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84188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docx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试题目资料全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题目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基础包括生产力理论、__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研究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之间辩证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3、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既涉及理工科的知识内容,还与文科紧密相关,这就使得该学科具有很强的。

4、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低能耗、和低污染。

5、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和基础。

6、生产力三要素中的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分别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人口、资源、具有逐一对应的关系。

7、马寅初指出因素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大、首要因素。

8、现代人口学的奠基人人口学的奠基人马尔萨斯是的人口学家、政治学家。

9、马寅初先生的人口思想为中国的政策的提出、制度、实施奠定了基础。

10、人口质量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下,人们所具备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以及水平。

10、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是指投资于产生的非物质资本。

人口质量

11、依据人口的生物学特征划分,人口自然结构可以分为性别结构和结构。

12、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比例达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13、人口波动就是人口数量在一定区域空间的变动,最显著地就是。

14、人口迁移的效应社会效应、区域效应、经济效应和效应。

15、在人口数量问题上,是发展中国家的困惑,人少是发达国家的忧愁。

16、调整一胎生育政策与继续实行国策是不相悖的。

17、始终是制约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阻碍,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18、通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结构,使与经济社会更好的协调发展

19、从理论上来说,稀缺性可以分成稀缺性和物质稀缺性。

20、通过有效地利用资源,能使稀缺性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方式或模式,被称为经济。

21、计划经济和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

22、是指将未来的货币转换成当前等价的实际货币。

23、低碳经济是在__________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24、自然资源具有社会性、自然性、________、系统性、区域性和难以替代性等特点。

25、是资源富集区、资源富国所产生的一种经济“背驰”现象,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区域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得更慢。

26、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资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和流转顺畅

27、摆脱“资源诅咒”需依靠与市场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

28、成本收益分析的具体方法有________法、现值指数法和内涵报酬率法。

29.所谓风险管理是指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_____________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30、生态持续是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基础,经济持续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社会持续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31、全球环境问题是指超越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______和生态破坏问题。

32、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_________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33、在________理论指导下,环境问题开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解决。

34、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是_________。

35、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一种外部影响,而这种外部影响又不能通过市场价格进行买卖。

36、经济学中把调节机制称为“看不见的手”,具有自动调节的作用。

37、帕累托最优原理的根本是如何实现环境资源的。

38、是首次用现代经济学方法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系统研究外部性问题的学者。

39、环境价值是环境功能的价值,是人们对环境功能有效性、的认可价值。

40、环境的是衡量环境价值的基础和依据。

41、环境价值就是通过对环境功能各个价值大小的初步核算,继而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择优择大,来对环境市场价值进行确定的一种方法。

42、又称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是指自然资源在经济活动中被利用消耗的价值。

43、国民账户的概念是基于现存国民账户存在缺陷而提出来的。

44、绿色GDP的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效应。

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45、资源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6、在探讨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战略时,必须研究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开发,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47、中国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应加快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48、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流动和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49、全球化的环境容量是环境的缓冲力,抗逆力和__________的总和。

50、__________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载体的推动者与担当者。

51、中国通过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中的基础作用激发产业界发展循环经济、开展清洁生产。

52、《京都议定书》规定欧盟15国到2012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应比1990年的水平减少8%,与工业化前相比,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幅度不超过℃。

53、经济全球化对_________的占有应当与环境容量的培育相平衡。

54、资本作为重要的资源,也在全球范围进行了充分流动,所以伴随着科技全球化,劳动力全球化也愈发迅速。

选择题:

1、对于父母而言,生养孩子的消费效用指的是:

A、生养孩子过程中获得的精神上的快乐和亲情的满足

B、生养孩子需花费的钱力、财力

C、给社会、市场提供消费

D、通过孩子的生养实现家业的继承,家庭社区地位的保持,从而促进消费的增长

2、下列马尔萨斯的人口思想观点正确的是:

A、人口压力与生产增长没有关系

B、人口数量严重受限于生存手段

C、性、劳动和子女等影响人口和生产力的诸多因素由家庭的收支决定所影响

D、当人口增长超过供养能力时,道德的抑制不会发挥作用

3、一般来说,世界人口发展中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TFR(TotalFertilityRate)表示的是什么:

