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83180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4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docx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题库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复合铰链的转动副数等于(B)。

A.主动件数B.构件数-1C.构件数D.活动构件数-1

2.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低副将引入(C)。

A.0个约束B.1个约束C.2个约束D.3个约束

3.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A)。

A.机构自由度数等于主动件数B.机构自由度数大于主动件数

C.机构自由度数小于主动件数D.机构自由度数大于等于主动件数

4.某平面机构有5个低副,1个高副,机构自由度为1,则该机构具有(B)个活动构件。

A.3B.4C.5D.6

5.在机械系统速度波动的一个周期中,(D)

A.当系统出现盈功时,系统的运转速度将降低,此时飞轮将储存能量

B.当系统出现盈功时,系统的运转速度将加快,此时飞轮将释放能量

C.当系统出现亏功时,系统的运转速度将加快,此时飞轮将储存能量

D.当系统出现亏功时,系统的运转速度将降低,此时飞轮将释放能量

6.速度不均匀系数是描述机械运转速度不均匀程度的重要参数,其表达式为(C)。

A.?

?

=?

max-?

minB.

C.

D.

7.在双曲柄机构中,已知杆长a=80,b=150,c=120,则d杆长度为(B)。

A.d<110B.110≤d≤190C.d<190D.0<d

8.四杆机构处于死点时,其传动角?

?

?

为(A)。

A.0°B.90°C.?

?

>90°D.0°<?

?

?

<90°

9.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为主动件,摇杆为从动件时,可将(B)。

A.连续转动变为往复移动B.连续转动变为往复摆动

C.往复移动变为转动D.往复摆动变为连续转动

10.对于平面连杆机构,通常可利用(C)的惯性储蓄能量,以越过机构的死点位置。

A.主动件B.连杆C.从动件D.连架杆

11.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为主动件时,(B)死点位置。

A.不存在B.曲柄与连杆共线时为

C.摇杆与连杆共线时为D.曲柄与机架共线时为

12.曲柄摇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角度等于零度的是(B)。

A.压力角B.传动角C.极位夹角D.摆角

13.“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的铰链四杆机构为(D)。

A.曲柄摇杆机构B.曲柄滑块机构

C.双曲柄机构D.双摇杆机构

14.平面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可用以缩短(A),提高生产效率。

A.非生产时间B.生产时间C.工作时间D.非工作时间

15.对于外凸的凸轮轮廓,从动杆滚子半径必须(B)理论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

A.大于B.小于C.等于D.都可以

16.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B)。

A.惯性力难以平衡B.点、线接触,易磨损

C.设计较为复杂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

17.凸轮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其运动始末(D)。

A.有刚性冲击B.没有冲击

C.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D.有柔性冲击

18.两轴距离较大且要求传动比准确,宜采用(C)。

A.带传动B.一对齿轮传动C.轮系传动D.螺纹传动

19.拧紧螺母的效率,主要与螺母的(D)有关。

A.导程角B.线数C.螺距和牙型角D.导程角和牙型角

20.普通螺栓联接中的松螺纹和紧螺纹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松螺纹联接中的螺纹部分不存在(B)作用。

A.拉伸B.扭转C.剪切D.弯曲

21.采用螺纹联接时,若其中一个被联接件厚度很大,且材料较软,在需要经常装拆的情况下宜采用(B)。

A.螺栓联接B.双头螺柱联接C.螺钉联接D.紧定螺钉联接

22.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D)。

A.拉力B.扭矩C.压力D.拉力和扭拒

23.一调节用双头螺纹,螺距为3mm,为使螺母沿轴向移动9mm,螺杆应转(D)转。

A.3B.4C.5D.

24.用于薄壁零件联接的螺纹,宜采用(B)。

A.梯形螺纹B.细牙三角螺纹C.粗牙三角螺纹D.矩形螺纹

25.用铰制孔用螺栓联接两块钢板,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螺栓的直径增加一倍,挤压应力将减少为原来的(A)。

