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测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62670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应性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适应性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适应性测试.docx

《适应性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应性测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适应性测试.docx

适应性测试

2016年适应性测试

语文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的思想、见解、学识,可以从两个源泉中得来:

一、从过去学者的遗籍;二,从社会、人生与自然的直接观察。

第一种思想的源泉叫做‘读书’,第二种思想的源泉叫做“自动的研究”,或“自动的思想”。

这两种思想源泉孰优孰劣?

读书,是把古人的思想重复思想一遍。

这中间有几种好处:

一、脑力经济:

前人由无数直接经验和研究得来的有价值的思想,我们可以不费许多脑力就得着了;二、时间经济:

前人用毕生的时间得着的新发现,像开普勒定律,我们可以在一小时的时间内就领会了,所以读书确有很大的价值。

但读书最大的危险,就是我们读书读久了,安于读书,习于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渐渐的把自己“自动研究”、“自动思想”的能力消灭了。

这一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得极透彻。

叔本华说:

读书是拿他人的头脑,代替自己的思想。

读书读久了,我们的头脑中充满了许多外来的思想,这种外来的思想纷呈堆积,东一块,西一块,好像一堆乱石;不比那由我们自己心中亲切体验发展出来的思想,可以自成一个有生气的、有机体的系统。

我们常常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以读书为唯一的思索的时间,离了书本,就茫然不能思索,得了书本,就犹鱼得水,这种脑筋,至多不过是一个没有条理的藏书楼。

我们要晓得古人留下来的书籍,好比是他在一片沙岸上行走时留下来的足印。

我们虽可以从他这足印中看出他所行走的道路与方向,但却不能知道他在道路所看见的是些什么景物,所发生的是些什么感想;我们果真要了解这书籍中的话,获得这些书籍的益,还是要自己按着这书籍所指示的道路,亲自去行走一番,直接的看这路上有些什么景物,能发生些什么感想。

所以叔本华并不是绝对的反对读书——他自己读书之多,在欧洲学者中要算是少见——不过他极力鼓吹自动的观察,自动地思想。

他说书籍中的知识,譬如武士的盾甲,一个强有力的武士,运用沉重的盾甲,可以自卫,可以攻战;一个能力薄弱的武士担负了一身沉重的盾甲,反而不能行动了。

所以天才能多读书而不为书籍学问所拖累;普通人多读了书,只牢记了些书本中的死知识,不能运用,不能理解,反而对社会、人生、自然失去了亲切的了解,

以上我引了叔本华书本中的几句死话。

他这话对不对,还要我们亲自去看。

不过人家要问我:

我们怎样去自动地研究,自动地思想呢?

我必答道,自主的研究就是走到大自然中,自主地观察,自主地归纳。

从中得来的思想,才是创造的思想,才是真实的学问,才是亲切的知识。

这是一切学术进步的途径。

这个途径不唯近代大科学家如是,就是古代天才的思想家也是如此。

就看东周时的庄子,我们从他的书中。

可以知道他每天并不是坐在家里死读书,他是常常走到自然中观察一切,思想一切,到处可以触动他的灵机,发挥他的妙想。

他是中国学术史上最与自然接近的人,最富于自动地观察的人。

也是个最富于创造的思想的人。

我们模仿他的学者人格,再具有精密的科学方法。

向着大自然间,做自动地研究,恐怕这神秘万方的自然,也要悄悄的告诉我们几件未曾公开的秘密呢!