A、零人口增长率

B、人口死亡率

C、总和生育率

D、世代更替水平

4、一般来说,以总和生育率表示的世代更替水平为:

A、TFR=2.1

B、TFR=1.0

C、TFR=3.0

D、TFR=2.0

5、如果一个人口群体年龄结构较轻,那么其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形状体现为:

A、上宽下窄

B、柱状

C、底部较宽的三角形

D、两头小中间大

6、下列国家属于快速增长型人口的是:

A、刚果

B、美国

C、日本

D、德国

7、现代型国家在若干年后不会面临的问题有:

A人口老龄化B劳动力或兵源不足C社会负担加重D劳动力资源充沛,难就业

8、人口增长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C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

D国家政策的变化

10、总负担系数为:

A被抚养人口(65岁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

B被抚养人口(0-14岁)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

C被抚养人口(65岁以上人口)与14-60岁人口的比例

D被抚养人口(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

11、联合国将城市的人口下限定义在:

A、2万人

B、5万人

C、20万人

D、100万人

12、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不包括:

A规模大

B速度慢

C高龄化

D少子化

13、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途径不包括:

A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B建立老年保障体制,健全新的保障体系

C转变态度,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D退休年龄提前

14、世界城市人口在年首次超越农村人口:

A2007年

B2011年

C2014年

D2000年

1、现代型国家在若干年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有:

A人口老龄化B劳动力或兵源不足C社会负担加重D劳动力资源充沛,难就业

2、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包括:

A规模大

B速度快

C高龄化

D少子化

判断:

1马尔萨斯人口学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没有限制,人口呈线性增长,食物供应呈指数增长

2.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口快速增长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巨大负担,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人口的负增长却成为一种忧愁。

3人口数量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人力资本指通过投资于教育,培训,健康,以及迁移等方面形成于劳动者身上的非物质资本

5人口素质的二要素论认为,人口素质由身体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组成

6、老年化的原因是生育率的上升和预期寿命增加(错)

7、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

3.对于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措施错误的是()

A.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B.建立老年保障机制,健全新的保障体系

C.转变态度,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D.控制生育,减少人口负担

D低

4、应对人口老龄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B.建立老年保障机制,健全新的保障体系

C.转变态度,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D.控制生育,减少人口负担

ABC低

二判断题:

判断下面题目如果错误,请改正过来.

1.人口老龄化,会使劳动力供给相应减少。

1.2007年世界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3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中,提到的两个公理是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两性情欲是必然。

4.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中所提到的两种抑制是积极抑制和道德的抑制。

5.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是由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消长带来的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容,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落实。

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的倒U形曲线的意思是:

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污染较轻,但恶化程度会随经济增长加剧。

1、人口质量指的是相对于人口数量,对于人的质的特征的描述,包括人的文化水平及身体素质。

2、托达罗的预期收入理论认为城乡人口流动取决于城乡实际差距。

3、搭便车现象是公共物品供给过多的原因。

2、在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中,金字塔底部越窄,会出现人口负增长;金字塔底部越宽,人口增长的潜力越大。

3、世界人口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5、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的一种外部影响,可以通过市场价格进行买卖。

选择题:

4.世界大多数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A.医疗技术改进B.寿命延长C.少生孩子D.以上全对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A.医疗技术改进B.寿命延长C.少生孩子D.不婚人口增多

1.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经济持续

B.社会持续

C.生态持续

D.自然资源

3环境价值是人们对环境功能()的认可价值

A.结构性、共同性

B.动态变化性、有序性

C.循环性、公平性

D.有效性、有用性

5.被称为是环境中的“第一法则”的是()

A.帕累托最优理论

B.效用理论

C.有效市场理论

D.环境价值理论

2、下列哪些情形下更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

A、匿名性、人口数量小B、实名性、人口数量小

C、实名性、人口数量大D、匿名性、人口数量大

3、一个国家的住宅需求量是根据这个国家的()决定的

A、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人口质量

B、人口质量、人口数量、家庭分裂速度

C、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家庭分裂速度

D、人口质量、年龄结构、家庭分裂速度

4、人口老龄化是指()

A、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增加、年长人口数量减少而导致的老年人口增长

B、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增长

C、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

D、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增加、年长人口数量减少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

5、贴现指的是()

A、将未来的货币转换成当前等价的实际货币

B、将当前的货币转换成未来等价的实际货币

C、将过去的货币转换成当前等价的实际货币

D、将过去的货币转换成未来等价的实际货币

1主要以减少资源消耗为目的,通过清洁生产等途径来实现废弃物的减排,并对废弃物实行资源再利用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

A、低碳经济B、循环经济C、可持续D、传统经济

2马尔萨斯的人口学原理的提出,以哪两个假设为前提的?

