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90187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49 大小:75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9页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9页
亲,该文档总共1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1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

高三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乌苏市第一中学校本课程资料】

高三历史组教学设计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教学计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完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共24课。

具体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高三历史学科是文化专题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文化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大致来说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活动都是继承前人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第二,在世界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不同,历史发展有别,思想文化也有差异。

第三,不同文化相互碰撞,构成了多元化特征。

二、学生状况

高三的历史教学。

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没有养成,尽管到了高三,学生长期对历史学科的态度没有大的变化,所以一轮复习将在基础环节中展开。

3、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处、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五、教学要求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本学期的课程,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经济制度、经济事件,正确理解经济制度演变的必然性和对近代、现代的影响,进而正确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4、教学措施

1.课标为本

认真研读和分析课程标准,了解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测试标准,深度挖掘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课前课时设计。

2.创新授课

创新课堂,上好每一节课。

运用课前课时设计,采用问题教学法、学案导学法、讨论法等。

关注课中生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激活课堂,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归纳的能力。

3.改进教法

用好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把“白板”引入历史课堂,充分利用其容量大、易于营造新的教学情境等特点,创设快乐和谐课堂,拓展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

4.及时总结

认真做好学生意见、建议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调整工作,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高中历史必修3文化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

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

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

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2.难点:

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

四、教学设计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也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自孔子创立儒家至今,儒家经过了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思想与孔孟时代的儒家已是差别很大了。

要想了解原始儒家(孔孟荀)的思想的原貌,我们要尽量阅读原始文献资料,所以讲课中涉及很多这方面的史料。

学习中我们还要注意孔孟荀思想的异同,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

早期儒家思想的一个积极方面是它的民本思想(这一点与后世儒家有较大区别),通过学习民本思想,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教学过程中尽量调动学生已知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围绕“百家争鸣”,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以便学生讨论分析:

1、理解概念?

学生先回答后,教师解释

(1)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2)所谓“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于是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2、社会原因?

提示:

政治、经济、阶级关系和文化等方面介绍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日益崩溃,封建社会逐步确立。

第一,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人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教师小结,要学生明确:

一定是思想观念是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3、主要派别代表:

学生:

列举

4、历史影响

这些学派相互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派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

学生: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教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的思想

学生:

列举

(1)思想核心——“仁”。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仁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学说,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

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修己爱人的自觉性,强调人与社会的和同;礼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

“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

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在政治思想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也体现了民本思想。

从孔子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孔子试图从道德上根本解决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解决人的灵魂问题,这使儒家思想有了一些宗教色彩。

(3)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你。

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据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看司马迁对孔子的评论: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再看孔庙、孔府、孔林的一些图片,体会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并在适应时代要求的情况下有所创新,为儒学的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孟子的思想

学生:

归纳,教师明确。

(1)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并提出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

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2)伦理观上: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

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虽然人性本善,但也必须通过后天学习存养善端,使其不断扩充完善,否则会丧失善端。

3、荀子的思想

教师:

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

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

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荀子主要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对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也兼容并包,故能集大成。

学生归纳,教师确认。

(1)政治思想:

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他所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从道不从君。

”等观点,都可见诸于孔孟的思想学说。

(2)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说:

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

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

虽然和孟子观点截然相反,却和孟子一样主张后天学习,通过学习成贤成圣,“涂之人可以为禹”,可谓殊途同归。

讲完荀子的思想,可以列表让学生比较孔孟荀思想上的异同,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教师:

提示学生看书,以表格形式归纳总结。

不作重点解释。

本课小结:

从春秋至战国末年,历史经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

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

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考试说明

学习要求 

董仲舒的儒学主张、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了解汉代儒学思想在古代中国主流文化演变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2.结合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统治特征,从文化、政治集权、教育(科举考试)等角度,掌握儒学被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的影响。

一、从无为到有为的原因

①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朝经济逐渐恢复,国力日盛。

②但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

北方匈奴为患、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威胁西汉稳定;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董仲舒:

汉武帝举贤良对策,他上《天人三策》受重用。

汉朝儒家代表,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新儒学思想的特点:

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2)思想主张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大力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

思考: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上述观点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其社会根源是什么?

你认为上述思想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是西汉封建政治大一统局面对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需要。

即需要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对后世的影响:

正面有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影响极其深远。

但是,在封建社会后期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

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①思想方面:

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政治方面:

用儒生参与国家大政。

③教育方面:

兴办太学,立博士,传五经,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全国各郡设学校,推广儒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独尊儒术的结果:

此后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立教官“博士”。

②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兴办太学,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

意义:

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使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思考:

汉代为什么会出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现象?

①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朝经济逐渐恢复,国力日盛。

②但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

北方匈奴为患、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威胁西汉稳定;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④汉武帝举贤良对策,寻求新的治国之道,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

因此。

小结

作业

 

第3课宋明理学

A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B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难点:

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C教学方法:

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

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探求、获得知识。

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D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

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也称新儒学。

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

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它的发展过程怎样?

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

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

由此导入。

【讲述内容】

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独尊地位被动摇。

【合作探究】1:

儒学地位动摇的原因是什么?

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

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对儒学的冲击。

(P12第一段)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

(1)先声——韩愈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二、程朱理学

1、理学的概念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

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合作探究】2:

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

1)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

2)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

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

3)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奠定了基础。

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程颢(chéng,hào)、程颐(chéng,yí)、朱熹。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1)二程理学(北宋)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核心思想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

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可改变的。

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所谓“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

所谓“格物”就是指“即物穷理”。

“格”字有二义,一是“来”的意思,格物也就是“达于物”,或者“即于物”的意思;二是“穷至”、“极至”的意思,所谓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穷理。

对于“物”,可训为“事”或“理”。

程、朱主张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

格物穷理,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情中去体认道学家所讲的天理。

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则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

“致”,有推致和穷尽两重意义,这和“格”字的意义相近。

致知是指通过格物达到对于天理的真知。

(2)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生平介绍:

朱熹,南宋儒家学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经学家之一,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24岁起走上理学的发展道路。

在经过了长期的刻苦研究之后,终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哲学家、经学家。

朱熹的学问渊博,于学无所不窥,他以继承二程“洛学”为己任,广泛吸收了周敦颐、张载、邵雍等北宋理学家的思想养分,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学说构建起一个规模庞杂而又不失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

他死后不久,地位开始日渐上升,最终成为配享孔庙的“孔门十哲”之一,而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如李朝时期的朝鲜、德川时代的日本,“朱子学”在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①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提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格物格致”的深化:

“物”的概念

“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合作探究】3:

【学思之窗】请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对我们学习的启发是:

首先在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然后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

程颢、程颐

朱熹(集大成者)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

“人伦者,天理也”

理之源在于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格物致知”

“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明道德之善,

不求科学之真

客观唯心主义

4、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韩形成“朱子学”。

(4)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三、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

2、陆九渊的“心学”主张

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③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过渡:

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

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继承与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

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

3、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1)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陆九渊

王阳明

“心”是万物的本原,

“心”即“理”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认识论

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致良知”、“知行合一”

主观唯心主义

【合作探究】4:

宋明理学的特点:

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其所具有的哲学思辨性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刺激了中国本土思想道家和儒家的发展。

其中,道家借鉴佛教的宗教内容和形式,反应更为敏捷而迅速。

相对而言,儒学的应变能力则要差得多。

有唐一代,儒学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等,就已经意识到儒学面临着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尤其是佛教)在文化上的严重挑战。

宋明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例如被称为“五经之首”的《周易》、《孟子》与《中庸》中关于“性”与“天”的内容。

利用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