(选自宗白华《读书与自动的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安于读书,读得越多,接受外来的思想越多,就会把自己“自主研究”“自主思想”的能力消灭了。

B、要从前人的书籍中获益,正确的方法是按照书籍指示的道路亲自走一遍,而不是仅从书籍中了解他所行走的道路与方向。

C、如果我们以读书为唯一的思索的时间,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那我们的脑筋至多是一个没有条理的藏书楼,是没有用的。

D、天才读书多,仍能正确理解运用书本知识,也能保持自主的观察与思想,这是普通人无法达到的地方。

2、下列各项中,其含义不符合原文叔本华的读书观点的一项是

A、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字面,另一只眼睛看到字面之外。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C、读书并不能让我们借助别人的思想和知识,构建起自己的思想知识体系。

D、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智慧,长精神;不善吃者吃出病,添烦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本华读书很多,却认为读书读久了容易使思想不能成为有生气的、有机体的系统,不过他还是承认读书是有用的。

B、在作者看来,叔本华关于读书的观点是“书本中有几句死话”,这表明作者经过认真思考后并不认可叔本华的观点。

C、我们若像庄子那样亲近自然,自主观察,富于创造思想,再具有精密的科学方法做自主的研究,应该能揭示更多自然的奥秘。

D、如果读者没有自主的思想,不能自主研究,那么本文作者关于读书的观点也是“书本中的几句死话”。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辛次膺,莱州人。

俊慧力学,日诵千言。

甫冠,登政和二年进士第,值山东乱,举室南渡。

属闽寇陷建州,宰相吕颐浩以次膺宰浦城,遏贼冲。

比至,寇党已焚其邑。

于是披荆棘,坐瓦砾中,安辑吏民,号令不烦,邑民便之。

数月,韩世忠破贼,复建州,除审计司。

余党范黑龙破邻邑,闽帅张守檄次膺,俟贼平而后行。

乃募乡兵习强弩,贼至,与之夹水而阵,矢齐发,贼奔溃,生致首领五人,余悉宥之。

擢右正言。

韩世忠男直秘阁,次膺奏曰:

“攻城野战,世忠功也,其子何与?

幸门一启,援例者众。

”上信纳。

时秦桧在政府,为其妻兄王仲薿叙两官。

次膺劾仲薿奴事朱勔,投拜金酋,罪在不赦。

章留中。

求去,除湖南提刑。

先是,贼龙渊、李朝拥众数万,据衡之茶陵,桧匿不奏,乃以见阙处次膺。

既抵长沙,贼势方张,戍将抽回,始悟桧欲陷之。

即单车趋茶陵,擒贼骁将戮之,募贼党毛义等,赍榜谕以朝廷抽回戍将,务欲招安,宜亟降,待以不死。

龙渊、李朝相继降,仍请料精锐,可得禁旅万余。

次鹰笑曰:

“是皆吾民,正当弃兵甲,持锄櫌,趣令复业。

金好成,赦书至衡阳,次膺极陈其诈。

书奏,不报。

金陷三京。

次膺罢。

秦桧以其负重名,欲先移书,当稍收用,次膺笑而不答。

桧死,起知婺州,孝宗即位,手诏趣召。

隆兴改元三月,同知枢密院事。

符离之师,捷奏日闻,次膺手疏千言,乞持重。

未几,军果溃。

及见,上颜色不乐,奏言:

“师溃而归,此上天大儆戒于陛下。

”上叹其先见。

次膺孝友清介立朝謇谔仕宦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为政贵清静先德化所至人称其不烦。

(节选自《宋史·辛次膺传》)

4、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次膺孝友/清介立朝/謇谔仕宦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为政贵清静/先德化所至/人称其不烦。

B、次膺孝友/清介立朝/謇谔仕宦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为政贵清静/先德化/所至人称其不烦。

C、次膺孝友清介/立朝謇谔/仕宦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为政贵清静/先德化所至/人称其不烦。

D、次膺孝友清介/立朝謇谔/仕宦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为政贵清静/先德化/所至人称其不烦。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是指古代男子到十八岁举行加冠礼,表示男子已经成人。