A.1/2B.1/4单头蜗杆C.3/4D.3/8

26.在螺栓联接的结构设计中,被联接件与螺母和螺栓头接触表面处需要加工,这是为了(C)。

A.不致损伤螺栓头和螺母B.增大接触面积,不易松脱

C.防止产生附加弯曲应力D.便于装配

27.键联接的主要用途是使轮与轮毂之间(C)。

A.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B.沿轴向可作相对滑动并具由导向性

C.沿周向固定并传递扭距D.安装拆卸方便

28.通常,确定键的横截面尺寸B×h的依据是(D)。

A.扭矩B.单向轴向力C.键的材料D.轴的直径

29.紧键与松键联接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安装后键与键槽之间就存在有(A)。

A.压紧力B.轴向力C.摩擦力D.剪切力

30.在不能开通孔或拆卸困难的场合宜采用(C)。

A.圆柱销B.圆锥销C.内螺纹圆锥销D.槽销

31.正常齿渐开线标准圆柱直齿轮的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分别为(D)。

A.1和B.1和C.和D.1和

32.一对齿轮啮合时,两齿轮的(C)始终相切。

A.分度圆B.基圆C.节圆D.齿根圆

33.使渐开线齿廓得以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

A.中心距可分性B.齿轮啮合重合度大于1

C.啮合角为一定值D.啮合线过两齿轮基圆公切线

34.将材料为45钢的齿轮毛坯加工成为6级精度硬齿面直齿圆柱外齿轮,该齿轮制造工艺顺序应是(A)。

A.滚齿、表面淬火、磨齿B.滚齿、磨齿、表面淬火;

C.表面淬火、滚齿、磨齿D.滚齿、调质、磨齿

35.在圆柱齿轮传动中,常使小齿轮齿宽b1略大于大齿轮齿宽b2,其目的是(D)。

A.提高小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B.提高小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C.减少小齿轮载荷分布不均D.补偿安装误差以保证全齿宽的接触

36.齿数z1=20,z2=80的圆柱齿轮传动时,齿面接触应力是(B)。

A.?

H1=?

H2B.?

H1=?

H2C.?

H1=2?

H2D.?

H1=4?

H2

37.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若z1=18,z2=72,则这对齿轮的弯曲应力(A)。

A.?

F1>?

F2B.?

F1<?

F2C.?

F1=?

F2D.?

F1≤?

F2

38.当两渐开线齿轮的中心距略有改变时,该对齿轮的(C)。

A.传动比和啮合角都不变B.传动比有变化,但啮合角不变

C.传动比不变,但啮合角有变化D.传动比和啮合角都有变化

39.圆柱齿轮传动,当齿轮直径不变而适当减少模数时,可以(D)。

A.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B.提高轮齿的接触强度

C.提高轮齿的静强度D.改善运转平稳性

40.对需要较大传动比的中小功率传动,最好选用(C)。

A.齿轮传动B.链传动C.蜗杆传动D.带传动

41.选择蜗轮材料通常根据蜗杆传动的(B)

A.传递功率B.滑动速度C.传动比D.效率

42.在蜗杆传动中,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z1,则传动效率(B)。

A.降低B.提高C.不变D.或提高也可能降低

43.在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开始(D)。

A.进入从动轮处B.退出主动轮处

C.退出从动轮处D.进入主动轮处

44.普通V带的公称长度为(C)长度。

A.外周B.内周C.基准D.公称

45.工作条件与型号一定的V带,其寿命随小带轮直径的增大而(A)。

A.增大B.减小C.无影响

46.带传动作减速传动时,带的最大应力等于(A)。

A.?

1+?

?

b1+?

?

cB.?

1+?

?

b2+?

?

c

C.?

2+?

?

b1+?

?

cD.?

2+?

?

b2+?

?

c

47.有一减速装置由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组成,其安排顺序以方案(A)为好。

A.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B.链传动→齿轮传动→带传动

C.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D.链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

48.链传动中,链节数取偶数,链轮齿数最好与链节数互质,其原因是(A)。

A.链条与链轮轮齿磨损均匀B.工作平稳

C.避免采用过渡链节D.具有抗冲击力

49.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代号中,(B)级代号可省略不写。

A.2B.0C.6D.5

50.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所对应的基本额定寿命是(C)转。

A.106B.5×106C.107D.25×107

51.只能承受径向载荷,而不能承受轴向载荷的滚动轴承是(A)。

A.深沟球轴承(60000)B.角接触球轴承(70000)

C.圆柱滚子轴承(N型)D.推力球轴承(51000)

