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81006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可研报告.docx

幼儿园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1。

1项目概况

1。

1。

1项目名称:

**市**幼儿园建设项目

1.1。

2建设单位:

**市**幼儿园

1.1。

3法人代表:

张**

1。

1.4建设规模:

建筑面积5020平方米

1。

1。

5建设地点:

**市建设路中段路北

1。

1.6建筑年限:

50年

1.1。

7总投资:

958.8万元

1.1.8建设工期:

12月

1.1。

9编制单位:

**市工程咨询公司

资格证书工咨1030121007

1.2建设单位概况

**市**幼儿园是经**市教育委员局[2008]8号文批复成立民办教育机构,办学类型为学前教育.单位管理制度完善,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资金力量雄厚,对建设本项目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1.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范围

1。

3.1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

(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意见》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

(6)《幼儿园安全健康保障体系建设与考核评估达标实施手册》

(7)《幼儿园设计标准》

(8)《城市幼儿园园舍面积定额分项参考指标》

(9)《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10)《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11)有关抗震、采光、节能、供热等规范及技术标准.

(12)实地考察所得资料和数据,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1。

3。

2编制的范围

根据我国有关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的要求,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对以下范围的内容进行研究:

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②项目建设规模的确定

③建设条件是否具备

④工程技术方案

⑤安全卫生

⑥环境保护

⑦组织机构及定员分析

⑧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⑨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⑩社会效益分析

1.4研究结论

1.4。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前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大中城市已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为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了受教育机会;学前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获得健康发展的基础素质,是要把学前儿童培养成为具有主体性和完整人格的人.因此,必须提供全面的刺激,使教育的影响形成合力。

加强管理,保证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学前教师素质加强领导,保证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1.4。

2建设内容及规模

幼儿园的园舍建筑由活动及辅助用房、办公及辅助用房以及生活用房三部分组成.全园共计30个班,幼儿园设计大中小各10个班,每班设计30人。

总建筑面积5020平方米,其中幼儿宿舍2010平方米,活动室2010平方米,幼儿餐厅500平方米,办公500平方米。

1.4。

3建设条件

该工程位于**市建设路中段路北,项目建设所需水、电引接方便,气象、地质及水文等自然条件适应项目建设.建设地点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可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

1.4。

4组织定员

由**市**幼儿园组织协调、资金筹备、施工管理等工程的进展工作,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等工作。

幼儿园工作人员从社会招聘,能满足教学需求.

1。

4.5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958。

8万元,资金来源:

建设单位自筹。

1。

4.6建设工期

初步建设期限定为12月。

1.4.7结论及建议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土地政策,满足基本需求,本项目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较为良好。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1。

4.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属社会公益事业,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容纳幼儿人数

幼儿30个班900人

建筑面积

M2

5020

 

建筑占地面积

M2

2000

 

幼儿园占地

M2

5670

 

项目定员

90

 

建设期

12

 

建筑年限

50

 

建设投资

万元

958。

8

 

资金筹措

万元

958.8

单位自筹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大中城市已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为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了受教育机会;学前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获得健康发展的基础素质,是要把学前儿童培养成为具有主体性和完整人格的人.因此,必须提供全面的刺激,使教育的影响形成合力。

加强管理,保证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学前教师素质加强领导,保证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

中国的孩子因为多是独生子女而备受家庭的呵护、社会的关注;但是我国的学前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全国学前园数、在园学前数、学前入园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在很多人看来,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相比,0—6岁的教育,更专业地说是学前教育,似乎不是很重要。

可国内外科学研究成果表明,0—6岁正是个体各方面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时期。

国外有研究认为,对学前教育每投入1美元,日后能够获得7。

16美元的收益。

一些欧美国家对学前教育相当重视,美国、澳大利亚等都颁布了相应法律。

《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将发展学前教育列在国家教育目标的首位,明确规定“所有美国儿童都要有良好的学前准备”。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依靠社会多方面力量,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近年来,尽管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取得很大进展的形势下,学前教育事业却出现了严重滑坡与国外相比,国内学前教育状况却不乐观。

据统计,全国学前园数、在园学前数,特别是学前入园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学前园数从1995年的180438所降至2006年的111706所,减少了38.1%;在园学前数从2711.2万人降至2021。

8万人,减少了25。

4%;特别是3_6岁学前入园率从41%降至34%。

为此,许多从事学前教育的人士大声疾呼:

尽快制定“学前教育法”,保障学前教育顺利发展.在学前教育法制进程中算是漫出了一步。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一环,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当前国际激烈竞争、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国家教育基础的学前教育理应受到格外重视,而很好的建设学前教育法律制度将有力地保证和促进学前教育更好地发展。

学前教育被列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充分肯定了学前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第一环的基础地位;在“十一五”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到目前为止,教育领域的法律框架已基本建立,《民办教育促进法》也即将提交审议,各个方面有条件集中力量制定学前教育法,可资借鉴的经验也已比较丰富。

