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2966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docx

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集第3297篇

2019年国家法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张某因为打架斗殴被区公安分局作出拘留5天罚款3000元处罚,关于行政拘留,应当送达看守所执行,如果要申请暂缓执行,应当先就拘留处罚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经公安局审查其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可以通过提供担保人或缴纳2000元保证金的方式,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B、李某殴打孙某,孙某报警,民警出警后认为需要传唤李某接受调查的,必须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且不得强制传唤,警察询问孙某,可以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C、杭州市西湖区公安分局接到举报,辖区内汉莎旅馆有人从事违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5节>处罚程序

【答案】:

D

【解析】:

①A.D选项,拘留处罚的执行场所是拘留所,而不是看守所。

暂缓执行期间应按照每日行政拘留200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

张某被决定拘留5天,应交纳1000元保证金,而不是2000元。

故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②B选项,原则上使用传唤证传唤;现场办案可以口头传唤,但必须出示工作证件,且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逃避传唤的,可强制传唤;对被害人和证人可以在单位、住所或公安机关询问。

故B选项错误。

③C选项,检查住所,应双证齐全;检查其他的,原则上应双证,但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只出示工作证件

2.国家税务总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就其设置及编制,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4年卷二43题,单选)

A、设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最终决定

B、合并由国务院最终决定

C、编制的增加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最终决定

D、依法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2节>国务院机构的种类

【答案】:

B

【解析】:

《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8条规定:

“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和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据此,国务院直属机构的设立、撤销或合并,由国务院最终决定,而非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最终决定,故A项错误,B项正确。

该条例第19条规定:

“国务院行政机构增加或者减少编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据此,C项关于最终决定机关的说法错误。

该条例第6条第4款规定:

“国务院直属机构主管国务院的某项专门业务,具有独

3.某市安监局向甲公司发放《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发现甲公司所提交的申请材料系伪造。

对于该许可证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卷二42题,单选)

A、吊销

B、撤销

C、撤回

D、注销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4节>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答案】:

B

【解析】:

《行政许可法》第69条第2款规定: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甲公司所提交的申请材料系伪造,因此甲公司构成“被许可人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故其许可证应当予以撤销。

4.李某对某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不服,便依法向有权机关申请复议。

在复议期间,李某经复议机关同意撤回了复议申请。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李某在法定期限内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他也不能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若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行政诉讼前的必经程序,则李某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李某申请撤回复议申请后,他既丧失了重新申请复议的权利,也丧失了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D、李某撤回复议申请后,他还可以再次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0章>第4节>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参见《行诉解释》第58条。

5.关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表述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原告资格是充当行政诉讼原告所应具备的条件

B、有原告资格的人一定而且也只能是原告

C、原告资格要求起诉人必须具备民事主体资格,具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

D、原告资格要求起诉人所受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是已经发生的损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4章>第2节>原告的概念

【答案】:

A

【解析】:

考查行政诉讼的原告。

B项错在有原告资格的人还有可能作为第三人。

C项错在起诉人并不一定具有民事主体资格,更不需要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

例如,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合伙企业也可以成为行政诉讼主体。

D项错在行政诉讼中,并不要求侵害已经发生,只要行政行为作出后,当事人认为其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即可。

6.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条件?

()

A、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自行执行,但是行政机关执行不力的

B、具体行政行为已经生效并具有可执行内容

C、被申请人是该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人

D、被申请人在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期限内或者行政机关另行指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7章>第2节>行政诉讼的执行

【答案】:

A

【解析】:

考查行政诉讼的执行与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

参见《行诉解释》第155条。

7.下列有关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凡行政机关均应当实现与被许可人的计算机档案系统互联,以核查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

B、行政机关可以根据规章的规定,对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的重要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验

C、除《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外,法律、法规、规章可以规定其他注销行政许可的情形

D、行政机关发现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的重要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当责令停止建造、安装和使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6节>监督检查

【答案】:

D

【解析】:

考查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行政许可法》第61条第3款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创造条件,实现与被许可人、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计算机档案系统互联,核查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

