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9251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docx

施工方案山皮石施工方案L要点

省道103线禹州南环至襄城南环段改建工程

S103N—4标段

(K91+800—K97+100)

 

山皮石或矿渣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河南省光大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省道103线禹州南环至襄城南环段改建工程

S103N—4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3年11月27日

 

一、编制依据………………………………………………………………3

二、编制说明………………………………………………………………3

三、工程概况………………………………………………………………3

四、施工准备………………………………………………………………6

五、测量放样………………………………………………………………6

六、路基山皮石或矿渣施工………………………………………………6

七、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工期保证措施………………………………8

八、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11

九、安全保证体系、安全保证措施……………………………………13

十、文明施工措施………………………………………………………15

十一、环境保护措施………………………………………………………16

 

路基山皮石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省道103线禹州南环至襄城南环段改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省道103线禹州南环至襄城南环段改建工程四标段施工图设计及设计补充说明;

3、省道103线禹州南环至襄城南环段改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答疑;

4、国家和部颁及河南省的有关施工、规程、设计规范和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和法规性文件及业主制定的有关规定。

5、有关施工技术及规范、规程等。

6、施工合同

二、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根据目前业主提供的工程招标文件、工程施工图、工程招标补疑书,以及结合目前的天气情况和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考虑到前一阶段阴雨连绵,造成土方湿软,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并且进入冬期施工,如果采取晾晒,将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为保证工期,我标段拟变更土方路基填料为山皮石或矿渣,编制此施工方案。

三、工程概况

1、工程地理位置

省道103线禹州南环至襄城南环段位于河南省中部的许昌市西部,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是S103线的重要组成段落。

该段现为二级公路,双向四车道.随着沿线村镇的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该路段的交通量迅速增长,机非混行现象严重,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此外,禹州南至襄城南段为叶县、禹州等地的煤炭和砂、石料等建筑材料运往新郑、郑州的主要运输通道,重型车辆对既有路面的破坏极其严重,该段落的水泥混凝土板块出现大面积的破碎板及板角断裂,路况下降导致交通拥堵现象经常发生,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同时许昌市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对本路段进行升级改造。

因此,该段公路亟需改建。

本段按一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符合“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省道升级改造,以及2015年远景目标。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会优化国家公路网建设,同时也能增加中原腹地东西交通的通行能力。

本项目为省道S103线禹州南环至襄城南环段改建工程N—4标段,本合同段起点k91+800,终点k97+100,全长5。

3公里。

我标段沿线途径襄城县王洛镇、十里铺乡2个乡镇8个自然村.

2、工程自然特征

(1)地形与地貌概况

项目区地处黄淮平原西部,是伏牛山嵩箕山余脉和山前洪积、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总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之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路线经冲积平原区和残丘岗地区两种地貌,主要跨越淮河最大的支流颍河。

按地貌特征,项目区可分为冲积平原区和残丘岗地区。

(2)工程地质

项目区属于黄淮平原西部丘陵低山区向中部冲积平原区过渡地带,地形总体平坦,局部略有起伏,残丘岗地不连续分布,地貌属于冲积平原间残丘岗地,地貌类型较单一。

地层岩性较简单,土质变化不大,以第四系粘性土、砂性土为主。

粘性土一般不具膨胀性,其物理力学性质相差不大,基本无大面积、长段落不良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局部性和危害程度较低的池塘段和低洼地饱水软土,场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项目区路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明显不良岩土体,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场区地质条件适宜公路建设。

本合同段所经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3)水文地质

项目所跨越河流属于淮河流域沙汝河流域,区域内河流径流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并具有鲜明的季风型气候区的特点。

河川径流年内分布极不均匀,丰水期和枯水期明显,丰水期和枯水期相差悬殊,水位变化幅度大,洪水灾害频繁。

地表径流分布与大气降水总趋势一致,一般是夏季最多,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6—9月份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0—70%。

对项目影响较大的河流为汝河。

在整个项目所在区域内浅层地下水主要来源有:

降水、灌溉回归水及河道渗水等。

埋藏大都比较丰富,多少不一。

地下水的水质较好,可满足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

(4)气候、气象

项目区位于暖温带的南部边缘地区,属于温暖过渡型季风气候。

一年当中,冷热交替,四季分明。

气候特点变现为“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春季干旱多大风”。

年平均气温为14.3-14。

6℃,7月份最热,累计平均为27.3℃,1月份最冷,平均为0-0。

5℃。

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为44.0℃和—17。

4℃。

气温年际变化不大,年内变化明显,以7月为界,以前各月气温逐月上升,以后各月为逐月下降。

地区累计年平均降水量为671。

1—736。

0毫米,年均降水适中但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

一般是冬春降水少、夏秋降水多,并且雨量多集中于7、8两个月内。

项目区域处于大陆季风区内,风速、风向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多年平均风速为2。

5米,低值出现在夏季,高值出现在冬季。

秋冬季一般多吹北风或东北风,春夏季多吹南风或东南风.

(5)交通运输

本工程交通状况良好,同时本工程采取半幅施工,能够使工程材料通过汽车顺利运输到现场.本工程采取半幅不中断交通施工,受过往车辆的影响较大;周边其它工程的运输车辆也要从施工路段通过。

因此本工程施工现场受到的干扰因素比较多,协调难。

四、施工准备

1、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在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做好技术交底,发现问题及时通过项目经理部与设计取得联系。

2、进场设备报验,确保设备完好.

3、施工人员报验,确保人员到位.

五、测量施工

1、施工放样

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交点、转点、圆曲线特征点等),有关中线、转点坐标及水准点与业主或设计部门联系索要。

点线测设:

运用全站仪(GTS—311)采用坐标法放样,内业计算工作进行二次复核。

高程测量:

水准仪(DZS3-1)。

根据每层路基填筑高度,测放出路基坡脚线,用白灰撒线标示,每层应设计路基宽50cm.

2、路槽实测

开工前,路槽要进行断面高程测量,将测量数据绘制成图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用于指导以后施工和计量.作好控制点保护,设明显标记.

六、路基山皮土施工

施工工艺框图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1、山皮石材料要求

所用山皮石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大粒径不大于3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含土量不大于30%.

2、山皮石摊铺

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虚铺厚度为36cm。

摊铺前用挖掘机挖路基两侧土方包边培土。

山皮石用运行车运到现场,根据安排由现场施工员指挥卸下,用挖掘机推开摊铺。

对于大块石料用挖掘机或装载机填到路基下部或两侧,上面摊铺其他山皮石。

3、挖掘初平、排压

山皮石摊铺后,用挖掘机初平,现场测量人员按照桩位每横断面放点3处根据放线标高和虚铺厚度,用白灰标出明显标志,挖掘机按准确高度和横纵坡大致摊平。

然后用挖掘机履带排压一遍。

4、嵌缝、推平

挖掘机排压后,用装载机配合人工用山皮石细料填充石块缝隙,保证填石空隙嵌压稳定,然后用挖掘机摊平。

5、山皮石碾压:

细料嵌缝后,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4~6遍追加密实度。

碾压顺序从路边向路中心碾压,碾压时碾压轮横向1/3轮,压路机行走速度1。

5km/h.密实度增大后,可适当加大速度2.0km/h。

直到无明显轮迹,表面平整均匀,无浮石,沙窝及梅花现象.上述作业应配备人员,对机械不能处理到的边角部位进行修补,同时测量宽度、标高、坡度等,保证碾压合格。

6、山皮石铺设的宽度及坡度要求

山皮土填筑宽度每侧应在山皮石设计宽度值的基础上宽出填筑层设计宽度30~50cm,压实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全范围内平整碾压。

(山皮石填筑坡度不小于设计坡度1:

1。

5)。

7、每层碾压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抽检。

检测时使用沉降观测法,沉降量不大于3mm为合格。

8、填筑至距路床顶30cm、最后两层时,应采用粒径较细的山皮石详细整平,以便保证路基宽度、平整度、横坡、标高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合格后才可进行水泥土施工.