B、檄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C、招安是指古代的统治者劝诱反叛者投降归顺。

D、隆兴是宋孝宗在位时用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次膺勤政实干,临乱不慌。

他在贼寇毁城之后,坐在废墟中发布号令,妥善安抚官吏和百姓。

B、辛次膺畏权贵,刚正直言。

他上奏反对韩世忠的儿子无功居要职,弹劾奏桧利用职权为其妻兄加官、投拜金贼等行径。

C、辛次膺额有勇有谋,刚柔并济。

秦桧企图借贼寇之手除掉辛次膺,辛次膺单车直入茶陵,擒拿贼寇将领,顺利招安贼寇。

D、辛次膺知已知彼,颇有预见。

他曾指出金请求议和有阴谋,并在战场捷报频传时告诫宋军谨慎,否则易败,后来事情都如他所料。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分)

⑴贼奔溃,生致首领五人,余悉宥之。

(5分)

 

⑵是皆吾民,正当弃兵甲,持锄櫌,趣令复业。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

山坡羊·西湖杂咏薛昂夫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①面。

叩逋仙②,访坡仙③,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注释】①生绡:

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

可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

②逋仙:

指北宋诗人林逋,他曾隐居西湖,赏梅养鹤。

③坡仙:

指北宋文学家苏轼,他任杭州刺史时在西湖筑堤。

8、这首元曲写到的“西湖好处”有哪些?

(5分)

 

9、同是表达游湖之感,元曲中的“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进取或咀丧的句子是“,”。

⑵李白《蜀道难》表明蜀国长久以来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⑶陆游《游山西村》表面农家热情好客的诗句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张岱年:

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求真之志李存山

张岱年1909年出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

1995年,86岁高龄的张岱年忆起一生中几个难忘的“第一次”时说:

“最有意义的第一次是1945年8月15日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这是平生感到最大快乐的第一次。

张岱年在《八十自述》中说:

“我少年时期,对于民族危机感受极深,痛感国耻的严重,于是萌发了爱国之心,唤起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深知救国必须有知,于是确立了求真之志,培育了追求真理的热诚。

自审没有从事政治活动的才能,于是走上了学术救国的道路。

上世纪30年代,张岱年发表多篇哲学论文。

1933年,他在《大公报》上发表《论外界的实在》,用经验证明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来论证“新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外界的客观实在性。

此文发表时,编者特附有按语:

“切望平津读者不可因敌迫城下,心神不宁,遂尔忽之。

同时更宜信:

有作出这等文字的青年的民族,并不是容易灭亡的。

”当时,日本的铁蹄已迫近平津城下。

1935年,《国闻周报》分两期连载张岱年的《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

他在文中说:

“中国民族现值生死存亡之机,应付此种危难,必要有一种勇猛宏毅能应付危机的哲学。

”“惟有赖文化之再生,然后中华民族才能复兴。

”“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则民族再兴只是空谈。

”张岱年厚重的历史使命感跃然纸上。

1937年7月29日,日军入侵北平。

清华师生纷纷离校,张岱年与学校失去联系,未能随校南行,滞留北平。

虽然时局动荡,生活艰辛,但张岱年和滞留北平的一些学者抱定一个信念:

不与敌伪合作,不到伪北大和伪师大去教书。

张岱年后来回忆:

“我当时想,今日固然是国家艰难之秋,实亦民族中兴之机,个人不应颓唐丧气,因此勤力攻读,专心撰述,以期有补于来日。

”他为什么怀有如此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胜利信念?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自强不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切的理解。

上世纪80年代,本人曾听张岱年讲过,当时也有少数文化人投入敌伪政权,成了汉奸。

他们之所以丧失民族气节,误以为中华民族会亡,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太肤浅”。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张岱年认为这是日本正在加速自取灭亡,中国抗战胜利在望。

于是,他动笔撰写其在哲学理论上的专著。

此专著原计划写“方法论”“知论”“天论”和“人论”四部分,意在“穷究天人之故,畅发体用之蕴,以继往哲,以开新风”,但到抗战胜利,终因“乱世治学”“生事颇窘”,仅写成《哲学思惟论》《事理论》《知实论》和《品德论》四部论稿,后又以《天人简论》来简述其历年致思的哲学要旨。