教育部颁布《学前园管理条例》已有12年,广州、青岛、北京、江苏、上海等地先后制定、实施了地方性法规,已为制定学前教育法律提供了相当的基础。

制定法律以保障和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已成为国际性趋势。

当前世界各国,尤其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应对21世纪激烈的竞争和挑战,都非常重视发展本国学前教育。

美国、澳大利亚等立法于70年代,近十年英、葡、德、韩等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相继颁布了相应法律。

《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将发展学前教育列在国家教育目标的首位,明确规定“所有美国儿童都要有良好的学前准备”。

我国是《儿童权利公约》的签约国,向全世界做出了保障儿童教育、发展等基本权利的承诺。

搞好学前教育法制建设也是对世界有个交待.

根据**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住宅小区不断增加,人员增长迅速,我市儿童出生率出现新一轮增长周期,经过详细调查,**市幼儿园设施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该幼儿园建设地点为**市建设路中段路北。

根据调查,该区域周围的住宅小区规模为15000套,按每套3人口计,居住人口为45000人左右,学龄前儿童有4500人左右,周遍只有一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入托奇缺,我市大部分幼儿园目前已经超过了可接受量,再加上入托路程远,给居民生活、工作造成很多不便。

在该区域建设一所高质量、优质幼儿园是必要的,它可解决该地区儿童入托难的问题,减少社会压力,即经济有方便。

因此建设该项目是必要的。

 

第三章建设条件

 

3。

1自然条件

3。

1.1气象条件

**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性半干旱气候区,四季分明,冷暖适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可满足项目的建设。

风向:

常年主导风向南北风

夏季主导风向南风

冬季主导风向北风

感到风向频率N15%SSN18%

风速:

年平均风速3。

2M/s

气温:

年平均气温13。

4℃

极端最高气温40.1℃

极端最低气温-18℃

降水量:

年平均降雨量607。

9mm

年最大降雨量1062.4mm

年最小降雨量527。

8mm

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1663。

3mm

年最大蒸发量1924mm

年最小蒸发量1521.8mm

湿度:

年平均湿度69%

日照:

年平均日照2497.8小时

日照率57%

积雪:

年最大积雪厚度20厘米

冻土:

最大冻土厚度41厘米

3.1.2地质及水文条件

建设地点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

对混凝土无浸蚀性,该区域地形平坦,地貌为第四纪黄河冲堆积平原;地层结构简单,第1层为粉质粘土,压缩性高,强度较低;第2层为粉砂,强度较高,工程性能较好,地基属稳定地基,适合工程建设.

该区土层为黄河历年泛滥的新沉积地层,主要以粉沙及轻亚粘土为主,局部地方分布有粘性土,由于泛滥,没有一定的规律性。

地表为清沙土质,地层分布比较零乱,薄夹层及透镜体较多,地层垂直与水平方向变化较大,第四纪老埋藏较深,一般约在26~27米左右。

根据《**市供水水文地质报告》,在勘探深度500米范围内,揭穿了第四系地层和部分第三系地层.第四系全新统底板埋深25。

7~35.9米,上部为亚沙土、亚粘土和泥质粉沙,下部为细粉沙、少量亚粘土,局部含泥质和机质.本区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6米以下的细沙含卵石。

该区北靠华北拗陷带,南有古老秦岭巨型纬向构造带,位于东濮拗陷带之中和浚县起以东的大斜坡上。

市区范围内次级构造发育,北东向构造起着主要控制作用,北西和近东西向构造交错迭加,构成了一个相对隆起的凹陷,区内主要的地质构造有浚县断块,东濮地堑,安阳断裂,外围西有汤阴地堑,东为鲁西隆起,北与临清凹陷相通,组成了豫北特有的构造格架。

豫北地区属邢台-—河间地震带的一部分,是华北平原地震区中活动性较高的一个地震区,豫北曾有多次地震记载。

近几年来,该地区一直是全国地震点监视区之一,震区烈度区划为6~8度。

3。

2外部建设条件

3.2。

1交通

该幼儿园拟建在**市建设路中段路北,铁路有汤(阴)——濮(阳)—-台(前)铁路与京九、京广两大国铁动脉相连,建设所需原料购买运输便捷。

3。

2.2通讯

**现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通讯网络,移动通讯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讯。

微波通讯、互联网己比较普及,可以满足项目建设设置直拨电话、微机网络系统的需要.

3.2。

3供电

从**市建设路供电线路引到项目区,距项目区很近,自建电闸一座,控制整个项目区的供电。

可满足项目建设和管理的用电需求。

3.2.4给排水

该项目用水可从**市建设路供水管网引接,可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通过院内排水系统排至城市排水管网,可保证排水畅通。

3.2。

5采暖

直接从城市集中供暖系统引暖气管线到建设项目区,可满足项目采暖的需求.