52.6312轴承内圈的直径是(D)。

A.12mmB.312mmC.6312mmD.60mm

53.下列四种轴承中,(B)必须成对使用。

A.深沟球轴承B.圆锥滚子轴承

C.推力球轴承D.圆柱滚子轴承

54.适合于做轴承衬的材料是(D)。

A.合金钢B.铸铁C.巴氏合金D.非金属材料

55.不完全液体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为(A)。

A.工作表面磨损与胶合B.轴承材料塑性变形

C.工作表面点蚀D.轴承衬合金开裂

56.(C)主要用于速度低、载荷大、不需要经常加油或灰尘较多的情况。

A.润滑油B.固体润滑剂C.润滑脂D.气体润滑剂

57.联轴器与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B)。

A.缓冲、减震B.传递运动和扭矩

C.防止机器发生过载D.补偿两轴的不同心或热膨胀

58.阶梯轴应用最广的主要原因是(A)。

A.便于零件装拆和固定B.制造工艺性好

C.传递载荷大D.疲劳强度高

59.一圆轴用低碳钢材料制作,若抗扭强度不够,则提高其强度较好的方法是(A)。

A.改用合金钢材料B.改用铸铁

C.减小轴的长度D.增加圆轴直径,且改用空心圆截面

60.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的从动轴,传递功率P=6KW,转速n=60r/min,轴材料为40Cr钢,调质处理,C=100,轴上开有一个键槽。

则按初步估计,轴的最小直径是(D)mm。

A.B.C.D.

二、多项选择题

61.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为主动件,摇杆为从动件时,不可能(ACD)。

A.将连续转动变为往复移动B.将连续转动变为往复摆动

C.将往复移动变为转动D.将往复摆动变为连续转动

62.下述几条叙述中,可以说是连杆机构的缺点的叙述是(BD)。

A.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高B.难于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

C.接触应力大,容易磨损D.惯性力平衡困难

63.在满足整转副存在条件下,不能使铰链四杆机构成为双摇杆机构的选项是(ABC)。

A.固定最短杆B.固定最短杆的邻边

C.固定最长杆D.固定最短杆的对边

64.下列方法中,消除机构“死点”的正确方法有(ABC)。

A.利用飞轮装置B.利用杆自身质量

C.采用多组机构错列D.改换机构的主动件

65.凸轮机构从动件的推程采用等速运动规律时,会发生刚性冲击的是(.BC)。

A.推程的全过程B.推程始点

C.远休止始点D.推程中点

66.凸轮转速的大小将不会影响(ACD)。

A.从动杆的升程B.从动杆的速度

C.从动杆的位移规律D.从动杆处压力角

67.下述联接中,不常用于轴毂联接的是(.AC)。

A.螺纹联接B.键联接C.焊接D.过渡配合联接

68.受预紧力F’的紧螺栓,在轴向载荷F的作用下,螺栓的总拉力等于(BD)。

A.F'+FB.F”+FC.

D.

69.联接中不宜采用的螺纹是(BCD)。

A.三角形螺纹B.矩形螺纹C.梯形螺纹D.锯齿形螺纹

70.从原理上讲,螺纹联接放松的措施包括(BC)。

A.采用双螺母B.机械方法C.利用附加摩擦力d.采用带翅垫片

71.设计螺栓组联接时,虽然每个螺栓的受力不一定相等,但对该组螺栓仍采用相同的材料、直径和长度,这主要是为了(CD)。

A.受力均匀B.使联接牢固

C.便于降低制造成本D.便于加工和安装

72.设计键联接的几项内容和顺序是(ABCD)。

A.按轮毂宽度选择键长,B.按要求选择键的类型,

C.按轴的直径选择键的剖面尺寸,D.对联接进行必要的强度校核

73.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有(ABCD)。

A.齿面疲劳点蚀B.齿面磨损

C.齿面胶合D.齿面塑性变形

74.导致齿轮产生疲劳点蚀的主要因素有(ABC)。

A.变应力作用B.材料有缺陷

C.表面有加工刀痕D.采用低粘度油润滑

75.对蜗杆传动来讲,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是(.AC)。

A.n1/n2B.d2/d1C.a=m(z2+q)/2D.a=m(z2+z1)/2

76.下述几条叙述中,齿轮机构优点是(BC)。

A.传动中心距较大B.传动效率较高

C.工作可靠性较高D.具有过载保护作用

77.下述几条叙述中,可说是带传动的优点的叙述是(AD)。

A.传动中心距较大B.传动效率较高

C.工作可靠性较高D.具有过载保护作用

78.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错误的计算应力关系是(BCD)。

A.?

H1=?

H2,?

F1≥?

F2B.?

H1≥?

H2,?

F1=?

F2

C.?

H1=?

H2,?

F1=?

F2D.?