故A的说法错误。

《行政许可法》第62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验。

故B的说法错误。

《行政许可法》第70条第6项规定,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故C的说法错误。

8.人民法院在作出行政判决后,发现判决书中存在一个细小的笔误。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

A、因系细小的笔误,可以不予理睬

B、作出裁定,补正前述判决书中的笔误

C、作出书面决定,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D、口头告知当事人判决书中的笔误,并进行改正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7章>第1节>行政诉讼裁定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行政诉讼中裁定的适用范围。

参见《行诉解释》第101条。

9.甲省广播电视局以某制药厂非法印制出版物为由处其8万元罚款。

制药厂不服,向广播电视总局申请复议,广播电视总局将罚款减为5万元。

制药厂不服,提起行政诉讼。

下列哪一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

()

A、甲市广播电视局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B、某制药厂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C、甲市广播电视局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D、广播电视总局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3章>第2节>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

【答案】:

C

【解析】:

考查行政诉讼级别管辖、地域管辖。

参见《行政诉讼法》第26条第2款、第18条第1款、第15条第1项。

10.在行政强制执行过程中,行政机关依法与甲达成执行协议。

事后,甲应当履行协议而不履行,行政机关可采取下列哪一措施?

(2015年卷二49题,单选)

A、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B、恢复强制执行

C、以甲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

D、以甲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5节>行政机关提出申请

【答案】:

B

【解析】:

某些行政决定(如税务机关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作出的责令缴税决定、县规划局以违反《城乡规划法》为由作出的责令拆除违法建筑物决定)不得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故A项错误。

《行政强制法》第42条第2款规定:

“执行协议应当履行。

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协议的,行政机关应当恢复强制执行。

”故B项应选。

在本题中,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强制执行权,与甲的法律地位不平等,故不存在民事争议,自然不存在提起民事诉讼的可能,故C项错误。

行政诉讼一般表现为“民”告“官”,故D项错误。

11.某县税务局干部沈某违反规定超计划生育,被给予撤职处分。

下列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

A、沈某受处分的期问为18个月

B、受处分期间,沈某不得晋升丁资档次

C、应当按规定降低沈某的级别

D、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沈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5节>对公务员的基本管理制度

【答案】:

A

【解析】:

考查公务员的基本管理制度。

根据《公务员法》第64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受撤职处分的期间为24个月。

故A的说法错误,其他说法均正确。

故选项A为本题的答案。

12.下列有关行政法特征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实体法律规范集中规定在统一法典之中

B、行政职权与职责的适当分离

C、行政法规范立、改、废的经常性

D、行政机关可以通过自主协商确定行政权利义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行政法

【答案】:

C

【解析】:

考查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国家行政管理内容经常更新,要求行政法律规范处于经常化的变动过程之中。

13.下列有关行政复议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应缴纳一定的受理费

B、下级行政复议机关应及时将重大行政复议决定报上级行政复议机关批准

C、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依照民事诉讼关于期间的规定

D、当事人对被申请人重新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不能再行提起行政复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0章>第5节>行政复议的审理

【答案】:

C

【解析】:

参见《行政复议法》第39条、第40条,《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49条、第59条。

14.下列关于公务员定期考核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

A、定期考核是平时考核的基础

B、对非领导成员的定期考核的结果,可以口头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

C、对公务员的考核重点是工作能力

D、定期考核的结果是调整公务员职务和级别的依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5节>对公务员的基本管理制度

【答案】:

D

【解析】:

考查公务员的基本管理制度。

参见《公务员法》第36~39条。

15.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种行政处罚

B、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依据同一法律规范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处罚

C、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罚款

D、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处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3节>行政处罚的管辖与适用

【答案】:

C

【解析】:

考查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我国《行政处罚法》第24条对“一事不再罚原则”作了表述: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很明显,只有C项的表述符合该条文的规定。

其余的ABD项都与该条规定不符合。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上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但我们应该知道司法考试应以法条的规定为准。

16.某县工商局科员李某因旷工被给予警告处分。

关于李某的处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7年卷二44题,单选)

A、处分决定可以口头方式通知李某

B、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C、受处分期间为12个月

D、李某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5节>对公务员的基本管理制度

【答案】:

B

【解析】:

《公务员法》第63条第3款第2句规定:

“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

”据此,A项“可以口头”表述错误。

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46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故B项正确。

《公务员法》第64条第2款规定:

“受处分的期间为:

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据此,受警告处分的期间为6个月,故C项错误。

该法第64条第1款规定:

“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职级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据此,受警告处分期间可以

17.甲市乙区公安分局违反《刑事诉讼法》对孙某实施刑事拘留,孙某被释放后向乙区公安分局申请国家赔偿,后者拒绝赔偿。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孙某在向乙区公安分局提出申请时,须递交书面申请书

B、乙区公安分局应向孙某说明不予赔偿的理由

C、乙区公安分局不予赔偿的决定是合法的

D、对乙区公安分局的决定,孙某可以向甲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0章>第4节>司法赔偿处理程序

【答案】:

B

【解析】:

考查司法赔偿程序。

参见《国家赔偿法》第21~24条第4款。

18.以下行为中哪个不属于不可诉的国家行为?

()

A、边检机关在认为是伪造的护照上加盖“无效”字样的行为

B、国务院宣布某省市进入戒严状态

C、中国政府驱逐某国使领馆人员出境

D、宣布国家进入紧急动员状态的行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2章>第3节>国家行为

【答案】:

A

【解析】:

考查不予受理的案件。

国家行为主要是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国家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宣布紧急状态等行为。

所以,BCD三项均为国家行为。

A项属于一般的行政行为,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本题应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双重否定“不属于不可诉”表示肯定“属于可诉”。

19.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询问不满下列哪一年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

A、12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5节>治安处罚的种类和适用

【答案】:

C

【解析】:

考查治安管理处罚。

参见《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4条第3款。

20.下列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

A、张某不服A区行政机关对其民事纠纷作出的行政裁决

B、某村全体村民根据其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向当地镇人民政府提出报告,要求镇政府及时帮助召集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李某和汪某,但镇政府在收到上述请求报告后60日内未予答复。

村民对镇政府的不作为不服

C、刘某对甲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对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不服

D、村民不服乙乡政府要求某村村民缴纳防水治洪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2章>第3节>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答案】:

B

【解析】:

考查不予受理的案件。

依据为《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13条。

21.某区城管局以甲摆摊卖“麻辣烫”影响环境为由,将其从事经营的小推车等物品扣押。

在实施扣押过程中,城管执法人员李某将甲打伤。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0年卷二46题,单选)

A、扣押甲物品的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执行措施

B、李某殴打甲的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C、因甲被打伤,扣押甲物品的行为违法

D、甲被打伤的损失,应由李某个人赔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2节>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设定

【答案】:

B

【解析】:

根据《行政强制法》及相关原理,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实施的对财物的扣押、扣留均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故A项错误。

所谓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法律后果的行为。

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

(1)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本题中,李某将甲打伤的行为,不存在意思表示,故是事实行为,选项B正确。

甲被打伤是殴打行为造成的后果,扣

22.《环境保护法》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申请复议,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法院起诉。

某县环保局依据《环境保护法》对违法排污企业作出罚款处罚决定,该企业不服。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0年卷二48题,单选)

A、如该企业申请复议,申请复议的期限应为六十日

B、如该企业直接起诉,提起诉讼的期限应为三个月

C、如该企业逾期不缴纳罚款,县环保局可从该企业的银行账户中划拨相应款项

D、如该企业逾期不缴纳罚款,县环保局可扣押该企业的财产并予以拍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0章>第4节>行政复议的申请

【答案】:

A

【解析】:

《行政复议法》第9条第1款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据此,行政复议申请期限原则上为60日,但“法律规定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即若法律规定的期限少于60日的,无效,仍然应当是60日。

题干引用的(2014年修订前的)《环境保护法》中规定复议申请期限为15日,少于60日。

如该企业申请复议,应按《行政复议法》规定的60日计算,故选项A正确。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6条第1款,法律可

23.关于行政强制中的中止与终结,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均应当中止执行

B、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3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C、执行标的灭失的,应当中止执行