3。

3地震等级

该区地质构造稳定,根据现行“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1999)”显示,本区的地震裂度为8度强,根据《建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及建筑物类别要求,该建筑物抗震设计按8度强设防。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4.1建设指导思想

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为解决周遍住宅小区儿童入托紧张的问题,服务好社会学前教育,提高学前儿童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习惯,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提高**及周边地区人民的健康生活,为此,确定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如下:

①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富有超前意识和前瞻性.

②根据科学、实用、适用的原则,建设规模适度,并为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③建设布局合理,根据具体的功能要求设计其布局。

④公用工程安排符合有关规定.

⑤满足消防、安全等特殊要求,有关部分报相关部门审批。

4.2总平面设计

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单体设计平面功能分区,科学、合理、实用,做到功能完善、设施完备,通风采光条件好,能满足各功能的综合要求。

拟建设地点地形为正方形,南北为70米,东西为80米(折合约8。

5亩),幼儿园大门规划在建设路北侧,大门里侧中间,东西走向的幼儿活动室,北侧为东西走向的幼儿宿舍,南边西侧布置幼儿餐厅,南边东侧布置办公楼。

配电室设在西北角,远离儿童活动区,并建设防护墙隔离。

一、活动及辅助用房:

1、活动室每班一间,使用面积55平方米,供开展室内游戏和各种活动之用;2、幼儿宿舍每班一间,供幼儿午睡使用面积55平方米;3、卫生间每班一间,使用面积15平方米,内设大小便槽(器)、盥洗地和淋浴池;4、衣帽、教具贮藏室每班一间,使用面积9平方米,供贮藏中型教玩具、衣被鞋帽等物之用、也可兼作活动室的前室。

二、办公及辅助用房:

1、办公室,使用面积为170平方米,包括园长室、总务财会室、教师办公室和保育员休息更衣室等;2、资料兼会议室全园设一间为90平方米,供教工查阅资料、阅览报刊、杂志,开会及对外接待之用;3、教具制作兼陈列室,全园设一间,使用面积为45平方米,供制作陈列教玩具之用;4、保健室,全园设一间,使用面积为55平方米,供医务人员开展卫生保健工作之用;5、晨检、接待室,全园设一间,为30平方米,供医务人员每天早晨对入园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及家长与教师会见之用;6、值班室,全园设一间,使用面积20平方米,供教师值班住宿使用,也可兼作教工单身宿舍;7、贮藏室,使用面积规模为50平方米,供贮藏体育器具、总务用品及杂物之用;8、传达室,使用面积20平方米,供门卫人员值班及收发之用;9、教工厕所,使用面积20平方米,供教职工及外来人员使用。

三、生活用房:

1、幼儿餐厅.供幼儿进餐,每个座位使用面积0。

45平方米,900人使用面积405平方米。

2、厨房。

包括主副食加工间、配餐间、主副食库和烧火间。

使用面积主副食加工问及配餐间合计为60平方米,主副食库为30平方米,烧火间为10平方米;3、开水消毒间,使用面积为12平方米。

供烧开水及餐具毛巾、茶具等物消毒之用。

4、炊事员休息室,使用面积为23平方米,供炊事人员更衣、休息使用。

建筑使用面积指标估算表

序号

建设内容

使用面积,30个班级

1

活动及辅助用房

M2

4020

主体楼三层

1。

1

活动室

M2

1650

每班55m2

1。

2

卫生间

M2

450

每班15m2

1。

3

贮藏室

M2

270

每班9m2

1。

4

宿舍

M2

1650

每班55m2

2

办公及辅助用房

M2

500

主体楼三层

2。

1

办公室

M2

170

各类办公室

2.2

资料会议室

M2

90

2.3

教具制作兼陈列室

M2

45

2.4

保健室

M2

55

2。

5

晨检、接待室

M2

30

2.6

值班室

M2

20

2。

7

贮藏室

M2

50

2。

8

传达室

M2

30

2.9

教工厕所

M2

20

3

生活用房

M2

500

合计

M2

5020

活动及绿化场地

1

活动场地及硬化

M2

2000

占地面积

2

绿化

M2

1650

占地面积

合计

 

 

3670

 

4.3建筑设计

4.3。

1设计依据

1、规划部门提供的该地段勘测图;

2、该单位对该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3、《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5、本专业有关的其他规范、规定等。

4。

3。

2建筑平面设计

4。

3.2.1设计原则

1、设计吸取近年来其他地区优秀幼儿园建设的先进经验,提高了安全防卫,减少了相互影响,提高了卫生防护条件,增加了活动质量。

外围建筑相对集中建设,有利于车辆人员交通,提高管理水平和整体的布局。

2、设计要求有适应性和灵活性。

4.3.2.2平面设计及功能说明

在整体上布置融洽、合理,适合人员流动,在各个建筑设计空间和造型上也合理的布置,适合各种不同的要求。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建筑名称