H1≥?

H2,?

F1≥?

F2

79.下列计算公式中,不正确的带传动传动比公式是(ACD)。

A.

B.

C.

D.

80.在齿轮传动的设计中,下列参数和尺寸中应标准化的有(AD)。

A.斜齿圆柱齿轮的法面模数B.齿顶圆直径da

C.分度圆直径dD.分度圆压力角?

?

81.在齿轮传动的设计中,下列参数和尺寸中没有标准化也不应圆整的有(ACD)。

A.斜齿轮螺旋角?

B.齿轮宽度b

C.分度圆直径dD.齿顶圆直径da

82.与齿轮传动相比较,蜗杆传动的特点是(ABC)。

A.传动平稳,噪声小B.传动比较大

C.在一定条件下能自锁D.制造成本较高

83.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BC)。

A.带的弹性滑动B.打滑C.带的疲劳破坏D.带的磨损

84.与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的优点是(BD)。

A.传动效率高B.可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C.工作时没有冲击和振动D.安装精度要求不高

85.滚动轴承代号由三段构成,其中中段表示了轴承的(ACD)。

A.尺寸系列B.公差等级C.内径D.类型

86.下面四种情况中,不存在雷诺动压效应的是(.AD)。

ABCD

87.滑动轴承比滚动轴承更为常用的工况是(.AB)。

A.精度要求特高B.尺寸特大C.密封困难D.载荷平稳

88.向心滑动轴承实现液体摩擦的必要条件是(ABCD)。

A.充分供油B.变化的间隙

C.轴颈转起来D.油从大口进、小口出

89.在作轴的结构设计时,一般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BCD)。

A.定位准确B.受力合理C.便于装拆D.固定可靠

90.一圆轴材料为低碳钢,若抗扭强度不够,则提高其强度较为有效的措施是(AC)。

A.改用合金钢材料B.改用铸铁

C.增加圆轴直径D.减小轴的长度

三、计算题

91.计算图示构件组合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请明确指出。

解:

1)F处为复合铰链,H(或I处)为虚约束,应除去。

2)计算自由度

n=6,PL=8,PH=1,F=3n-2PL-PH=3×6-2×8-1=1。

92.计算图示构件组合的自由度。

要求指出复铰、虚约束和局部约束。

解:

1)E处为复合铰链,L处为局部自由度,H(或I处)为虚约束,应除去。

2)计算自由度

n=9,PL=12,PH=1,F=3n-2PL-PH=3×9-2×12-1=2。

93.计算图示构件组合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请明确指出。

解:

1)F处为复合铰链,GD为虚约束,应除去。

2)计算自由度

n=6,PL=8,PH=1,F=3n-2PL-PH=3×6-2×8-1=1。

94.计算图示构件组合的自由度。

要求指出复铰、虚约束和局部约束。

解:

1)C处为复合铰链,G处为局部自由度。

2)计算自由度

n=7,PL=9,PH=1,F=3×7-2×9-1=2。

95.图示轮系中,各轮齿数为:

z1=20,z2=38,z3=18,z4=42,z4’=24,z5=36,又A轴和B轴的转速分别为nA=350r/min,nB=-400r/min,转向如图所示。

试求C轴的转速nC的大小和转向。

解:

由图知n1=nA,n2=nH,n3=nB。

,∴nH=

=r/min

n3―nH=(n5―nH)→nC=n5=

=r/min

96.

轮系如图。

已知:

z1=z2=20,

=30,z3=80。

求:

iH1=?

解:

=-

=-

,因n3=0,故有n1=

nH+nH,iH1=

97.如图所示为一曲柄摇杆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

AB为曲柄,CD是摇杆,摇杆为主动件。

在图中作出:

1)图示位置机构的压力角?

?

和传动角?

?

;2)机构处于死点位置的机构运动简图。

(不必作文字说明,但必须保留作图线。

解:

98.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如图所示。

①画出凸轮基圆;②标出K点压力角。

解:

99.试分析:

图示曲柄滑块机构当曲柄主动时是否存在急回特性?

该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什么位置?

解:

该曲柄滑块机构存在急回特性,因为当滑块处于左右两极限位置时,连杆不共线(极位夹角不为0)。

最小传动角出现的位置如图所示。

100.图示为一偏置式直动尖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已知从动件尖底与凸轮廓线在B0点接触时为初始位置。

试用作图法在图上标出:

1)当凸轮从初始位置转过?