A、人的性本能几乎无法控制和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

B、食物是人类所必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C、人口增长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D、经济和人口的同步增长

4、()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环节中已经做到“3R”原则中的某个原则(广义循环),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依然排放相当严重的污染物。

A循环不经济B循环不节约

C循环不环保D循环不正常

5、以下哪些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A、可持续性B、公平性C、共同性D、以上都是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

A、可持续性B、公平性C、共同性D、合理性

2、马尔萨斯人口原理中,提出控制人口的方式包括以下哪些

A,道德的抑制B、战争、瘟疫C、积极的抑制D、禁欲不婚不育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总计20分)

1.人口的三大类结构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结构()

A.人口自然结构B.人口社会结构C.人口性别结构D.人口地域结构

2.人口结构中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因素是()

A.性别与年龄B.自然增长率C.世代更替水平D.老龄化程度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对“资源诅咒”的解释()

A.“荷兰病”B.人力资本投入不足C.中心-外围论D.环境污染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成本收益分析的主要特征()

A.自利性B.经济性C.计算性D.合理性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成本收益分析的计算方法()

A.净现值法B.现值指数法C.内涵报酬率法D.边际效用递减法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A.永久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需求性原则

7.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不包括()

A.全球气候变暖B.太空垃圾C.酸雨蔓延D.海洋污染

8.环境标准不包括()

A.周边环境标准B.排放标准C.技术标准D.方法标准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三分法(Threepointsmethods)环境价值分类体系()

A.原生态自然使用价值B.投入性环境价值C.产出性环境价值D.潜在使用价值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A.目标性B.暂时性C.公平性D.效率性

11.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学原理的基本思想:

如果没有人口限制,人口是呈()增长,而食物供应呈()增长

A.指数线性B.线性指数C.指数指数D.线性线性

判断题

1.马尔萨斯的人口思想只有一个假设:

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

2.马尔萨斯更倾向于用道德限制(包括晚婚和禁欲)手段来控制人口增长。

3.马寅初认为人口质量与人口数量是对立的统一。

 

一、单选题

1、马尔萨斯人口论核心()

A、边际递减规律B、人口红利

C、二元结构理论D、人口均衡原理

3、()指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使城市基础建设容纳量不足以支持城市发展而致一系列问题的发展模式。

A、滞后型城市化B、逆城市化

C、过度城市化D、适度城市化

二、多选题

3、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家庭生育决策()

A、家庭收入变化B、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收益

C、社会保障措施

D、养育孩子的成本

4、下列哪些理论能作为人口迁移流动的理论解释()

A、推拉理论B、二元结构理论

C、成本-收益理论D、预期收入理论

6、下列哪项不是公共物品具有的性质()

A、竞争性B、非竞争性

C、排他性D、非排他性

7、下列哪项为公共物品()

A、空气B、高速路收费站

C、国防D、灯塔

8、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A、和谐性B、持续性C、公平性D、共同性

三、判断题

1、世代更替水平指总和生育率为2.0()

2、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认为,人口数量在无妨碍时以算数级数增加,生活资料以几何级数增加。

3、“刘易斯拐点”的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

4、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两种生产原理指:

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

5、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

一、多选题

1、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

A、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B、任何公民既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利益不能忘记应尽的义务

D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只有义务,没有权利

2、实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A、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B、依靠科技进步缓解资源供求矛盾

C、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D、提高利用国际资源能力

3、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A、环境质量下降引发环境与贫困的恶性循环,损害生产要素的质量

B、环境治理成本降低经济增长率、影响就业

C、严格的环境管理影响国际贸易中行业竞争力

D、污染消减成本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6、成本收益分析的特点有哪些?

A.自利性B.经济性C.客观性D.计算性

 

8、达到帕累托最优时,需同时满足哪几个条件?