建筑面积(m2)

 

占地面积(m2)

结构

层数

单价

元/m2

造价

(万元)

1

幼儿宿舍

2010

22*68

框架

3

1200

241.2

2

活动室

2010

22*68

框架

3

1200

241.2

3

办公楼

500

22*68

框架

2

1200

60

4

幼儿餐厅

500

10*50

砖混

1

1000

50

 

合计

5020

2000

 

 

 

592。

4

4.3.3主要建筑用料做法

主体楼建筑用料的做法包括外装饰、内墙、屋面、门窗及顶棚。

1、装修

采用棕黄色中档外墙瓷砖为主色调,在檐口、线角外装饰白色横向线条.

2、内墙

混合砂浆,外罩888仿瓷涂料,男女洗手间罩釉面砖,有特殊要求的房间按工艺要求确定装修材料。

3、屋面

采用保温、隔热、高分子防水材料面层,有组织排水。

4、楼地面

卫生间为陶瓷地面,其它均采用彩色水磨石地面.

5、门窗

门窗主要根据不同的场合而分别采用不同的门窗,主要有木门、不锈钢全玻门等。

5、顶棚

同内墙、有特殊要求处采吊顶。

4。

3。

5结构设计

4.3。

5。

1设计依据

1、本专业有关的规范、规定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建筑设计方案;

4、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

4.3.5。

2抗震设计及荷载取值

抗震设计

建设地地震烈度为VII度强.

根据该建筑重要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

抗震等级:

框架为三级。

楼面均布活荷载:

为2.0KN/㎡。

面活荷载

上人层面2.0KN/㎡

非上人层面0。

5KN/㎡

4。

3.5。

3结构材料

1、强度等级C30

2、钢筋HRB235fy=210KN/㎡

HRB335fy=300KN/㎡

3、墙体

防潮以下采用240厚标准机制砖墙,防潮层以上采用200厚加气砼砌块。

4、结构选型

主体楼采用砌混结构、楼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混合基础,梁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砌块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柱截面500×500㎜。

4。

4公用工程

4.4.1给水工程

4.4。

1.1用水量及水质、水压要求

①用水量估算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15—88估算为:

平均每天用水量25平方米,最大用水量30平方米。

②水质及水压要求

项目各种用水为地下水水,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要求.

各用水单位供水管道入口处水压应不低于0。

2Mpa.

4。

4。

1。

2水源工程

引接城市供水主干管网,管径ф400的供水管线至项目区,从项目区内管网引接供水支管到各楼层用水处,可满足项目的用水需求。

4。

4.1.3火灾危险性和建筑耐火等级

a。

火灾危险性

该项目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产生火灾危险性可按丙级对待。

b。

建筑物耐火等级

根据产生火灾危险性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确定该项目建筑物耐火等级可按二级设计.

4。

4.2排水

4.4。

2.1排水系统

污水排放拟建设污水地支管引入城镇排水管网,所排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可直接排到城市排水管网。

排水要求可满足.

4.4.3供电

4.4.3。

1供电设计依据

根据《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和《10KV及以上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5)等现行电气设计规范及工艺设备、暖通等专业提供的用电资料及防雷接地等进行设计。

4.4。

3。

2用电负荷

本项目设备负荷100KW,负荷等级II级,供电参数为电压380/220V,50HZ,三相四线制。

4.4.3。

3供电电源,供电方案

由该园供电系统直接引接,整个项目区设一配电室,控制整个项目电力供应.动力供电线路由配电所直接引到各用电设备、供电点以放射状形式供电。

4.4.4采暖与通风

为保证项目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夏季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降温和空调降温,冬季用市热力公司集中供应的暖气增温、暖气片散热,可保证一个舒适的环境。

公用工程投资估算表

序号

工程项目

面积(平方米)

投资(万元)

备注

1

变配电工程

 

20

 

2

采暖管网等

 

40

 

3

给排水

 

10

 

4

路面硬化

 

10

 

6

绿化、门、围墙

 

25

 

 

合计

 

105

 

4。

5避雷设防

4。

5.1设防依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

3、当地雷电活动规律。

4.5.2设防等级

根据主体楼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4。

5。

3防雷措施

4.5.3。

1防直击雷的措施

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

避雷网(带)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

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l6m的网格。

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其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共用。

防雷的接地装置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

若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不应小于2m。

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

5m,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

S≥1.89kc2(S钢筋表面积总和)

当土壤电阻率ρ小于或等于300Ω·rn时,在防雷的接地装置同其它接地装置和进出建筑物的管道相连的情况下,防雷的接地装置可不计及接地电阻值。

4。

5。

3。

2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

1、对电缆进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