七、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路基山皮石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开工日期为:

2013年11月28日,计划竣工日期为:

2014年3月20日。

1、从组织管理上保证工期

(1)本工程实行项目法施工,根据本项工程分项的特点,我单位将成立由主管生产的负责人为总调度,由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生产指挥的调度员,加强施工现场的协调和指导。

由各施工队主管生产的负责人任调度员,以各施工队为生产实施单位,形成一个从上而下的主管施工进度的组织体系。

(2)各施工队应坚持每天一次的生产布置会,做到当天的问题不留到下一天,并让每个生产者清楚明天的工作,及时安排布置.

(3)项目经理每周定期召开一次由各施工队负责人参加的生产调度会,及时协调各队伍之间的生产关系,合理调配机械设备、物资和人力,及时解决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参与协调好工程施工外部的关系。

(4)每月召开由项目经理或主管生产的负责人主持的生产调度会,总结上个月的施工进度情况,安排下个月的施工生产工作。

及时解决工程施工内部矛盾,及时协调各队伍之间的生产关系,对施工机械设备、生产物资和劳动力安排计划;并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保证施工进度的落实和完成.

(5)建立严格的《工程施工日志》制度,每日详细记录工程进度、质量、工程洽商等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必须记录的有关问题。

(6)各级领导必须“干一观二计划三”,提前为下道工序的施工,做好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准备,确保工程一环扣一环地进行。

对于影响工程总进度的关键项目、关键工序,主要领导者和有关管理人员必须跟班作业,必要时组织有效力量,加班加点突破难关,以确保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2、从计划安排上保证工期

(1)在工程开工前,就严格按照《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总工期要求,提出工程总进度计划,并对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能否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等问题,进行认真审查。

(2)制定周密详细的施工季度计划,抓住关键工序,对影响到总工期的工序和作业给予人力和物力的充分保证,确保总进度计划的顺利完成.

(3)对生产要素认真进行优化组合、动态管理。

灵活机动地对人员、设备、物质进行调度安排,及时组织施工所需的人员、物质进场,保障后勤供应,满足施工需要,保证连续施工作业。

(4)缩短进场后的筹备时间,边筹备、边施工。

全线施工,多头并进.

(5)工程计划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未能按期完成计划的情况时,必须及时检查分析原因,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调整下周的工作计划,使上周延误的工期在下周赶回来,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的进度保证方针,实行“雨天的损失晴天补,白天的损失晚上补,本周的损失下周补,本月的损失下月补”的补赶意外耽误工期的措施,确保工期进度计划的实现。

3、从资源上保证工期

(1)该工程作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该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技术人员、劳动力、材料、资金等资源给予优先保证。

同时成立一个施工经验丰富、组织管理能力强,机构行使合理的项目领导班子,配备一批优秀的技术骨干、生产骨干和性能卓越、状况良好的施工机械、组成一个高素质、高效率的施工队伍。

(2)制定严格的材料供应计划,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情况,保证各施工段材料的及时供应,杜绝停工待料的情况的出现以免耽误时期。

(3)财务保障,工程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保障资金的运作。

4、从技术上保证工期

(1)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经理部设置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

(2)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

5、其它保证措施

(1)关心员工的生活,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施工强度相应调剂员工的饮食,加强饮食卫生管理.

(2)做好雨季、夜间施工的措施和周密的准备工作以及防洪抗灾等保证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八、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

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建立质量责任制:

项目经理对整个工程负责,总工程师管理好各分项工程施工进度,各工程队主管技术员负责所管辖工程的质量,保证优质、安全、按期完工。

 

质量保证体系人员框图

 

2、设置专职质量管理机构和制度

(1)机构:

该项目设质检工程师,负责本合同的质量管理工作,各工程队、技术员负责所管辖分项工程按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并搞好自检自查工作。

(2)制度:

我单位的“工程质量质检工程师实施细则”对质检工程师的职责、权限有明确规定,强调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工序之间的质量检查、验收要严格按技术规范进行,上道工序不检查签认,下道工序不准进行,严格执行工序之间的交接、签认手续,本级检查不合格的工程项目不准呈报上一级的质检人员检查验收。

3、严格“三检制度”,加强过程控制

质量控制,关键在过程,施工中要严格自检、互检、专检制度,按照ISO9000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每道工序完成后,由工程队技术人员进行自检,工区内部复查,合格后由质检工程师进行检查,然后再报驻地监理检查.