D、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应当终止执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4节>中止执行、终结执行和执行和解

【答案】:

B

【解析】:

①A选项,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执行程序中止,而不是均应当中止执行。

故A选项错误。

②B选项,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行政强制不再执行:

没有明显的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3年未恢复执行的。

故B选项正确。

③C.D选项,出现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应中止执行:

a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b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c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

出现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应终结执行:

a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

24.下列关于行政告知制度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它是指通过合理的途径将应该让当事人了解的事项及有关权利予以明确

B、告知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相关的事实、法律和行为的内容;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和寻求救济的方法

C、告知对行政机关来说是一项义务,对当事人来说是一项权利

D、告知以当事人提出申请为前提条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9章>第2节>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答案】:

D

【解析】:

考查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告知制度应该从概念、内容、条件等方面来把握。

25.李某多次通过各种手段窃电,市电管局发现后,给予其拘留5日的处罚,李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

人民法院应作出何种判决?

()

A、维持判决

B、变更判决

C、撤销判决

D、驳回诉讼请求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7章>第1节>行政诉讼判决

【答案】:

C

【解析】:

考查行政诉讼的判决。

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属于公安机关,市电管局的拘留处罚显属超越职权,故应予撤销。

26.某县公安局和县文化和旅游局在联合执法中认定陈某构成违法行为,共同决定没收了其全部财物,并处罚款8000元。

陈某缴纳罚款后,向法院起诉撤销没收财物和罚款决定。

法院生效判决支持陈某请求。

陈某提出国家赔偿请求。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没收财物行为为行政强制措施,罚款为行政处罚

B、如陈某向县文化和旅游局提H{赔偿要求,县文化和旅游局应当先予赔偿全部损失

C、如陈某提出申请的材料不齐全,赔偿义务机关应在15日内一次性告知其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D、对陈某的赔偿应包括返还罚款8000元和被没收的财物及其总额的同期存款利息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9章>第2节>侵犯财产权的行为

【答案】:

B

【解析】:

考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行政赔偿范围、行政赔偿程序和赔偿的计算标准。

参见《国家赔偿法》第10条、第12条第4款、第36条第7项,

27.在行政诉讼中,原告或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

下列选项中,哪项是不能调取的?

()

A、由国家机关保存保存而必须由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材料

B、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

C、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材料

D、为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调取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6章>第1节>调取和保全证据

【答案】:

D

【解析】:

考查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调取证据。

参见《行政诉讼法》第41条。

28.以下关于具体行政行为效力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自发布之时就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受它的拘束

B、可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经过法定程序由国家有权机关作出撤销决定才能否定其法律效力

C、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具体行政行为经过争议期限,不再争议、不得更改的效力

D、被诉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是具体行政行为确定力的体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

【答案】:

D

【解析】:

①A选项,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因存在严重和明显的法律缺陷,而导致丧失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

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自发布之时就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受它的拘束。

故A项正确,不当选。

②B选项,可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因存在违法与不适当的情形,导致其效力可以被撤销的行政行为。

可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经过法定程序由国家有权机关作出撤销决定才能否定其法律效力,在被依法撤销之前,其效力依然存续。

故B项正确,不当选。

③C选项,确定力是指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对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所具有的不再争议、不受任意改变的

29.《海关法》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海关的处罚决定,海关可以将其保证金没收或者将其扣留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变价折抵。

海关采取此种措施属于下列哪一种性质的行为?

()

A、行政强制措施

B、执行罚

C、代执行

D、直接强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2节>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和设定

【答案】:

D

【解析】:

考查行政强制的种类。

直接强制是指在相对人逾期不履行法定义务时,由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依法针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直接采取强制手段使义务得以履行或者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

直接强制的种类主要有强制拘留、强制划拨、强制扣缴、强制拍卖等。

本题中,海关的行为属于强制扣缴,是直接强制的一种。

30.原告是一股份公司,被告为市场监督管理局。

原告在一审中提起诉讼,认为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其营业执照没有法律依据,被告当时没有出具相关证明,法院判其败诉。

之后,被告提出上诉,在二审中出具了一份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