上世纪80年代,张岱年公开出版这五部论稿时,有学者仿照冯友兰在抗战时期写的《贞元六书》,提议将此书称为《天人五论》。

1942年,张岱年会晤私立中国大学校长何其巩。

何其巩得知张岱年著有《中国哲学大纲》,恐他在战乱中遗失,建议其到中国大学讲课,借此将《大纲》印为讲义。

张岱年欣然同意,《大纲》作为讲义第一次排印。

此书历经坎坷,先后以“宇同”和“张岱年”的署名公开出版。

后又多次重版,至今仍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代表性著作。

最近,张岱年家人在其遗物中发现他在抗战时期写的几篇诗稿。

其中大多是旧体诗,但也有一首新诗。

诗中说:

“东南起太平洋之滨,西北越昆仑山之巅,吾族经营此大地,已逾五千年……然而我们的疆土与文明不容许任何侵犯,我们誓以神圣的血液为之作干城。

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照耀一切的巨星。

”一位哲学家在抗战的艰难岁月中写出这样的诗句,可想而知,他抱定必胜的信念。

因而,当他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必定欢欣鼓舞,以至成为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中学时期,张岱年就立下了学术救国之志,深入研究古代哲学典籍。

大学期间,在张崧年的指导下,他大量研读英国哲学家罗素、摩尔、怀特海的哲学著作,分析哲学的方法和理论成为张岱年的方法和思想的重要来源;同时,张岱年阅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以及其他的唯物主义哲学的译著,认识到“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当代最有价值的学说”。

(选自杜小安《张岱年的文化综合创新论及其评价》)

②张岱年先生是20世纪中国好学深思、最有远见的哲学家之一。

他在青年时代就确信辩证唯物论是“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始终牢牢把握这一时代精神的精华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它与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哲学研究、文化研究、国学研究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发展。

(选自方克立《张岱年先生的“兼和”思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日本侵华期间,张岱年还能两耳不闻窗外事,潜心哲学研究,因为他坚信知识能改变国家命运,学术能拯救危难中的中国。

B、张岱年在哲学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跟他学生时代对中外哲学典籍的深入研究、名师的指导、好学深思的品性有关。

C、“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则民族再兴只是空谈”,张岱年这话表明唯有创造新哲学我们民族才有振兴的希望。

D、何其巩建议张岱年到中国大学讲课,借此将《中国哲学大纲》印为讲义,以防此书稿在战乱中遗失,可见其爱才之心及书稿的价值。

E、把对哲学理论、中国哲学史和文化问题的研究同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是张岱年哲学研究的特点,因而他被誉为最有远见的哲学家之一。

(2)张岱年在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时,感到了平生最大的快乐,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分析。

(6分)

(3)张岱年认为“救国必须有知”,他是何如践行这一主张的?

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

(4)真实性是传记的生命,本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请结合材料分析。

(8分)

第Ⅱ卷

五、语言文学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见到落水者在苦苦挣扎时,有人担心做好事反被讹诈,出于而袖手旁观,也有人挺身而出,出手相救。

②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社会风气舆论有重要影响,作为公众人物,更加应该,以身作则,奉公守法。

③气候变化无国界,面对全球性气候危机,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自解决气候问题,同样,也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在这场危机中。

A、洁身自好独善其身明哲保身B、明哲保身洁身自好独善其身

C、洁身自好明哲保身独善其身D、明哲保身独善其身洁身自好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前,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表示,中国足协自第一次会员大会以来,足球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B、遵循市场化、法制化理念,新一届政府加快推进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三张清单”,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C、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斯托鲁克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大脑,研究人在睡眠时大脑清理废物的复杂过程。

D、珠海市斗门区南门村被誉为幸福村,幸福村居的创建是珠海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语言是通过口、耳交际的,本质是通过声音来实现交际过程的。

声音一发即逝,距离太远听不见,过去的话也听不见,交际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如果仅有语言,人类已有的经验很难完整地保留和传递。