4、配备优良设备,加大检测力度,提高标准要求

九、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由主管生产的项目经理任组长;工地设专职安全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各生产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协助班组长做好本班组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保证体系人员框图

 

(二)安全保证措施

1、对各种施工机具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以保证使用的安全.

2、所有临时结构的施工设计,必须考虑安全技术,并在施工前由设计者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交底.

3、对工地上设置的消防器材要定期维护,严禁挪作他用。

油库、木工加工棚及有明火的地段,应作为防火的重点,严加防范。

4、场内施工机械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时刻注意机械旁边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工的人身安全.

5、运输车辆的运行过程中不得疲劳驾驶,夜间运输车辆保证灯光的可视度,确保行车安全.

6、指挥碾压的人员注意碾压设备的动向,避免人身伤害。

十、文明施工措施

为了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创造文明工地,根据市政府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本工程将严格按照《施工文明施工标准及管理规定》执行。

1、组织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施工现场应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组长,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消防、防卫、材料、行政卫生等管理人员为成员的文明施工管理组织。

(2)健全管理制度。

包括:

个人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检查制度、奖惩制度、各项专业管理制度等。

(3)健全管理资料.

(4)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

2、现场管理措施

(1)开展“5S”活动。

“5S”活动是指对施工现场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的所处状态不断的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以及对员工的培养.

(2)合理布置。

是指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的物在空间上合理布置,实现人与物、人与场所、物与场所、物与物之间的最佳配结合,使施工现场秩序化、标准化、规范化、体现文明施工水平.

(3)设置标识牌。

按照文明施工要求设置标识牌,包括作业区标识牌(摊铺区、碾压区、待检区、检验合格区等),原材料存放区域按照原材料品种设置标识牌。

(4)目视管理:

其主要内容和形式如下:

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施工现场管理实施细则布告等应用看板、挂板或写后张贴在墙上公布,展示清楚。

施工现场的管理岗位责任人采用标牌显示,以更好的落实岗位责任制,激发岗位人员的责任心,并有利于群众监督。

在施工现场合理利用各种色彩、安全色、安全标志等,并实行标准化管理,有利于生产和员工的安全。

十一、环境保护措施

由于此项工程规模大、工期紧、施工面广,施工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给这些地区群众的生活、工作、交通造成暂时不便,同时,施工生产的噪音、振动、扬尘等污染也会影响当地的环境问题,为使施工期的环保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尽量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将针对工程施工期面临的敏感环境问题,敏感点和生产的主要环境影响,依照国家及地方环境相关法规的要求确定出施工过程中环保工作的具体安排,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执行。

将环保工作规范、系统地贯穿施工期的全过程,使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达到相关法规、标准和环评报告的要求。

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时如发现文物古迹,不得移动和收藏,施工人员保护好现场,防止文物流失,并暂时停止作业,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

2、在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一些临时排水渠道,但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3、施工现场施工产生的泥浆、砂石料冲洗废水、机械含油废水及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必须收集处理,并做到达标排放。

4、加强噪声污染防治与管理。

各种临时设施和场地距居民区要有一定的距离,以减少机械、噪音等对居民的影响。

施工期间的运输车辆及噪声源较强大的机械应尽量绕避村镇、学校等敏感点,合理安排施工时段,避免夜间施工扰民。

5、施工区域、砂石料场、取土场在施工期间和完工以后应妥善处理,以减少对河道、溪流的侵蚀,防止沉渣进入河道或溪流。

6、为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应随时进行洒水或其它抑尘措施,使不出现明显的降尘。

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应与遮盖或适当洒水湿润。

运输时应用帆布、盖套及类似遮盖物。

7、工程完工后将各种临时建筑拆除,临时用地清理整平,恢复地表植被,交还村民,开始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