籍库》主要是由《六国史》、《本朝文粹注释》、《倭名类聚钞》、《新撰字镜》、《国史大系》、《国史大系续》、《赖山阳全书》和《日本汉诗》组成。

其中日本最古的史书《六国史》就是模拟史记,汉书来写的。

所以把日本古籍数字化对衬托中国古籍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本朝文粹注释》又是模仿中国《文选》格式的诗歌文集,数字化日本古籍对研究日本文化根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倭名类聚抄》、《新撰字镜》,这类资料在国内极其稀见,然而对于古汉语、古文献、古代史等领域的研究却十分重要。

所以可以说《日本古典书籍库》即增添了日本古籍数字化的光彩,也弥补了国内这方面资料的空缺。

引图出处:

「日本古典书籍库」《本朝文粹注释》注释上卷第一

11、敦煌史料

数据所需容量:

2GB

收书数量:

2952种。

持续增加中

敦煌史料是1900年发现于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莫高窟17号洞窟的秘藏经室。

数万件手写卷轴和刻印典籍以及绘画、雕塑等等的发现迅速地推进了中国和中亚地区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语言、文学、科技、艺术和风俗等各学科的研究,填补了一些迷失以久的学术环节。

具有保存文献数据及提供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

敦煌史料中除了汉文文献外,还有大量的其他民族文字的文献写本。

而少数民族文献中藏文文献的数量最多,内容也十分丰富。

种类包含有佛教经典、历史著作、契约文书、政事文书、法律条文、占卜、传说故事等文献。

如果没有敦煌文献的发现,许多例如吐蕃王朝的历史及其文化,将是一个难解之谜。

大部分敦煌史料被伯希和(PaulPelliott)、斯坦因(MarcAurelStein)等人运往海外,分藏于法国、英国等国,也是敦煌文献中的精华,最有研究价值。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属于伯希和藏品。

雕龙敦煌史料主要广搜俄藏、英藏、法藏、国家图书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博物馆藏、敦煌研究所藏、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等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所藏的文献。

除保存大量敦煌史料,更为敦煌学研究之珍贵史料,具有保存文献资料及提供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

引图出处:

【敦煌史料】英藏《失名道经》S.1057

12、雕龙续修四库全书

数据所需容量:

90GB

收书数量:

5442种

《续修四库全书》作为我国迄今为止最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的续编,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批准的国家重点出版工程。

这是继18世纪清朝编修《四库全书》后,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古典文献进行大规模的清理与汇集。

《续修四库全书》沿袭《四库全书》体例,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用绿、红、蓝、赭四色装饰封面,16开本、精装1800册,分经部260册,史部670册,子部370册,集部500册。

它与《四库全书》配套,构筑起一座中华基本典籍的大型书库,中国古代即1911年以前的重要典籍,可大致荟萃于此。

《续修四库全书》总共收书5213种,比《四库全书》增加51%。

在编纂、出版过程中,曾向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82家藏书单位商借底本,每种入选图书,均选取最佳版本影印,其中大量的宋元刻本、名家稿本,为四库馆臣所未见。

《续修四库全书》的收录范围包括,对《四库全书》成书前传世图书的补选,《四库全书》成书后著述的续选。

补选之书主要包括:

✓《四库全书》遗漏、摒弃、禁毁,或列入“存目”而确有学术价值的图书;《四库全书》已收而版本残劣,有善本足可替代的书籍;

✓四库馆臣对戏曲、小说持鄙视态度而未予收入的书籍。

✓续选之书主要包括:

✓清代中期的纪晓岚、戴震、翁方纲、彭元瑞、任大椿、孙希旦、王念孙、阮元等为代表的“干嘉学派”著作,

✓清代后期的魏源、龚自珍直至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为代表的“新学”著作。

✓从海外访回而合于本书选录条件的古籍,以及新出土的整理成编的竹简帛书也酌予选收。

13、雕龙四库全书(文渊阁版)

数据所需容量:

60GB

收书数量:

3540种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大规模图书总汇,其收书规模之大,涵盖范围之广,编辑时间之久,一时无两。