A.交换条件最优条件B.市场条件最优条件

C.生产条件最优条件D.产品混合最优条件

 

10、下面组织中属于区域综合性组织的是哪些?

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C.欧洲共同体D.东南亚国家联盟

二、判断题。

1、总负担系数是指老年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

2、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加的两个主要原因是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

3、总和生育率TFR=2.5时保持父代跟子代人口数量不变。

5、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6、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除了人们所能认识的自然生态规律外,从经济原因上分析,由于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缺损以及对于环境资源使用上的社会贴现率与私人贴现率不一致。

10、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述了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路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现先污染后改善的倒U形曲线。

1.市场失灵指的是:

()

A.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均

B.不能产生任何有用成果的市场过程

C.以市场为基础的对稀缺资源的无效配置

D.收入分配不均

2.在做生产或消费决策时,厂商或单个消费者考虑:

()

A.社会收益和私人成本B.私人成本和社会收益

C.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D.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

3.当政府试图处理消极的外部性时,它的基本目标是:

()

A.消除社会成本B.激励决策者考虑全部成本

C.消除引起外部性的行为D.减少社会成本使之等于私人成本

4.按照科斯定理,大城市中产生空气污染是因为:

()

A.造成污染的人都没住在城里

B.没有人对干净的空气有可实施的产权

C.城市居民对干净空气不感兴趣

D.城市居民偏好脏空气多于干净空气

5.科斯定理的一个局限是它:

()

A.当存在大量厂商和生产者时最有效

B.假设存在很大的交易成本

C.只有当普遍拥有产权时才成立

D.当交易成本很高时不成立

1.市场失灵指的是:

()

A.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均B.不能产生任何有用成果的市场过程C.以市场为基础的对稀缺资源的无效配置D.收入分配不均E.在竞争市场经济中不能找出任何问题

2.在做生产或消费决策时,厂商或单个消费者考虑:

()

班级

A.社会收益和私人成本B.私人成本和社会收益C.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D.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E.积极的和消极的外部性

3.如果资本市场以高贴现率贴现未来的收益,该贴现率高于社会愿意使用的贴现率:

()

姓名

A.私人所有者可能会高估一项自然资源的未来收益B.社会贴现率可能太低

C.从社会的观点看来,私人所有者将过快耗尽一项自然资源D.资本市场是有效的E.一项自然资源的贴现值将被夸大

4.以下哪个控制污染的方法不会迫使人们承担他们活动的全部成本?

()

A.管制B.污染税C.分配产权D.可交易许可证

E.把价格设定为等于社会边际成本

5.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正在造成污染,因而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适当的税收政策是征税,税额:

()

学号

A.等于治理污染设备的成本B.等于社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成本之间的差C.等于社会边际成本D.等于私人边际成本E.足够高,使该产品的产量下降为零

6.按照科斯定理,大城市中产生空气污染是因为:

()

A.造成污染的人都没住在城里B.没有人对干净的空气有可实施的产权

C.城市居民对干净空气不感兴趣D.城市居民偏好脏空气多于干净空气

E.与享有干净空气相比,城市居民更偏好驾驶汽车

7.当政府试图处理消极的外部性时,它的基本目标是:

()

A.消除社会成本B.激励决策者考虑全部成本C.消除引起外部性的行为

D.减少社会成本使之等于私人成本E.消除私人成本

8.当消极的外部性发生在一种产品中时:

()

A.公共部门不起作用B.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

C.市场上该产品供给不足D.排除某个人消费的成本过高

E.市场上该产品供给过量

9.科斯定理的一个局限是它:

()

A.当存在大量厂商和生产者时最有效B.假设存在很大的交易成本

C.只有当普遍拥有产权时才成立D.当交易成本很高时不成立

E.要求政府具有完全信息

10.分配不恰当的产权通常发生在()

A.个人所有的财产B.全体公民都有权使用的财产C.劣等品

D.劣等质量的财产E.有大量替代品的财产

6.自然资源从其生成机理、生成条件、稳定性和蕴藏量来看,可分为()

A.可耗竭资源B.可再生性自然资源

C.可回收非再生自然资源D.不可耗竭资源

AD低

12.私人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何特征()

A.竞争性B.排他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