1=90°时,从动件走过的位移S1;

2)当从动件尖底与凸轮廓线在B2点接触时,凸轮转过的相应角度?

2。

说明:

(1)不必作文字说明,但必须保留作图线;

(2)S1和?

2只需标出,不必度量出数值。

解:

如图所示,正确作出偏距圆,按-?

方向转90°,在图上正确标出S1;过B2点作偏距圆切线,正确标出?

2角。

101.

多杆机构如图所示。

试分析:

该机构由几个四杆机构组成(构件用1、2、……等数字标出)?

各个四杆机构的名称?

解:

该机构由两个四杆机构串联而成。

其中前置机构1、2、3、6为摆动导杆机构,后置机构3、4、5、6为摆杆滑块机构,前置机构的运动输出件3同时是后置机构的运动输入件。

102.夹紧机构如图所示,试说明其工作原理。

解:

当工件被夹紧时,铰链中心B、C、D共线,卸掉外力F后,工件加在杆1上的反作用力无论多大,杆3也不存在驱动力矩,因而杆3不会转动,工件的夹紧状态也就不会改变。

当需要取出工件时,只需向上扳动手柄2,即能松开夹具。

103.在螺栓联接中,有时采用图示的细光杆螺栓或空心螺栓。

试分析这样做的目的何在(用文字、公式或图说明均可)。

解:

设螺栓的预紧力、总拉力、工作载荷分别为F’、F0、F,螺栓和被联接件的刚度为c1、c2,螺栓危险截面的截面积为A,则存在关系

不难看出,减小螺栓刚度c1可减小螺栓的最大载荷和应力幅,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

采用图示的细光杆螺栓或空心螺栓的目的正是减小螺栓刚度,从而提高螺栓联接的疲劳强度。

104.

指出图a)、b)中的结构错误(作出正确的图或用文字说明均可)。

解:

图a)的错误是轴承的定位台阶过高,轴承没法拆卸;图b)的错误是螺母支撑面不平,应铸出加工的凸台或铣出鱼眼坑。

正确的结构图如下:

105.

两板搭接承受横向载荷。

试分别完成采用受拉螺栓、受剪螺栓联接的联接结构图。

解:

受拉螺栓联接的特点是孔的直径比螺栓杆的直径略大。

受剪螺栓联接的特点是孔直径与螺栓杆的直径相等。

正确的结构如图所示。

受拉螺栓结构受剪螺栓结构

106.接长扳手如图。

已知联接采用两个受剪螺栓。

试分析:

从强度的观点来看,该联接结构有什么问题?

应怎样改进?

解:

将力F向螺栓组中心简化,两螺栓的受力如右图a,显然两螺栓受力不等,这对于强度是不利的;若螺栓采用图b的方式布置,则两螺栓等强度。

107.图示为往复工作的液压油缸,油缸体和油缸盖采用受拉螺栓联接。

联接有两种方式:

图a)采用短螺栓联接,图b)采用长螺栓联接,两种方案的螺栓直径相同。

试分析:

上述两个方案中,哪一个好些?

解:

方案b)为好。

因为当两油腔交替充压力油时,长螺栓理论上承受静应力作用,无寿命问题,而短螺栓承受变应力作用。

考虑到实际油压有变化,长螺栓也承受变应力作用,但因方案b)中螺栓长度较大,螺栓刚度较小,也能降低螺栓的应力幅,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

108.

接长扳手如图示。

联接采用受拉螺栓,试根据强度条件导出螺栓危险截面直径的计算式(已知常数必须化简)。

解:

分别对A、B两点取矩,得:

FB=F×l1/l2=8F,FA=F×(l1+l2)/l2=9F,F‘f=KfFA,F‘=9KfF/f,于是

d1≥

109.

图示为青铜齿圈、铸铁轮芯的装配式蜗轮。

试分析该联接有何缺点。

解:

青铜的强度和硬度都比一般碳钢和铸铁小,图示结构螺栓光杆和青铜的接触面积小,于挤压强度不利。

将螺栓调头安装,可增大螺栓光杆和青铜的接触面积。

110.已知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标准中心距a=108mm,传动比i12=3,小齿轮的齿数z1=18。

试确定大齿轮的齿数z2、齿轮的模数m和两轮的分度圆直径。

解:

∵i12=z2/z1=3,∴z2=i12×z1=3×18=54;

∵a=(z1+z2)m/2,∴m=

=3mm

∴d1=mz1=3×18=54mm;d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