同时,也是现今中国保存最完整、抄写最统一、内容最浩大的一套百科丛书。

它有系统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分门别类汇集起来。

《四库全书》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历代典籍,加以整理和重抄,共收录图书3,500多种,约8亿字,36,000余册,其中除了众多为人熟悉的经典著作外,还包括很多鲜为人知的著作。

比如包括很多为人熟识的经典著作,如:

《论语》《春秋》《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本草纲目》《陶渊明集》《文心雕龙》等等

《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四十四类、七十属。

内容涵盖甚广,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医学、天文、地理、艺术、文学、科技、农业、术数等,是研究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瑰宝。

14、雕龙—医家库

中医典籍可分为医经、医论、本草、医方、医案、医话等古籍著作。

雕龙医家库收书,以雕龙全库为主体,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列的1949年以前出版的近14000种目录做书名及版本比对,去除重复或收藏状况不佳的复印件,并加入日本、高丽等珍稀善本,以500种为一个出版单位分阶段出版,目前可以现货提供1-2辑,共一千种收书。

雕龙古籍全文数据库综述

雕龙收录古籍文献总约20000多种,近60亿字。

目前正以每年增加5000种文献、10亿字的速度继续扩充。

未来两年内,收入文献将达到30000种、70亿字,成为全球第一的超大型的中国古籍全文检索数据库。

由于全文数据库可根据客户需求随时增添或删减文献,更能适应客户所需,故受到越来越多的古籍及近代史研究者和图书馆的青睐。

正是由于雕龙古籍平台的易用性、灵活性,以及符合数据库发展潮流的跨库式检索技术,使得更多的分布在民间的珍惜古籍收藏品得以将其以标准化的方式,便捷的加入到雕龙平台中,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古籍应用研究平台。

(三)产品特性汇总

雕龙数据库特性表

编号

特性

雕龙古籍全库

说明

1

收录内容涵盖朝代

先秦~民国

2

文档数量

56亿字

3

文献收录组合方式

根据文献特性区分类别

4

支持OS环境

阅读器、WEB版、MAC版

5

检索系统特色

正文/注文分开检索、四字节查询、分类检索、全文检索、版本对照、图像缩放、标点批注、下载打印等

雕龙是一个统一的检索平台,用户完全可以按需求定制内容,实现平台的统一检索。

极大促进高效率的研究。

6

定制化服务

可依客户需求,针对专业科目做到最小单位为"一本书"的拆分

例如:

医药、术数、金石类…

7

馆藏古籍资源合作

用户可以将馆藏的特色古籍资源按标准进行数字化后发布在雕龙的平台上,并实现与已订购资源的统一检索

三、

数据库报价(镜像版)

雕龙古籍库收录简表和价格

客户端服务器收费制

编号

分库名称

收书数量

卷数

档案(GB)

买断定价

并发用户数

1

正统道藏

1513种

5878卷

6

70000

无并发限制

2

道藏辑要

299种

2553卷

6

35000

3

永乐大典

813种

813卷

2.2

55000

4

四部丛刊

472种

13685卷

12

100000

5

续四部丛刊(四部备要)

364种

15449卷

12

90000

6

中国地方志(第一辑)

2194种

52965卷

60

650000

中国地方志(第二辑)

1933种

37221卷

60

550000

7

清代史料-五朝会典

11种

3468卷

7

80000

清代史料-清实录

16种

4511卷

80000

清代史料-缙绅全书系列

85种

2400余卷

160000

8

六府文藏

7717种

149576卷

150

800000

9

古今图书集成

六大汇编

50

90000

10

日本古典书籍

39种

1998卷

8 

57000

日本古典书籍-汉诗类

549种

4396卷

180000

日本古典书籍-古事类苑

30种

1006卷

85000

11

敦煌史料-英国馆藏

1196

1196

4 

270000

敦煌史料-法国馆藏

1355

1358

300000

敦煌史料-俄国馆藏、北大等及其他馆藏

401

401

85000

12

雕龙续修四库全书

5443种

103868卷

90

550000

13

雕龙四库全书

3540种

91939

60

320000

14

雕龙-医家库

1000种

120

385000

方案说明:

1、此报价方案为雕龙数据库的镜像版价格,用户可自由选择订购其中任意子库。

2、免费提供镜像版安装及后期技术支持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