人类大脑这个“加工厂”的材料来源也只能限于个人直接经验和口耳相传的间接经验。

这样一来,因信息量有限,。

因此,仅有语言的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就会存在诸多不便。

A、大脑的能力完全不能发挥,大脑的进化过程渐渐停止。

B、大脑的能力无法充分发挥,大脑进化过程也会放缓。

C、大脑的能力无法充分发挥,大脑进化过程被迫停止。

D、大脑无能力充分发挥,进化过程也被放缓。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在中国历史上,①;火的发明使用,②,从此茹毛饮血的时代成为历史;农业的出现,人们由采集变为栽培植物,有目的地生产出自己的食物;面食的输入,使中国饮食文化由“粒食文化”进入“粉食文化”,美洲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等)的传入,增加了粮食的种类,③;第五次的饮食变革,则是食物生产和制作的工业化、标准化。

17、下面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微标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

一位先生上前说:

我可以给你们一份工作。

流浪汉拒绝了。

于是,这位先生也举了一块牌子,站在他们身后,牌子上面写着:

“我给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但他们拒绝了。

流浪汉很尴尬,想要换个地方,这位先生又跟了过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年适应性测试

参考答案

1、A.如果我们安于读书,读得越多,接受外来的思想越多,就会把自己“自主研究”“自我思想”的能力消灭了。

【原文是“渐渐的把自己“自动研究”、“自动思想”的能力消灭了”,此处过于绝对化】

2、C.读书并不能让我们借助别人的思想和知识,构建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体系。

【原文意思是若“以读书为唯一的思索的时间”,则会成为“一个没有条理的藏书楼”。

叔本华教我们活学活用,知行合一,学思交替,并不是彻底否定读书对构建自身思想体系的启迪价值】

3、B在作者着来,叔本华关于读书的观点是“书本中的几句死话”,这表明作者经过认真思考后并不认可叔本华的观点。

【“并不认可叔本华的观点”错误,无中生有】

4、D(3分)次膺孝友清介,立朝謇谔。

仕宦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

为政贵清静,先德化,所至人称其不烦。

5、A弱冠是指古代男子到十八岁举行加冠礼,表示男子己经成人。

【男子20岁称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6、B辛次膺不畏权贵,刚正直言。

他上奏反对韩世忠的儿子无功居要职,弹勃秦桧利用职权为其妻兄加官、投拜金贼等行径。

【投拜金贼的行为是仲薿干的,不是秦桧。

7.(10分)

(1)(5分)贼寇逃跑溃散,(辛次膺)活捉贼寇头子五人,(对于)其余的贼寇,全都宽恕了他们。

译出大意给2分;“生致”“悉”“宥”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这都是我们的百姓,正应该放弃兵器(和铠甲),拿起锄头和耰,赶快让(他们)恢复原来的职业。

(译出大意给2分;“是”“兵甲”“趣”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附文言文译文】

辛次膺,莱州人。

俊慧【相貌英俊,头脑聪慧】力学【勤力治学】,日诵千言【每天诵读数千字的文章】。

甫冠【刚满二十岁】,登政和二年进士第。

值【正值】山东乱【战乱,动乱。

《桃花源记》: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举室【举家】南渡【度过黄河向南方逃亡】。

属闽寇【强盗,盗匪,这是站在官方角度对起义农民的蔑称】范汝为【南宋初福建农民起义领袖】陷【攻陷】建州,宰相吕颐浩以【任用】次膺宰【主政】浦城,遏【遏制,抵挡】贼冲【本字是“衝”,侵袭,侵犯】。

比至,寇党【起义军同党】熊志宁已焚其邑。

于是披【揭开,拨开,分开】荆棘,坐瓦砾中,安辑【安抚】吏民,料【统计】丁壮【的数量】,治【修理】器械,厄【同“扼”,扼守】险阻【关隘、险要的路口】,号令不烦【不厌其烦地发号施令,指挥作战】,邑民便【本义是“有利于”,这里翻译成“配合”】之。

数月,韩世忠【军事才华和岳飞不相上下的两宋名臣】破【打败】贼,复建州,除审计司。

余党范黑龙破【攻陷】邻邑,闽帅张守檄【古代官府用来晓谕、声讨、征召等的公文,这里作动词,发檄文】次膺,俟【等到】贼平【被平定】而后行。

乃募乡兵习强弩,贼至,与之夹水而阵【隔水列阵,夹,本义是“辅佐,辅助”,这里是临、依仗】,矢齐发【万箭齐发】,贼奔溃,生致【生擒】首领五人,余悉宥【宽容,饶恕,这里指释放】之。

擢右正言。

韩世忠男【长子】直秘阁【简称直秘,以京朝官充任,掌秘阁事务】,次膺奏曰:

“攻城野战,世忠功也,其子何与【他儿子干嘛了?

与,参加,参与】?

石渠、东观,图书府也,武功何与?

幸【幸(倖),僥倖】门一启【这个后门一开】,援例【拿这个做例子,指效法】者众。

”上信纳【相信采纳】。

时秦桧在政府,为其妻兄王仲薿(nǐ)叙【按次序排列】两官【提升两个官阶】。

次膺劾【弹劾】仲薿奴事【给……当奴才】朱勔(miǎn)【宋徽宗的宠臣,北宋六贼之一】,投拜金酋,罪在不赦。

章留中【奏章留下待审】。

求去【请求离职出京】,除湖南提刑。

先是【在此之前】,湖南贼龙渊、李朝拥众数万,据衡之茶陵,桧匿【掩藏,扣押】不奏,乃以见阙【缺少主管官员】(为由)处【处置,命令】次膺(上任)。

(次膺)既抵长沙,贼势方张【正当扩张】,(然)戍将【戍守该地的将领】抽回【被抽调回朝】,始悟【方才醒悟】桧欲陷【陷害】之。

即单车【轻车简从】趋【赶赴】茶陵,擒贼骁将戮之,募贼党毛义、龙麟等,赍【携带】榜【告示,公布的名单】谕以朝廷抽回戍将,务欲招安,宜【应当】亟降【赶紧投降】,待(之)以不死【状语后置:

(朝廷)以不死待之,用免死对待你们】。

龙渊、李朝相继降,仍【承袭,沿袭,接收】请【召见,邀请】料【统计】精锐【原叛军精锐部队】,可得禁旅【禁军】万余。

次鹰笑曰:

“是【这些】皆吾民【我们的子民】,正【adv,恰好,正好。

《孔雀东南飞》: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当弃兵甲,持锄耰【农具名,一说锄柄】,趣【通“催促,督促”】令复业【恢复农业生产】。

金好【想要】成【讲和,和解】,赦书【颁布赦令的文告】至衡阳,次膺极陈【极力陈言,痛陈】其诈,书奏,不报【不被采纳】。

金陷三京。

次膺罢【被罢免】,秦桧以【认为】其【指次膺这种陈述】负重名【负重大责任】,欲先移书【发布公告】,当稍收用【应当以后再起用】,次膺笑而不答。

桧死,起知婺州,孝宗即位,手诏【亲手下诏】趣召【赶赴朝廷,“趣”通“趋”,趋向,奔赴】。

隆兴改元三月,同知枢密院事。

符离之师【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1163年,符离之战后宋丧失再战之力,遂被迫议和,是谓隆兴和议。

】,捷奏日闻,次膺手疏千言,乞持重【行事谨慎稳重,不轻浮】。

未几,军果溃。

及见,上颜色不乐,奏言:

“师溃而归,此上天大儆【使人警醒,不犯过错】戒【告诫】于陛下。

”上叹其先见【有先见之明】。

次膺孝【孝顺】友【友爱】清【清明,清廉】介【耿介,耿直】,立朝【立朝为官】謇谔【jiǎn’è,正直敢言】。

仕宦【官场生涯】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

为政【从政】贵清静【贵在清静无为】,先德化【以道德教化为先】,所至人称其不烦【繁琐】。

8.(5分)

①有美丽的自然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